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忧思与期望--北京语言大学“鲁迅座谈会”侧记
1
作者 朱静 方丽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5-88,共4页
关键词 北京语言大学 鲁迅研究 座谈会 文学研究所 侧记 期望 忧思 文化单位
下载PDF
重估冯雪峰的鲁迅比较文学研究
2
作者 蒋永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1期89-94,共6页
对冯雪峰的鲁迅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成果作梳理,发现冯雪峰潜在地运用了苏联的"历史类型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鲁迅文学创作的独特性,还再次强调了鲁迅的翻译研究。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冯雪峰的鲁迅比较文学研究也存在无... 对冯雪峰的鲁迅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成果作梳理,发现冯雪峰潜在地运用了苏联的"历史类型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鲁迅文学创作的独特性,还再次强调了鲁迅的翻译研究。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冯雪峰的鲁迅比较文学研究也存在无产阶级优越性的先在视域,对文学艺术层面中外关联的探讨也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雪峰 鲁迅比较文学研究 成就 反思
下载PDF
比较、跨越与融通——北京语言大学“跨文化论坛2022”综述
3
作者 杨和晴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2-284,共3页
比较生成自觉,跨越激发对话,融通促进互鉴,新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或许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2022年12月3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办的跨文化论坛2022在线上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当代... 比较生成自觉,跨越激发对话,融通促进互鉴,新时代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或许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2022年12月3日,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办的跨文化论坛2022在线上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当代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暨比较文学研究所建所25周年座谈”。来自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部分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辑刊主编、副主编以及出版社编辑出席了本次论坛和座谈会。开幕式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陈戎女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聂丹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现任会长叶舒宪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文学院院长钱婉约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荣誉会长乐黛云先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宁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高旭东教授发来贺信,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韩经太教授在闭幕会上致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编辑 科研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比较文学 副校长 文学院院长
原文传递
英国伯明翰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教育模式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华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有着优秀文化传统并造就了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在艺术教育方面亦别具一格。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哈佛大学承继了英国大学艺术教育传统中最根本的品质,但对之又有特别的突破和超越,独树一帜地创造了哈佛艺术... 有着优秀文化传统并造就了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在艺术教育方面亦别具一格。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哈佛大学承继了英国大学艺术教育传统中最根本的品质,但对之又有特别的突破和超越,独树一帜地创造了哈佛艺术教育模式。以对伯明翰大学和哈佛大学艺术教育的亲历和专门研究,分析和比较英美两所著名大学在艺术教育模式上的异同及其成因,对我国理论界有效借鉴国外艺术教育模式提供资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哈佛大学 伯明翰大学 艺术教育 教育模式 英国大学 优秀文化传统 伯明翰学派 文化研究
下载PDF
“跨文化论坛: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
5
作者 臧晓雯 石珊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46,共2页
2012年10月20日上午,“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跨文化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拉开帷幕。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是为纪念北京语言大学... 2012年10月20日上午,“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跨文化论坛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拉开帷幕。论坛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是为纪念北京语言大学建校50周年暨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成立15周年而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语言大学 文学研究所 文化论坛 世界性 民族性 文化研究 比较文学 黑龙江大学
