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58例骨科住院患者神经内科会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闫欣 高倩 +5 位作者 姜明 胡洪涛 闫丽荣 郭笑磊 马志刚 庞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70-75,共6页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会诊骨科住院患者的科室分布、申请会诊方式以及疾病种类,探讨神经内科会诊骨科疾病的特点。方法统计该院神经科医师自2011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会诊的骨科住院患者。对神经内科会诊骨科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会诊骨科住院患者的科室分布、申请会诊方式以及疾病种类,探讨神经内科会诊骨科疾病的特点。方法统计该院神经科医师自2011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会诊的骨科住院患者。对神经内科会诊骨科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诊断、急症会诊及常规会诊的疾病分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会诊患者458例,女性227例(49.3%),男性231例(50.4%),年龄分布16-89岁,中位数年龄62.5岁,平均年龄(60.2±15.6)岁。申请会诊数量最多的科室为脊柱骨科(40.2%)、创伤骨科(29.3%)及矫形骨科(17.0%)。会诊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头晕(21.8%)、头痛(13.3%)及意识改变(12.2%)。急症会诊共83例(18.1%),以代谢脑病最常见(31.3%),其次为头晕(30.1%)及脑梗死(12%)。常规会诊共375例(81.9%),以术前评估最常见(33.9%),其次为头晕(13.3%),头痛位列第3(8.5%)。神经内科会诊后推迟或取消手术19例(4.6%)。结论神经内科会诊骨科患者中,急症会诊最常见的是代谢性脑病,常规会诊最常见的是术前评估,其次为头痛及头晕。神经科会诊医师应充分重视神经内科疾病与骨科疾病的关系,以减少骨科围手术期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骨科学 会诊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脑干损害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尤小凡 胡洪涛 +3 位作者 叶静 闫立荣 闫欣 庞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4-798,共5页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脑干损害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79例NMOSD患者,包括53例视神经脊髓炎和26例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脑干损害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及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关系。结果其...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脑干损害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79例NMOSD患者,包括53例视神经脊髓炎和26例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脑干损害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及与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的关系。结果其中17例(17/79,21.5%)经临床或影像学证实有脑干损害。脑干损害组(17例)和无脑干损害组(61例)在性别、病程、单一/复发病程、扩展残疾状态评分(EDSS)无统计学差异,脑干损害组发病年龄小于无脑干损害组(32.29岁和39.39岁,P<0.05)。17例脑干损害的患者,12例有脑干受累的相关症状,包括复视(4/12,33.3%)、恶心和呕吐(9/12,75%)、呃逆(4/12,33.3%)、饮水呛咳(2/12,16.7%)、眩晕(2/12,16.7%)。9例(9/12,75%)以脑干症状作为首发症状。受累部位在中脑(2/17,11.8%)、脑桥(6/17,35.3%)、延髓(12/17,70.6%)、颈髓延髓交界区(5/17,29.4%)。脑干损害组AQP4抗体阳性率82.4%(14/17),无脑干损害组AQP4抗体阳性率75.8%(47/62),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MOSD脑干损害比较常见,呃逆、呕吐可作为疾病的首发症状,延髓或延髓颈髓延续病灶是较为特异的表现,早期识别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 脑干损害 水通道蛋白4抗体 核磁影像
下载PDF
120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尤小凡 胡洪涛 叶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基于2015年诊断标准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及对比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异同点。结果女性∶男性=2.75∶1,平... 目的基于2015年诊断标准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及对比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异同点。结果女性∶男性=2.75∶1,平均发病年龄37.1岁,平均病程21个月,80%患者为复发病程。起病症状视神经炎和脊髓炎分别占41.7%和40%。15.8%患者伴有自身免疫病;5.8%患者伴有内分泌疾病。78.1%的患者AQP4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P=0.026)。长节段横贯性脊髓炎占83.7%。头部MRI异常见于36.7%(44/120)患者。28.3%(34/120)患者脑脊液白细胞升高(>5×10~6/L),脑脊液蛋白49.5 mg/dl(正常值:15~45 mg/dl);30.8%(37/120)患者寡克隆区带阳性;52.2%(24/46)患者髓鞘碱性蛋白阳性;40%(48/120)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升高。结论 2015年诊断标准有助于NMOSD诊断,NMOSD长节段脊髓炎多见,短节段脊髓炎不能排除NMOSD,AQP4抗体阳性患者病情更重,应重视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临床特点 水通道蛋白4抗体 核磁影像
下载PDF
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赵金凤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比...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2组干预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偏(P<0.05)。2组干预后的步行能力、下肢运动功能、日常运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76.60%(P<0.05)。结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吸氧结合早期良肢位摆放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肢体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吸氧 良肢位摆放 肢体功能 日常运动能力
下载PDF
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秋蕊 阮巍 杨秋菊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717-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营养...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与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比较2组的营养状况、食物吞咽障碍程度、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干预后的营养状况均优于干预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吞咽障碍的程度评分(VGF)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给予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基于营养筛查结果的饮食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食物吞咽障碍程度和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营养状态 吞咽功能 营养筛查 脑梗死
