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培养环节对大学生村官成就感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常海斌 李娜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5-63,共9页
针对大学生村官成就感较低现状,从"选拔—分配—培训—帮扶—考核—监督—奖惩—出口"8个环节定量分析大学生村官成就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环节自变量对村官成就感、追求成功、避免失败3个因变量的影响方向、程度和显... 针对大学生村官成就感较低现状,从"选拔—分配—培训—帮扶—考核—监督—奖惩—出口"8个环节定量分析大学生村官成就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不同环节自变量对村官成就感、追求成功、避免失败3个因变量的影响方向、程度和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其中,选拔环节中专业理论正向提高追求成功,创业能力则降低追求成功;培训环节是否参加培训对成就感的影响不显著;帮扶环节中参与讨论正向影响成就感;考核环节中考核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成就感和追求成功;监督环节中分歧选择正向影响村官成就感3个因变量;奖惩环节中资金支持负向影响成就感和避免失败;出口环节选择担任村官目的显著影响村官成就感的3个因变量。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村官成就感,需要针对不同环节制定相对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官 成就感 培养 措施
下载PDF
应用型大学创业教育的元认知
2
作者 韩晨光 赵辉 张艺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7-43,共7页
创业教育的元认知是对创业教育这一教育领域的理念和行为进行根源上的反思性认知。应用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实践,具有实践导向性等若干特征,在功能上体现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二元特质,在目的上具有国家层面、学校层... 创业教育的元认知是对创业教育这一教育领域的理念和行为进行根源上的反思性认知。应用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实践,具有实践导向性等若干特征,在功能上体现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二元特质,在目的上具有国家层面、学校层面、课程层面、教学层面四阶结构,在价值取向上也具有社会本位、个体本位的二元特质。在表现形式上,需要辨别在应用型大学创业教育中看似实行素质教育但其实仍以传统教育形式为主导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创业 教育 元认知
下载PDF
以项目管理为载体的高校机关作风建设路径探究——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姜素兰 宋杰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呈现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在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视域下,党的作风建设也表现出新的内容。北京联合大学机关直属党委,以项目为平台,以项目管理为载体,在坚持党性教育学习、坚持多元监督协作、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呈现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在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视域下,党的作风建设也表现出新的内容。北京联合大学机关直属党委,以项目为平台,以项目管理为载体,在坚持党性教育学习、坚持多元监督协作、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等方面,以丰富有效的实践路径积极适应当前有机廉政建设新常态,推动学校作风建设、廉政建设落地生根,探索出一条高校机关建设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高校机关 作风建设
原文传递
地方本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格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辉 晏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83,共3页
准确把握学生特点是高校一切育人工作的逻辑前提。文章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细分群体,采用16PF量表对北京某高校7个年级中通过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样本开展追踪调查,并与同时期其他高校新生入学数据作横向对比,以期了解和把... 准确把握学生特点是高校一切育人工作的逻辑前提。文章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细分群体,采用16PF量表对北京某高校7个年级中通过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样本开展追踪调查,并与同时期其他高校新生入学数据作横向对比,以期了解和把握其人格发展特征,从而增强高校育人工作的针对性,真正将因材施教原则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发展 家庭经济困难 追踪调查 贫困生
下载PDF
高校德育方法创新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郑润凡 周月朋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90-92,共3页
 高校德育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德育对象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以"灌输"现成结论与传授道德知识为主要方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德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德育内容严重单一化,功利性趋向过强,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教育,忽视深层...  高校德育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忽视德育对象的主动性与主体性,以"灌输"现成结论与传授道德知识为主要方式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德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德育内容严重单一化,功利性趋向过强,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教育,忽视深层次的隐性目的,忽视对学生基本道德品质的培养。高校德育体系应积极加以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以基本道德品质教育为基础,构建高校德育新体系,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以“学生”为本 非智力因素
下载PDF
学风建设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铃 王爱民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70-75,共6页
 以教育创新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意义基础上,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各学院2000余名学生的学风调研活动,对学校目前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学风特点和问题,在认真总结学风建设的成功经验的...  以教育创新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认识学风建设的意义基础上,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各学院2000余名学生的学风调研活动,对学校目前学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针对学生的学风特点和问题,在认真总结学风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学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以期更好地推进学风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风建设 高校 教育创新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发挥模范正面功能的历史溯源与现实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陆俊 张文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28,共3页
