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茱萸药理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概况 被引量:59
1
作者 杨志欣 孟永海 +2 位作者 王秋红 杨炳友 匡海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1期2415-2417,共3页
吴茱萸是我国应用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始载于《本经》,云:味辛,温。对近年来有关吴茱萸的药理作用进行概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其药理作用特点、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为研制、开发、生产以中药吴茱萸为原料的制剂产品奠定基础。
关键词 吴茱萸 药理作用 综述 作用机理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在药物传递系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艳宏 姜继宗 +1 位作者 李洋 赵永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52-1958,共7页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微米及纳米尺度纤维的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多孔性和可调的多孔性等特点,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在药物传递系统、组织工程支架、创伤敷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静电纺丝的原... 静电纺丝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制备微米及纳米尺度纤维的技术。由于具有较高的表面积-体积比、多孔性和可调的多孔性等特点,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在药物传递系统、组织工程支架、创伤敷料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静电纺丝的原理、过程和类型,载体和溶剂、影响静电纺丝的各种参数、性质表征及其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药物传递系统 载体 溶剂 参数 性质表征
下载PDF
蓬子菜有效部位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崔明宇 孙志伟 +1 位作者 王艳 马英丽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对蓬子菜总黄酮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小鼠灌胃给药,通过预实验判断测定LD50的可能性,并据此测定LD50或MTD。结果:MTD测定结果显示,小鼠口服蓬子菜总黄酮最大耐受量相当于60kg体质量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32倍。结论:蓬子菜总黄酮... 目的:对蓬子菜总黄酮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小鼠灌胃给药,通过预实验判断测定LD50的可能性,并据此测定LD50或MTD。结果:MTD测定结果显示,小鼠口服蓬子菜总黄酮最大耐受量相当于60kg体质量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32倍。结论:蓬子菜总黄酮的急性毒性很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子菜 总黄酮 急性毒性 LD50 最大耐受量
下载PDF
牛膝盐炙工艺研究
4
作者 张世豪 那叶馨 +4 位作者 东娇娇 胡建华 薛金浩 高诗雯 杨柳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3期9-17,共9页
目的:探究牛膝最佳盐炙工艺。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以牛膝补肾壮骨的5种有效成分——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25S-牛膝甾酮、人参皂苷R0及竹节参皂苷Ⅳa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方法,选择加盐量、... 目的:探究牛膝最佳盐炙工艺。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以牛膝补肾壮骨的5种有效成分——β-蜕皮甾酮、25R-牛膝甾酮、25S-牛膝甾酮、人参皂苷R0及竹节参皂苷Ⅳa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方法,选择加盐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优化牛膝的盐炙工艺。结果:牛膝盐炙最佳工艺为2%加盐量,炒制温度100℃,炒制时间20 min。结论:所得牛膝盐炙工艺稳定可靠,有利于提高牛膝盐炙品的质量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Box-Behnken响应面法 盐炙 有效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杨柳 张颖 +5 位作者 刘季田媛 姜海 杨炳友 王秋红 肖洪彬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考察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考察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的镇痛作用。结果:牛膝补肾壮骨有... 目的:观察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足肿胀模型和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考察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考察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的镇痛作用。结果: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可明显抑制蛋清引起的大鼠足肿胀和棉球引起的肉芽肿胀,抑制炎症反应;但对于热板所引起的小鼠疼痛和醋酸所致的小鼠疼痛无镇痛作用。结论:牛膝补肾壮骨有效部位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而不具有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补肾壮骨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麻黄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麻黄化学拆分组分的免疫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艳宏 王秋红 +1 位作者 夏永刚 匡海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44-2047,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与免疫抑制作用的关系,寻找麻黄性味及其物质基础的对应关系。方法考察了麻黄水煎液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生物碱组分、挥发油组分、多糖组分、酚酸组分)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对正常小鼠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及... 目的通过研究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与免疫抑制作用的关系,寻找麻黄性味及其物质基础的对应关系。方法考察了麻黄水煎液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生物碱组分、挥发油组分、多糖组分、酚酸组分)对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对正常小鼠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及免疫器官及对补体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挥发油组和多糖组对绵羊红细胞所致溶血素生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水煎液组、挥发油组和多糖组对正常小鼠单核细胞吞噬作用α值差异显著(P<0.05);水煎液、多糖组分、酚酸组分具有补体抑制作用。结论麻黄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其对脾脏指数、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系数α及补体活性具有抑制作用;麻黄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味苦性凉(寒)"的功能体现,物质基础为麻黄化学拆分组分中的挥发油组分、多糖组分、酚酸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性味药理学 化学拆分组分 免疫抑制作用
