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城市语言生活的字词使用情况及其特征
1
作者 曾小兵 杨尔弘 邱丽娜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1年第2期77-82,共6页
城市的语言生活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选取北京地区的10份报纸建立的动态流通平面媒体语料库,运用计算语言学的方法调查分析北京地区的语言生活中字词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北京语言生活中用字的规范性,新词语、口语词汇... 城市的语言生活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选取北京地区的10份报纸建立的动态流通平面媒体语料库,运用计算语言学的方法调查分析北京地区的语言生活中字词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北京语言生活中用字的规范性,新词语、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语汇、命名实体等方面,可以从中考察北京地域真实的语言生活及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域 平面媒体 语料库 城市语言生活
下载PDF
Glottogram在地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撒拉语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舍秀存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6-101,共6页
Glottogram是地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Glottogram的研究方法,分析讨论青海省循化县街子乡撒拉语的内部变化。街子乡撒拉语呈现出明显的新老派差异,新派吸收的汉语成分逐步向老派扩散。Glottogram图... Glottogram是地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相结合的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本文运用Glottogram的研究方法,分析讨论青海省循化县街子乡撒拉语的内部变化。街子乡撒拉语呈现出明显的新老派差异,新派吸收的汉语成分逐步向老派扩散。Glottogram图表可以清楚地呈现语言渐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ttogram 地理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撒拉语
下载PDF
也谈北京官话区的范围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世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92,共5页
我们认为,在李荣、林焘等先生对北京官话分区的基础上,只有将北京官话区和东北官话区合并为一个官话次方言区,才能使合并后的北京官话与其他官话次方言同属一个层次;而根据李荣先生"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我们认为,在李荣、林焘等先生对北京官话分区的基础上,只有将北京官话区和东北官话区合并为一个官话次方言区,才能使合并后的北京官话与其他官话次方言同属一个层次;而根据李荣先生"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分区标准,冀鲁官话保唐片也应该划入北京官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官话 东北官话 分区标准 范围
下载PDF
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燕来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6-70,共5页
地名可以反映形成该地名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北京地名与北京早期的民族接触、移民历史、思想观念、世俗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从这些方面探讨北京地名反映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 地名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北京话及周边方言的阴平与阳平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世方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3-80,共8页
北京话及周边方言阴平和阳平调值变化的方向可能是北京话的单字调格局。由于变化具有明确的方向,所以变化方式很难再以连续式音变进行,而是通过词汇层面对标准形式的借入,以词汇扩散的方式进行。
关键词 北京话及周边方言 阴平和阳平 差异 变化
下载PDF
语言地理学的一个样板——《宣化方言地图》评介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晓东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语言地理学 方言地理学 同言线 等语线 宣化 方言地图 语言地图 方言区 汉语方言 方言学 贺登崧 方言调查 方言特征 方言差异 内部差异
下载PDF
湟水河流域的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 被引量:1
7
作者 舍秀存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湟水河流域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长期的接触、融合、渗透中,各自的语言要素发生了变异。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可分析和讨论湟水河流域的语言接触现象。
关键词 湟水河流域 方言 语言接触 语言变异
下载PDF
北京话“刷白”的来源
8
作者 张世方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本文从读音、意义等角度讨论北京话"刷白"的来源问题,认为北京话"刷白"是述补短语"刷白"词汇化的结果,"刷"的去声读音是"伪入声"的表现,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煞白"具有不... 本文从读音、意义等角度讨论北京话"刷白"的来源问题,认为北京话"刷白"是述补短语"刷白"词汇化的结果,"刷"的去声读音是"伪入声"的表现,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煞白"具有不同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刷白 伪入声 词汇化
