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肿瘤消融不全后残余肿瘤增殖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晓雨 张春阳 韩志海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CR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A)等局部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方法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体能评分较低的患者,即那些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无...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冷冻消融(cryoablation, CRA)、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 MA)等局部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方法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体能评分较低的患者,即那些无法耐受手术,以及无法进行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从而改善了患者预后。然而,由于肿瘤大小、位置和解剖特征等因素,部分肿瘤病灶无法做到完全消融,存在残余肿瘤。本文将针对恶性肿瘤消融不全后残余肿瘤增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消融技术 肿瘤消融不全 残余肿瘤增殖
下载PDF
血清脂质相关指标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静 邱刚 +2 位作者 钱祎萌 张立涛 张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97-100,共4页
脂代谢紊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探索血清脂质相关指标、降脂药物对乳腺癌发病及预后的影响,有助于寻找乳腺癌新的生化标志物,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并对其进行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血清脂质相关指标... 脂代谢紊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探索血清脂质相关指标、降脂药物对乳腺癌发病及预后的影响,有助于寻找乳腺癌新的生化标志物,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并对其进行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血清脂质相关指标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为深入研究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及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脂 脂质 胆固醇 三酰甘油 他汀类药物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脂代谢相关蛋白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关系研究
3
作者 李莉 钱祎萌 +2 位作者 艾静 赵庆鑫 赵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7期92-97,共6页
脂代谢紊乱和肥胖是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脂质能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提供生物膜合成的原料、营养成分、信号分子、能量支持。脂代谢过程中关键酶表达异常,是脂代谢重编程的主要表现。本文综述脂... 脂代谢紊乱和肥胖是乳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脂质能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提供生物膜合成的原料、营养成分、信号分子、能量支持。脂代谢过程中关键酶表达异常,是脂代谢重编程的主要表现。本文综述脂肪酸从头合成相关酶、脂肪酸摄取转运蛋白、脂质水解和动员相关酶及脂肪酸氧化相关酶的临床研究进展,从代谢层面探索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代谢 恶性肿瘤 脂代谢蛋白 脂肪酸合酶 脂肪酸转位酶 脂蛋白脂肪酶 单酰甘油脂肪酶 综述
下载PDF
自噬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方明 尚文璇 +2 位作者 张靖雯 吉盈肖 李俐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4-1330,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表现出促炎(M1)和抗炎(M2)两个不同的表型,调节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型转化是临床获益关键。研究表明自噬对小胶质...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表现出促炎(M1)和抗炎(M2)两个不同的表型,调节小胶质细胞由M1向M2型转化是临床获益关键。研究表明自噬对小胶质细胞的表型转化起到关键调控作用。如何发挥自噬的调节作用,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型转化,成为减轻脑卒中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研究热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综述自噬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本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自噬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蔡慧 陈淑霞 +1 位作者 谷剑 齐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1-485,共5页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机体纤维化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心脏中广泛表达。随着对PDGF的研究,我们对其在心肌纤维化机制中作用的认识更清晰。PDGF通过其活性形式与其受体结合,介导下游信号转导,在心肌纤维化的炎症、成纤维细胞增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是机体纤维化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在心脏中广泛表达。随着对PDGF的研究,我们对其在心肌纤维化机制中作用的认识更清晰。PDGF通过其活性形式与其受体结合,介导下游信号转导,在心肌纤维化的炎症、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阶段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种PDGF受体相关靶向药物在动物实验中显示出可改善心肌纤维化,但其疗效仍需通过大量临床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心肌梗死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头晕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胡静芸 张佚 +2 位作者 孙鑫 安慧琴 苗英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1-474,共4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耳石复位目前是治疗BPPV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成功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耳石复位目前是治疗BPPV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成功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残余头晕产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残余头晕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总结了导致残余头晕的可能因素以及治疗的措施和方法,希望为BPPV患者复位后出现RD的规范化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头晕 危险因素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星宇 张凯杰 +2 位作者 隗蕊 苏菲菲 田建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6-848,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触发的危重病症,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重大长期残疾的主要元凶之一[1]。