下载PDF
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止泻、止呕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志欣 孟永海 +2 位作者 王秋红 杨炳友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阐明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与止泻、止呕作用的关系,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实验、豚鼠离体回肠作用实... 目的:阐明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与止泻、止呕作用的关系,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番泻叶致小鼠腹泻实验、豚鼠离体回肠作用实验、家鸽止呕实验考察了吴茱萸水煎液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吴茱萸内酯单体、生物碱1组分、生物碱2组分、醇沉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的止泻、止呕作用。结果:吴茱萸水煎液、吴茱萸内酯组分、生物碱2组分及95%乙醇洗脱组分有止泻作用(P<0.05);吴茱萸水煎液及生物碱2组分有止呕作用(P<0.05)。结论:吴茱萸具有一定止泻、止呕作用,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中的吴茱萸内酯组分、生物碱2组分及95%乙醇洗脱组分是其发挥止泻、止呕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性味药理学 化学拆分组分 止泻作用 止呕作用
下载PDF
中药调控类风湿性关节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吕邵娃 王秋实 +4 位作者 赵爽 孟涛 王蕴哲 郭玉岩 匡海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80-1583,共4页
核因子κB(NF-κB)通路被认为是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进程中的一条重要途径,活化的NF-κB通路导致T细胞的应答和激活、RA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过度增殖、破骨细胞分化和激活等炎症免疫反应。干预此途径能够有效抑制和阻止... 核因子κB(NF-κB)通路被认为是参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理进程中的一条重要途径,活化的NF-κB通路导致T细胞的应答和激活、RA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过度增殖、破骨细胞分化和激活等炎症免疫反应。干预此途径能够有效抑制和阻止炎症反应。传统中药中的有效成分青藤碱、雷公藤甲素、去甲异波尔定等均能从不同靶点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 NF—κB IΚB 综述
下载PDF
秦皮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9
作者 杨炳友 闫明宇 +2 位作者 潘娟 刘艳 匡海学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6期116-119,共4页
秦皮资源丰富,是一种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中药材。其特征性成分主要是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近年来关于秦皮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为... 秦皮资源丰富,是一种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中药材。其特征性成分主要是香豆素类、木脂素类及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对近年来关于秦皮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为我国秦皮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皮 木犀科 白蜡树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中药寒热药性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王艳艳 孙雪 +3 位作者 裴晓蕾 王秋红 杨炳友 匡海学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4期48-50,共3页
中药具有寒,热之性,寒热药性是从药物的作用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总结和反思寒热药性研究的前期成果发现,中医的寒证、热证与机体能量代谢的关系密切,寒热中药可能通过影响能量代谢的某些环节... 中药具有寒,热之性,寒热药性是从药物的作用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总结和反思寒热药性研究的前期成果发现,中医的寒证、热证与机体能量代谢的关系密切,寒热中药可能通过影响能量代谢的某些环节,实现对寒热证的调节。线粒体是细胞氧化供能的重要部位,线粒体中的关键酶、解偶联蛋白以及三羧酸循环节点代谢产物等在调控能量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为揭示药性的本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寒热药性 线粒体 能量代谢
下载PDF
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其镇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志欣 孟永海 +2 位作者 王秋红 杨炳友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建立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考察吴茱萸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镇痛作用,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萃... 目的:建立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考察吴茱萸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镇痛作用,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萃取、大孔吸附树脂及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和技术的联合应用,建立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并进一步考察吴茱萸水煎液及其各化学拆分组分对醋酸扭体法所致疼痛的影响。结果:将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拆分为吴茱萸内酯单体、生物碱1组分、生物碱2组分、醇沉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各实验组给药后,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对醋酸致小鼠扭体的镇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生物碱1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文建立的吴茱萸性味物质基础拆分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现性好,能够实现全成分拆分,且各拆分组分间化学成分基本无交叉,尽量保持原型;吴茱萸具有一定镇痛作用,物质基础为生物碱1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挥发油组分、吴茱萸内酯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性味物质基础 性味药理学 化学拆分组分 镇痛作用
下载PDF
