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神经变性疾病机制研究的基础:人α-突触核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蛋白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淑婷 陈彪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66-1867,T002,共3页
目的:为提供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抗原,制备抗体以研究其自身聚集在老年神经变性疾病病理机制中所起作用,重组质粒载体、进行DNA测序,以用于α-突触核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方法:将质粒pcDNA3NACP(pcDNA3α-synucle... 目的:为提供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抗原,制备抗体以研究其自身聚集在老年神经变性疾病病理机制中所起作用,重组质粒载体、进行DNA测序,以用于α-突触核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方法:将质粒pcDNA3NACP(pcDNA3α-synucleincDNA)和质粒载体proEXMTHT1分别进行酶切,取α-突触核蛋白cDNA片段,重组于proEXMTHT1质粒载体上;酶切鉴定后测序;再将重组质粒proEXNACP转染进入DH5α大肠杆菌体内;用IPTG诱导α-突触核蛋白基因产生蛋白;将α突触核蛋白纯化后行Western杂交。结果:质粒proEXMTHT1和pcDNA3NACP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分别得到4750bp和550bpDNA片段。α-突触核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中蛋白表达量为10mg/L。表达蛋白经Western杂交证实为a-突触核蛋白。结论:α-突触核蛋白基因在原核细胞的蛋白表达可作为体内外研究老年神经变性疾病病理机制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神经变性疾病 原核细胞 基因表达 Α-突触核蛋白 病理机制
下载PDF
人类黑质神经元衰老性变化的体视学研究
2
作者 宣琪 徐胜利 +2 位作者 周明 崔叶青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增龄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9例正常人尸检的中脑组织,分为青年组(17~35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84岁),取中脑黑质连续冰冻切片,进行焦油紫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G)免疫组化染色,用体视学计数原... 目的探讨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的增龄性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9例正常人尸检的中脑组织,分为青年组(17~35岁)、中年组(40~59岁)和老年组(60~84岁),取中脑黑质连续冰冻切片,进行焦油紫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G)免疫组化染色,用体视学计数原理及相应分析系统进行计数,观察老化过程中黑质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规律。结果随着年龄增长,人类中脑黑质神经元总数和黑色素性神经元均减少(P<0.05),其中以酪氨酸羟化酶阳性且带有神经黑色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减少较为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黑色素(NM)可能参与并促进了衰老过程中黑质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和丢失,这可能是黑质病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 免疫组织化学 体视学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突变型α突触核蛋白对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鹏 许洁 +2 位作者 安恩训 于顺 何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952-3954,共3页
目的观察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其家族性突变型A30P和A53T对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分组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α-Syn和其突变体A30P、A53T,培养至1 h、2 h和4 h进行观察,比较A30P、A53T与... 目的观察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其家族性突变型A30P和A53T对大鼠皮质神经元原代培养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分组培养。在培养基中添加α-Syn和其突变体A30P、A53T,培养至1 h、2 h和4 h进行观察,比较A30P、A53T与α-Syn对原代培养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神经元以成像显微镜观察并计数,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单克隆抗体阻断实验鉴定各蛋白作用的特异性。结果添加α-Syn组的神经元培养至1 h、2 h和4 h时,其神经元的平均存活率大于对照组和添加A30P、A53T组(P<0.05)。A30P组和A53T组的神经元存平均活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蛋白的浓度,α-Syn组神经元存活率与添加A30P和A53T组差异越大(P<0.01)。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实验证实α-Syn可由培养基进入到神经元内,而A30P和A53T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α-Syn在大鼠皮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存活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其突变体A30P和A53T无这一作用,这一现象与其发生家族性突变有关,并可能成为导致PD发病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核蛋白 原代神经元 突起生长 帕金森病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功能片段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
4
作者 王鹏 许洁 +2 位作者 李昕 于顺 何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01-1105,I0012,共6页