下载PDF
整体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6
作者 张文静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和整体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Barthel指数(BI)... 目的探讨整体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干预和整体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自制调查问卷评估患者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善情况。结果2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SAS、SDS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的Barthel指数(BI)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的BI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干预后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高血压脑出血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指、平衡、上肢、下肢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整体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且干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干预 高血压 脑出血 负性情绪
下载PDF
7-NI对脑缺血再灌流后NOS、MDA和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7
作者 高谦 余华峰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n NOSI) 7-硝基吲唑 (7- nitroindazole,7-NI)对脑缺血再灌流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选用 Wistar大鼠 ,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 ,闭塞 1小时后治疗组给予 7- NI(50 mg/ kg) ,对照组和假手... 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n NOSI) 7-硝基吲唑 (7- nitroindazole,7-NI)对脑缺血再灌流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 选用 Wistar大鼠 ,制成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 ,闭塞 1小时后治疗组给予 7- NI(50 mg/ kg) ,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花生油 5ml/ kg,再灌流 1小时后测定各项指标。结果 再灌流 1小时后 ,7- NI组 NOS(一氧化氮合酶 )活性、MDA(丙二醛 )含量均明显低于单纯缺血再灌流对照组 (P<0 .0 5) ;神经元亚细胞器的异常变化在 7- NI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7- NI对脑缺血再灌流早期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7-硝基吲唑 脑缺血再灌流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邓宇鲲 闫冰 +2 位作者 陈涛 马志刚 邱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2012—06—01至2013—06—01在我院神经内科263例≥40岁的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正常组(n=139)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组(n=124),并采用超声测...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2012—06—01至2013—06—01在我院神经内科263例≥40岁的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为正常组(n=139)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组(n=124),并采用超声测定所有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高血压病史、同型半胱氨酸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结果示,在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增加了颈动脉斑块发生的风险(优势比=1.89,95%可信区间1.01~3.55,P=0.047)。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超声检查 颈动脉斑块 风险
下载PDF
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叠加Hashimoto脑炎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附1例报告)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洪涛 郭笑磊 +4 位作者 李墨 赵旭辰 庞英 闫欣 闫立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6-739,共4页
目的总结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加深对于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于2013年11月25日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后收住院确诊的1例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患者的整个临床发病及诊治转归过程,对于患者的... 目的总结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加深对于本病的认识。方法报告于2013年11月25日就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后收住院确诊的1例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患者的整个临床发病及诊治转归过程,对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电生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极其频繁发作的面部肩部不适及面部抽动、频率稍低的发作性幻嗅、逐渐出现的记忆力下降、精神淡漠等认知及精神障碍;头部MRI在T2及Flair序列上见到了双侧颞叶内侧、海马区的高信号病灶,脑电图见到多导广泛的高幅慢波及棘慢或尖慢综合波等癫痫样放电;血及脑脊液LGi1抗体均阳性,同时血甲状腺抗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甲状腺抗球蛋白抗体均明显增高,提示叠加了Hashimoto脑炎,此外尚合并部分其他自身抗体的阳性;在接受了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并逐渐减量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迅速缓解好转,随访1 y未再复发。结论抗LGi1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作为一种罕见的以损伤边缘系统为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在边缘系统脑炎基本表现的基础上,有其特殊的临床变现。同时还可以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相关脑炎及自身抗体阳性,尽早明确诊断并给予一线的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叶脑炎 蛋白质类 桥本脑炎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注意功能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白静 唐澍 +1 位作者 高莹 赵桂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567-2569,共3页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患者注意功能的选择性和容量限制方面的变化。