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的深化:文化自觉视角下舞蹈演员的“内空间”转向
1
作者 武帅 《舞蹈》 2023年第4期66-69,共4页
舞蹈演员的“内空间”是建立在动作表达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伴随着舞台艺术作品多元化、多维度的不断发展,使舞蹈演员在表演中建立起外部与内部要素之间的关联与互通。这种方式在文化自觉的思维下促成舞蹈演员对自身肢体动作与“内空间... 舞蹈演员的“内空间”是建立在动作表达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伴随着舞台艺术作品多元化、多维度的不断发展,使舞蹈演员在表演中建立起外部与内部要素之间的关联与互通。这种方式在文化自觉的思维下促成舞蹈演员对自身肢体动作与“内空间”中自我意识及舞蹈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促使舞蹈演员在舞台表演输出层面上发生转变。与此同时,舞蹈表演方式与规律的多样化发展推动着舞蹈演员对舞蹈本体的认知不断深入,最终使舞蹈演员在舞台视像表演中完成身体的深化与舞蹈表演思维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表演 舞台艺术 舞蹈演员 舞台表演 舞蹈本体 多样化发展 肢体动作 深度融合
原文传递
地域性舞剧中的风格提炼——以东北秧歌为例
2
作者 郭娇 周峰 《时代人物》 2021年第10期45-45,共1页
全国各地的“秧歌”以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喜闻乐见的是在东北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秧歌”,俗称“东北秧歌”。本文主要以不同时期的舞剧作品为切入点探究黑龙江区域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其代表人物... 全国各地的“秧歌”以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存在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同样喜闻乐见的是在东北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秧歌”,俗称“东北秧歌”。本文主要以不同时期的舞剧作品为切入点探究黑龙江区域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及其代表人物乔梁老师的风格特征,同时对东北秧歌的区域性表演特点对“东北秧歌”中所蕴含的特殊影响力和艺术张力进行分析,以期展示东北地方区域性秧歌特色,也对不同的表演风格进行深入的认识,在由舞蹈表演转型到舞蹈教学中探索东北秧歌表演性风格的多种可能性,将舞台表演实践提炼并辅助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性 民俗 艺术风格 性格 体态
下载PDF
试论传统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梅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7,共4页
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对"传统民间舞的现代式继承和发展"的课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文从"传"与"创"的辩证统一、寻找民族舞蹈之内核、传统舞蹈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传统民间舞 继承与发展 训练 创作 “扇骨”
原文传递
从“飞天”舞蹈看长绸舞的艺术表现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1-64,共4页
长绸舞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一种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特征和风格,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审美精神的舞蹈样式,它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价值。中国古典舞长绸舞是在继承和挖掘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特别是敦煌艺术... 长绸舞是中国古典舞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一种体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审美特征和风格,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审美精神的舞蹈样式,它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价值。中国古典舞长绸舞是在继承和挖掘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特别是敦煌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文通过对长绸舞的总结归纳,旨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舞蹈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长绸舞 飞天 敦煌艺术 艺术表现价值
原文传递
论舞蹈表演中“体验”的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楠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主要以舞蹈表演中"体验"一词作为全文研究的核心与重点,并围绕"体验"展开论述,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体验"的重要性,通过"体验"揭示了舞蹈表演的真谛。
关键词 体验 二度创作 舞蹈表演
原文传递
