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与总胆汁酸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齐梦瑚 崔惠英 郭立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6-227,共2页
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作为反应肝功能变化的灵敏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胆汁酸和胆红素一样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为探讨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总胆汁酸(TBA)之间的关系,对1997年4月至1998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进行TBil... 测定血清总胆汁酸作为反应肝功能变化的灵敏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胆汁酸和胆红素一样是胆汁的主要成分之一。为探讨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总胆汁酸(TBA)之间的关系,对1997年4月至1998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进行TBil和TBA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血清诊断 胆红素 总胆汁酸
下载PDF
发热待查儿童26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倩 刘伟 杨红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1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儿童的病因构成、诊断方法和思路。方法:对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科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且出院诊断明确者2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3岁(27例)、3~7岁(76例)、>7岁(158例)三组。结果:<3岁组2... 目的:探讨发热待查儿童的病因构成、诊断方法和思路。方法:对1997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科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且出院诊断明确者2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3岁(27例)、3~7岁(76例)、>7岁(158例)三组。结果:<3岁组27例中,感染性疾病18例(66.7%)(呼吸道感染10例,占37.0%),风湿性疾病5例(18.5%),肿瘤性疾病2例(7.4%)。3~7岁组76例中,感染性疾病52例(68.4%)(呼吸道感染21例,占27.6%),风湿性疾病11例(14.5%),肿瘤性疾病3例(3.9%)。>7岁组158例,感染性疾病125例(79.1%)(呼吸道感染59例,占37.3%),风湿性疾病16例(10.1%);肿瘤性疾病3例(1.9%)。依据临床表现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244例(93.5%),依据骨髓检查确诊13例(5%),依据影像学检查确诊4例(1.5%)。结论: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三组中,呼吸道感染为第一位原因。详细的临床检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多数发热待查患儿的病因,特别是血沉及C反应蛋白对发热待查的诊断很重要,骨髓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一些发热待查疾病的诊断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儿童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12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实验室检查和合并症 被引量:12
3
作者 孙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9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实验室检查与合并症,提高对小儿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125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和合并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实验室检查与合并症,提高对小儿MP肺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125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和合并症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为87.2%。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占80.0%,但中性粒细胞增高占60.8%;有65.6%的患儿C-反应蛋白增高;有53.6%的患儿血沉增快;58.4%的患儿心肌酶谱增高;24.0%的患儿肝酶增高;16.8%的患儿尿酸增高。发病年龄多为学龄儿童,6~14岁占74.4%,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的患儿占82.4%。胸片以一侧大片絮状阴影为多见,占85.6%(107/125),右侧(63例)多于左侧(44例),下叶(73/107)多于中上叶。65例(52%)有肺外合并症,伴有渗出性胸膜炎18例,泌尿系统受累15例,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受累各8例,皮肤受累7例,此外尚有腹痛、贫血、肌肉痛及结膜炎。结论:小儿MP肺炎早期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呈现多样改变,肺外合并症多,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MP-IgM阳性率高,提高对MP肺炎实验室检查和合并症的认识,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实验室检查 合并症
下载PDF
8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倩 李幸红 崔惠英 《中国小儿血液》 200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单 )患儿的实验室检查与并发症 ,利于减少临床漏诊与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5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我科收治的83例传单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 目的  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单 )患儿的实验室检查与并发症 ,利于减少临床漏诊与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5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我科收治的83例传单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见于 89 2 %的病例 ,提示为诊断传单简便有效的筛查手段 ,其增高程度与疾病的病情无关。EBV -VCA -IgM的阳性率为 88 5%对传单诊断有重要意义。 36 9%的病例心肌酶谱升高 ;6 8 1 %的病例血沉增快 ;53 9%的病例C -反应蛋白轻度增高 ;73 5%病例发生于 7岁以下儿童 ,7月份及 9份月为发病高峰 ;并发症发生率 78 3%尤以肝脏损害最常见。其次为肺部感染。结论  大多数传单呈良性临床经过 ,且多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 ,本病并发症常见且多样 ,可累及多种器官。对EBV -VCA -IgM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该病病例可采用EBV -PCR扩增技术协助诊断。提高对本病实验室检查特点和并发症的认识 ,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诊断 实验室检查 病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 常见 结论 特点 手段
下载PDF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崔惠英 刘耀惠 郭明英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婴幼儿 缺铁性贫血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方法 疗效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会红 王文格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1年第8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症状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儿童
下载PDF
1155例住院新生儿疾病分类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天杰 孙倩 崔惠英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围产医学也在快速发展,新生儿疾病的构成亦发生变化。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疾病构成的变化,对1993—2002年10年间1155例住院新生儿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 住院新生儿 疾病分类 新生儿疾病 调查 医学科学 围产医学 病例 构成
下载PDF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肝脏损害 被引量:1
8
作者 顾珩 王文格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引起肝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常规检测肝功能、HBVM,甲、丙、丁、戊、庚肝IgM抗体和TORCH、CMV的血清抗体。结果 324例患儿的HBVM及甲、丙、丁、戊、庚肝IgM抗体、TORCH、CMV血清抗体均为...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引起肝脏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32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常规检测肝功能、HBVM,甲、丙、丁、戊、庚肝IgM抗体和TORCH、CMV的血清抗体。结果 324例患儿的HBVM及甲、丙、丁、戊、庚肝IgM抗体、TORCH、CMV血清抗体均为阴性。41例出现ALT升高,肝脏损害发生率为12.65%,≤1岁者为15.97%,>1岁者为9.7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ALT升高与临床脱水程度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泻停止后复查ALT,均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引起肠道外感染,肝脏是受累脏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 肝脏损害 轮状病毒 病毒性肠炎 肝功能
下载PDF
新生儿窒息对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惠英 李幸红 +2 位作者 齐梦瑚 郭立芳 关谦 《新生儿科杂志》 1999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肝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外周静脉营养在早产低体重儿的治疗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立芳 李幸红 崔惠英 《新生儿科杂志》 1998年第5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外周静脉营养 早产儿 治疗 低体重儿
原文传递
围产期窒息缺氧后心脏损害对脑氧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崔惠英 周丛乐 《新生儿科杂志》 2001年第1期6-8,11,共4页
为观察窒息缺氧后心脏损害对脑氧合的影响 ,采用美国 NIM公司的 RumMan CWS- 2 0 0近红外光谱测定仪对 40例有围产期缺氧的新生儿进行脑氧合监测。结果显示 :40例中有 1 5例有心脏损害 ,在改善循环和增加活动后他们的脑氧合变化即 △OD... 为观察窒息缺氧后心脏损害对脑氧合的影响 ,采用美国 NIM公司的 RumMan CWS- 2 0 0近红外光谱测定仪对 40例有围产期缺氧的新生儿进行脑氧合监测。结果显示 :40例中有 1 5例有心脏损害 ,在改善循环和增加活动后他们的脑氧合变化即 △OD值明显低于无心脏损害的对照组。两组 △ OD值分别为 4.5 7%± 1 .83%和8.1 6 %± 3.33% (改善循环 ) P<0 .0 1 ;5 .2 3%± 2 .1 6 %和 1 1 .88%± 4.5 3% (增加活动 ) P<0 .0 0 1。心脏损害组 △OD达峰时间明显长于无心脏损害组 ,P<0 .0 5。并且与心脏损害的程度有关。在恢复期心脏损害组△ OD值和达峰时间均较极期有改善。有3例新生儿在阵发性心动过缓期间脑氧合迅速下降。结果提示 :围产期窒息缺氧合并心脏损害对脑氧合可产生影响 ,进一步加重了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儿 窒息缺氧 心脏损害 脑氧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