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亚甲减患者(亚甲减组)和与之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各15例进行听数选择性按键、扫视记忆和上述的双重任务测试。结果对照组和亚甲减...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患者注意功能的选择性和容量限制方面的变化。方法选择未经治疗的亚甲减患者(亚甲减组)和与之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各15例进行听数选择性按键、扫视记忆和上述的双重任务测试。结果对照组和亚甲减组执行双重任务时听数选择性按键的正确率比单独执行此任务时低,反应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执行双重任务时扫视记忆的准确率与单独执行此任务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执行双重任务时扫视记忆的准确率比单独执行此任务时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听数选择性按键的准确率和反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扫视记忆的准确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双重任务时,亚甲减组扫视记忆的准确率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听数选择性按键的正确率下降和反应时间的延长都要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减患者注意的选择能力保留,而注意的容量和储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的选择性 注意的容量限制 双重任务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下载PDF
亚急性联合变性病程不同时期MRI上病灶出现率及临床表现的差别 被引量:18
11
作者 姜明 胡洪涛 +10 位作者 闫欣 庞英 阎立荣 马志刚 郭笑磊 陈捷 韩仰同 秦朝晖 唐澍 高倩 尤小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在病程不同时期MRI上病灶出现率及临床表现的差别。方法根据病程将SCD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病程<6m,一组病程>6m,比较两组患者MRI上病灶出现率及临床表现的差别。结果本组SCD患者共30例,其中11例在MRI上... 目的探讨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在病程不同时期MRI上病灶出现率及临床表现的差别。方法根据病程将SCD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病程<6m,一组病程>6m,比较两组患者MRI上病灶出现率及临床表现的差别。结果本组SCD患者共30例,其中11例在MRI上发现病灶,病灶出现率为36.7%,病程<6m时,MRI病灶出现率为55.6%(10/18),病程>6m时,MRI病灶出现率为8.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症状为四肢麻木有16例,占53.3%,其中病程<6m 9例(50.0%),病程>6m 7例(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症状为行走不稳有9例,占30.0%,其中病程<6m有3例(16.7%),病程>6m有6例(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中出现二便障碍有11例,占36.7%,其中病程<6m 2例(11.1%),病程>6m 9例(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CD在病程早期,MRI上更易发现病灶;病程晚期,更易出现二便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联合变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和血管相关检查分析及长期随访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澍 闫立荣 +3 位作者 马志刚 王红霞 庞英 胡洪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分析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LS—TIA)的临床及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间以发作性肢体抖动为临床表现的TIA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肢体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imb—shaking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LS—TIA)的临床及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间以发作性肢体抖动为临床表现的TIA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记录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记录随访期间有无脑血管事件发生。结果共收集肢体抖动型TIA患者5例,均存在抖动肢体对侧的颅内外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除1例烟雾病患者,其余4例均接受抗血小板、强化他汀治疗,其中2例接受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发病后6个月复查头部MRI均未见新发梗死灶,临床随访6—33个月,均无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单侧肢体抖动是TIA的一种发作形式,多存在对侧的颅内外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血管重建治疗及规范的药物治疗对减少脑血管事件可能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颈动脉狭窄 大脑中动脉 烟雾病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红霞 胡洪涛 +1 位作者 姜明 闫立荣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810-814,共5页
目的探讨溶栓前急诊生化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早期转归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4年6月~2019年5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计67例。记录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以二... 目的探讨溶栓前急诊生化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早期转归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4年6月~2019年5月于北京积水潭医院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计67例。记录患者溶栓前NIHSS评分及溶栓后24 h NIHSS评分,以二者差值(ΔNIHSS)评估早期转归:其中ΔNIHSS≥4分为显效组、1~3分为有效组、≤0分为无效组;溶栓后7 d以改良Rankin评分(mRS)记录早期预后:其中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组、3~4分为预后一般组、5~6分为预后差组。比较上述各组间溶栓前急诊生化指标差异。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两样本间比较。结果(1)比较溶栓后24 h转归显效组(n=10)与无效组(n=30),有统计学差异的生化指标有:T-Bil(14.28±4.77 mmol/L vs 11.22±3.86 mmol/L,P=0.048)、血糖(6.82±1.18 mmol/L vs 8.99±4.31 mmol/L,P=0.017)。比较溶栓后24 h转归有效组(n=27)与无效组(n=30),有统计学差异的生化指标有:T-Bil(14.89±5.88 mmol/L vs 11.22±3.86 mmol/L,P=0.007)、D-Bil(4.63±1.89 mmol/L vs 3.62±1.22 mmol/L,P=0.019)、血糖(6.86±1.50 mmol/L vs 8.99±4.31 mmol/L,P=0.016)。(2)比较溶栓后7 d各预后组间溶栓前的生化指标,其中预后良好组(n=56)与预后差组(n=9)两组间溶栓前尿酸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397±96.62 mmol/L vs 344.33±59.46 mmol/L,P=0.041)。