麻黄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其解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艳宏 王秋红 +1 位作者 夏永刚 匡海学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5期7-10,共4页
目的:建立麻黄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考察麻黄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解热作用,为阐明麻黄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大孔吸附树... 目的:建立麻黄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考察麻黄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解热作用,为阐明麻黄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双提法、醇沉、大孔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等方法和技术的联合应用,建立麻黄性味物质基础的拆分方法,并进一步考察麻黄水煎液及其各化学拆分组分对干酵母致热作用的影响。结果:将麻黄性味物质基础拆分为挥发油组分、生物碱组分、多糖组分和酚酸组分;水煎液组、生物碱组、挥发油组及酚酸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解热作用(P<0.05),多糖组解热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文章建立的麻黄性味物质基础拆分方法可行,工艺稳定、重现性好,能够实现全成分拆分,各拆分组分间化学成分基本无交叉,且尽量保持原型状态;麻黄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物质基础为生物碱组分、挥发油组分及酚酸组分。多糖组分无解热作用,应该与生物碱组分等分属于不同性味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性味物质基础 性味药理学 化学拆分组分 解热作用
下载PDF
洋金花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基于与治疗银屑病相关药理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振宇 王秋红 +4 位作者 杨炳友 肖洪彬 魏有何 周加林 匡海学 《中医药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1-14,共4页
目的:在阐明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的性味物质基础的同时,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与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相关的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10%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小鼠尾... 目的:在阐明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的性味物质基础的同时,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与洋金花治疗银屑病相关的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10%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及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等药理学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洋金花不同化学拆分组分治疗银屑病作用,并应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性味归属。结果:洋金花水煎液具有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及抗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的作用;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具有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10%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抗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PCNA表达的作用;生物碱组分具有促进小鼠尾部皮肤鳞片角化的作用。结论:洋金花治疗银屑病性味物质基础为大孔树脂50%乙醇洗脱组分,根据中医传统研究方法初步判定,其性味为苦凉(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金花 中药药性 银屑病 性味药理学
下载PDF
中药枳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72
14
作者 舒尊鹏 胡书法 +3 位作者 翟亚东 周加林 王秋红 匡海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13期8-9,共2页
枳壳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理气药之一,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成分,生物碱类化合物等。近年来,中外学者对中药枳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中药枳壳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枳壳 黄酮 挥发油 生物碱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接骨木根皮促进骨折愈合有效部位拆分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林晓影 杨炳友 +3 位作者 何娅雯 杨春丽 刘艳 匡海学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建立接骨木根皮促进骨折愈合有效部位的拆分方法,并考察其抗炎作用。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分离方法对有效部位进行拆分,用HPLC法进行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和互不交叉验证研究。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注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目的:建立接骨木根皮促进骨折愈合有效部位的拆分方法,并考察其抗炎作用。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分离方法对有效部位进行拆分,用HPLC法进行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和互不交叉验证研究。抗炎作用采用醋酸注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的模型,考察有效部位和有效组分的抗炎作用。结果:将接骨木根皮有效部位拆分成环烯醚萜组分和木脂素组分。有效部位和木脂素组分高剂量组对渗出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环烯醚萜组分的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部位、木脂素、环烯醚萜组分高中剂量组均有抑制足肿胀的作用(P<0.05),且木脂素组分作用强于环烯醚萜组分。结论:建立的接骨木根皮的拆分方法可行,重现性好,基本能够实现全成分拆分,各拆分组分间化学成分基本无交叉,且尽量保持原型状态。接骨木根皮能够对抗早期及急性炎症的作用,其中木脂素组分作用强于环烯醚萜组分,两个有效组分对两个模型抗炎的作用均小于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根皮 拆分 木脂素 环烯醚萜 炎症
下载PDF
吴茱萸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价——化学拆分组分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志欣 孟永海 +2 位作者 杨炳友 王秋红 匡海学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5期13-15,共3页