目的:研究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阐明该蛋白质的功能片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获取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组培养,分别加入α-Syn(添加α-Syn组)、α-Syn功能片段N端(添加N端组)、C... 目的:研究人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原代培养大鼠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阐明该蛋白质的功能片段,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获取新生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分组培养,分别加入α-Syn(添加α-Syn组)、α-Syn功能片段N端(添加N端组)、C端(添加C端组)和NAC段(添加NAC段组),对照组不添加功能片段。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神经元突起的长度,Western 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特异性鉴定各组α-Sy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生长至1和2h,添加C端组和α-Syn组的神经元突起平均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而添加NAC段组和N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至4h,添加α-Syn组和C端组的神经元突起平均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而添加NAC段组和N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N端和C端可以进入神经元,NAC段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α-Syn在原代神经元生长初期对其突起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具有这一功能的片段位于C端,其机制可能是其通过胞膜进入到神经元内,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形成微管,加速细胞骨架的形成和轴浆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核蛋白 神经元 突起生长 细胞培养 帕金森病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功能片段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
5
作者 王鹏 许洁 +2 位作者 安思训 于顺 何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476-5478,共3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培养新生24 h的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以一定密度接种至培养皿中。设计分组,在各组别培养基中加入α-Syn和它的功能片段NAC段、N端和C端。培养至1、2、...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Wistar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的促生长作用。方法培养新生24 h的Wistar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以一定密度接种至培养皿中。设计分组,在各组别培养基中加入α-Syn和它的功能片段NAC段、N端和C端。培养至1、2、4 h固定观察,计数存活神经元的数目。Western印迹法、免疫荧光法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当原代神经元培养至第1、2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多(P<0.05),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培养至第4小时,α-Syn组和C端组的存活神经元数目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N端组和NAC段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增加C端浓度,可以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P<0.05)。Western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证实蛋白质片段N端和C端可由培养基进入到原代神经元中,而NAC片段不能进入神经元。结论α-Syn在原代神经元培养初期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具有这一功能的蛋白片段为C端,其可能的机制是进入到神经元内,促进胞内代谢活动,从而利于神经元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核蛋白 原代神经元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共聚物-1直接免疫MPTP模型小鼠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6
作者 曹云霞 吴燕川 +2 位作者 徐胜利 周明 张宇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0-765,共6页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olymer-1,Cop-1)直接免疫对小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持续注射C57BL/6J小鼠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olymer-1,Cop-1)直接免疫对小剂量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持续注射C57BL/6J小鼠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MPTP模型组、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Cop-1免疫组和正常对照组。MPTP模型组动物仅接受MPTP注射,造模后Cop-1免疫组在MPTP连续注射7d后接受Cop-1免疫;造模时Cop-1免疫组在第1次MPTP注射后立即接受Cop-1免疫;造模前Cop-1免疫组在接受Cop-1免疫7d后开始注射MPTP,Cop-1免疫组仅接受Cop-1抗原免疫,正常对照组动物仅接受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MPTP连续注射24d后处死动物,取脑、脾。脑切片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定量分析黑质DA神经元数;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 atography,HPLC)分析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观察脾病理学变化;分离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和Cop-1免疫组动物脾脏并进行Cop-1致敏淋巴细胞培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TP模型组、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动物脾脏HE染色未见明显差异。与Cop-1免疫组相比,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均出现大量Cop-1致敏淋巴细胞。黑质DA神经元定量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持续低剂量MPTP注射使模型对照组黑质DA神经元减少了65.13%,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黑质DA神经元分别减少了31.68%、27.55%和28.29%,各组DA神经元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00,P=0.000,P=0.000)。HPLC法测定纹状体内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明显减少。造模后Cop-1免疫组、造模时Cop-1免疫组、造模前Cop-1免疫组类似,但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在C57BL/6J小鼠慢性MPTP模型中,持续低剂量MPTP注射对小鼠的免疫器官脾的破坏不明显,Cop-1直接免疫可有效对抗MPTP毒性,保护黑质-纹状体系统的DA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共聚物-1 免疫 脾损伤
下载PDF