如何发挥模范的正面功能,马克思主义者广有建树,我党也积累了丰富的宣传经验。当前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应该从大力弘扬以现代性为基础的主流文化、健全模范人物奖励与保障机制、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改进模范人物宣传的模式与... 如何发挥模范的正面功能,马克思主义者广有建树,我党也积累了丰富的宣传经验。当前面对新挑战和新机遇,应该从大力弘扬以现代性为基础的主流文化、健全模范人物奖励与保障机制、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改进模范人物宣传的模式与措施上入手,才能更好发挥模范的社会优化与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范 正面功能 宣传 路径
下载PDF
试析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爱民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S2期17-19,共3页
 就"现代化"一词本身而言,不应当单纯地僵化地把它认作一种带有明显标志的、一成不变的形态,而应将其认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渐进过程。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文化命题———"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与西方的新教伦理的文化...  就"现代化"一词本身而言,不应当单纯地僵化地把它认作一种带有明显标志的、一成不变的形态,而应将其认为一个不断变化的渐进过程。马克斯·韦伯提出的文化命题———"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与西方的新教伦理的文化背景相联系的;而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与儒教伦理则是排斥或阻碍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对于以儒家思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它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应作具体分析:即对历史和现代化进程,起过促进作用,但决不能否定儒家文化作为整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特别是经济体制和政治法律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严重阻碍作用。应取中西文化的各自长处,进行互补整合,建设一种适应现代化需要并能促其发展的道德文明与伦理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传统文化 比较
下载PDF
试论21世纪“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体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爱民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本文认为,21世纪的高校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与20世纪的德育工作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分四个部分对这一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一、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二、正确把握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三、正... 本文认为,21世纪的高校德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与20世纪的德育工作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分四个部分对这一体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一、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二、正确把握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三、正确认识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四、正确领会“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最后指出,真正、全面、科学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不是绝对地将“人”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凌驾于其他万物,而是在与自我、他人、集体、客观世界,乃至历史的关系中取得一种和谐、协调的生态关系,从而实现人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高校德育体系
下载PDF
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58,共2页
运用模范进行教育引导,是古今中外普遍使用的教育方式之一。模范社会功能发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性需要、社会环境、国民的教育水平与整体素质、模范的典型性等几种,只有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才能有效发挥模范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 模范 社会功能 发挥 因素
下载PDF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想特点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侃侃 张文杰 《北京教育(德育)》 2014年第12期26-27,共2页
作为应用性人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政治认同良好但易受不良影响,道德认知良好但知行不一,人生态度良好但时有极端的特点。提升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想水平,要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使教育过程更加符合思想政治教... 作为应用性人才,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在思想上表现出政治认同良好但易受不良影响,道德认知良好但知行不一,人生态度良好但时有极端的特点。提升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思想水平,要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矛盾,使教育过程更加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并要通过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方法来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大学生 思想特点
原文传递
大学生网络德育初探
12
作者 王爱民 《中国德育》 2003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网络德育 大学生 意识形态 伦理道德观念 道德失范 德育工作
原文传递
高校贫困生人格特征状况研究与分析
13
作者 谢鑫 尹雪云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第25期253-253,共1页
本文采用"卡特尔16个性因素测验"对某普通高等学校所有在读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贫困学生的人格特征总体呈正态分布,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中间水平。通过对困难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随着... 本文采用"卡特尔16个性因素测验"对某普通高等学校所有在读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贫困学生的人格特征总体呈正态分布,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中间水平。通过对困难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资助力度的加大,贫困学生的心理有好的发展,如更加开朗、合群,但也有不好的变化,如过分依赖资助等。以此为依据提出了贫困学生人格教育的几点举措,为困难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学生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下载PDF