目的:考察吴茱萸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抗炎作用,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趾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 目的:考察吴茱萸及其化学拆分组分的抗炎作用,为阐明吴茱萸性味的物质基础,进而为"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新假说的客观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趾肿胀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等方法考察吴茱萸水煎液及其性味拆分组分(吴茱萸内酯单体、生物碱1组分、生物碱2组分、醇沉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9、5%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的抗炎作用。结果:吴茱萸水煎液、生物碱1组分和20%乙醇洗脱组分对三种炎症模型均显示较强的抗炎作用(P<0.05),此外挥发油组分对小鼠耳肿胀模型也显示抗炎作用(P<0.05)。结论:吴茱萸具有一定抗炎作用,物质基础为生物碱1组分2、0%乙醇洗脱组分和挥发油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性味药理学 化学拆分组分 抗炎作用
下载PDF
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周媛媛 刘兆熙 +2 位作者 孟颖 蒋艳秋 刘雨新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β-羟基-达玛烷-23(24)-烯-3-酮(1)、羽... 目的:研究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龙衣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β-羟基-达玛烷-23(24)-烯-3-酮(1)、羽扇豆醇棕榈酸酯(2)、2,5-二甲氧基苯醌(3)、2,6-二甲氧基-1,4-对苯醌(4)、1-羟基-6-甲基蒽醌(5),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甲酯(6)、1,3-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咖啡酸(8)、间-甲氧基苯酚(9)。结论:化合物1,3-5,7,9为首次从胡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6和8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衣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96
18
作者 颜美玲 杨柳 +4 位作者 侯阿娇 郭新月 满文静 邢绪东 韩华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5期103-109,共7页
柴胡为伞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为常用解表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主产于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及甘肃等地。柴胡化学成分复杂,其中皂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多糖类为柴胡... 柴胡为伞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为常用解表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主产于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及甘肃等地。柴胡化学成分复杂,其中皂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多糖类为柴胡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抑郁、保肝、抗肿瘤、解热抗炎等药理作用。针对柴胡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对已有柴胡各种性状进行归纳总结,为柴胡的进一步研究提动参考,并为柴胡的临床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刺五加叶纯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翟春梅 孟永海 +3 位作者 王欣慰 王知斌 依古拉斯A.凯恩 田振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5期22-26,共5页
目的:探索刺五加叶纯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及其治病机理。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模型大鼠不同药物及剂量,观察刺五加叶纯化物对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机制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索刺五加叶纯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作用及其治病机理。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给予模型大鼠不同药物及剂量,观察刺五加叶纯化物对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机制的影响。结果:刺五加乙醇提取物组,刺五加叶纯化物高、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FBG均低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五加乙醇提取物组,刺五加叶纯化物高、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TG及CHO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对照组各时间点FBG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五加叶乙醇提取物组,刺五加叶纯化物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各时间点FBG均低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对照组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五加乙醇提取物组,刺五加叶纯化物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SOD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五加乙醇提取物组,刺五加叶纯化物高、中、低剂量组及阳性药物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五加叶纯化物及乙醇提取物具有降低模型大鼠的空腹血糖,降血脂功能,可明显增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降低ROS的产生,起到抗氧化应激、防止氧化损伤的效果,最终达到抗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刺五加叶纯化物比乙醇提取物和参芪降糖胶囊具有更加优越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并呈现剂量正相关。有望开发成为新一代的降血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叶纯化物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黑龙江产小蓟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孟永海 王秋红 +2 位作者 杨柳 姜海 匡海学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对黑龙江产小蓟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实验、小鼠载玻片法凝血实验、小鼠断尾止血实验方法探讨小蓟的药理作用。结果:黑龙江产小蓟提取部位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对小鼠的凝血、... 目的:对黑龙江产小蓟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实验、小鼠载玻片法凝血实验、小鼠断尾止血实验方法探讨小蓟的药理作用。结果:黑龙江产小蓟提取部位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对小鼠的凝血、止血和出血量作用显著。结论:黑龙江产小蓟提取部位具有很好的止血、凝血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 抗炎 止血 凝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