共聚物-1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曹云霞 宣琪 +1 位作者 周明 徐胜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1)免疫或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p-1/BSA免疫组、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组、MPTP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Cop-1/BSA免疫组在注... 目的探讨共聚物-1(Cop-1)免疫或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p-1/BSA免疫组、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组、MPTP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Cop-1/BSA免疫组在注射MPTP之前10天接受Cop-1/BSA抗原免疫;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组动物在MPTP末次注射后,立即接受Cop-1/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MPTP模型组动物仅接受MPTP注射;正常对照组动物仅接受生理盐水注射。MPTP末次注射7天后处死动物,取脑。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及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黑质DA神经元数。结果 MPTP注射显著地减少了模型动物黑质DA神经元数量。Cop-1免疫和Cop-1致敏淋巴细胞移植明显增加了MPTP模型动物黑质DA神经元数,对黑质DA神经元有保护作用。BSA免疫或BSA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则没有表现出这种保护作用。结论在C57BL/6J小鼠,Cop-1免疫和Cop-1致敏淋巴细胞移植可有效对抗MPTP毒性,保护黑质DA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共聚物-1 淋巴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α-突触核蛋白对大鼠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起的促生长作用
8
作者 李昕 王鹏 +2 位作者 李尧华 何欣 于顺 《中国药理通讯》 2012年第3期31-31,共1页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是在神经系统中表达丰富的蛋白质,存在于神经元的突触前终末、轴突、胞体和细胞核中。α-Syn的突变和异常表达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但该蛋白有何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体外研究提示,...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是在神经系统中表达丰富的蛋白质,存在于神经元的突触前终末、轴突、胞体和细胞核中。α-Syn的突变和异常表达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但该蛋白有何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体外研究提示,α-Syn可以促进-tubulin组装成微管。鉴于微管是神经元突起形成的重要细胞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神经元突起 促生长作用 原代培养 Α-SYNUCLEIN 大鼠 神经系统 发病机制
下载PDF
6-羟多巴诱导大鼠黑质的持续胶质细胞反应 被引量:6
9
作者 徐胜利 周明 +4 位作者 刘平 张丽艳 徐艳玲 张愚 陈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本研究将40μg6- 羟多巴注射到SD大鼠一侧纹状体制作Parkinson病动物模型,研究黑质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在Par kinson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筛选成功的模型大鼠,术后12周处死。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模型大鼠黑质胶质细胞对多巴胺... 本研究将40μg6- 羟多巴注射到SD大鼠一侧纹状体制作Parkinson病动物模型,研究黑质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在Par kinson病发病过程中的可能作用。筛选成功的模型大鼠,术后12周处死。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模型大鼠黑质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反应。结果显示:在注射后12周,损伤侧黑质仍然存在明显的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此外,小胶质小结和淋巴细胞浸润的存在提示在注射后12周的注射侧黑质内依然有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结论: 6 -羟多巴对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急性损伤可以通过胶质细胞反应从而对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长期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多巴 大鼠 黑质 PARKINSON病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元 神经胶质增生
下载PDF
Parkin基因S/N167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海强 陈彪 +2 位作者 彭晓霞 冯秀丽 董秀敏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目的 运用Meta 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parkin基因S/N16 7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PD)发病的关系。 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 (英文 )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 (中文 ) ,纳入内容涉及parkin基因S/N16 7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和 (... 目的 运用Meta 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parkin基因S/N16 7多态性与帕金森病 (PD)发病的关系。 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 (英文 )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 (中文 ) ,纳入内容涉及parkin基因S/N16 7多态的基因型频率和 (或 )等位基因频率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 ,同时手检并纳入了我们研究组未发表的文献。各文献满足研究方法相似 ,有综合的统计指标。研究年限为 1998~ 2 0 0 3年。语种不限。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 ,未涉及S/N16 7多态基因频率的对照研究。应用RevMan4 .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合并统计 ,总体效应检验未发现统计学上的差异 (Z =1.5 7,P =0 .12 ) ,但根据东西方人群进行分组分析后发现 ,S/N16 7多态在基因型水平 [OR =1.4 1,95 %CI =(1.0 8,1.83) ,P =0 .0 1]和等位基因水平 [OR =1.2 5 ,95 %CI=(1.0 8,1.4 4 ) ,P =0 .0 1]均可能增加东方人群患PD的发病风险。加入我们研究组的未发表资料后 ,上述结论未改变 ,趋势更明显。而西方人群在基因型水平 [OR =0 .5 5 ,95 %CI =(0 .30 ,1.0 2 ) ,P =0 .0 6 ]和等位基因水平 [OR =0 .5 5 ,95 %CI =(0 .2 8,1.0 8) ,P =0 .0 8]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 我们的Meta 分析结果提示 ,S/N16 7多态性可能增加了东方人群患PD的危险性 ,对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基因 S/N167 基因多态性 帕金森病 发病风险 META-分析 基因频率
