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返校园话文学——洪峰与东北师大中文系研究生的对话 |
杜昕
段立超
俞咏梅
|
《作家》
|
1999 |
1
|
|
2
|
上巳、重阳习俗演变的文学轨迹——民族融合与时俗文学关系浅探 |
李炳海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7
|
|
3
|
中国现代戏剧表演体系的形成(上) |
李树凯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2
|
|
4
|
中国现代戏剧表演体系的形成(下) |
李树凯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7 |
0 |
|
5
|
试论审美思维和科学、哲学、宗教思维的区别及联系 |
任遂虎
于俊德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5 |
0 |
|
6
|
新世纪语文教育现代化的曙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基础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关系的研究报告 |
靳健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1999 |
0 |
|
7
|
公共关系审美论 |
黄怀璞
|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1999 |
0 |
|
8
|
诗性消解:主体的隐匿与人的沉沦——刘震云“新写实”系列小说新论 |
郭宝亮
倪素梅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2
|
|
9
|
语文教学目的体系初探 |
靳健
|
《社科纵横》
|
1995 |
0 |
|
10
|
联系式与本位式的冲突:“嫦娥奔月”故事的解读 |
洪强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2
|
|
11
|
语言学研究的系统性原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述评 |
黄亚平
|
《社科纵横》
|
1996 |
4
|
|
12
|
屈原社会理想与儒法两家的关系 |
郭杰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13
|
高师中文专业教育实践的整体同步改革 |
陈永芳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0 |
|
14
|
用系统质的观点看审美范畴的演变 |
王建疆
|
《社科纵横》
|
1991 |
0 |
|
15
|
汉儒的哲学思想体系与班固的审美观 |
赵东栓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0 |
|
16
|
“关系结构”中的文学价值论——茅盾早期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特色 |
许祖华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17
|
以白居易、元稹为核心的中唐小说集团述论 |
苏兴
苏铁戈
|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18
|
现实主义道路上的三驾马车——何申、谈歌、关仁山小说论 |
赵秀忠
刘淑玲
孙兰群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8 |
2
|
|
19
|
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 |
夏传才
|
《河北学刊》
CSSCI
|
1998 |
22
|
|
20
|
小说童话: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
朱自强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