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北方高速公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和利用价值
1
作者 张乃泳 孙笑颜 《吉林蔬菜》 2015年第8期47-48,共2页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建设规模不断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快捷的交通保障,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绿化是绿化国土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可以美化路容路貌,通过栽种高低错落、形态...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基础建设规模不断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快捷的交通保障,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绿化是绿化国土改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可以美化路容路貌,通过栽种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的乔灌木及五颜六色的花卉,可以吸引司乘人员的注意力,调节行车情绪,减少枯燥乏味的不良感觉,给他们以美的享受,有利于保障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通过景观绿化美化,不仅可以降低交通噪声,净化空气,还可以改善地温和气温,调节公路区域的小气候,减轻路面老化,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绿化 交通保障 乔灌木 交通噪声 行车安全 丁香属植物 基调树种 小叶丁香 红丁香 裂叶榆
下载PDF
郁金香在北方寒地冬季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春雨 程英魁 +3 位作者 杨雪 韩忠才 李金鹏 于翠香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4-66,共3页
以从荷兰引进的7个郁金香品种为试材,调查比较了其在温室促成栽培下的植物学特性和物候期。结果表明:"Carola"植株最矮,叶形指数也明显小于其它品种,花具浓香;"World’s legend"和"World’s fire"属小花... 以从荷兰引进的7个郁金香品种为试材,调查比较了其在温室促成栽培下的植物学特性和物候期。结果表明:"Carola"植株最矮,叶形指数也明显小于其它品种,花具浓香;"World’s legend"和"World’s fire"属小花型,颜色艳丽,有淡淡的清香;"Leen van de mark"、"Gander’s rhapsody"和"Negrita"的综合性状较好,尤其是"Gander’s rhapsody"花期达到了15d;"Parade"无论是花葶,花冠,花径,花丝,雌蕊高、还是内、外轮花瓣长、宽都明显优于其它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引种 栽培
下载PDF
如何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多功能性
3
作者 张建 孙笑颜 张乃泳 《吉林蔬菜》 2013年第6期44-44,共1页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明亮宽阔的街路就像人的骨架,绿树、草坪和鲜花就是它华丽的着装。当前,在着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不仅限于绿化面数量多少,而是以上升到能否实现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衡量。随着城...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明亮宽阔的街路就像人的骨架,绿树、草坪和鲜花就是它华丽的着装。当前,在着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新形势下,不仅限于绿化面数量多少,而是以上升到能否实现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衡量。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和涌入,城市各种污染愈加严重,故而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多样性,就显得更加重视、迫切和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多功能性 城市建设 功能多样性 组成部分 小康社会
下载PDF
山地樟子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特点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沈海龙 丁宝永 +3 位作者 王克 李殷英 徐程所 张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7,共8页
人工林内樟子松天然更新数量较多,分布状态一般较好,但年龄结构不合理,长势不良。林外天然更新的植株数量、分布状况和生长势很好。影响林內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是林内总体光照条件,这主要体现在郁闭度大小及更新苗在林分中的位置上,也... 人工林内樟子松天然更新数量较多,分布状态一般较好,但年龄结构不合理,长势不良。林外天然更新的植株数量、分布状况和生长势很好。影响林內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是林内总体光照条件,这主要体现在郁闭度大小及更新苗在林分中的位置上,也受间伐与否及林龄和密度大小影响。影响林外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是风向及离林缘距离,灌丛有无及土壤裸露程度的影响也较大。在离林缘顺风侧50m以内和迎风侧10m以内、无灌丛、土壤裸露度大的情况下,林外裸地天然更新的植株数量、分布状态及生长情况都能满足营林要求。此外,对天然更新在人工林培养中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天然更新
下载PDF
采伐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董希斌 杨学春 杨桂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0,共4页
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采用现场取样、实验测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拖拉机(J-50)、畜力2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择伐作业迹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在作业后表层土壤体积密度增... 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采用现场取样、实验测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拖拉机(J-50)、畜力2种不同集材方式的皆伐、择伐作业迹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在作业后表层土壤体积密度增加,土壤总孔隙度降低,土壤持水量和排水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集材道上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排水能力降低的幅度均比相应的采伐迹地大;土壤质量最好的是未采伐林地,最差的是皆伐(J-50)集材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 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性质
下载PDF
采伐对落叶松人工林保留木损伤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董希斌 杨学春 +1 位作者 张泱 杨桂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8,共2页
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和铁力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采用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采伐强度、不同林分密度与保留木损伤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在作业后,保留木损伤率不随采伐强度、林分密度... 在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和铁力林业局落叶松人工林采伐迹地上,采用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采伐强度、不同林分密度与保留木损伤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在作业后,保留木损伤率不随采伐强度、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伐木损伤率、集材损伤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相似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 落叶松人工林 保留木 损伤
