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城市语言生活的字词使用情况及其特征 |
曾小兵
杨尔弘
邱丽娜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1 |
0 |
|
2
|
Glottogram在地理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撒拉语为例 |
舍秀存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3
|
也谈北京官话区的范围 |
张世方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4
|
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 |
张燕来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5
|
北京话及周边方言的阴平与阳平 |
张世方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6
|
语言地理学的一个样板——《宣化方言地图》评介 |
黄晓东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7
|
湟水河流域的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 |
舍秀存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8
|
北京话“刷白”的来源 |
张世方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9
|
中国地理语言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
张勇生
|
《武陵学刊》
|
2011 |
0 |
|
10
|
汉语方言中的韵母分调现象 |
曹志耘
王莉宁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1
|
2005年度汉语词汇统计的分析与思考 |
苏新春
杨尔弘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12
|
中原官话知系字读唇齿音声母的形成与分布 |
张世方
|
《语言科学》
|
2004 |
31
|
|
13
|
论方言岛的形成和消亡——以吴徽语区为例 |
曹志耘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0
|
|
14
|
商丘话的子尾[tei]及相关问题 |
张世方
|
《语言科学》
CSSCI
|
2008 |
13
|
|
15
|
汉语方言上声的全次浊分调现象 |
王莉宁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16
|
助词“了”在山东方言中的对应形式及相关问题 |
高晓虹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17
|
秦晋之交南部方言宕摄舒声字白读音的层次 |
张维佳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18
|
北京话“伍的”的来源 |
张世方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9
|
北京话古微疑母字声母的逆向音变 |
张世方
|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
|
|
20
|
浙江安吉县河南方言岛的内部接触与融合 |
黄晓东
|
《语言科学》
|
2006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