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历史基础、现实依据和核心指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安宇 冯雪红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82,共12页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领域历经百年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显著成就。通过对四个不同时期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历程的梳理,准确把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民族工作的关注要点和方向转变,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工作领域历经百年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显著成就。通过对四个不同时期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历程的梳理,准确把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民族工作的关注要点和方向转变,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民族工作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由此呈现出清晰的延续脉络和理论创新性,结合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必须深刻领会“十二个必须”的核心要义、实践内涵和核心指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权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巩固和发展民族大团结;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民族工作的正确方向。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为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工作 民族政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冯雪红 郑佳琪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66-71,156,共7页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人才后备军,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树立责任意识、维护边疆安全的时代使命,也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人才后备军,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树立责任意识、维护边疆安全的时代使命,也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导致其对高校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接受度参差不齐,互联网和自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也产生一定冲击。注重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的构建,要客观看待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文化认同机制;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形成情感认同机制;深化具身认知,形成行动认同机制;注重教育实效,推进常态跟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文化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探赜
3
作者 冯雪红 张冰青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渊源,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理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渊源,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理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内涵,就要深入阐释“四个共同”“四个与共”“四个必然”“四个关系”的深刻含义及其逻辑关系。新时代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中华文化为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民族团结为旗帜,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法律制度为保障,切实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以党的引领为核心,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下载PDF
创新整合知识、理论与方法——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的核心框架
4
作者 安宇 冯雪红 《满族研究》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是民族研究领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理论自觉的核心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的建构应以守正创新为原则,系统整合知识、理论、方法三个层面,全面扩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知识创新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民族...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是民族研究领域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理论自觉的核心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体系的建构应以守正创新为原则,系统整合知识、理论、方法三个层面,全面扩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知识创新方面,应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系统梳理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问题,深入挖掘阐释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资源,提升对民族和共同体理论的系统性认知。理论创新方面,需总结民族工作实践,聚焦民族团结进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探索新的理论模式,以解释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推动中华民族大团结,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方法创新方面,则需坚持问题导向,树立整体观,注重系统思维,重视实地调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效率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知识体系 理论体系 问题意识 文化自信
下载PDF
空间生产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开发研究——以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帅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不同的教育形态,是新时代我国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教育更应注重教育的总体性和协调性,突破因教育空间的局限所呈现的封闭式教育形态及单一视角的研究范式,开发更具针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不同的教育形态,是新时代我国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教育更应注重教育的总体性和协调性,突破因教育空间的局限所呈现的封闭式教育形态及单一视角的研究范式,开发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育资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的开发是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借鉴空间生产理论,从空间整合、空间虚拟、空间网络等方面,探析在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构建中教育资源开发的方法路径,以推动旅游资源向教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空间生产 黄河几字弯 文化旅游带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
6
作者 阿鑫 冯雪红 《满族研究》 2023年第4期6-11,共6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安宁和民族团结,自提出便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涌现出大量丰富且聚焦问题精准的研究成果。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到国家稳定、社会安宁和民族团结,自提出便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涌现出大量丰富且聚焦问题精准的研究成果。当前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研究。展望未来,仍需深入研究,厘清相关概念,廓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关系,加强理论构建,拓展多学科交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现状与走向述评 被引量:7
7
作者 冯雪红 王玉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4-139,共6页
目前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城镇化制约因素和动力机制、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与地区经济、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这些成果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但是,... 目前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的概念界定、城镇化制约因素和动力机制、城镇化发展模式、城镇化与地区经济、城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这些成果对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但是,不可否认,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局限性与诸多不足,未来研究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探索出以当地文化为主体的、自主的发展模式,把城镇化定义为广义上的城市化多种发展形态之一。二是应当摆脱西方霸权话语和思维定势的"枷锁"。三是慎用"欠发达"、"不发达"等术语来形容西部民族地区的现状。四是避免以超越发展数据为目标的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民族地区城镇化 民族经济 民族文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生态、文化、社会系统——关于藏族的山地民族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冯雪红 安宇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3-27,共5页
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作为山地民族具有完全不同于南方山地民族的特点。青藏高原是一个生态、文化、社会相互关联的系统,其内部生态环境、藏族文化和藏族社会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考察这一问题,既要重视青藏高原系统内部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作为山地民族具有完全不同于南方山地民族的特点。青藏高原是一个生态、文化、社会相互关联的系统,其内部生态环境、藏族文化和藏族社会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考察这一问题,既要重视青藏高原系统内部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要认识到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稳定性、开放性、突变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同时,对于山地民族学的研究来说,藏族作为山地民族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南方山地民族的特点,可以为山地民族学的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山地民族学 生态文化社会系统 藏族
下载PDF
社会变革中民间传统非物质文化的困局——西北方棋的个案考察 被引量:4
9
作者 丁万录 潘义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39-42,共4页
方棋曾经是西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棋类娱乐项目,简便易行又变化无穷。但随着西北农村社会的巨变,年轻人已没有悠闲时间也没有兴趣下方棋,方棋正在失去其生存的生态场。方棋的传承之道不在单纯保护,而在创新,在于将其转化成为... 方棋曾经是西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传统民间棋类娱乐项目,简便易行又变化无穷。但随着西北农村社会的巨变,年轻人已没有悠闲时间也没有兴趣下方棋,方棋正在失去其生存的生态场。方棋的传承之道不在单纯保护,而在创新,在于将其转化成为一项体育竞技项目并推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方棋 民间文化传承
下载PDF
2002~2012年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雪红 徐婧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2-78,共7页
2002年前后,学术界开始讨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 2002年前后,学术界开始讨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及党的正式文献中,首次把“和谐”放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中来阐述。学界随即掀起了研究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热潮。基于2002~2012年已有和谐民族关系研究成果,对和谐民族关系研究现状进行分类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谐民族关系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和谐民族关系 社会和谐
