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V核心蛋白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焦成松 凌世淦 +1 位作者 朱德生 周永兴 《肝脏》 2001年第S1期113-,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HEPG2 肝源性肿瘤 HCV
下载PDF
视神经半损伤后复合神经营养因子辅助再生的动态PVEP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邵立功 马志中 +5 位作者 彭秀军 颜少明 肖卫群 刘海林 张建 骆彦君 《眼视光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视神经 (opticnerve ,ON)损伤后的自然修复再生和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互补辅助再生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PVEP)变化特征 ,寻找ON有效再生的新途径。方法 :将 4 0只猫作为实验对象 ,术前... 目的 :探讨视神经 (opticnerve ,ON)损伤后的自然修复再生和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互补辅助再生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 (PVEP)变化特征 ,寻找ON有效再生的新途径。方法 :将 4 0只猫作为实验对象 ,术前随机平均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球后ON半径切断组 (ON1/2I)、ON半径切断并定时向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 (ON1/2I +PS)和ON半径切断并定时向玻璃体内注射BDNF和CNTF复合因子辅助再生组 (ON1/2I +BF)。经眶外侧入路行手术开眶 ,在球后 5mm处测量ON直径数值 ,并用宝石卡尺刀行ON半径切断术。ON1/2I+BF组在术后即日注射BDNF和CNTF复合液 (10ng) ,并在以后注射等量BDNF和CNTF复合液 ,2次 /w。在ON损伤后 1个月、4个月和 8个月 ,3次行PVEP动态检测。结果 :在ON1/2损伤后 1个月时 ,与N组相比 ,ON1/2损伤各组PVEP的N1 P1振幅显著降低和P1潜时延迟 ;ON1/2I组和ON1/2I+PS组与ON1/2I+BF组比较 ,也出现了PVEP的N1 P1振幅降低和P1潜时的延迟。在ON1/2损伤后第 4个月时 ,ON1/2I组和ON1/2I+PS组与N组比较 ,其PVEP的P1潜时显著延迟 (P<0 .0 0 1,P <0 .0 0 1)和N1 P1幅度显著降低 (P <0 .0 0 1,P <0 .0 0 1)。而ON1/2I +BF组与N组比较 ,两者PVEP的P1潜时和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 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PVEP 研究
下载PDF
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说起
3
作者 陈志学 《党建与人才》 2001年第5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鲁智深 曲家 故事 古代戏曲 作品 五台山 醉酒 生草 寄生
下载PDF
人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后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钢戈 张纪 +5 位作者 汪家政 段国升 周定标 赵楠 雪梅 朱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 研究人神经生长因子( H N G F) 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轴突切断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向双侧海马伞切断所致的痴呆大鼠脑室内注入 H N G F, 采用穿梭箱训练, 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状况, 对脑内隔斜带复合体(... 目的 研究人神经生长因子( H N G F) 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轴突切断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向双侧海马伞切断所致的痴呆大鼠脑室内注入 H N G F, 采用穿梭箱训练, 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状况, 对脑内隔斜带复合体( S D B) 中隔区( M S) 胆碱能神经元采用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 H A T) 免疫组化法观察其存活状态。结果  H N G F 组大鼠术后两周内穿梭箱回避次数高于对照组( P< 001) , 回避潜伏期短于对照组( P< 001) 。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显示, 其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  H N G F 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具有短期保护作用; 减缓轴突切断引起的退行性变, 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胆碱能 神经元损伤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单个CD_(34)~+CD_(38)~+和CD_(34)~+CD_(38)~- 被引量:4
5
作者 裴雪涛 吴祖泽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25-627,共3页
为深入探讨细胞亚群的不均一性及单个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利用FACSVantage自动细胞分选系统(ACDU)分选出单个亚群细胞:和,在96孔扳无血清培养体系中,经SCF、IL-3、IL-6、GM-CSF、G-CSF和... 为深入探讨细胞亚群的不均一性及单个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利用FACSVantage自动细胞分选系统(ACDU)分选出单个亚群细胞:和,在96孔扳无血清培养体系中,经SCF、IL-3、IL-6、GM-CSF、G-CSF和Epo.刺激,14~18天后扩增形成原代集落。单个细胞形成原代集落的比例为38.O%±9.0%,集落组成细胞趋于分化成熟,再接种培养,仅8.5%±2.5%可形成次级集落,且绝大部分为粉巨噬系细胞集落(CFU-GM)。54.0%±12.O%的单个细胞可形成原代集落,组成细胞形态均一,大多为原始幼稚细胞,75.0%±11.0%的原代集落再接种可形成次级集落,且产率高达280.O±21.5/原代集落,并可向红、粒、巨噬、巨核等系分化。表明细胞群的不均一性,其亚群显示造血祖细胞性能,而细胞的性能则接近于造血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CD34抗原
原文传递