论舞蹈表演中的控制能力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盛峰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本文对舞蹈表演中所需要的控制能力进行了重点论述,从演员、教师、编导的多重角度出发,以实践与理论相互验证,探讨舞蹈表演中控制力训练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激发演员表演、教师教学以及编导编创时对于作品阐发更深层次地构思与创作理念。
关键词 舞蹈表演 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作品创作的演变过程——以江西傩舞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武帅 《艺术教育》 2022年第11期98-101,共4页
以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为原型的舞蹈作品《MASK》《傩面》《傩·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作品的典型。这些作品体现了民间原生态舞蹈舞台化的创作方式和非遗舞蹈的再现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创作方式。文章以江西... 以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为原型的舞蹈作品《MASK》《傩面》《傩·情》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作品的典型。这些作品体现了民间原生态舞蹈舞台化的创作方式和非遗舞蹈的再现方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台创作方式。文章以江西傩舞《MASK》《傩面》《傩·情》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了傩舞从民间舞蹈编创到舞台呈现的过程,归纳了创作过程中运用的相关文化符号,并探讨了作为编创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舞蹈中是如何呈现的,以及舞蹈动作、短句、文化符号是如何运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视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蹈 创作 演变
原文传递
舞蹈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三重体验——以《铜雀伎》《翠狐》的表演实践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02,共5页
在舞蹈表演中,演员对艺术形象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在舞蹈演员塑造作品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无法言尽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感受,更多源自演员对作品艺术形象的体验活动,所以对作品中具体艺术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体验,是舞蹈演员塑造艺术形象必... 在舞蹈表演中,演员对艺术形象的体验是必不可少的。在舞蹈演员塑造作品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无法言尽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感受,更多源自演员对作品艺术形象的体验活动,所以对作品中具体艺术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体验,是舞蹈演员塑造艺术形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演员塑造艺术形象的必修课。本文从舞蹈演员对艺术形象的体验层出发,以自身表演《铜雀伎》《翠狐》等作品的经历和心得感受为实践前提,提出心舞、思舞、身舞之三重体验,探讨舞蹈演员塑造人物形象过程中,进行艺术体验活动的不同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 艺术体验 《铜雀伎》 《翠狐》
原文传递
试论舞蹈表演中的“劲力” 被引量:6
9
作者 马蛟龙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7,共5页
"劲力"是一种气力,同时也寓意着一种精神和神情,是动作内在的质量和外在的表现,它蕴藏在肢体的传导配合之中,是支撑形、传达神的一种表现。所以,"劲"可由表及里,"力"仅及于表面,只有"劲"与&qu... "劲力"是一种气力,同时也寓意着一种精神和神情,是动作内在的质量和外在的表现,它蕴藏在肢体的传导配合之中,是支撑形、传达神的一种表现。所以,"劲"可由表及里,"力"仅及于表面,只有"劲"与"力"的平衡协调,才能体现出动与静、快与慢、强与弱的力量之美,这其中又涵盖了速度、节奏、技巧的综合之美。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舞台表演经验,以拉班的"力效理论"展开分析,并以亲身实践演出过的《勾践》《水墨孤鹤》《风吟》《对他说》《秦王点兵》等作品为例,探索不同"劲力"的运用对舞蹈人物形象塑造、情感表达、意境营造的重要性,对"劲力"在舞蹈表演中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实践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表演 力效 劲力
原文传递
舞蹈日记:最深的夜,最亮的灯
10
作者 刘岩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3-84,251,共4页
2009年的5月12日,我伤后近10个月的第一次舞蹈。我的心很痛,但同时我快乐着。面对镜子里轮椅上的我,我只想闭着眼睛,用心去体会自己当下正在舞蹈。我不敢看,看着镜子里轮椅上的我,我的心会很痛。老师在我的身边,在我身边静静地告诉我,... 2009年的5月12日,我伤后近10个月的第一次舞蹈。我的心很痛,但同时我快乐着。面对镜子里轮椅上的我,我只想闭着眼睛,用心去体会自己当下正在舞蹈。我不敢看,看着镜子里轮椅上的我,我的心会很痛。老师在我的身边,在我身边静静地告诉我,现在的我如何去舞蹈,让我知道我依然能舞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演员 DANCE 告诉我 HELPING 我们俩 PAINFUL familiar PIANO REMEMBER examining