下载PDF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兴起与路径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小凤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72-75,共4页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 20世纪90年代至今,家族文学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现象引起了学界的再度关注,但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学在该领域被关注得明显不足。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视角和价值具有双重性,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充实,也是对中国多民族文学史的历史呈现。在充分借鉴汉族家族文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家族文学需要在材料的占有和运用、家族文学生产、与汉族家族文学的关系等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从而凸显自身的民族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家族文学
下载PDF
黄河流域碳排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机制
12
作者 马明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7-147,共11页
黄河流域是我国资源能源富集区,也是碳排放较为集中的区域,实现碳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宁夏是黄河流域重要省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碳排放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影响宁夏各县域碳排放的原因复杂,其中,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耗是造成碳排放的主... 黄河流域是我国资源能源富集区,也是碳排放较为集中的区域,实现碳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宁夏是黄河流域重要省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碳排放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影响宁夏各县域碳排放的原因复杂,其中,第二产业和能源消耗是造成碳排放的主要原因,人口规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系数有正值有负值,这些因素与碳排放之间可能存在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人口对碳排放逐渐表现出抑制作用。因此,宁夏应该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快清洁能源使用,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碳排放 时空格局 驱动机制
下载PDF
中国沙文化研究进展与未来路径
13
作者 张冰青 冯雪红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03-112,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理念及其意义不断彰显。通过对沙文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发现国内有关沙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主要侧重于沙文化内涵...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价值理念及其意义不断彰显。通过对沙文化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发现国内有关沙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主要侧重于沙文化内涵界定、沙文化表现形式、荒漠化防治、沙文化建设、沙文化精神和价值等五个方面。今后对沙文化的研究,应当在立足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人类学方法等探索构建沙文化理论体系;遵循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促进沙文化拓展研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沙文化的功能及价值,发掘沙文化中蕴含的生态关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文化 生态文明 研究综述 研究路径
下载PDF
论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14
作者 刘茂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50-55,共6页
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趋同蕴含着巨大的活力,但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又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应顺应时代潮流,积... 经济全球化不仅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人类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球化时代文化的趋同蕴含着巨大的活力,但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本土性和独特性又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在世界多元化的交融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并通过不断选择和吸纳,组成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以促进中国社会和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民族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
下载PDF
是民族隔离吗?——清代民族政策管窥
15
作者 丁万录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34-37,共4页
美国新清史学派认为,清朝的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民族政策与其中原政策完全不同,是一种自觉隔离汉文化的政策。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是"族类隔离"。这些研究视角和结论均具有片面性。清朝在北方各... 美国新清史学派认为,清朝的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民族政策与其中原政策完全不同,是一种自觉隔离汉文化的政策。国内也有学者认为,清王朝民族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是"族类隔离"。这些研究视角和结论均具有片面性。清朝在北方各民族区域设置机构直接统治和管辖,并依其俗而治,得到了各民族的拥护。正是清王朝对中国各民族有效的统治,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基础和民族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民族政策 因俗而治 统一国家认同
下载PDF
现代语境中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雪红 张廷刚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6-110,共5页
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吸收融合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能够使原生态民族文化既能保持自身优势,又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与开发原生态民族... 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通过吸收融合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能够使原生态民族文化既能保持自身优势,又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与开发原生态民族文化,使其在保护中得以开发,在开发中得以保护,从而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发展 原生态文化 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下载PDF
民族地区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谢海涛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58-61,共4页
国务院继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在2008年6月,又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公布了1028项。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共计有333项,占公布总数的32.4%,但其保存现状令人担忧。民族地区图书馆可... 国务院继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在2008年6月,又公布了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公布了1028项。其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共计有333项,占公布总数的32.4%,但其保存现状令人担忧。民族地区图书馆可以通过参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调查、研究工作,收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料,建立民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阅览室、数据库和网站,以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馆 保护
下载PDF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被引量:5
18
作者 海晓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41,共9页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促进民心相通和民族团结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及各类文学制度是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各类报刊、文学组织、奖励制度等是少数民...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积极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促进民心相通和民族团结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史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及各类文学制度是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制度保障,各类报刊、文学组织、奖励制度等是少数民族文学充分发挥精神纽带作用的助推器。进入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通心"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少数民族文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 精神纽带
下载PDF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阿鑫 冯雪红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63-74,共12页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提出,不仅会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繁荣发展,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目前,学术界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界定、理论体系、实践路径、作用意义等方面。今后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提出,不仅会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繁荣发展,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选择。目前,学术界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概念界定、理论体系、实践路径、作用意义等方面。今后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研究,既要不断总结经验,也要着眼于时代,深化理论探究,重视史料发掘,增多个案研究,推动学科结合,加强创新研究,从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民族团结 民族互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交往的意义、内容及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冯雪红 张梦尧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5期107-112,共6页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族交往,包含中华民族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相应层次民族之间的交往,跨境民族之间的交往,国内各民族与沿线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以及国内民族之间的交往。以马克思关于交往理论的...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族交往,包含中华民族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相应层次民族之间的交往,跨境民族之间的交往,国内各民族与沿线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以及国内民族之间的交往。以马克思关于交往理论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以及世界交往这几个方面实现民族交往的目标。在原则上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内容上着重进行以文化象征符号为形式的文化传播,在手段上大力发展以现代媒体传播为形式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从而促使"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民族交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民族交往 中华民族 少数民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