PCMV_4-hTGFβ_1在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贾赤宇 陈壁 王德文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观察与人类巨细胞病毒载体结合的转化生长因子β_1(PCMV_4-hTGFβ_1)重组质粒裸 DNA 直接注射于深Ⅱ度烫伤大鼠体内后的基因表达规律及对创面愈合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核酸疫苗的可行性,为烧伤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 目的观察与人类巨细胞病毒载体结合的转化生长因子β_1(PCMV_4-hTGFβ_1)重组质粒裸 DNA 直接注射于深Ⅱ度烫伤大鼠体内后的基因表达规律及对创面愈合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核酸疫苗的可行性,为烧伤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烫伤+核酸疫苗组;单纯核酸疫苗组;对照组。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裸 DNA 注射后血清中中和抗体水平;Southern 杂交、原位杂交检测裸 DNA 注射后在肌肉中存留时间,组织特染法检测组织中Ⅰ/Ⅲ型胶原的变化。结果裸 DNA 肌注7天后血清中可检测出抗 TGFβ_1中和抗体,21天达其峰值,28天有轻度下降。Southern 杂交显示裸 DNA 注射后,5min 即可检测出高浓度 TGFβ_1,1h 后浓度开始下降,3h 后仍可检测出。原位杂交在肌注5天后,肌肉中还有阳性反应。核酸疫苗组创面愈合速度在前9天较对照组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后期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Ⅰ/Ⅲ型胶原比例明显下降(P<0.01)。结论 PCMV_4-hTGFβ_1即可加速创面愈合,又可控制Ⅰ型胶原合成,控制瘢痕增生。证实了其作为核酸疫苗治疗烧伤创面及控制瘢痕形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愈合 烧伤 TGFΒ1 核酸疫苗 瘢痕愈合
原文传递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伴骨髓纤维化一例
7
作者 江志生 罗庆良 +7 位作者 王学之 许康雄 杨建凤 江孝香 毛秉智 郑素星 王维静 周虹乔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547-547,共1页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伴骨髓纤维化一例江志生,罗庆良,王学之,许康雄,杨建凤,江孝香,毛秉智,郑素星,王维静,周虹乔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是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唯一方法。我们... 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伴骨髓纤维化一例江志生,罗庆良,王学之,许康雄,杨建凤,江孝香,毛秉智,郑素星,王维静,周虹乔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是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唯一方法。我们对1例CML加速期伴骨髓纤维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异基因 粒细胞 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正丁酯诱导白血病细胞系HL-60、U937细胞程序性死亡
8
作者 王立生 吴祖泽 +3 位作者 裴雪涛 徐黎 曹菊荣 贺福初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39-641,共3页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可选择性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作者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了DBP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结果:经过DBP处理后白血病细胞失去集落形成能力;DNA电泳呈现梯形改变;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 为探讨邻苯二甲酸正丁酯(DBP)可选择性抑制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作者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观察了DBP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结果:经过DBP处理后白血病细胞失去集落形成能力;DNA电泳呈现梯形改变;电镜下可见典型的凋亡细胞。证明DBP可诱发白血病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凋亡 邻苯二甲酸 正丁酯
原文传递
人CD_(34)抗原基因在痘苗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9
作者 舒翠玲 汲言山 +6 位作者 沈倍奋 董家新 孙英勋 赖春宁 孙启鸿 于鸣 胡美茹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23-624,共2页
从pUC18-34重组质粒双酶切分离得到编码人CD_(34)抗原的全长cDNA片段,将此基因插入痘苗病毒载体SmaI位点,构建了重组质粒NSA1175-34。采用Lipofectin方法,将质粒pJSA1175-34... 从pUC18-34重组质粒双酶切分离得到编码人CD_(34)抗原的全长cDNA片段,将此基因插入痘苗病毒载体SmaI位点,构建了重组质粒NSA1175-34。采用Lipofectin方法,将质粒pJSA1175-34导入已被野生痘苗病毒感染的TK ̄-143细胞,用BudR和LacZ双筛选,获得带有人CD_(34)抗原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经活细胞免疫荧光(IFA)和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检测表明,重组痘苗病毒能够特异地表达人CD_(34)抗原。人CD_(34)抗原基因的表达,为探讨CD_(34)抗原结构和功能以及研制CD_(34)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抗原 基因表达 痘病毒科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聚合酶链反应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全立 马立人 +2 位作者 蒋豫图 刘耀清 张习坦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9-32,共4页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BV)的S区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HBS1(w-/r+)、HBS2(d+/y-)和HBS3,与HBS1和HBS2配对,经2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即可在检测有无HBV-DNA存在的同时对其基因... 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BV)的S区序列设计了3条引物:HBS1(w-/r+)、HBS2(d+/y-)和HBS3,与HBS1和HBS2配对,经2次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即可在检测有无HBV-DNA存在的同时对其基因型分类,可检出10ag的HBV-DNA,比免疫学方法更灵敏和特异。25份不同亚型的标准血清中的绝大多数用S-PCR和AGID/RPHA的分型结果一致,S-PCR的另一突出优越性在于能够对HBsAg低滴度和阴性标本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