原文传递
宇文所安:汉学语境下的跨文化中国文学阐释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庆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1,共8页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是"新批评"的"细读",而是一种跨文化阐释。这种阐释不采用某一种特定的西方理论和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和思维习惯为基础,来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它是一种生命体验... 宇文所安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不是"新批评"的"细读",而是一种跨文化阐释。这种阐释不采用某一种特定的西方理论和方法,而是以自己的文化视角和思维习惯为基础,来对中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它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并重的跨文化阐释模式。生命体验和理性思维的并重一方面使得理性分析有了更多的感性内容和具体针对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感性体悟具备了充分展开的空间。宇文所安的跨文化阐释模式是与美国汉学发展的新方向相一致的。它可以突破"区域研究"的限定,使汉学进入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它能够使中国文学产生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的普遍价值,并有可能被更广泛的西方读者所理解、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阐释 宇文所安 美国汉学 中国文学 对外传播
下载PDF
比较美学的影响与跨文化研究——评夏中义《王国维:世纪苦魂》的研究模式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庆本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夏中义教授的《王国维:世纪苦魂》(此著曾以《世纪初的苦魂》为题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是一部颇具学术分量的著作。其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作者用文献一发生学的办法来研究王国维与叔本华的关... 夏中义教授的《王国维:世纪苦魂》(此著曾以《世纪初的苦魂》为题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出版)是一部颇具学术分量的著作。其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作者用文献一发生学的办法来研究王国维与叔本华的关系,不仅探讨王国维从叔本华那里接受了什么,而且还探讨了王国维为何师承叔本华;第二,对王学学术史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夏中义 跨文化研究 比较美学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世纪初的苦魂》 学术贡献 叔本华
下载PDF
基督教与传统儒学在超越观上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华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4-159,共6页
一切思想都无一例外地来自于人类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慕,来自于对超越自身局限到达永恒境界的不懈追求,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在基督教神学中,人类只有通过救赎,跟随耶稣基督,超越罪孽,超越自身局限,才能重回理想的天国,到达终极... 一切思想都无一例外地来自于人类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慕,来自于对超越自身局限到达永恒境界的不懈追求,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在基督教神学中,人类只有通过救赎,跟随耶稣基督,超越罪孽,超越自身局限,才能重回理想的天国,到达终极和永恒;源于传统儒家思想道德修养观念的仁、圣、天道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是教导人们如何超越自身局限,达到至上和永生的境界。在此,基督教和儒学即获得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人的超越。不过,在超越的终极目标上,前者趋向于上帝,后者则趋向于天道;在追求超越的动机上,前者寄托于来世,后者则寄托于现世;在实现超越的途径上,前者祈求于他救,后者则忠实于自救;在超越的结果上,前者表现为因信称义,后者则表现为实践贤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儒学 超越观
下载PDF
对20世纪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反思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旭东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50-52,共3页
2 0世纪中国文学中 ,西化以及由西化而导致的本土文化的反动 ,构成了 2 0世纪不同于中国以往任何世纪的文学特色。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西化追求分五个阶段 :1 895~ 1 91 7年 ,1 91 7~1 92 7年 ,1 92 7~ 1 949年 ,1 949~ 1 978年 ,1 ... 2 0世纪中国文学中 ,西化以及由西化而导致的本土文化的反动 ,构成了 2 0世纪不同于中国以往任何世纪的文学特色。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西化追求分五个阶段 :1 895~ 1 91 7年 ,1 91 7~1 92 7年 ,1 92 7~ 1 949年 ,1 949~ 1 978年 ,1 979~ 2 0 0 0年。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反思 ,可以看到 ,中国作家必须立足中国文化的土壤 ,对西方文学资源进行整体性的观照 ,才能少走弯路 ,并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中 ,写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伟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中国文学 西化 基督教文化 革命
下载PDF
20世纪小城小说: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冬梅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55-57,共3页
