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并发出血及其安全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妍 赵贝贝 +2 位作者 李艳燕 朱天怡 李聪聪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每次操作过程中出血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的安全性。方法统计接受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的活检次数,并详细对比首次活检及后续活检过程中患者的一般状况、出...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每次操作过程中出血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分析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的安全性。方法统计接受多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患者的活检次数,并详细对比首次活检及后续活检过程中患者的一般状况、出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同时分析活检次数、活检获取组织数量和活检部位对活检操作过程中安全性的影响。结果365例患者共接受778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严重并发症发生24例次,发生率为3.08%。活检次数对操作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897),且对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也无明显影响(P=0.964)。不同部位活检出血情况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其中,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以右肺中叶最高(5.88%),但各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随着活检中获得组织数量的增多,出血的发生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获得组织块数量为1块以上,5块以下)。结论再次经支气管镜活检术仍然是诊断肺部疾病较为安全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活检 出血 安全性
下载PDF
创伤性低体温伤员体外膜肺复温标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劲松 王婷婷 +3 位作者 田竞 金海 张贺 陆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创伤后机体向无氧代谢转变导致产热能力明显降低,从而更易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在寒区战场恶劣条件下,随着机体核心温度的快速降低,预后变差。目前各种主(被)动复温装置只能满足基本复温要求,而对于重度创伤性低温患者,通常无法用... 目的:创伤后机体向无氧代谢转变导致产热能力明显降低,从而更易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在寒区战场恶劣条件下,随着机体核心温度的快速降低,预后变差。目前各种主(被)动复温装置只能满足基本复温要求,而对于重度创伤性低温患者,通常无法用传统复温法存活。随着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设备的发展,ECMO复温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此类患者。方法:结合寒区战场创伤的特点,对文献进行搜索,评价目前的核心温度测量方法,并对启动ECMO系统进行复温的相应标准进行总结。结果:寒区创伤性低温患者复温前精确测量核心温度十分必要,食管下段温度是寒冷环境中反映核心温度较好的标准。对于低温分期Ⅳ期患者(核心温度<24℃),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可作为首选复温方法。对于低温分期Ⅲ期患者(核心温度24℃~28℃),当出现低体温不能通过外部主动复温装置改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或难治性酸中毒时,也应及时应用VAECMO复温。结论:在寒区战场恶劣条件下及时应用ECMO复温可显著降低重度低温患者的病死率,但仍需大量实质性临床数据以及高质量随机临床试验提供进一步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低体温 体外膜肺 复温
下载PDF
便携式体外膜肺生命支持设备在寒区早期救治阶段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韩劲松 王婷婷 +3 位作者 田竞 金海 张贺 陆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10,共9页
目的:对现阶段便携式体外膜肺生命支持设备在寒区早期救治阶段的应用情况进行最新综述,揭示相应启用标准及面临的问题,为寒区危重伤员早期救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寒区战场创伤的特点,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搜索,评价已经出现心... 目的:对现阶段便携式体外膜肺生命支持设备在寒区早期救治阶段的应用情况进行最新综述,揭示相应启用标准及面临的问题,为寒区危重伤员早期救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寒区战场创伤的特点,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搜索,评价已经出现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严重低体温伤员,早期启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对生存率的影响,并对相应启动标准进行总结。结果:(1)对于寒区创伤性CA患者,传统心肺复苏进行至15 min仍无效时,应尽快实施体外心肺复苏。过渡时间应控制在30 min,最长不超过60 min。(2)寒区ARDS患者,当FiO2>90%、PaO2/FiO2<150mmHg和(或)Murray评分为2~3时,即可以考虑启动ECMO支持。而当FiO2>90%、PaO2/FiO2<80 mmHg而Murray评分为3~4、高碳酸血症或PaCO2>80mmHg时,启动ECMO支持十分必要。(3)对于低温分期Ⅳ期(核心温度<24℃)及低温分期Ⅱ、Ⅲ期(核心温度28℃~31℃)患者出现低体温不能通过外部主动复温装置改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低血压、呼吸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或难治性酸中毒时应及时使用ECMO复温。结论:在寒区恶劣条件下对于已经出现CA、ARDS、重度低体温的伤员,早期ECMO支持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 寒区 早期救治
下载PDF
寒冷条件下伤病员后送标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劲松 王婷婷 +4 位作者 田竞 金海 张贺 颜晗 陆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99-206,共8页
