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逐级正交法优化鸡肉香精的热反应工艺 被引量:5
1
作者 丁奇 赵静 +4 位作者 孙颖 陈怡颖 张玉玉 孙宝国 陈海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93-99,共7页
为了优化鸡肉香精的热反应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逐级正交法进行优化,以得到较优的热反应配方。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相关因素的最佳添加量、复配方式及比例。然后,将所有参加热反应的原料分为3个体系:碳源、氮源和增味体系... 为了优化鸡肉香精的热反应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逐级正交法进行优化,以得到较优的热反应配方。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相关因素的最佳添加量、复配方式及比例。然后,将所有参加热反应的原料分为3个体系:碳源、氮源和增味体系。采用逐级正交法分别对碳源体系、氮源体系和增味体系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各个体系的最优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热反应配方的整体优化。最终确定鸡肉香精热反应工艺最优组合为丝氨酸0.25 g、谷氨酸0.75 g、半胱氨酸1.25 g、HVP 1.00 g、蛋7.50 g、酵母膏0.30 g、鸡油0.50 g、I+G 1.20 g、葡萄糖2.00 g、VB10.3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级正交优化 鸡肉 香精 热反应
下载PDF
花生油炸制油条香气物质的分析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梦瑶 谢建春 +4 位作者 肖群飞 王天泽 范梦蝶 赵健 杜文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43-251,共9页
采取同时蒸馏萃取制备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GC-O)对花生油炸制油条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基于检索NIST14质谱库、保留指数,气-质联机鉴定出83种化合物,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含硫化合物... 采取同时蒸馏萃取制备样品,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GC-O)对花生油炸制油条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基于检索NIST14质谱库、保留指数,气-质联机鉴定出83种化合物,包括醛类、酮类、醇类、酯类、酸类、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烃类、其他类,含量最高的是醛类,其中己醛、壬醛、(E)-2-癸烯醛、(E,Z)-2,4-癸二烯醛的含量远高于鉴定出的所有其它化合物。基于GC-MS鉴定结果、嗅闻的保留指数、嗅闻的气味特征及标准品,GC-O分析鉴定出30种香气活性物质,其中3-羟基-2-丁酮、3-乙基-2,5-二甲基吡嗪、糠醇、(E,E)-2,4-癸二烯醛、2,3-二甲基吡嗪、己醛、庚醛、(E)-2-壬烯醛、(E)-2-癸烯醛、(E)-2-十一烯醛、3-甲基丁醛、3-甲硫基丙醛、丙醛、辛醛、壬醛、(Z)-2-癸烯醛、1-辛烯-3-醇等17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稀释因子(log2FD≥5)。通过本实验研究发现,花生油炸制油条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丰富,构成了花生油条独特的油脂香、焦香、甜香等风味,其中醛类、含氧杂环化合物及含氮杂环化合物含量较高,是花生油炸制油条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嗅闻分析 油条 花生油 香气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煮制时间对鸡汤中呈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琳涵 乔凯娜 +4 位作者 丁奇 张玉玉 孙宝国 陈海涛 孙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3-1690,共8页
以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煮制时间下制备鸡汤样品,考察不同煮制时间对鸡汤中呈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样品中有机酸、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呈味肽等的含量。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煮制4 h的鸡汤鲜味... 以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煮制时间下制备鸡汤样品,考察不同煮制时间对鸡汤中呈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样品中有机酸、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呈味肽等的含量。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煮制4 h的鸡汤鲜味评分最高;随着煮制时间的延长,鸡汤的pH先降低后增加,煮制3 h时pH达到最低值(6.39);5'-胞苷酸(5'-CMP)、5'-鸟苷酸(5'-GMP)、乳酸和17种氨基酸的含量随煮制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在煮制5 h时达到最大值;5'-肌苷酸(5'-IMP)、和5'-腺苷酸(5'-AMP)的质量浓度分别在煮制2和3h达到最大值(14.22和48.72mg/L);琥珀酸的含量变化不大,谷氨酸的质量浓度在煮制5 h时达到最大值(291.39 mg/L),这些呈味物质对鸡汤鲜味具有重要的贡献。鸡汤的味精当量值(EUC)在5 h达到最高值(0.28 g MSG/100 g)。多肽含量在4 h时达到最大值(12.06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汤 游离氨基酸 有机酸 呈味核苷酸 呈味肽 香料与香精
下载PDF
炖煮牛肉的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侯莉 赵健 +4 位作者 赵梦瑶 杜文斌 范梦蝶 王天泽 谢建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60-270,共11页