下载PDF
盐碱地树种选择及抗盐碱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林士杰 张忠辉 +7 位作者 张大伟 付世翠 杨雨春 谢朋 赵珊珊 刘静波 张宪红 田凤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0期1-5,共5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盐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盐渍化地区树木的造林成活率,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笔者系统地讨论了盐碱地人工造林的一些技术措施: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合理分区,做到适地适树,有效控制地上水分蒸发,通过... 为了更好地进行盐碱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盐渍化地区树木的造林成活率,促进树木更好地生长,笔者系统地讨论了盐碱地人工造林的一些技术措施:要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对盐渍化土地进行合理分区,做到适地适树,有效控制地上水分蒸发,通过添加改良剂、施用生长调节剂、吸水剂蘸根以及接种菌根等高新技术改良土壤,以保证苗木水分平衡而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系列造林技术,旨在为盐渍化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期充分发挥盐碱地森林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树种选择 分区 造林成活率
下载PDF
核桃楸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朱红波 赵云 +7 位作者 林士杰 杨雨春 赵珊珊 孙立国 姜英杰 徐炳芳 梁宏玉 耿丽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4,共4页
从地理分布、群落特征、生长特性、遗传改良、育种造林技术等方面对核桃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核桃楸作为用材树种、干果树种、药用植物、绿化树种的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核桃楸资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从地理分布、群落特征、生长特性、遗传改良、育种造林技术等方面对核桃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核桃楸作为用材树种、干果树种、药用植物、绿化树种的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核桃楸资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 资源 对策
下载PDF
黄褐油葫芦虫体氨基酸组分与发育阶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伟 路红 +1 位作者 张晓静 史树森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对黄褐油葫芦不同发育阶段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褐油葫芦富含18种氨基酸,除胱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在若虫期与发育阶段呈正相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45.56%,仅在某些发育阶段体内表现有2种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赖氨酸... 对黄褐油葫芦不同发育阶段的氨基酸成分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褐油葫芦富含18种氨基酸,除胱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在若虫期与发育阶段呈正相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达45.56%,仅在某些发育阶段体内表现有2种限制性氨基酸,分别为赖氨酸和苏氨酸。黄褐油葫芦属优质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油葫芦 虫体 氨基酸组分 发育阶段 相关性 食用价值
下载PDF
吉林省品种杨基因收集圃营建及生长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建军 李鹏辉 +6 位作者 梁宏玉 孙镜明 于安 陆志民 任宣百 冯博 李杰玲 《吉林林业科技》 2015年第4期3-7,共5页
在吉林省双辽市营建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圃内共收集品种(系)131个,保存品种(系)127个,6 463株。对圃内参与品比的88个品种(系)生长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品比的88个品种(系)中,在黑钙土型沙土上生长量大于对照白城小黑杨的有58个品种... 在吉林省双辽市营建品种杨基因收集圃,圃内共收集品种(系)131个,保存品种(系)127个,6 463株。对圃内参与品比的88个品种(系)生长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参试品比的88个品种(系)中,在黑钙土型沙土上生长量大于对照白城小黑杨的有58个品种(系)。其中:速生品种(系)有33号杨、47号杨、晚花杨;较速生品种(系)有西+加杨、W-14杨、N119杨、格尔里杨、吉林加拿大杨、2号杨、莫斯科加拿大杨、摩里柏林杨、大同86-12杨、黑×小(选)杨、加型杨,为吉林省品种杨杂交育种理想的速生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杨 基因收集 生长量 评价
下载PDF
数字林业在我省的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雨春 张忠辉 +6 位作者 刘福金 李岩 张维胜 李青梅 孙振生 张宪红 吴长山 《吉林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31-33,共3页
数字林业在我省刚刚起步,在发展方向上缺少整体规划与布局,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林业在我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数字林业 吉林 数据库系统 资源调查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天然林保护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森林灾害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吉林杨(山地1号)选育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云 郑太晶 +10 位作者 徐桂莲 孙景花 原所仁 朱荔华 祁凤荣 林天喜 徐炳芳 杨秉清 张国华 段福玲 候义 《吉林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1-7,共7页
吉林杨是适宜高寒山地、低山丘陵及平原区栽培的杨树良种。在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的多点区域栽培试验表明 ,10a生试验林 ,胸径平均生长 15~ 18cm ,超过大青杨 4 2 %;树高平均生长 12~ 14m ,超过大青杨 4 8%;公顷立木蓄积 187~ 2 6 2m3... 吉林杨是适宜高寒山地、低山丘陵及平原区栽培的杨树良种。在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的多点区域栽培试验表明 ,10a生试验林 ,胸径平均生长 15~ 18cm ,超过大青杨 4 2 %;树高平均生长 12~ 14m ,超过大青杨 4 8%;公顷立木蓄积 187~ 2 6 2m3,超过大青杨 15 9%。在平原区 16a生试验林 ,胸径生长达 4 9cm ,树高 2 2 5m ,公顷立木蓄积 394m3,生长量明显超过山地条件下的表现 ,更显速生性。吉林杨是目前北方抗寒性最强、惟一在山区气候条件下试验成功的品种 ,在 - 41℃条件下可安全越冬 ,基本没有病、虫危害。树冠较窄 ,冠幅仅为大青杨的 70 %,适宜密植。树皮较薄 ,木材材质优良 ,边材、心材均为白色 ,无“红心”现象 ,纤维长度超过大青杨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杨 山地1号 选育 生长规律 木材性质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整枝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强 朱珠 张晖 《林业科技情报》 2011年第4期20-21,共2页