下载PDF
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小鼠纹状体中Per1基因的表达规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彦宁 左晓虹 +3 位作者 刘姝 谢淑 温玫 陈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Per1 mRNA表达水平的系统,并检测小鼠纹状体中该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提取小鼠纹状体总RNA,用Per1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法进行实时检测。结果确定了Per1基因荧光定量的扩增和检...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Per1 mRNA表达水平的系统,并检测小鼠纹状体中该基因的表达规律。方法提取小鼠纹状体总RNA,用Per1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法进行实时检测。结果确定了Per1基因荧光定量的扩增和检测参数。证明在此条件下无非特异扩增,并且扩增效率在90%以上。利用此检测体系发现小鼠纹状体内Per1基因的表达呈节律性波动。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定量测定Per1 mRNA表达水平,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的特点。纹状体中Per1基因表达的节律性波动提示黑质纹状体系统间的相互调节可能具有昼夜节律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L 实时定量RT—PCR SYBR green I 纹状体
下载PDF
脓毒血症对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畅怡 聂秀红 +2 位作者 蔡彦宁 曹若瑾 冯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及增龄大鼠膈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脓毒血症时呼吸肌代谢及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应用RT-PC... 目的研究脓毒血症及增龄大鼠膈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脓毒血症时呼吸肌代谢及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膈肌Glut-1 mRNA和Glut-4 mRNA有增龄升高的变化趋势。大鼠膈肌Glut-1 mRNA和Glut-4 mRNA有随罹患脓毒血症升高的变化趋势。结论脓毒血症时膈肌的糖代谢失衡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尤其是Glut-1和Glut-4的异常表达发挥作用,而且年龄因素也是影响Gluts表达的因素。大鼠膈肌Glut-1、Glut-4 mRNA表达具有特殊的增龄趋势,糖代谢失衡在老年脓毒血症大鼠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积极纠正糖代谢失衡可增加脓毒血症呼吸衰竭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脓毒血症 膈肌 葡萄糖转运蛋白
下载PDF
MPTP对C57小鼠纹状体DA释放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左晓虹 陈彪 +4 位作者 蔡彦宁 吴燕川 刘姝 谢淑 温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对C57BL/6J小鼠纹状体DA(多巴胺)、5-HT(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节律性的影响。方法取120只SPF级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2组:MPTP组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HCl 36mg/(kg.d),对照组注射生... 目的观察MPTP(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对C57BL/6J小鼠纹状体DA(多巴胺)、5-HT(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节律性的影响。方法取120只SPF级C57BL/6 J小鼠,随机分为2组:MPTP组连续5 d腹腔注射MPTP-HCl 36mg/(kg.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300μL。5 d后24 h内分6个时间点:ZT0、ZT4、ZT8、ZT12、ZT16、ZT20,取纹状体,用HPLC-ECD法检测各时间点2组纹状体中DA、5-HT的水平。结果MPTP组纹状体DA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DA高峰出现在ZT0(即8:30 am),低谷在ZT16(即1:30 am),MPTP组DA的高峰和低谷出现的时相未发生改变。2组5-HT均无明显节律性释放。结论小鼠纹状体的DA水平呈节律性变化,5-HT无节律性变化,MPTP作用后对DA的节律性变化无影响。表明此模型纹状体DA的减少与DA释放节律性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多巴胺 昼夜节律
下载PDF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疲劳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秦朝晖 陈彪 +3 位作者 张丽燕 樊文辉 孙菲 方向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3-825,共3页
目的调查早期帕金森病(PD)疲劳的患病率、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入组“金灵芝试验”的391例PD患者中进行筛选早期、非抑郁患者204例接受进一步评价:采用疲劳量表(FSS)评价疲劳,FSS〉4界定为疲劳;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UPDR... 目的调查早期帕金森病(PD)疲劳的患病率、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入组“金灵芝试验”的391例PD患者中进行筛选早期、非抑郁患者204例接受进一步评价:采用疲劳量表(FSS)评价疲劳,FSS〉4界定为疲劳;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UPDRS)及Hoehn&Yahr评价运动障碍及疾病严重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状况,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ADAS-Cog)评价认知,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204例参与疲劳评价患者中,82例(40.2%)存在疲劳。与非疲劳组比较,疲劳组UPDRS三部分评分,包括智能、精神、情感(P%0.05)、日常生活(P〈0.01)和运动(P〈0.01)均提高;SF-36分值明显降低(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UPDRS运动评分是FSS的预测因素,能预测出6.4%FSS分值的变化(β值=0.039,95%CI:0.019~0.059);而左旋多巴剂量、PSQ-I、及ADAS-Cog分值对FSS分值均无预测意义。结论超过40%早期PD患者存在疲劳。疲劳与运动障碍有限相关,与左旋多巴剂量不相关,多巴胺能系统可能部分参与疲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疲劳
