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耐候钢中的夹杂物及耐点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岳丽杰 韩金生 王龙妹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9,共7页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图像分析仪对含稀土和不含稀土耐候钢中夹杂物的成分、形貌、尺寸等进行了研究。钢中加入稀土后,小球状的稀土硫化物和稀土氧硫化物夹杂取代了钢中原有的有害的长条硫化锰夹杂。对于低硫低氧(S:~0.004...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图像分析仪对含稀土和不含稀土耐候钢中夹杂物的成分、形貌、尺寸等进行了研究。钢中加入稀土后,小球状的稀土硫化物和稀土氧硫化物夹杂取代了钢中原有的有害的长条硫化锰夹杂。对于低硫低氧(S:~0.004%,O:~0.002%)的耐候钢,0.0065%~0.016%的稀土含量保证了钢中夹杂物的良好变质效果,变质后的夹杂弥散分布而且85%以上的稀土夹杂物都小于2μm。通过干湿周期浸润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Cu-P-RE耐候钢和对比Q235钢的耐蚀性能。通过电化学极化试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稀土耐候钢中的夹杂物诱发点蚀行为。结果表明,微米级弥散分布的稀土夹杂取代了易腐蚀的长条硫化锰夹杂,减弱了钢中的微区域电化学腐蚀,从而抑制了钢中点腐蚀的发生和扩展。并可以诱发耐候钢表面发生均匀的全面腐蚀,促进均匀致密保护性锈层的生成。Cu-P耐候钢中加入适量稀土提高了钢的点蚀电位和耐点蚀能力,降低了耐候钢的腐蚀速率,提高了其耐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夹杂物 点蚀 稀土 耐候钢
原文传递
自熔性烧结含碳球团铁连晶形成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津 刘浏 +1 位作者 曾加庆 任瑞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9-71,共3页
铁连晶是保持含碳球团热强度的金属骨架。在还原气氛条件下 ,反应温度 6 0 0~ 70 0℃时 ,金属铁雏晶形成 ;铁连晶的形成存在一个临界温度 70 0~ 75 0℃。实验表明 ,低于这个临界温度 ,即使长时间保温 ,铁连晶也不易形成 ;只有当加热... 铁连晶是保持含碳球团热强度的金属骨架。在还原气氛条件下 ,反应温度 6 0 0~ 70 0℃时 ,金属铁雏晶形成 ;铁连晶的形成存在一个临界温度 70 0~ 75 0℃。实验表明 ,低于这个临界温度 ,即使长时间保温 ,铁连晶也不易形成 ;只有当加热速率足够大时才会导致铁连晶的形成。在温度确定后 ,碳的固溶过程是时间的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碳球团 铁连晶 动力学 自熔性烧结 热强度
下载PDF
大型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温度的状况
3
作者 杨文远 郑丛杰 +2 位作者 崔健 许春雷 蒋晓放 《河北冶金》 2003年第6期7-10,共4页
为了了解大型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副枪在转炉吹炼过程中进行了测温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吹炼初期熔池升温速度很低,平均仅为3.6℃/min,吹炼中期为23.5℃/min,吹炼后期可达28.8℃/min。吹炼过程中,熔池金属过热度应... 为了了解大型转炉吹炼过程中熔池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副枪在转炉吹炼过程中进行了测温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吹炼初期熔池升温速度很低,平均仅为3.6℃/min,吹炼中期为23.5℃/min,吹炼后期可达28.8℃/min。吹炼过程中,熔池金属过热度应在60℃~120℃范围内;终点钢水过热度由所炼钢种的要求而定。宝山钢铁集团公司300t转炉炼钢的热支出为1935.33MJ/吨钢,热效率为46.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熔池温度 过热度 热平衡 吹炼 氧气复吹转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