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0
1
作者 杨松涛 赵娜 +3 位作者 胡军 王小芹 李艳华 肖跃飞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7期474-476,48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3例行HD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RCA组(30例,治疗87例次)和无肝素组(33例,治疗68...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3例行HD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RCA组(30例,治疗87例次)和无肝素组(33例,治疗68例次)。RCA组在线调整透析液离子浓度,4%枸橼酸三钠从透析管路动、静脉端分别输入。检测透析充分性、治疗前后凝血功能、PH值及电解质变化。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透析器凝血及临床出血事件。结果 (1)RCA组溶质清除指数(Kt/V)高于无肝素组(1.2±0.3比0.9±0.2,t=-3.257,P=0.002),治疗时间长于无肝素组[(4.0±0.0)h比(3.1±0.5)h,t=5.177,P<0.001]。(2)RCA组透析器凝血情况好于无肝素组(P<0.001)。(3)RCA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H值(t=-4.590,P<0.001)、Na^+(t=-2.431,P=0.021)及HCO3^-(t=-4.630,P<0.001)较治疗前上升,但在正常范围内。治疗前后Ca^(2+)无明显变化(t=1.708,P=0.097)。(4)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通过在线调整透析液离子浓度及枸橼酸分2部分输入的方法,可以应用普通含钙透析液对高危出血患者进行RCA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血气分析及相关离子变化,以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枸橼酸抗凝 血液透析 透析液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及MIA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杨松涛 覃莲香 +1 位作者 孙克冰 肖跃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17-1619,1622,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CVD)及MIA综合征(即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10年6—8月对我院67例MHD患者通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CVD)及MIA综合征(即同时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2010年6—8月对我院67例MHD患者通过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方法进行营养评价,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炎症标志物并记录心血管并发症。然后对这些患者随访24个月,记录其生存、转归情况及死亡原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24个月的随访,67例MHD患者中有16例(23.9%)死亡,2例(3.0%)进行肾移植,49例(73.1%)继续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7例,感染性疾病4例,消化道出血1例,其他4例。SGA评分营养正常者生存率高于营养不良者(88.2%和63.6%,P<0.05);hs-CRP<8 mg/L者生存率高于hs-CRP≥8 mg/L者(83.7%和59.1%,P<0.05);合并心血管疾病者生存率低于无心血管疾病者(53.3%和94.6%,P<0.05);合并MIA综合征3个危险因素者生存率低于合并0~2个危险因素者(33.3%和85.5%,P<0.05)。结论部分MH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及MIA综合征,并且上述因素是MHD患者生存率下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营养不良 炎症 心血管疾病 预后
下载PDF
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在高危出血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松涛 赵娜 +2 位作者 李斌 王小芹 肖跃飞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CD—A)在高危出血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行CRRT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CD—A组(22例,行CRRT61例次)和无肝素组(18例,行CRRT47例次)。治... 目的探讨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CD—A)在高危出血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行CRRT治疗的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CD—A组(22例,行CRRT61例次)和无肝素组(18例,行CRRT47例次)。治疗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监测治疗前后血肌酐、凝血功能、电解质、酸碱指标变化。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血滤器凝血情况及临床出血事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均显著下降,ACD—A组下降率明显高于无肝素组[(55.4±10.2)%比(42.0±5.2)%,P=0.031]。(2)ACD.A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7.3±3.8)h,无肝素组为(9.7±4.5)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ACD—A组滤器Ⅱ级以上凝血发生率明显少于无肝素组(4.9%比88%,P〈0.001)。(3)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4)ACD—A组治疗过程中血清电解质、酸碱指标及血糖均趋于稳定。(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均无出血事件发生。结论ACD—A应用于高危出血病人的CRRT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方便。通过配置适宜的置换液和严密的实验室监测,可防止代谢紊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替代疗法 抗凝药 出血 枸橼酸
原文传递
腹膜后纤维化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春洋 王俏 +3 位作者 杨乃宁 孙克冰 王艺萍 肖跃飞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9年第5期917-919,共3页
目的研究72例腹膜后纤维化(RPF)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北京某三甲医院从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明确诊断为RPF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腰痛(31例)和腹痛(26例)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发现肾和(或)输尿管积水53例... 目的研究72例腹膜后纤维化(RPF)病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北京某三甲医院从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明确诊断为RPF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腰痛(31例)和腹痛(26例)为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发现肾和(或)输尿管积水53例(双侧积水33例,单侧积水20例),腹膜后占位55例。化验ESR升高25例(34.7%),CRP升高22例(30.6%),肾功能异常32例(44.4%),血IgG4升高2/8例,自身抗体阳性6/15例。治疗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37例,单纯手术22例,单纯药物1 1例,放弃治疗2例。经过治疗后,6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ESR和CRP迅速恢复正常,肾功能明显改善,影像学提示病灶明显缩小,4例患者出现复发,3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RPF临床表现多样且不特异,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活检病理。治疗的主要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他莫昔芬等。当患者发生泌尿系梗阻时需及时手术。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出现复发,甚至进展至慢性肾功能不全(C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纤维化 糖皮质激素类 他莫昔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