原文传递
增龄对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畅怡 聂秀红 +2 位作者 曹若瑾 蔡彦宁 冯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的增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增龄对呼吸肌代谢及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24月龄7只、3月龄12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膈肌Glut-1、Glut-4 mRNA表达。结果老年组大鼠Glut-1、Glut-... 目的研究大鼠膈肌Glut-1和Glut-4 mRNA的增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增龄对呼吸肌代谢及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24月龄7只、3月龄12只,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膈肌Glut-1、Glut-4 mRNA表达。结果老年组大鼠Glut-1、Glut-4 mRNA表达较年轻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大鼠膈肌不同于单纯骨骼肌和心肌,Glut-1、Glut-4 mRNA的表达具有特殊的增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葡萄糖转运蛋白 增龄 大鼠
下载PDF
尼古丁抑制6-羟基多巴胺损伤诱导的CD8^+T淋巴细胞浸润
16
作者 宣琪 徐胜利 +1 位作者 周明 陈彪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6期405-407,414,共4页
目的:采用6-羟基多巴胺部分损伤大鼠帕金森病模型,探讨尼古丁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机制。方法:动物分别接受尼古丁(0.2mg/kg或2.0mg/kg)或生理盐水腹膜腔内注射。注射7天后,尼古丁高、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动物分别接受纹状体内6-OH... 目的:采用6-羟基多巴胺部分损伤大鼠帕金森病模型,探讨尼古丁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机制。方法:动物分别接受尼古丁(0.2mg/kg或2.0mg/kg)或生理盐水腹膜腔内注射。注射7天后,尼古丁高、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动物分别接受纹状体内6-OHDA20μg注射,制作部分损伤帕金森病模型。免疫组织化学及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纹状体CD8+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尼古丁低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6-OHDA注射侧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细胞分别为相应对照侧的64.97±10.33%和67.24±12.67%;和模型对照组(25.27±11.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尼古丁也可明显减少纹状体CD8+T淋巴细胞浸润(P<0.05)。结论:尼古丁可能通过抑制CD8+T淋巴细胞浸润,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帕金森病 6-OHDA CD8^+淋巴细胞
下载PDF
灵芝提取物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 被引量:12
17
作者 丁晖 周明 +1 位作者 张瑞萍 徐胜利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47-554,共8页
近来的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抑制神经炎症而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策略。本研究组前期的临床试验表明,灵芝(Ganoderma lucidum,GL)... 近来的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抑制神经炎症而保护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治疗策略。本研究组前期的临床试验表明,灵芝(Ganoderma lucidum,GL)具有潜在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抗炎及免疫调节机制发挥其保护作用。本研究在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共培养的模型中观察了GL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小胶质细胞单独或与MES23.5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共培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0.25μg/mL)孵育24h作为阳性对照,试验组分别加入GL提取物(50~400μg/mL)和/或MPP+处理的MES23.5细胞膜碎片(150μg/mL);检测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及其产生的有害因子和MES23.5细胞[3H]DA摄取能力。结果显示,LPS或MPP+损伤的MES23.5膜碎片均可激活小胶质细胞。同时,GL提取物可以显著降低小胶质细胞源性炎症因子和细胞毒性因子(NO、TNF-α、L-1β)的产生,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并同样可以下调TNF-α和L-1β mRNA水平的表达。此外,GL还可明显对抗由小胶质细胞激活和MPP+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细胞[3H]DA摄取抑制。以上结果提示,GL主要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其神经毒性因子的释放而保护多巴胺能神经细胞。GL可能成为治疗PD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灵芝 神经炎症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胜利 周明 陈彪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观察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转染的大鼠神经于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PD大鼠模型并将成功模型分为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细胞移植后,动态观察动物行为学... 目的观察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转染的大鼠神经于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PD大鼠模型并将成功模型分为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细胞移植后,动态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定量分析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GDNF基因修饰神经于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实验动物的行为学表现,细胞移植后第5周时,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于细胞组90min内的旋转圈数分别为(993.9±159.1)圈、(956.7±136.3)圈和(433.6±100.9)圈,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可显著减少PD模型大鼠向损伤侧旋转的圈数(F=95.694,P=0.000);第7周时,PD模型组的90min内的旋转圈数为(964.2±152.0)圈,神经干细胞对照组和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分别为(909.2±136.3)圈和(399.4±84.4)圈(F=106.134,p=0.000);第9周时,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组90min内的旋转圈数分别为(909.5±152.2)圈、(865.5±129.1)圈和(312.2±63.7)圈(F=151.100,P=0.000)。