在牛肉炖煮过程中同时蒸馏萃取,肉汤再用溶剂辅助蒸发萃取,将两萃取物通过气-质联机分析和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检出162种挥发性化合物及74个气味活性区。基于质谱、保留指数、嗅闻的气味特征、标准品,并查阅相关文献,鉴定出68种气... 在牛肉炖煮过程中同时蒸馏萃取,肉汤再用溶剂辅助蒸发萃取,将两萃取物通过气-质联机分析和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检出162种挥发性化合物及74个气味活性区。基于质谱、保留指数、嗅闻的气味特征、标准品,并查阅相关文献,鉴定出68种气味活性物质,其中稀释因子较高的包括3-(甲硫基)丙醛、二甲基三硫醚、(E,Z)-2,6-壬二烯醛、(E)-2-十一烯醛、2-甲基-3-呋喃硫醇、壬醛、辛醇、1-辛烯-3-醇、3-甲基-1,2-二硫杂戊环、4-甲基-5-噻唑乙醇等。3-(甲硫基)丙醛的稀释因子最大,其对炖煮牛肉及牛肉汤的风味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蒸馏萃取 溶剂辅助蒸发 气相色谱-嗅闻分析 香气活性物质 炖煮牛肉 肉风味
原文传递
猪肉不同蛋白酶解呈味组分及热反应风味物质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都荣强 王天泽 +5 位作者 杜文斌 肖群飞 范梦蝶 赵梦瑶 赵健 谢建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1-219,共9页
采用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5种内切酶和风味蛋白酶(外切酶)的各自较佳条件制备猪肉酶解液。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味道较好,内切酶的酶解液水解度均较高,而鲜味较弱、苦味较强。呈味游离... 采用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5种内切酶和风味蛋白酶(外切酶)的各自较佳条件制备猪肉酶解液。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味道较好,内切酶的酶解液水解度均较高,而鲜味较弱、苦味较强。呈味游离氨基酸组成上,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中鲜、甜味氨基酸比例最大,其次是胰蛋白酶的酶解液;而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液中苦味氨基酸比例最大。超滤分离发现,呈鲜味的均为小于3 ku的组分,尤其小于1 ku的组分鲜味较强。木瓜蛋白酶的酶解液中小于5 ku组分均有苦味,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液中1~5ku的组分均有苦味,而胰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酶解液未分离出苦味组分。6种酶解液与木糖反应所得热反应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炖煮肉香气,固相微萃取/气-质联机分析发现,胰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的酶解液的热反应产物中,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而其它4种酶解液的热反应产物中,含氧杂环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蛋白酶解 氨基酸 肉香味 呈味 超滤
原文传递
猪肉蛋白酶解液中鲜味肽组分的分离 被引量:7
6
作者 都荣强 肖群飞 +6 位作者 范梦蝶 赵梦瑶 赵健 杜文斌 侯莉 章淼 谢建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4-141,共8页
分别采用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结合风味酶酶解猪肉蛋白。两酶解液超滤得到分子质量范围为1~3 ku和小于1 ku的4个呈鲜味组分,再利用Sephadex G-15凝胶色谱分离,通过高效凝胶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从胰蛋白... 分别采用胰蛋白酶、胰蛋白酶结合风味酶酶解猪肉蛋白。两酶解液超滤得到分子质量范围为1~3 ku和小于1 ku的4个呈鲜味组分,再利用Sephadex G-15凝胶色谱分离,通过高效凝胶液相色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确定从胰蛋白酶酶解液中分离得到的2个鲜味肽组分为:分子质量范围161~533 u,以质荷比357.2411的肽为主;分子质量范围896~1 961 u,以质荷比1 198.7084和1 790.8937的肽为主;从胰蛋白酶/风味酶酶解液中分离得到的2个鲜味肽组分为:分子质量范围432~875 u,以质荷比496.3289的肽为主;分子质量范围534~1 209 u,以质荷比585.3514和684.4219的肽为主。其中质荷比为1 198.7084和1 790.8937的多肽通过谱库检索,可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Asp-Ala-Glu-Asp-Ile-Val-Asn-Thr-Pro-Lys-Pro,和Ser-TyrGlu-Leu-Pro-Asp-Gly-Gln-Val-Ile-Thr-Ile-Gly-Asn-Glu-A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蛋白酶解物 鲜味肽 分离 风味
原文传递
排骨挥发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玉玉 章慧莺 +3 位作者 张兴 董雪珊 陈海涛 孙宝国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1-246,共6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3种排骨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将其结果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结合保留指数,确定化合物的种类。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含量,采用内标法确定挥发性成分在样品...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3种排骨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将其结果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结合保留指数,确定化合物的种类。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相对含量,采用内标法确定挥发性成分在样品中的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从排骨样品A中检测出29种挥发性成分,从排骨样品B检测出20种挥发性成分,从排骨样品C中检测出29种挥发性成分。3种样品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17种,排骨肉样品与肉骨混合样品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27种,排骨骨样品与肉骨混合样品共有的挥发性成分有19种。醛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其中,含量最高的为(E,E)-2,4-癸二烯醛(A:12.133%,0.119μg/g;B:12.757%,0.183μg/g;C:12.003%,0.088μg/g)和十六醛(A:15.913%,0.156μg/g;B:8.224%,0.118μg/g;C:9.384%,0.069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骨 挥发性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