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蒋教授对莎士比亚的诗剧《理查三世》(The Life and Death ofR ichard Ⅲ)中一段独白的六种汉译提出的批评和蒋的译文为据,经过详细比较分析,指出梁实秋、方重、方平、黄兆杰、朱文振、索天章六位前辈先生的译文基本上都是正确...本文以蒋教授对莎士比亚的诗剧《理查三世》(The Life and Death ofR ichard Ⅲ)中一段独白的六种汉译提出的批评和蒋的译文为据,经过详细比较分析,指出梁实秋、方重、方平、黄兆杰、朱文振、索天章六位前辈先生的译文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优秀的、有的甚至是很精美的,而批判这六位先生译文的蒋坚霞教授自己提供的14行译文中却有多达11个以上的错误。文章以事实证明蒋教授对英语和汉语的掌握都相当肤浅,对文学尤其是诗歌艺术所知有限,但却对前辈译家的译文采取不负责任的滥批滥评的态度,这体现了当前中国诗歌翻译批评界存在着某种不良倾向。批评当然永远是必要的,但是批评者一定要具备起码的学识、尤其要注意起码的批评道德规范。否则就有可能败坏批评的正面功能,使批评沦为恶性攻击的负面性工具。展开更多
文摘本文以蒋教授对莎士比亚的诗剧《理查三世》(The Life and Death ofR ichard Ⅲ)中一段独白的六种汉译提出的批评和蒋的译文为据,经过详细比较分析,指出梁实秋、方重、方平、黄兆杰、朱文振、索天章六位前辈先生的译文基本上都是正确的、优秀的、有的甚至是很精美的,而批判这六位先生译文的蒋坚霞教授自己提供的14行译文中却有多达11个以上的错误。文章以事实证明蒋教授对英语和汉语的掌握都相当肤浅,对文学尤其是诗歌艺术所知有限,但却对前辈译家的译文采取不负责任的滥批滥评的态度,这体现了当前中国诗歌翻译批评界存在着某种不良倾向。批评当然永远是必要的,但是批评者一定要具备起码的学识、尤其要注意起码的批评道德规范。否则就有可能败坏批评的正面功能,使批评沦为恶性攻击的负面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