GDNF基因修饰神经于细胞移植能有效提高损伤侧纹状体内的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水平,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干细胞组毒素注射侧多巴胺含量分别为(3.3±0.3)ng/mg组织、(3.7±1.3)ng/mg组织和(7.5±0.8)ng/mg组织,GDNF基因修饰的干细胞组多巴胺水平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组和PD模型组(F--59.543,P一0.000);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二羟基苯乙酸水平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组和PD模型组,分别为(o.9±0.1)ng/mg组织、(0.6±0.2)ng/mg组织和(0.5±0.1)ng/mg组织(F一17.293,P一0.000);PD模型组、神经干细胞组和GDNF基因修饰干细胞组毒素注射侧高香草酸(HVA)水平分别为(0.5±0.1)ng/mg组织、(0.6±0.2)ng/mg组织和(o.9±0.1)ng/mg组织,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组HVA水平明显高于神经干细胞组和PD模型组(F=35.175,P=0.000)。结论GDNF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损伤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系统功能,GDNF基因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干细胞移植 基因疗法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α-突触核蛋白对培养SH-SY5Y细胞6-羟基多巴胺神经毒性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明 徐胜利 陈彪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4-330,共7页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N)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探讨两者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α-SN、蛋... 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N)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探讨两者在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死亡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α-SN、蛋白酶体活性抑制剂lactacystin单独处理,或与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特异毒素6-羟基多巴胺(6-OHDA)联合处理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系SH-SY5Y细胞,然后检测细胞活性和蛋白酶体活性。结果显示,α-SN依据浓度的不同而具有神经保护或神经毒性的双重作用。5μmol/L以下浓度的α-SN可对抗6-OHDA对SH-SY5Y细胞的毒性,并有一定促增殖作用;10μmol/L以上浓度的α-SN对细胞有毒性作用,并加重了6-OHDA的细胞毒性。采用相应浓度的lactacystin处理,获得与α-SN处理相似的结果,而MEK1/2特异抑制剂PD98059干预则可完全阻断低浓度α-SN和lactacystin的神经保护作用。以上结果提示,不同浓度α-SN对SH-SY5Y细胞的6-OHDA神经毒性的双重作用是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实现的,而其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和MAPK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突触核蛋白 蛋白酶体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被引量:42
20
作者 秦朝晖 陈彪 +5 位作者 张丽燕 樊文辉 孙菲 方向华 孟琛 Caroline Tanner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4-519,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HR—QOL)的特点;探讨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对早期PD患者HR—QOL的影响。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共筛选出391例早期PD患者入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 目的研究中国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HR—QOL)的特点;探讨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对早期PD患者HR—QOL的影响。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共筛选出391例早期PD患者入组。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表(UPDRS)和Hoehn—Yahr评价运动症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编制的抑郁量表(CES—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疲劳量表(rss)、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的认知部分(ADAS—Cog)和便秘量表分别对抑郁、睡眠障碍、疲劳、认知功能和便秘等非运动症状进行评价;采用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HR—QOL。比较PD患者与同龄健康老年人SF-36分值的差异。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深入探讨各种运动及非运动症状变量对HR-QOL的影响。结果早期PD患者除SF-36躯体疼痛维度外,其余各维度分值较同龄健康老年人均下降。UPDRS第3部分分值(23.8±11.8)、Hoehn—Yahr分期(2.0±0.7)和强直分值(4.4±3.1)仅能解释SF-36总分变化的18.9%(R2=0.189)。CES—D、FSS和PSQ1分值等非运动症状变量引入回归方程后,SF-36总分可被解释的部分由18.9%增加至61.7%(R2=0.617)。并且,引入CES-D分值后,SF-36总分可被解释的部分增加了43.3%(R2=0.433)。结论PD症状严重影响早期患者的HR—QOL。运动症状对HR—QOL存在影响,但影响作用有限。抑郁、疲劳和睡眠障碍这3个非运动症状是导致早期PD患者HR—QOL恶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抑郁症状是HR-QOL恶化的最强预测因素。临床上,应重视非运动症状,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兼治,才能真正提高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HR—Q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抑郁 疲劳 睡眠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