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对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郝璐 孙兴国 +6 位作者 宋雅 张也 刘方 台文琦 冯静 曹建忠 谢友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4-551,共8页
目的观察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后,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发生的变化。方法选取经笔者团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主)16例和正常组16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CPET后1周内采用功率踏车完成30 min运动强度为Δ... 目的观察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后,慢性病患者脉搏波重搏波波形发生的变化。方法选取经笔者团队管理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为主)16例和正常组16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CPET后1周内采用功率踏车完成30 min运动强度为Δ50%功率的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分别测试并记录患者组和正常组运动前和运动后不同时间点各50 s脉搏波数据。定性及定量分析运动后10、20、30 min各时间点50 s脉搏波重搏波波形发生的改变。结果①运动后患者组的收缩压较运动前相比明显下降(均P<0.05)。②运动前患者组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94.5%比28.6%)、重搏波波峰幅值(YP2)、重搏波波峰波谷两点间斜率(S2)、重搏波幅度(YP2-YPL)、重搏波波峰波谷两点时间差值(ΔTP2)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小(均P<0.05),重搏波波谷相对主波幅值(YPL/YP1)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大(P<0.05)。③运动后10(65.7%比28.6%)、20(77.1%比28.6%)、30 min(73.7%比28.6%)患者组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升高(均P<0.001);患者组和正常组运动后不同时刻的S2、YP2-YPL、ΔTP2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变大(均P<0.05),YPL、YP2与运动前相比明显变小(均P<0.05)。结论单次个体化运动治疗后患者重搏波波形发生显著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占比升高、重搏波位置下降、重搏波幅度变大、ΔTP2变长等。运动后患者的重搏波波形趋向于正常组的波形表现,这可能作为个体化运动有效治疗慢性病的波形证据,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重搏波 心肺运动试验 慢性病 个体化运动
原文传递
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对长期慢性疾病患者静息桡动脉脉搏波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宋雅 孙兴国 +7 位作者 郝璐 张也 台文琦 刘方 冯静 王继楠 曹建忠 谢友红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观察曾被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后的长期慢性疾病(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情况。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对无特定运动习惯的健康人20名(正常对照)、仅常规治疗未强化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未强化管控组)及常... 目的观察曾被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后的长期慢性疾病(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情况。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对无特定运动习惯的健康人20名(正常对照)、仅常规治疗未强化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未强化管控组)及常规治疗且经个体化运动整体方案管控的长期慢病患者20例(强化管控组)行静息桡动脉脉搏波检测,采集记录连续50 s左侧桡动脉脉搏波数据,定性及定量分析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及主要指标的异同: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主波波峰点幅值(Y_(P1))、重搏波波谷点幅值(Y_(PL))、重搏波波峰点幅值(Y_(P2))、主波升支斜率(S_(1))、重搏波升支斜率(S_(2))和重搏波幅度(Y_(P2)-Y_(PL))。结果(1)从桡动脉脉搏波波形分析,强化管控组患者与正常对照具有相似的重搏波特征且主波高而窄,不同于无明显重搏波特征且主波低而圆润的未强化管控患者。(2)从主要指标分析,与正常对照比较,未强化管控患者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较高,强化管控组患者波峰明显重搏波出现率低于未强化管控组(正常对照组94.7%比未强化管控组24.5%比强化管控组95.4%,χ^(2)=1810.093,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强化管控组Y_(P1)、S_(1)、S_(2)和Y_(P2)-Y_(PL)较低且Y_(PL)较高(均P<0.05),与未强化管控患者比较,强化管控组患者Y_(P1)、S_(1)、S_(2)和Y_(P2)-Y_(PL)较高且Y_(PL)较低(均P<0.05),强化管控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管控过的长期慢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与健康年轻人相似,主波波峰高而窄,基本上均是波峰明显的重搏波且重搏波幅度大、波谷低;而与未强化管控患者显著不同。强化管控后长期慢病患者主波和重搏波的改善或可作为慢病有效治疗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桡动脉脉搏波 重搏波 主波 强化管控 慢性疾病
原文传递
新确诊慢性病患者单次个体化精准运动前后桡动脉脉搏波的改变
3
作者 台文琦 孙兴国 +6 位作者 郝璐 张也 宋雅 刘方 王继楠 冯静 曹建忠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1-458,共8页
目的观察新确诊慢性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及单次个体化精准运动后脉搏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首次诊断尚未治疗,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主的慢性病患者,经心肺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强度,完成30 min的单次运动。于运动前和运动... 目的观察新确诊慢性病患者的静息桡动脉脉搏波及单次个体化精准运动后脉搏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6例首次诊断尚未治疗,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为主的慢性病患者,经心肺运动试验得到运动强度,完成30 min的单次运动。于运动前和运动后10、20、30 min采集连续50 s桡动脉脉搏波,分析比较运动前后相关指标:主波波峰点P1相对幅值(ΔY_(P1))、重搏波波谷点PL相对幅值(ΔY_(PL))、重搏波波峰点P2相对幅值(ΔY_(P2))、PL时间(T_(PL))(收缩期)、脉搏波结束点(E)时间(T_(E))(心动周期)、T_(E)-T_(PL)(舒张期)、脉率、主波升支斜率(S_(1))、重搏波升支斜率(S_(2)),重搏波幅度(ΔY_(P2)-ΔY_(PL))、重搏波时间(T_(P2)-T_(PL))及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并与16名年轻正常人、16名中老年正常人和16例长期慢性病患者的脉搏波比较。结果静息时新确诊慢性病患者的ΔY_(P1)、ΔY_(P2)、S_(1)、S_(2)、ΔY_(P2)-ΔY_(PL)、T_(P2)-T_(PL)比年轻正常人小,脉率快(均P<0.05);而ΔY_(P1)、ΔY_(PL)比中老年正常人大,T_(P2)-T_(PL)较小(均P<0.05);与长期慢性病患者相比,ΔY_(P2)-ΔY_(PL)较大(P<0.05)。静息状态下,新确诊患者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低于年轻正常人和中老年正常人,高于长期慢性病患者(52.07%比94.48%比73.32%比28.65%,χ^(2)=876.120,P<0.001)。运动后10 min新确诊患者的T_(E)、T_(E)-T_(PL)减小,脉率变快,ΔY_(PL)减小,T_(P2)-T_(PL)增大,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增大(均P<0.05);与年轻正常人相比,ΔY_(PL)较大,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较小(均P<0.05);与中老年正常人相比,T_(E)-T_(PL)和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较小、脉率较大(均P<0.05);与长期慢性病患者相比,ΔY_(P1)、T_(E)、T_(E)-T_(PL)小,而脉率、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较大(均P<0.05)。运动后20和30 min的脉搏波变化趋势与运动后10 min相似。结论新确诊慢性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主要表现为重搏波变得平坦不清晰、甚至消失,单个脉搏波时长缩短;单次个体化精准运动可使重搏波加深、加宽,变得更加明显,提示脉搏波尤其是重搏波变化在慢性病发生发展中的预警作用,并可初步预测运动强化管控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确诊慢性病 心肺运动试验 个体化精准运动 桡动脉脉搏波 重搏波 波峰明显的重搏波出现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