德育工作精准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巧慧 晏宁 +3 位作者 周志成 李亚文 赵辉 王鹤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6-10,共5页
德育工作精准育人不仅是一种育人理念,更是德育工作的更高阶段。德育工作精准育人是在“为谁培养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德育工作精准育人具有需求化、科学化、精准化和专业化4个特点,在实施方面应... 德育工作精准育人不仅是一种育人理念,更是德育工作的更高阶段。德育工作精准育人是在“为谁培养人”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德育工作精准育人具有需求化、科学化、精准化和专业化4个特点,在实施方面应尊重学生个体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差异性,树立“因需施教”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制定“量身定做”的成长方案,从而达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实现政治和思想引领、在马克思主义能力培养中完成综合素质塑造、在规则意识培养中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准育人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法律基础课》中的案例教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青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S2期72-74,共3页
 案例教学是运用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并且通过案例教学能够锻炼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选择适当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择要有典...  案例教学是运用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并且通过案例教学能够锻炼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选择适当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案例的选择要有典型性、思想性、针对性、变化性,具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采取听、讲、看、做等多种教学形式实施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运用案例要适时、适地、适当、适量,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基础课 案例教学
下载PDF
“互联网+”竞赛视阈下职教人才培养趋势及备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晨光 周丽霞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9年第4期70-73,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在青年人才培养当中的地位愈加凸显,国家引导职业教育从培养制造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变的思路更加清晰,职业院校就业型创业活动受到鼓励。职教院校应从...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方案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在青年人才培养当中的地位愈加凸显,国家引导职业教育从培养制造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变的思路更加清晰,职业院校就业型创业活动受到鼓励。职教院校应从战略、重点、导向、方向等四个维度构建参赛体系,主动适应新变化,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竞赛 职教人才 备赛
下载PDF
虚拟现实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大庆 赵辉 章吉 《教育进展》 2017年第4期210-215,共6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对真实世界的3D模拟,通过与模拟环境的交互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参照虚拟现实的含义和特征,指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有诸多优势,既可以实现强烈的沉浸感、激发兴趣,又可以做到科学精准的控制,增强心... 虚拟现实技术是对真实世界的3D模拟,通过与模拟环境的交互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参照虚拟现实的含义和特征,指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有诸多优势,既可以实现强烈的沉浸感、激发兴趣,又可以做到科学精准的控制,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虚拟现实可以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心理健康教育 可行性
下载PDF
论网络媒介受众认同问题
18
作者 王爱民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0-101,共2页
在全球化网络媒介时代中,拓展出一个新的网络认同空间,使人的地位得以提升。传统媒介时代的传统认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是主要的认同方式,但全球化网络媒介时代的认同要求是多元化认同,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多元文化促进传统认同和网络认同互... 在全球化网络媒介时代中,拓展出一个新的网络认同空间,使人的地位得以提升。传统媒介时代的传统认同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是主要的认同方式,但全球化网络媒介时代的认同要求是多元化认同,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多元文化促进传统认同和网络认同互补和兼容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介受众 认同 多元文化 国民素质
下载PDF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
作者 刘忠 姬金锋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特征 解放生产力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实事求是的 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
下载PDF
试述三民主义与国共第二次合作
20
作者 潘宏波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8,共3页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客观地分析了当时国内的基本形势,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将三民主义作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迫于国内、国际局势的压力,国民党接受共产党的主张...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客观地分析了当时国内的基本形势,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将三民主义作为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迫于国内、国际局势的压力,国民党接受共产党的主张,从而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但由于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并非一致,他们各自所倡导的三民主义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随着国内、国际局势的转变,国民党顽固派很快就由积极抗日走向了全面反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三民主义 国共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