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 ,有着众多的以小城镇为故事背景的作品 ,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地域色彩和风俗画、乡土眷恋和城市批判、社会理性和人文关怀以及国民性关怀等特点 ,是当代大陆和台湾文学中的小城小说所共同拥有的审美风格 ,也是和现代... 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 ,有着众多的以小城镇为故事背景的作品 ,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地域色彩和风俗画、乡土眷恋和城市批判、社会理性和人文关怀以及国民性关怀等特点 ,是当代大陆和台湾文学中的小城小说所共同拥有的审美风格 ,也是和现代文学一脉相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小说 文学现象 中国 小城镇 审美风格 人文关怀 乡土眷恋 地域色彩
下载PDF
中世纪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模式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华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欧洲中世纪有着相当丰富和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资源,它既继承和发扬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些批评传统,又在基督教文化大语境的浸润下产生了新的批评模式,在某些重要方面开启了文艺复兴以后近代批评的先河。特别是在其比较的批评... 欧洲中世纪有着相当丰富和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和文艺理论资源,它既继承和发扬了古典主义时期的一些批评传统,又在基督教文化大语境的浸润下产生了新的批评模式,在某些重要方面开启了文艺复兴以后近代批评的先河。特别是在其比较的批评类型中,还可以找到今天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的最原初形态,而当时的语法学批评、修辞学批评等,也可以看做后世影响巨大的形式主义批评的最原初形态。中世纪对诗歌有四种最重要的定位:语法学的、修辞学的、逻辑学的和哲学的。其中语法学定位历时最久,并且是中世纪人文主义的载体;修辞学定位在古典主义后期几乎已销声匿迹,其后以语法学论文的形式出现;逻辑学定位与经院哲学密切相关,哲学定位则与柏拉图主义血肉相连,从古典主义后期一直延续到文艺复兴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文论 比较文学 批评模式
下载PDF
巴金与世界语文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蕾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2-124,共3页
世界语文学在中国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是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译介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的现实需要。巴金对世界语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关注和兴趣,曾写了很多介绍推荐世界语的文章,对世界语在文学传播... 世界语文学在中国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无政府主义者的大力推广,另一方面是由于新文化运动中译介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的现实需要。巴金对世界语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相当的关注和兴趣,曾写了很多介绍推荐世界语的文章,对世界语在文学传播和文学创作上的地位进行了高度评价;同时,他翻译了不少世界语作品,其中爱罗先珂的童话启迪了巴金的童话创作;另外,巴金本人的世界语作品在中国的世界语文学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 世界语 世界语文学
下载PDF
由底层文学的几个关键词谈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冬梅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
在有关底层文学的讨论中,"当下"一词所强调的是底层文学的"发生学"及作品的写作时间,从而使备受争议的底层文学的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限定;"苦难"一词几乎成为了底层文学的主要标志,它不仅关涉底层文学的... 在有关底层文学的讨论中,"当下"一词所强调的是底层文学的"发生学"及作品的写作时间,从而使备受争议的底层文学的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限定;"苦难"一词几乎成为了底层文学的主要标志,它不仅关涉底层文学的主要表现内容,也涉及底层文学的风格,即苦难以怎样的形态呈现出来;"直面"一词则关系到底层文学的表述形式,即"怎么写",不少论者在使用该词时,特别强调"直面"同"现实"、"现实主义"之间的内在关联,似乎只有"现实主义"才能够做到"直面""现实",但在"怎么写"的命题中,从伟大的现实主义传统中汲取营养固然重要,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也应是题中应有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文学 直面 当下 苦难
下载PDF
创世神话的价值重估与意义阐释——“中国创世神话比较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22-24,45,共4页
由于中国对神话一词的最初引进就是涵盖在文学的范畴之下,因而造成中国的神话研究长久以来一直处在被边缘化、简单化的境地。实际上,神话不仅是文学的源头,也是人类早期文化尚未分化的整体,其中创世神话更是具有文化基因的意义。只有打... 由于中国对神话一词的最初引进就是涵盖在文学的范畴之下,因而造成中国的神话研究长久以来一直处在被边缘化、简单化的境地。实际上,神话不仅是文学的源头,也是人类早期文化尚未分化的整体,其中创世神话更是具有文化基因的意义。只有打破现代学科体制,将神话还原到绵延数万年的文化语境之中,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作出有效的阐释。众多学者对中国创世神话的探讨,或扩充研究材料,或扩展研究方法,或拓展研究视野,都是在这种研究思路之下所进行的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创世神话 文化语境
下载PDF
梅·萨藤的文学创作对原始神话的女性诠释与重构
15
作者 张华 付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1-115,共5页