目的:探讨寒冷条件下伤病员医疗后送优先标准及恰当的后送平台,为提高后送效率、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美国战术作战伤员救护(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指南及相关文献对寒冷条件下伤病员医疗后送相关标准及后... 目的:探讨寒冷条件下伤病员医疗后送优先标准及恰当的后送平台,为提高后送效率、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美国战术作战伤员救护(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指南及相关文献对寒冷条件下伤病员医疗后送相关标准及后送平台进行研究。结果:在寒冷条件下伤病员后送过程为提高后送效率,降低病死率,可采取措施:①严格掌握寒冷条件下伤病员后送分类标准,将伤病员分为A-紧急、B-优先、C-常规3类,按优先级别有序后送危重伤病员;②在火线暴露地段使用伤员后送(casualty evacuation,CASEVAC)平台,在相对安全地域尽量使用空中医疗后送(medical evacuation,MEDEVAC)平台进行伤病员医疗后送;③加强后送途中体温监测,对重度低温伤员及时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主动复温。结论:在寒区战场恶劣条件下根据相应后送标准有序后送伤病员可有效提高后送效率,降低后送阶段伤病员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员后送 寒冷环境 标准
下载PDF
寒冷条件下肺爆震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贺 田竞 +1 位作者 金海 陆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利用巴马猪建立寒冷条件下的肺爆震伤模型,并进行评价。探索爆震伤的生理、病理变化,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9只10月龄健康的巴马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3)、B组(额定压力上限为300kPa,n=3)和C组(额定压力上限... 目的:利用巴马猪建立寒冷条件下的肺爆震伤模型,并进行评价。探索爆震伤的生理、病理变化,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9只10月龄健康的巴马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n=3)、B组(额定压力上限为300kPa,n=3)和C组(额定压力上限为600kPa,n=3),利用自制造模装置产生冲击波,造成肺部爆震伤。通过外表观察、血清学指标检测和病理切片3种方式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C组部分动物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口鼻处血性泡沫样液体。与A组相比,B组、C组的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随着冲击波压力的升高而增高,呈正相关;白细胞介素-10则随着冲击压力的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泡出现散在点状出血,C组表现为广泛的肺挫伤,出血量增加,出现典型的"肺大疱"样改变。结论:巴马猪在额定上限为600kPa压力的冲击波下,肺爆震伤症状最为典型。此方法能够为临床研究提供安全、可靠的大动物肺爆震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爆震伤 肺爆震伤模型 巴马猪
下载PDF
寒冷条件下急性失血模型不同途径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差异比较
6
作者 张贺 田竞 +1 位作者 金海 陆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寒冷条件下急性失血模型不同途径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的差异。方法:12只巴马猪随机分为骨内输注(intraosseous,IO)组和静脉输注(intravenous,IV)组,每组6只。建立急性失血模型,控制失血量为35 ml/kg。等量补充乳酸钠林格氏液... 目的:探讨寒冷条件下急性失血模型不同途径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的差异。方法:12只巴马猪随机分为骨内输注(intraosseous,IO)组和静脉输注(intravenous,IV)组,每组6只。建立急性失血模型,控制失血量为35 ml/kg。等量补充乳酸钠林格氏液后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80 mg/kg。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后(T1)、急性失血补液后(T2)、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治疗30 min后(T3)3个时间点的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凝血酶原时间指数(prothrombin time index,PTI)、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并评估凝血状态。结果:两组在T1、T2、T33个时间点的Hct、Hb、PLT、WBC、PTI、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3时间点的体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基本恢复至T1时间点水平。结论:在静脉通路建立有效性受阻或急救状态下,低温急性失血伤员骨内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物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急救止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内输注途径 纤维蛋白原浓缩物 急性失血 巴马猪
下载PDF
朝鲜半岛地域主要传染病概要分析
7
作者 张贺 田竞 +1 位作者 金海 陆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630-633,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朝韩两国传染病的研究现状,了解朝鲜半岛地域传染病的防控,为我军卫勤保障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支持。方法:2012-01-01~2016-12-31对3种朝鲜医学期刊和2种韩国医学期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肺结核、疟疾和寄生虫病的文献进... 目的:通过分析朝韩两国传染病的研究现状,了解朝鲜半岛地域传染病的防控,为我军卫勤保障提供必要的医疗信息支持。方法:2012-01-01~2016-12-31对3种朝鲜医学期刊和2种韩国医学期刊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肺结核、疟疾和寄生虫病的文献进行筛选,并按其研究领域进行分类。结果:朝鲜结核病研究主要集中在多药耐药结核病和肺外结核,而韩国侧重研究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结核。朝鲜的寄生虫病研究主要集中在疟疾和肠道线虫,而韩国的研究相对广泛。结论:朝鲜某些高患病率的寄生虫病在韩国不普遍存在,因此应提高朝鲜的相应技术手段,以防控部分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预防医学 肺结核 疟疾 寄生虫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