结论溶栓前较高水平的胆红素、较低水平的血糖与溶栓后24 h早期转归更好相关,而溶栓前较高水平的尿酸与溶栓后7 d更好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急诊生化 早期转归 早期预后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闫欣 王曼 +4 位作者 高阳 闫立荣 高倩 姜明 马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942-2946,共5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以及预后,以指导围手术期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8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术前合并症、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是否进入重...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发病率、危险因素以及预后,以指导围手术期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8年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术前合并症、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是否进入重症监护室、输入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的数量。使用χ^2检验和t检验分析患者预后,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急性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6490例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男性3453例,年龄18~90岁,平均年龄64.24岁。11例患者出现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脑梗死,男性3例,女性8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8.82岁,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发病率为0.07%。术后脑梗死发生的时间1~3 d,中位数为1 d。围手术期脑梗死患者出院时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下降(40.50 vs.56.35,P<0.001),进入监护室比例明显增加(1.10%vs.27.3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高脂血症、脑梗死病史、贫血以及双侧手术方式是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病史(OR=88.586,95%CI:22.076~355.561,P<0.001)、心房纤颤(OR=18.230,95%CI:1.637~203.026,P=0.018)和双侧手术方式(OR=7.226,95%CI:1.985~26.304,P=0.003)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脑梗死患者预后差,对具有脑梗死病史、心房纤颤及双侧膝关节置换术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识别预警,以减少围手术期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脑梗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疲劳与睡眠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秦朝晖 陈彪 +2 位作者 顾朱勤 丁晖 胡洪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疲劳和睡眠障碍的患病率,研究疲劳和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363例PD患者的疲劳及睡眠状况进行评价。FSS>4界定...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疲劳和睡眠障碍的患病率,研究疲劳和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363例PD患者的疲劳及睡眠状况进行评价。FSS>4界定为疲劳,PSQI≥7界定为睡眠障碍。同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及Hoehn&Yahr评价运动障碍及严重程度,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编制的抑郁量表(CESD)评价抑郁,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ADAS-Cog)评价认知,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363例PD患者61.7%存在疲劳,55.1%存在睡眠障碍。其中,136例(37.5%)疲劳与睡眠障碍共存,87例(24%)仅存在疲劳,63例(17%)仅存在睡眠障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疲劳组与对照组比较UPDRS第3部分评分、左旋多巴制剂等效剂量(LDE)、CESD分值均显著升高(均P<0.001);睡眠障碍组与对照组比较UPDRS第3部分评分、LDE、CESD分值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多参数Logistic回归显示,UPDRS第3部分评分和CESD分值能预测疲劳的发生,而LDE未被引入疲劳预测模型。与之相反,UPDRS第3部分评分、LDE、CESD分值均不能预测睡眠障碍的发生。结论疲劳和睡眠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二者在临床上有所重叠,但危险因素不同,疲劳和睡眠障碍是PD独立的非运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睡眠障碍 疲劳
下载PDF
巴曲酶对急性脑血栓患者D-二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玉衡 郭丕林 +3 位作者 张宁 马海梅 王绍哲 朱广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8年第5期298-299,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点滴巴曲酶(DF-521)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影响。方法用美国PacificHemostasis公司提供的D-二聚体测定试剂盒,对43例急性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进行了检测并... 目的研究静脉点滴巴曲酶(DF-521)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影响。方法用美国PacificHemostasis公司提供的D-二聚体测定试剂盒,对43例急性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和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静点该药后,急性脑血栓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上升。结论DF-521使纤溶系统进一步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D-二聚体 巴曲酶 抗栓治疗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闫欣 胡洪涛 +3 位作者 马志刚 闫立荣 庞英 孙玉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8-641,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相关性脑出血(CAA-relatedhemorrhages,CAAHs)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住院的14例CAAHs,符合"很可能CAA"或"可能CA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 目的分析总结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相关性脑出血(CAA-relatedhemorrhages,CAAHs)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住院的14例CAAHs,符合"很可能CAA"或"可能CA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析本病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的最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28%),其次是肢体麻木、力弱(20%)。CAAHs患者的出血位置多发于脑后部(很可能CAA枕叶57.1%,可能CAA顶叶36.4%)。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比例为27.2%,出血量5~90ml,平均24ml,59.1%患者CT可见脑白质低密度改变。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为13.0(7.0),出院时GCS评分为15.0(4.0),GCS评分出院比入院时明显增加(t=5.850,P=0.000)。1例患者行颅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死亡率为7%。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为3.3±0.4。患者出院时mRS与入院GCS评分(P=0.040)及脑出血体积(P=0.018)显著相关。结论 CAAHs是老年脑出血患者较常见原因,多灶、复发性脑叶出血是影像学特点,CT上脑白质低密度改变很常见。患者预后可能与入院时GCS评分及脑出血体积有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脑叶出血 影像 预后