对原始神话的女性诠释不仅表现在理论界和学术界,而且表现在文学创作实践当中。著名作家梅·萨藤的文学创作通过抒写女性的自我发现,表达她们认识自我并建立自我身份存在的性别觉醒过程,从新的视角解读传统,生动地表现了女性诠释对... 对原始神话的女性诠释不仅表现在理论界和学术界,而且表现在文学创作实践当中。著名作家梅·萨藤的文学创作通过抒写女性的自我发现,表达她们认识自我并建立自我身份存在的性别觉醒过程,从新的视角解读传统,生动地表现了女性诠释对原始神话的解构和重构过程,为女性诠释学理论提供了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萨藤 神话 女性视角
下载PDF
面对左翼:梁实秋文学批评的演变
16
作者 高旭东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梁实秋在美国接受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之后,就以古典主义批评来清算五四文学"浪漫的混乱",并由此而把对浪漫主义的批评转换成对革命文学的批评。梁实秋批评策略的调整使他逐渐地认同五四新文学传统,但他在终极的文学理论上... 梁实秋在美国接受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之后,就以古典主义批评来清算五四文学"浪漫的混乱",并由此而把对浪漫主义的批评转换成对革命文学的批评。梁实秋批评策略的调整使他逐渐地认同五四新文学传统,但他在终极的文学理论上没有放弃古典主义立场。梁实秋在肯定现实主义的同时又张扬古典主义,这使他在理论上陷入一种矛盾境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文学批评 左翼 演变 唯美主义 古典主义
下载PDF
论梁实秋对文学批评学科的建构
17
作者 高旭东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3-92,共10页
一些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研究著述,只注重梁实秋以新人文主义或古典主义批评五四文学或“普罗文学”,忽视了梁实秋在建构文学批评学科上的贡献,而梁实秋在这方面的努力才是他作为现代重要的批评家的主要方面。梁实秋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 一些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研究著述,只注重梁实秋以新人文主义或古典主义批评五四文学或“普罗文学”,忽视了梁实秋在建构文学批评学科上的贡献,而梁实秋在这方面的努力才是他作为现代重要的批评家的主要方面。梁实秋将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哲学、美学、伦理学、科学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严格的界说,并且对西方批评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反省,这是现代其他批评家所没有做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文学批评 理论建构 批评史研究
下载PDF
关于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梳理与思考
18
作者 赵冬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4-119,共6页
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与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方向在发展初期吸收了影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20世纪中外文学的交流和比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作为一门跨学科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的研究与比较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发展密切相关。该研究方向在发展初期吸收了影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在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20世纪中外文学的交流和比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研究者们对影响研究的质疑、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的提出、对“文学性的重申”等,都是试图使20世纪中国文学能以对等的姿态进入世界文学的多元格局中,并以自己的独特创造丰富世界文学,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也将在不断的质疑与尝试中,寻求自身的突破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学关系 影响研究 世界性因素 文学性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基督教因子
19
作者 贾蕾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中国现代作家是基督教带来的世俗文化最早的受益者之一,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暂时把基督教当作心灵的寄托,用基督教话语诠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但是,从接受的模式看,作家们对基督教的认可最终融会于国家民族的复兴,回归到传统文化家... 中国现代作家是基督教带来的世俗文化最早的受益者之一,在特定的环境中,他们暂时把基督教当作心灵的寄托,用基督教话语诠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但是,从接受的模式看,作家们对基督教的认可最终融会于国家民族的复兴,回归到传统文化家国同构的体系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基督教 因子 家国同构
下载PDF
论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世俗性特征
20
作者 高旭东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中国文化是以儒道为主导的,尤其是儒家的伦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文学的世俗性特征第一就是伦理文学,以及由伦理延伸出来的政治文学;第二是在田园山水中寄托情思乃至消融自己的自然文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这种世俗性特征,... 中国文化是以儒道为主导的,尤其是儒家的伦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文学的世俗性特征第一就是伦理文学,以及由伦理延伸出来的政治文学;第二是在田园山水中寄托情思乃至消融自己的自然文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这种世俗性特征,即使到了所谓“全盘西化”的现代,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文学 世俗性 伦理文学 政治文学 自然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