下载PDF
中国地理语言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张勇生 《武陵学刊》 201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进行地理语言学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仍然是汉语方言研究未来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境内加强地理语言学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存,同时目前国内地理语言学研究也有着不足之处。今后中国地理语言学需要重视的三个方面是:加强区域性的... 进行地理语言学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仍然是汉语方言研究未来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境内加强地理语言学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存,同时目前国内地理语言学研究也有着不足之处。今后中国地理语言学需要重视的三个方面是:加强区域性的地理语言学调查研究;加强对语言事实的归纳和总结,确立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方法;做好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理语言学 日本地理语言学 历史发展 不足 努力方向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中的韵母分调现象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志耘 王莉宁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9-457,共9页
文章把由韵母的元音、韵尾等因素使得声调产生分化的现象称为"韵母分调",把汉语方言中现已发现的韵母分调现象归纳为韵尾分调和元音分调两大类。韵尾分调包括塞尾与非塞尾分调、前塞尾与后塞尾分调、鼻尾与非鼻尾分调、开尾... 文章把由韵母的元音、韵尾等因素使得声调产生分化的现象称为"韵母分调",把汉语方言中现已发现的韵母分调现象归纳为韵尾分调和元音分调两大类。韵尾分调包括塞尾与非塞尾分调、前塞尾与后塞尾分调、鼻尾与非鼻尾分调、开尾与非开尾分调。元音分调包括长元音与短元音分调、高元音与低元音分调、单元音与复元音分调。文章全面整理介绍了上述韵母分调现象,并作了一些必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声调 分调 改调 语音变化
下载PDF
2005年度汉语词汇统计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3
11
作者 苏新春 杨尔弘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4-91,共8页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对现代汉字和汉语词汇使用现状的反映,是迄今为止语料量最大,词种数最多,发布单位最为权威的调查数据。这是一份反映了新闻语言真实面貌的言语词性质的词表。语文词是社会流通词语总汇中的主体,它有着高...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对现代汉字和汉语词汇使用现状的反映,是迄今为止语料量最大,词种数最多,发布单位最为权威的调查数据。这是一份反映了新闻语言真实面貌的言语词性质的词表。语文词是社会流通词语总汇中的主体,它有着高频性、高分布率、短小化的特点;从高频词身上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社会发展与社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生活 汉语词汇 语文词语
下载PDF
中原官话知系字读唇齿音声母的形成与分布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世方 《语言科学》 2004年第4期9-18,共10页
本文考察汉语官话方言,主要是中原官话知系合口呼字读唇齿音声母的现象。联系石汝杰(1998)对汉语方言高元音的强摩擦化倾向的有关研究,知系合口呼字读唇齿音声母是由于合口呼介音[u]的强摩擦化造成的。本文从存在的地理差异讨论了该类... 本文考察汉语官话方言,主要是中原官话知系合口呼字读唇齿音声母的现象。联系石汝杰(1998)对汉语方言高元音的强摩擦化倾向的有关研究,知系合口呼字读唇齿音声母是由于合口呼介音[u]的强摩擦化造成的。本文从存在的地理差异讨论了该类声母的演变层次,并根据它们在中原官话区的分布特征,联系鲁西南等地关于山西移民的史料和传说,推测东西两部分的知系合口呼字读唇齿音声母可能有历史渊源,但又有各自的发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官话 合口呼字 唇齿音 声母 汉语方言
下载PDF
论方言岛的形成和消亡——以吴徽语区为例 被引量:30
13
作者 曹志耘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5,共8页
本文在对吴徽语区内的方言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方言岛的形成和消亡问题。文章指出方言岛的形成有三种方式:填水成岛、蓄水成岛、隆起成岛,并讨论了移民与方言岛形成的关系。论文考察了方言岛的生态环境,发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本文在对吴徽语区内的方言岛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讨论方言岛的形成和消亡问题。文章指出方言岛的形成有三种方式:填水成岛、蓄水成岛、隆起成岛,并讨论了移民与方言岛形成的关系。论文考察了方言岛的生态环境,发现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文化落后、区内方言悬殊的地区是适于方言岛生存的土壤,最后指出方言岛的消亡有两种方式:渐变式消亡(“融岛”)和突变式消亡(“淹岛”,即语言转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吴徽语 方言岛 语言消亡 移民
下载PDF
商丘话的子尾[tei]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世方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5期518-525,共8页