本文以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树干解析和枝解析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树高曲线方程,并对落叶松人工林的整枝时间、整枝强度及整枝间隔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落叶松 人工整枝 研究
下载PDF
白蜡吉丁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宇 王志英 +2 位作者 熊忠平 刘修英 张凯鹏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3期38-41,共4页
通过林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Yang)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寄生蜂在吉林省长春市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幼虫的蛀道内越冬;不同时期的成蜂性比(♀∶♂)... 通过林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白蜡吉丁啮小蜂(Tetrastichus planipennisiYang)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寄生蜂在吉林省长春市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幼虫的蛀道内越冬;不同时期的成蜂性比(♀∶♂)为2.39∶1-5.06∶1,平均为3.04∶1;补充20%蜂蜜水的雌雄成蜂平均寿命分别为16.2±1.24 d和7.00±1.19 d,比取食清水的雌雄成虫分别长6.90 d和1.33 d。平均自然寄生率为35.72%,最高可达7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吉丁啮小蜂 白蜡窄吉丁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红松换床育苗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凤文 田军 +6 位作者 马麟 王宪法 邹建军 付春荣 徐炳芳 梁宏玉 耿丽红 《吉林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6-18,共3页
以红松为材料,在高寒山区进行红松换床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2-1培育方式改变为S1-2培育方式,苗木长势好,同为3 a生苗,S1-2苗龄型的成苗率达到84.7%,平均苗高19.4 cm,平均地径0.47 cm,完全达到标准规定的出圃苗规格;而S2-1苗龄型的成... 以红松为材料,在高寒山区进行红松换床育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2-1培育方式改变为S1-2培育方式,苗木长势好,同为3 a生苗,S1-2苗龄型的成苗率达到84.7%,平均苗高19.4 cm,平均地径0.47 cm,完全达到标准规定的出圃苗规格;而S2-1苗龄型的成苗率仅为35.0%,平均苗高14.0 cm,地径0.42 cm,大多数苗木未达到出圃苗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换床 苗木等级标准
下载PDF
分子标记在杨树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丹 张宪红 +2 位作者 裴崎君 薛金芝 刘欣 《长春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84-87,共4页
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在杨树指纹图谱构建、遗传图谱构建、QTLs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遗传多样性分析、杂种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指明了分子标记在林木研究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杨树育种 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下载PDF
紫杉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现状
17
作者 赵云 姚录贤 +5 位作者 张海霞 林玉梅 徐桂莲 王乐祥 李延军 李永谋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紫杉 资源 保护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黄菠萝ISSR-PCR反应系统
18
作者 赵丹 张宪红 +1 位作者 薛金芝 李绍臣 《当代生态农业》 2010年第3期82-85,共4页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黄菠萝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SPSS分析:1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又显著影响,2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了黄菠萝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ul)为:Taq酶1.5U,Mg2+2.0...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黄菠萝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用SPSS分析:1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又显著影响,2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了黄菠萝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ul)为:Taq酶1.5U,Mg2+2.0mmol/L,DNA40ng,dN TP0.15mmol/L,引物0.3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PCR 正交设计 黄菠萝 反应系统 设计优化 利用 PCR反应体系 优化试验
下载PDF
温度对紫椴种子萌发及萌发过程中物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段加玉 勾天兵 +6 位作者 谢朋 林士杰 孙伟 丁哲 陈亚林 姜中华 王亚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19期31-34,共4页
为研究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紫椴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条件,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物质的动态变化,开展了紫椴在5种恒温和4种变温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研究,并选择萌发最适与最差温度重新进行发芽试验,探讨2种温度对... 为研究经层积处理解除休眠的紫椴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条件,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物质的动态变化,开展了紫椴在5种恒温和4种变温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研究,并选择萌发最适与最差温度重新进行发芽试验,探讨2种温度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物质的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紫椴种子适宜萌发的恒温条件为10℃和变温条件为15℃/10℃,温度高于20℃时,温度越高,萌发率越低。不同温度下储藏物质转化研究表明,高温下,淀粉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导致种子中的淀粉分解缓慢,可溶性糖和蛋白代谢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从而导致种子不能正常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种子 萌发温度 物质转化
下载PDF
蓝靛果忍冬果园建立与经营技术
20
作者 张大伟 宋海涛 +3 位作者 周旭昌 杨雨春 谢朋 林士杰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8期122-122,共1页
通过对蓝靛果忍冬果园建立与经营技术的研究,确定果园选址条件、建园栽植方式、适宜的栽植密度和修枝方法,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蓝靛果忍冬果园建设的实用技术。
关键词 蓝靛果忍冬 营建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