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披露,2021年中国介入治疗的总登记数量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触发的危重病症,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重大长期残疾的主要元凶之一[1]。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披露,2021年中国介入治疗的总登记数量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20.18%的显著增长。另外,从1987年至2020年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人次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险预测模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罗福仪 李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9-957,共9页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大多数预后差。BPDC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损伤、骨髓受累、肿瘤细胞扩散。它经常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其确诊常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是一种极其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大多数预后差。BPDCN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损伤、骨髓受累、肿瘤细胞扩散。它经常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其确诊常需要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其中,免疫表型的检测对BPDCN的诊断起主要作用。虽然BPDCN十分罕见,且目前尚无达成共识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随着新药的开发以及大家对BPDCN的认识增加,有许多新药及方案可以有效治疗本病。本文总结了BPDCN的研究背景、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的起源及BPDCN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肉碱缺乏对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机制的研究
9
作者 刘辰玲 樊建春 +2 位作者 孙姜华 谭煌 刘圣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肉碱作为游离脂肪酸进出线粒体的中间转运体,其在人体脂肪酸的β氧化和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肉碱缺乏可因阻碍线粒体能量代谢而危及生命,肉碱缺乏的原因主要包括原发性合成不足及继发性丢失过多,透析治疗患者是肉碱继发性缺乏较为... 肉碱作为游离脂肪酸进出线粒体的中间转运体,其在人体脂肪酸的β氧化和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肉碱缺乏可因阻碍线粒体能量代谢而危及生命,肉碱缺乏的原因主要包括原发性合成不足及继发性丢失过多,透析治疗患者是肉碱继发性缺乏较为常见的人群。肉碱缺乏的可能后果包括:细胞内游离脂肪酸积累产生毒性效应,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及心脏病变;继发线粒体内某些关键酶代谢紊乱及改变细胞膜的稳定性,使红细胞变形性及渗透脆性增加进而加重贫血;骨骼肌氧供不足,肌肉含量下降导致患者出现肌病、肌无力、透析期间肌肉痉挛。本文概括了肉碱的生成、代谢途径、生物学功能及缺乏时对机体的影响,阐述了肉碱缺乏时透析患者并发心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贫血、肌肉痉挛的发生机制,为肉碱治疗透析相关并发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 透析治疗 低血压 贫血 心脏病变 肌肉功能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免疫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10
作者 陈蕾佳 崔梦一 +11 位作者 宋翔宇 王恺 贾志博 杨鎏璞 董阳辉 左浩辰 杜嘉祥 潘登科 许文静 任洪波 赵亚群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不相容(ABO-I)人红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血型人血清中,检测血凝集、抗原抗体结合(IgG、IgM)水平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评估2种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结果 ABO-C组未出现明显凝集;WT组和ABO-I组凝集水平高于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01)。WT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ABO-C组、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ABO-I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TKO/hCD55组、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1)。TKO/hCD55组猪红细胞IgM和IgG结合水平均低于WT组和ABO-I组;TKO/hCD55/hCD46/hTBM组猪红细胞IgG和IgM结合水平低于WT组,IgG低于ABO-I组(均为P<0.05)。结论基因修饰猪红细胞的免疫相容性优于野生型猪,并接近于ABO-C,人源化猪红细胞在血资源奇缺时可考虑作为血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异种抗原 红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凝集 补体依赖细胞毒性
下载PDF
静脉滴注硫酸镁辅助治疗重度哮喘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许冰 韩书芝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呼吸道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3亿人罹患哮喘,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重度哮喘约占3.7%。由于重度哮喘症状难以控制且对一线治疗药物效果不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呼吸道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之一。全球约有3亿人罹患哮喘,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重度哮喘约占3.7%。由于重度哮喘症状难以控制且对一线治疗药物效果不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研究发现,静脉滴注硫酸镁作为重度哮喘的辅助治疗药物,可有效降低重度哮喘的严重程度、改善肺功能并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但目前缺乏大样本的临床数据来指导静脉滴注硫酸镁最佳有效剂量的使用。本文对静脉滴注硫酸镁治疗重度哮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哮喘 硫酸镁 静脉滴注 辅助治疗
下载PDF