文章考察商丘话子尾及体貌助词"着"的特殊读音[tei]及其变体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联系邻近的鲁西南方言的共时差异,认为[tei]除了直接经历由[ts10]声母塞音化,韵母央化、高化并分裂为复韵母这样一个可能的变化路径外,还可能是... 文章考察商丘话子尾及体貌助词"着"的特殊读音[tei]及其变体的来历及演变过程。联系邻近的鲁西南方言的共时差异,认为[tei]除了直接经历由[ts10]声母塞音化,韵母央化、高化并分裂为复韵母这样一个可能的变化路径外,还可能是早期子尾儿化形式的孑遗。体貌助词"着"读[tei],是因为商丘话早期"着"的语音形式与早期子尾读音[ts10]形式相同。同时联系商丘话及周边方言的子尾情况,讨论了晋南方言子尾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丘话 鲁西南方言 晋南方言 子尾 儿化 体貌助词 “着”
下载PDF
汉语方言上声的全次浊分调现象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莉宁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9,共8页
文章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材料,对汉语方言中全浊上与次浊上声调相分的现象进行考察,整理描写这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指出上声全次浊分调是一种官话型的音变,在方言地图上以"漏斗式"的演变模式... 文章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材料,对汉语方言中全浊上与次浊上声调相分的现象进行考察,整理描写这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指出上声全次浊分调是一种官话型的音变,在方言地图上以"漏斗式"的演变模式向东南方言扩散,东南方言在完成上声全次浊分调的过程中,有数种不同的演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声调分化 上声 全浊 次浊 漏斗式
下载PDF
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晓虹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86,共10页
文章考察了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分为合一型和二分型两种。合一型有"了"、"啦"、"唠"、"喽"四种读音,主要分布在东区,少数在西鲁片;二分型有"唠—啦"等17种类... 文章考察了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分为合一型和二分型两种。合一型有"了"、"啦"、"唠"、"喽"四种读音,主要分布在东区,少数在西鲁片;二分型有"唠—啦"等17种类型,主要分布在西区以及相邻的东区方言。"了1"位置上的形式有"唠"、"嘹"、"溜"、"喽"、"哩"等,"了2"位置上以"啦"为主。文章认为,这些形式与普通话的助词"了"同源;助词"了"形成之后,其语音形式在汉语方言中趋于分化,二分型山东方言较合一型山东方言和普通话发展略快。文章还讨论了山东方言中助词"了"的语音变化,指出"了1"位置上的形式多为弱化所致,而"了2"位置上的形式除了弱化,还可能来自"了"与句尾语气词的合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词“了” 山东方言 弱化 合音
下载PDF
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宕摄舒声字白读音的层次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维佳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8,共7页
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分别属于中原官话区的关中片和汾河片,但从宕摄舒声白读音特点来看,二者却比较一致,鼻韵尾脱落,与相应的入声韵和果摄合流。本文把分属两个方言片的秦晋之交南部方言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分析宕摄文白读差异和白读音产生... 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分别属于中原官话区的关中片和汾河片,但从宕摄舒声白读音特点来看,二者却比较一致,鼻韵尾脱落,与相应的入声韵和果摄合流。本文把分属两个方言片的秦晋之交南部方言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分析宕摄文白读差异和白读音产生的时代层次,并试图从音理上解释白读音产生和演变的语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读音 宕摄 时代层次 语音机制
下载PDF
北京话“伍的”的来源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世方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6,共12页
作者根据喀喇沁蒙古语中的名词概称形式(?)等具有类似汉语助词"等"的功能,认为北京话的"伍的"对应于蒙古语复数附加成分-ud,而其原初借入形式"什么伍的"应是这种概称的半意译半音译形式。
关键词 北京话 附加成分 蒙古语 喀喇沁 “等” 语助词 名词 音译
原文传递
北京话古微疑母字声母的逆向音变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世方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46,共5页
文章以古微母及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在近现代北京话中的声母演变轨迹为例,讨论汉语中存在的"逆向音变"现象。从近代史料中可以看到,微母[v]和疑母[]在北京话中都曾完成向喻母或影母的合流而改读零声母,但合流后的部分喻微母字... 文章以古微母及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在近现代北京话中的声母演变轨迹为例,讨论汉语中存在的"逆向音变"现象。从近代史料中可以看到,微母[v]和疑母[]在北京话中都曾完成向喻母或影母的合流而改读零声母,但合流后的部分喻微母字或影疑母字在当代出现了或在早些时候可能出现过向[v]或[]声母的逆向音变,在此基础上文章初步归纳了逆向音变的一些基本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微母字 影疑母开口一二等字 逆向音变
原文传递
浙江安吉县河南方言岛的内部接触与融合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晓东 《语言科学》 2006年第3期61-71,共11页
方言岛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是我们观察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的极好窗口。以往的研究多着眼于方言岛的外部接触,考察方言岛与周围方言的关系。本文则以浙江安吉县安城地区的河南方言岛为例,探讨方言岛的内部接触与融合。
关键词 安吉 河南话 方言岛 语言接触 语言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