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EP和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行单肺通气时对氧合作用及分流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晓明 江辉 +2 位作者 任俊清 孙晓东 伍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和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 手术(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对患者血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在VATS下行肺叶切 除的单纯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手术开始后15min(A1)、单... 目的 评价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和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电视辅助胸腔镜 手术(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对患者血氧合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在VATS下行肺叶切 除的单纯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于手术开始后15min(A1)、单肺通气后15min(A2)、 患侧肺0cmH2OPEEP健侧肺5cmH2OPEEP后15min(A3)、患侧肺5cmH2OCPAP健侧肺0 cmH2OPEEP后15min(A4)、患侧肺5cmH2OCPAP健侧肺5cmH2OPEEP后15min(A5)分别监 测平均肺动脉压(PA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 (P 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和静脉血氧饱和度(S VO2)并计算分流( Qs/ Qt)值。B组用10 cmH2OPEEP和10cmH2OCPAP重复上述过程。结果 与A2相比,A3、A4和A5PaO2显著增加, Qs/ Qt值显著降低(P<0.05),但A3、A4、A5间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各时点的 各项指标变化与A组类同。结论 在VATS行单肺通气麻醉时,健肺使用PEEP、患肺使用CPAP 或联合使用PEEP和CPAP能提高患者手术中的氧合作用,降低 Qs/ Qt值;与5cmH2OPEEP和 CPAP比较,10cmH2OPEEP和CPAP不能进一步改善PaO2和 Qs/ Q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P CPAP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单肺通气 氧合作用 分流的影响 麻醉
下载PDF
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文 孙玉鹗 卢光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对 5 0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改变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报告... 目的 探讨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对 5 0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改变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报告相对照。结果 周围型肺癌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 2 7/ 44 ,61.4%)明显高于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 1/ 6,16.7%)及正常人 ( 3 / 2 0 ,15 .0 %) ( χ2 值分别为 4.2 81和11.869,P <0 .0 5 ) ,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p16MSP阳性率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 ( χ2 =0 .13 6,P >0 .0 5 )。鳞癌和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 χ2 =3 .416,P >0 .0 5 )。如果以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作为判断肺结节恶性的标准 ,其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 96.4%,阴性预测值 2 2 .7%,灵敏度 61.4%,特异度 83 .0 %。结论 检测痰脱落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脱落细胞 P16基因 甲基化 周围型肺癌 诊断 抑癌基因
下载PDF
带肋间血管蒂的胸壁组织瓣在气管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殷洪年 李厚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09-610,共2页
手术切除气管病变后,其缺损部位的修补是临床难题。作者用带肋间血管蒂的胸壁组织瓣行气管侧壁缺损修补术和气管重建术共11例。适应证为气管一侧壁良、恶性肿瘤、右上叶肺癌侵及气管、隆突侧壁。肿瘤切除后气管缺损横径不超过周径的... 手术切除气管病变后,其缺损部位的修补是临床难题。作者用带肋间血管蒂的胸壁组织瓣行气管侧壁缺损修补术和气管重建术共11例。适应证为气管一侧壁良、恶性肿瘤、右上叶肺癌侵及气管、隆突侧壁。肿瘤切除后气管缺损横径不超过周径的二分之一。此外,气管肿瘤、良性狭窄等行长段气管切除后对端吻合困难时,用胸壁软组织瓣做成管型,内衬临时支架行气管重建是可行的。本组11例术后均未形成气管狭窄,良性病变患者术均可正常生活,作者还就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气管肿瘤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食管癌病人血清及癌组织游离氨基酸谱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桂洪 秦文瀚 +1 位作者 黎君友 晋桦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174-176,共3页
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22例食管癌病人血清,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病人血清有7种氨基酸降低,2种升高;食管癌组织游离氨基酸较正常食管组织显著增多,血清下降显著的几种氨基酸,在癌组织... 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22例食管癌病人血清,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食管癌病人血清有7种氨基酸降低,2种升高;食管癌组织游离氨基酸较正常食管组织显著增多,血清下降显著的几种氨基酸,在癌组织中增加比例明显。提示食管瘤病人血和组织游离氨基酸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游离氨基酸
原文传递
间断缺血心停搏在冠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秦斌 颜江瑛 +2 位作者 解士胜 Flameng W Sergeant P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5-216,共2页
1992~1993年间为180例冠脉病变的病人施行冠脉搭桥术,全部病人均采用核甙抑制剂利多氟嗪预处理和低温(28℃)间断缺血心停搏进行术中心肌保护。平均每例病人作冠状动脉端吻合3~4个,每个吻合口用9分钟,主动脉阻断... 1992~1993年间为180例冠脉病变的病人施行冠脉搭桥术,全部病人均采用核甙抑制剂利多氟嗪预处理和低温(28℃)间断缺血心停搏进行术中心肌保护。平均每例病人作冠状动脉端吻合3~4个,每个吻合口用9分钟,主动脉阻断累加时间约25分钟,体外循环时间90分钟,术后医院死亡率1.6%(3/180),无术后心梗发生。作者认为,冠脉搭桥术的术中心肌保护可采用核甙抑制剂和间断缺血心停搏方法,而不用心肌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保护 冠脉搭桥术 间断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