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看不见”风景、“看不见的”风景与作为“景观”的风景--试论新世纪北京文学创作中的风景描写 |
赵冬梅
|
《关东学刊》
|
2021 |
0 |
|
2
|
北京话“干脆”一词的演变 |
魏兆惠
宋春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3
|
清末民初北京官话的“简直”“剪直”和“箭直” |
魏兆惠
宋春芳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
4
|
北京话的“您”与京味儿文化 |
郭风岚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5
|
早期北京话范围副词“净”、“尽”和“竟” |
魏兆惠
|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6
|
女性文学主体性论纲 |
李玲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7
|
“欧学”与明初台阁文学 |
张德建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8
|
明代的文学复古与史学复兴 |
张德建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9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的清代文学美术论 |
张冠夫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0
|
在抒情与叙事之间的认识调整——20世纪初王国维文学观建构的一个侧面 |
张冠夫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1
|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
余蓝
|
《高校辅导员学刊》
|
2009 |
14
|
|
12
|
“抒情的文学”与“叙事的文学”——王国维文学类型二分法之探究 |
张冠夫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3
|
“抒情”的颠覆与重构——梁启超、王国维向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回归 |
张冠夫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4
|
回归文学本体的现代诗学建构——梁启超《〈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解读 |
张冠夫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5
|
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潇湘意象群之建构与拓展 |
王晓明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5
|
|
16
|
梁启超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重新认识 |
张冠夫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7
|
“五四”女性文学中的性爱意识 |
李玲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8
|
中国当代文学自我意识的伦理嬗变 |
路文彬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21 |
3
|
|
19
|
论汉晋宫怨文学情感主题的建构 |
余霞
|
《沈阳大学学报》
CAS
|
2011 |
2
|
|
20
|
经典的还原、阐释与重构——孙康宜的明清女性文学研究述论 |
段江丽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