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王畅 权雅文 +1 位作者 王林峰 李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21-929,共9页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现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衡量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因此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和女... 背景近年来,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现有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血小板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衡量血小板活化最敏感的指标,因此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意义重大。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和女性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01-01—2023-04-24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老年非高血压患者600例,根据高血压测量结果,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组150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组150例,收缩-舒张期高血压(SDH)组150例,正常血压组15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小板分布宽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小板分布宽度与不同高血压亚型的相关性。结果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酸、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男性IS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男性I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空腹血糖是老年男性S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IS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I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BMI、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老年女性SDH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分层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老年男性中,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第1四分位(≤10.7 fL)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第3四分位(>12.1~12.9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8.893,95%CI=2.731~28.955;第3四分位发生IDH的风险为OR=5.265,95%CI=1.758~15.768;第4四分位(>12.9 fL)发生IDH的风险为OR=5.243,95%CI=1.870~14.705;第3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674,95%CI=1.549~14.102;第4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3.316,95%CI=1.177~9.345。老年女性中,与血小板分布宽度第1四分位(≤11.0 fL)相比,血小板分布宽度第3四分位(>12.4~13.2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3.494,95%CI=1.218~10.021;第4四分位(>13.2 fL)发生ISH的风险为OR=5.283,95%CI=1.786~15.633;第4四分位发生IDH的风险为OR=5.837,95%CI=1.544~22.068;第3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949,95%CI=1.283~19.089;第4四分位发生SDH的风险为OR=4.966,95%CI=1.373~17.963。结论老年男性中,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2.1 fL时,是IDH、SDH的危险因素。老年女性中,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2.4 fL时,是ISH、SDH的危险因素;当血小板分布宽度>13.2 fL时,是ID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小板分布宽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收缩-舒张期高血压 老年人
下载PDF
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凯杰 林剑龙 +4 位作者 陈丽婷 苏菲菲 蓝小华 范兴满 田建伟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新方法,近年来发现干细胞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主要取决于旁分泌方式,而外泌体是干细胞旁分泌的一种重要介质,因此干细胞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外泌体实现的。在AMI发生时、发生后及缺血再灌... 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新方法,近年来发现干细胞对心脏的保护作用主要取决于旁分泌方式,而外泌体是干细胞旁分泌的一种重要介质,因此干细胞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外泌体实现的。在AMI发生时、发生后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外泌体在免疫调节和心脏保护(如降低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增加血管增殖、抑制心肌纤维化)方面表现出干细胞的促进再生特性。这为AMI后心脏无细胞治疗提供了一种思路,可能成为基于干细胞疗法更有效的创新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干细胞 外泌体
下载PDF
肝硬化凝血功能紊乱与出血、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朱萌然 胡宵月 +3 位作者 苏芮 杨旭旭 漆平 白云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7期658-663,共6页
肝硬化患者凝血机制十分复杂,出血和血栓形成事件也时有发生,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肝硬化体内“促凝-抗凝再平衡”的存在。该综述结合肝硬化凝血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肝硬化患者凝血变化,并探讨其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及防治。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液凝固 血栓形成 出血 机制
下载PDF
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血管生理参数及衰弱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贺琼逸 范兴满 +4 位作者 方舟 王新宴 马晨越 王猛 张海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相关血管生理参数以及衰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空军特色医学中心89例平均年龄89岁的高龄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餐后低血压(PPH)的定义分为PPH组和非PPH组。描述不同组间的血...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相关血管生理参数以及衰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空军特色医学中心89例平均年龄89岁的高龄高血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餐后低血压(PPH)的定义分为PPH组和非PPH组。描述不同组间的血管生理参数情况,并结合衰弱、自护能力量表进一步探讨餐后低血压与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表明,PPH组患者踝肱指数(ABI)显著低于非PPH组(1.10±0.13 vs.1.17±0.13,P<0.05),PPH组Ⅲ~Ⅳ级眼底血管硬化患者明显多于非PPH组(34.7%vs.10.0%,P<0.05),而非PPH组衰弱患者明显多于PPH组(55.0%vs.32.7%,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衰弱程度(OR=0.225,95%CI:0.072~0.709,P<0.05)、ABI(OR=0.001,95%CI:0.000~0.215,P<0.05)、眼底血管硬化程度(OR=4.904,95%CI:1.271~18.920,P<0.05)可显著影响PPH的发生。结论高龄高血压患者餐后低血压与ABI、眼底血管硬化以及衰弱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龄 餐后低血压 血管 衰弱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持续葡萄糖监测技术的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16