下载PDF
镍钛Smart支架系统治疗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回顾性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志刚 孙玉衡 +1 位作者 彭晓新 胡洪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4554-4560,共7页
背景:研究已证实,自膨式支架镍钛Smart支架系统具有柔软性好,径向张力均匀,弹性好,易于内皮化等优点,临床上已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目的:评价镍钛支架系统S mart支架置入对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为回... 背景:研究已证实,自膨式支架镍钛Smart支架系统具有柔软性好,径向张力均匀,弹性好,易于内皮化等优点,临床上已用于颈动脉狭窄的治疗。目的:评价镍钛支架系统S mart支架置入对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非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试验取得患者及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后,根据患者意愿,给予纳入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03例中的40例Smart支架置入,63例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试验的主要结局为治疗后2年以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的功能预后,次要结局为治疗后90 d,1年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的功能预后,以及治疗后1和2年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估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研究方案取得中国北京积水潭医院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书面批准(批准号:积伦科审字第201605-01号),且符合世界医学会制订的《赫尔辛基宣言》,同时已在C linical Trial.gov注册(NCT02800174)。讨论:目前关于镍钛S mart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研究主要是自身前后对照设计,且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不能充分说明S mart自膨式支架的临床应用是否可以获得良好的远期功能预后和减少血管事件的再发生。试验旨在通过涉及2年远期随访和较大样本量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从更严谨的角度证实S mart自膨式支架置入治疗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颈动脉狭窄 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Smart支架 镍钛支架系统 非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210例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状况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玉衡 马志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90-592,共3页
目的 :调查并分析脑梗死后抑郁情绪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SDS及HAMD对2 1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测评 ,同时与 5 0例正常人对照。并且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的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目的 :调查并分析脑梗死后抑郁情绪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SDS及HAMD对2 1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测评 ,同时与 5 0例正常人对照。并且将脑梗死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的抑郁情绪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2 10例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者 12 3例占5 8%。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以有抑郁症史者、女性及独居者发病率较高 (P <0 0 1)。结论 :脑梗死后伴有抑郁者发病率较高 ,应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抑郁情绪 脑卒中 临床心理学 抑郁症 肢体功能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唐澍 闫立荣 +2 位作者 孙玉衡 陈捷 胡洪涛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5期360-367,共8页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非连续性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发病4.5~12h内的(前循环梗...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非连续性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间发病4.5~12h内的(前循环梗死发病4.5h内,后循环12h内)心源性脑栓塞患者45例,其中接受rt-PA溶栓治疗的22例患者为溶栓组,接受常规二级预防的2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分型、危险因素、既往史、用药史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治疗前)、24h、90d神经系统功能缺损情况、预后良好的比例及两组间梗死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发生率以及90d患者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OCSP分型差异均无显著性。发病24h后,溶栓组NIHSS改善分值[4.5(-1.5,8)]较对照组[0(0,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溶栓组早期改善百分比(54.55%)高于对照组(34.78%),但差异无显著性。发病90d,溶栓组NIHSS改善分值[9(7,11)]较对照组[3.5(2,4.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溶栓组预后良好百分比(22.7%~36.4%)较对照组(17.4%~26.1%)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溶栓组和对照组HT患者均为4例,其中症状性出血转化(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每组各3例,溶栓组4例HT患者均无糖尿病病史,对照组4例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6例sICH患者收缩压均大于140mmHg。发病90d,两组患者死亡例数均为3例,6例死亡患者入院时NIHSS分值普遍偏高,且梗死类型以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TACI)为主。结论 rt-PA用于治疗心源性脑栓塞能够改善发病24h、90d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使用rt-PA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 心源性脑栓塞 静脉溶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