原文传递
论萨尔朴里对舞蹈演员“舞感”的培养
11
作者 袁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作者从实践角度出发论述了"舞感"一词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通过对韩国传统舞"萨尔朴里"训练的分析,探讨了其培养"舞感"的可能性及意义,重点阐述了"萨尔朴里"的训练对民间舞演员"舞感"... 作者从实践角度出发论述了"舞感"一词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通过对韩国传统舞"萨尔朴里"训练的分析,探讨了其培养"舞感"的可能性及意义,重点阐述了"萨尔朴里"的训练对民间舞演员"舞感"培养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感 萨尔朴里 训练 培养
原文传递
“气”与舞蹈表达的“真实”
12
作者 刘潇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0,共3页
文章以笔者参与的北京舞蹈学院2012年"舞动无界"中外当代舞蹈创作作品全球首演中,万素编导的《向莫言致敬》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在排练、表演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总结舞蹈表演中的气息运用,提出以"气"为主,在动作过程... 文章以笔者参与的北京舞蹈学院2012年"舞动无界"中外当代舞蹈创作作品全球首演中,万素编导的《向莫言致敬》作品为切入点,通过在排练、表演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总结舞蹈表演中的气息运用,提出以"气"为主,在动作过程中实现"气"、"意"、"心"的相融,追求舞蹈表演中"真实"的身体表达,"真实"的肢体语言,"真实"的生命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莫言致敬》 舞蹈表达
原文传递
为舞蹈即兴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13
作者 琳恩.安妮.布洛姆 L.塔林.卓别林 赵知博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94,共4页
本文为《动作的瞬间——舞蹈即兴》这本书中的第四章。在这一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对进行即兴是非常有帮助的。即兴,作为一种创造性过程的体现,它需要一个适当的环境并在其中滋养发展,这种环境是一种充满信任、开放性... 本文为《动作的瞬间——舞蹈即兴》这本书中的第四章。在这一章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对进行即兴是非常有帮助的。即兴,作为一种创造性过程的体现,它需要一个适当的环境并在其中滋养发展,这种环境是一种充满信任、开放性的、具有状态的、有动力的以及有激情的环境。创造力不能被迫强求出现,但它却可以因鼓舞和激励而生。创造出一个成功的、有利于即兴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引导者的技巧、智慧以及想象力。这里着重说明了引导者的技能和引导者的个人特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一个好的氛围对进行即兴是特别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即兴 引导者 引导者的技能 引导者的个人特质 氛围
原文传递
在英国读舞蹈博士是什么感受?
14
作者 赵知博 Foteini Christofilopoulou 《舞蹈》 2021年第2期79-85,共7页
一转眼,我在英国伦敦读博已整整两年。在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后,突然发现,我的思维可以在不同的文化间进行切换了,学习也没有那么困难了,随之而来的是,每次进行学术探讨的时候,可以很快地了解到一个研究问题在东西方不同语境中的... 一转眼,我在英国伦敦读博已整整两年。在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后,突然发现,我的思维可以在不同的文化间进行切换了,学习也没有那么困难了,随之而来的是,每次进行学术探讨的时候,可以很快地了解到一个研究问题在东西方不同语境中的差异和关键所在。这个变化的过程可谓是一个磨练、思考、痛苦与成长交互的过程,而这种转变不仅让我改变了对许多事情的既定看法,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在与自己、与他人的思辨中做学问的乐趣。在此,将我的学习感受与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探讨 学习感受 做学问 英国伦敦 不同语境 不同的文化
原文传递
试论敦煌飞天的动感与艺术形象 被引量:11
15
作者 史敏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1-64,共4页
敦煌飞天是以歌舞伎为蓝本,大胆吸收外来艺术营养、促进传统艺术的改变,创造出表达中国思想意识、风土人情和审美特征的吉祥美好的化身——伎乐飞天。
关键词 敦煌飞天 思想意识 风土人情 审美特征 伎乐飞天 艺术形象 动感 舞蹈艺术
原文传递
论演员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能动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汪子涵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5,共6页