作者 王宪 白秋雨 陈金虎 《中国信息界》 2024年第7期233-235,共3页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持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1]。随着CGM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相关研究呈现快速增...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公共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持续葡萄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1]。随着CGM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推广,相关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然而,目前尚缺乏对CGM技术研究领域整体发展状况的系统性分析[3]。文献计量学作为一种客观、定量的研究方法,能够从宏观角度揭示特定研究领域的发展热点和趋势。因此,本研究旨在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方法,系统探索CGM技术的研究现状,评估其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数据库 公共健康 监测技术 系统性分析 研究热点与趋势 CGM
下载PDF
低镁血症在危重症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兵 申丽旻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01-004,共4页
危重症患者中常常发生多种代谢紊乱,尤其是电解质紊乱。低镁血症是危重症患者中比较常见但又比较容易忽略的电解质紊乱。镁的生理功能包括维持细胞功能、参与多种酶促反应、维护细胞膜电位稳定、调节血管张力等,对维护机体正常生理状态... 危重症患者中常常发生多种代谢紊乱,尤其是电解质紊乱。低镁血症是危重症患者中比较常见但又比较容易忽略的电解质紊乱。镁的生理功能包括维持细胞功能、参与多种酶促反应、维护细胞膜电位稳定、调节血管张力等,对维护机体正常生理状态至关重要。危重症患者因其病情复杂,导致低镁血症的机制多样,包括胃肠道丢失、肾功能损害以及药物影响等。当病人出现低镁血症的时, 全身多个系统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低镁血症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血镁水平可以作为病情严重度的指标 ,本综述文章围绕低镁血症发生的原因、与危重症的关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镁血症 危重症 脓毒症脑卒中
下载PDF
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在离断肢体保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贾志博 管延军 +5 位作者 宋翔宇 董阳辉 杨博尧 崔梦一 许文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4-829,共6页
肢体离断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对离断肢体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是肢体再植成功的关键。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已经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很大突破,可长时间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活性功能,延长其保存时间,在大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 肢体离断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对离断肢体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是肢体再植成功的关键。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已经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很大突破,可长时间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活性功能,延长其保存时间,在大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同时这项技术有望为离断肢体的保存和功能恢复提供新的参考。因此,本文就静态冷保存在离断肢体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机械灌注的发展历程、离断肢体常温机械灌注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有待解决问题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推动该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断肢体 肢体保存 静态冷保存 常温机械灌注 肢体再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灌注液 含氧载体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相关肠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相辉 侯艳红 张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的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肠纤维化是IBD的常见并发症,可同时发生在UC和CD...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的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肠纤维化是IBD的常见并发症,可同时发生在UC和CD中,也是其大多数长期并发症的基础,往往形成不可逆的脏器病理生理改变,严重影响IBD患者的预后。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BD肠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对其发生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细胞因子或分子途径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肠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 硫氧还蛋白5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增效策略研究进展
20
作者 许润香 李佩霖 +1 位作者 朱恒 丁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3-1927,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然而,MSC体内植入率和存活率低,免疫抑制能力弱,导致临床应用MSC治疗GVHD时疗效不够稳定。对MSC进行低氧预处理、活性分子预处理和基因修饰可...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特性,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然而,MSC体内植入率和存活率低,免疫抑制能力弱,导致临床应用MSC治疗GVHD时疗效不够稳定。对MSC进行低氧预处理、活性分子预处理和基因修饰可增强MSC的功能,提升MSC的植入率、存活率和治疗效果。本文就近年来MSC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GVHD的增效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优化MSC在防治GVHD中的应用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间充质干细胞 增效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