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隆浩 满立波 +2 位作者 黄广林 王海 徐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3-525,532,共4页
目的:比较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52例足底筋膜炎患者被分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组(放散组)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组(聚焦组),每组26例。放散组患者治疗频率为5 Hz,治疗探头15 mm,治疗压力2~3bar,冲击波次数2000,... 目的:比较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方法:52例足底筋膜炎患者被分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组(放散组)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组(聚焦组),每组26例。放散组患者治疗频率为5 Hz,治疗探头15 mm,治疗压力2~3bar,冲击波次数2000,手持压力中-高。聚焦组患者治疗电压7~8 kV,冲击频率60次/min,冲击次数1200次。所有患者均治疗3次,每次治疗间隔7天,治疗部位均为患侧跟骨内侧结节。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4周后和1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相近,末次治疗4周后及12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治疗4周后放散组VAS评分显著低于聚焦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散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6.9%和100%,聚焦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5.4%和84.6%;12周时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散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6.9%和100%,聚焦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3.1%和96.6%。结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足底筋膜炎显效快,但远期疗效与聚焦状冲击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散状冲击波 聚焦状冲击波 足底筋膜炎 疼痛
下载PDF
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1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隆浩 满立波 +1 位作者 李贵忠 黄广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40-640,共1页
病例报告患者张××,女,46岁。因反复右侧桡骨茎突部疼痛2年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有时可放散至手和肘部,活动腕部及拇指时疼痛加重,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 病例报告患者张××,女,46岁。因反复右侧桡骨茎突部疼痛2年余,加重1周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有时可放散至手和肘部,活动腕部及拇指时疼痛加重,曾在多家医院就诊,诊断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行封闭治疗后疼痛可缓解。近一月来,上述症状频繁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冲击波治疗 放散 局限性疼痛 桡骨茎突部 医院就诊 病例报告 封闭治疗
下载PDF
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隆浩 黄广林 满立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被分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组(放散组)和聚焦状冲击波治疗组(聚焦组),分别为21例和19例。所有患者均治疗3次,治疗间隔为7d,治疗部位为肱骨外... 目的:探讨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被分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组(放散组)和聚焦状冲击波治疗组(聚焦组),分别为21例和19例。所有患者均治疗3次,治疗间隔为7d,治疗部位为肱骨外上髁部。治疗前、末次治疗4周后和1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相近,末次治疗4周后及12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治疗4周后放散组VAS评分显著低于聚焦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12周时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1.00)。结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显效快,但是其远期疗效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差异无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散状冲击波 聚焦状冲击波 肱骨外上髁炎 疼痛
下载PDF
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隆浩 满立波 +1 位作者 李贵忠 王海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4,共1页
病例报告 患者朱X,女,35岁,8小时前起床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颈部僵硬、疼痛。患者既往无“颈椎滑脱、颈椎移位、颈椎关节紊乱、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史,X线检查无明显阳性征象,诊断为“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行推拿按摩治... 病例报告 患者朱X,女,35岁,8小时前起床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颈部僵硬、疼痛。患者既往无“颈椎滑脱、颈椎移位、颈椎关节紊乱、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史,X线检查无明显阳性征象,诊断为“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行推拿按摩治疗后僵硬疼痛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周围炎 冲击波治疗 颈椎滑脱 急性 颈椎椎间盘突出症 放散 颈椎关节紊乱 颈部僵硬
下载PDF
不同剂量放散状冲击波对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隆浩 满立波 +1 位作者 黄广林 徐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8-98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冲击剂量放散状冲击波对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比较。方法对42例肥大型稳定性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冲击剂量分为A组(n=14,1000/次)、B组(n=14,2000/次)和C组(n=14,3000/次)。三组患... 目的探讨不同冲击剂量放散状冲击波对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比较。方法对42例肥大型稳定性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冲击剂量分为A组(n=14,1000/次)、B组(n=14,2000/次)和C组(n=14,3000/次)。三组患者均使用德国STORZ公司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机进行标准治疗,治疗探头DI15,治疗压力2.5 bar,治疗频率10 Hz,治疗3次,间隔7 d。末次治疗后每月行X线片复查,了解骨痂生长情况。结果末次治疗3个月后行X线片复查,A组、B组和C组分别有2例(14.3%)、8例(57.1%)和8例(57.1%)患者的骨痂明显生长,A组骨痂生长率低于后两组(P<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治疗9个月后的治愈率分别为28.6%、85.7%和78.6%,A组治愈率低于后两组(P<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对内外固定支架均无影响。结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冲击剂量存在剂量依赖性和剂量饱和性,每次治疗冲击次数2000为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骨折 不愈合 延迟愈合 冲击剂量
下载PDF
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隆浩 满立波 +2 位作者 赘产椿 王海 徐啸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8-972,共5页
目的比较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4月至8月收治的47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资料进行凹顾性分析,男38例,女9例;年龄21-56岁,平均35.0岁。所有患者均为肥大型稳定性骨折延迟愈合或不... 目的比较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4月至8月收治的47例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患者资料进行凹顾性分析,男38例,女9例;年龄21-56岁,平均35.0岁。所有患者均为肥大型稳定性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部位:股骨24例,肱骨6例,胫骨17例。初次内固定方法:钢板固定37例,外同定支架同定8例,带锁髓内钉内固定2例。23例患者接受放散状冲击波治疗(放散组),24例患者接受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聚焦组),根据不同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冲击能量、频率和剂量进行治疗。患者每个月复金x线片,了解骨痂生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9个月随访。放散组23例患者中,22例有较明显的骨痂生长,其中21例完全愈合,1例部分愈合,1例无效,治愈率为91.3%,有效率为95.7%。骨折愈合时间为8-24周,平均12周。聚焦组24例患者中,17例完全愈合,7例无效,治愈率和有效率均为70.8%。骨折愈合时间为8-40周,平均18周。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7),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两组分别有4、9例患者出现肢体血管损伤。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较理想的方法;放散状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有效率优于聚焦状冲击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冲击波 骨折 不愈合 延迟愈合 四肢
原文传递
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隆浩 黄广林 满立波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肱骨内上髁炎患者随机被分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组(放散组)和聚焦状冲击波治疗组(聚焦组),分别为20例和15例。放散组患者治疗频率为10Hz,治疗探头15mm,治疗压力1~... 目的探讨放散状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内上髁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肱骨内上髁炎患者随机被分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组(放散组)和聚焦状冲击波治疗组(聚焦组),分别为20例和15例。放散组患者治疗频率为10Hz,治疗探头15mm,治疗压力1~2bar,冲击剂量2000/次,手持压力低-中。聚焦组患者治疗电压7~8kV,冲击频率60次/min,冲击剂量1200次。所有患者均治疗3次,治疗间隔为7d,治疗部位为肱骨内上髁部。治疗前,末次治疗4周后和12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级(VAS)法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相近,放散组VAS评分(6.53±2.40),聚焦组VAS评分(7.19±1.98);末次治疗4周后及12周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治疗4周后放散组VAS评分(3.47±1.93)显著低于聚焦组VAS评分(4.89±0.1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时放散组VAS评分2.05±1.11,聚焦组VAS评分2.22±0.42,两组比较之间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结论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肱骨内上髁炎显效快,但是远期疗效与聚焦状冲击波治疗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散状冲击波 聚焦状冲击波 肱骨内上髁炎 疼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