舞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其人物形象塑造与剧情发展需要编剧、编导、演员和舞台服装设计人员等多方面合作。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中,剧本的质量、编导的水平和舞美服装的修饰作用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舞剧演员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却尚未引... 舞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其人物形象塑造与剧情发展需要编剧、编导、演员和舞台服装设计人员等多方面合作。在舞剧人物形象塑造中,剧本的质量、编导的水平和舞美服装的修饰作用已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舞剧演员的能动性与创造力却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笔者认为,演员不仅是承载舞剧人物形象的客体,更是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主体。演员对于既定人物形象的再现性表演与能动性再创作是影响人物形象塑造成败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员 舞剧 人物形象塑造 能动性
原文传递
从《傩情》看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研究与创作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武帅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0-43,共4页
本文以笔者参与编创的作品《傩情》为例,剖析《傩情》中所蕴含的传统与现代的"双重价值"在舞台化处理中的当下体现,以小见大地探讨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与研究中逐渐体现出的鲜明发展路径:即以立足传统文化为原点、追求传... 本文以笔者参与编创的作品《傩情》为例,剖析《傩情》中所蕴含的传统与现代的"双重价值"在舞台化处理中的当下体现,以小见大地探讨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与研究中逐渐体现出的鲜明发展路径:即以立足传统文化为原点、追求传统文化精神和审美的现代体现以及呈现从"仪式"到"剧场"的时空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 创作 现代性 传统文化 《傩情》
原文传递
论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姝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3,共3页
舞蹈是以演员为中心展开的。演员作为舞台艺术的主体,表演层次的高低、表演状态的好坏、整体表现的完整性以及与观众的交流反应,这是所有舞台表演艺术进行中的共同现象。舞蹈表演理论至今尚未形成较为独立的表演观念,因此需要演员在艺... 舞蹈是以演员为中心展开的。演员作为舞台艺术的主体,表演层次的高低、表演状态的好坏、整体表现的完整性以及与观众的交流反应,这是所有舞台表演艺术进行中的共同现象。舞蹈表演理论至今尚未形成较为独立的表演观念,因此需要演员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整理。演员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需要不间断的学习来丰富我们的表现方式。演员每扮演一个新的角色都要努力地尝试突破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创作灵感的状态,把"角色"演好,把"人物"演活。笔者根据自身的艺术实践和学习体会,结合曾经塑造过的人物形象,总结归纳出演员在舞剧人物形象创作过程中的表演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 人物形象 创作过程
原文传递
舞情源于田野——以舞剧《第五朵金花》中“阿鹏”人物形象塑造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帅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0,共5页
本文结合作者在民族舞剧《第五朵金花》中"阿鹏"一角的艺术表演实践经验,探讨田野采风对民间舞演员在舞剧表演中的作用。《第五朵金花》是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具有探索意义的民族舞剧。作者在舞剧筹备前期就曾随舞剧总... 本文结合作者在民族舞剧《第五朵金花》中"阿鹏"一角的艺术表演实践经验,探讨田野采风对民间舞演员在舞剧表演中的作用。《第五朵金花》是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具有探索意义的民族舞剧。作者在舞剧筹备前期就曾随舞剧总导演、编剧、分场编导以及其他舞剧主要演员到云南大理进行田野采风。在田野考察过程中,作者深切感受到民俗、民风、民情的体验对舞剧表演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作为民族民间舞演员在田野考察时所必须具备的将"民情"化为"己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野考察 民族民间舞剧 表演
原文传递
即兴课程的探索与建设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知博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19-121,共3页
20世纪60年代,即兴的舞蹈方式逐渐受到西方舞蹈界和教育界的注意。即兴在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上逐渐变得非常重要。后来,即兴不仅仅运用在音乐、舞蹈、影像,甚至是装置等更多样的艺术范畴之中。目前,即兴课程作为舞蹈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 20世纪60年代,即兴的舞蹈方式逐渐受到西方舞蹈界和教育界的注意。即兴在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上逐渐变得非常重要。后来,即兴不仅仅运用在音乐、舞蹈、影像,甚至是装置等更多样的艺术范畴之中。目前,即兴课程作为舞蹈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事物,在我国内地尚无完善、多元化的即兴课程,这在里,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即兴课程进行的探索与研究心得与大家分享,以求教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即兴 探索即兴 即兴课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