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龄视角下家庭结构转变对农村老人代际支持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萍 张楠 +1 位作者 尚锦云 李逸明 《南方人口》 CSSCI 2024年第1期18-32,共15页
本文采用“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2001-2018年7期专项追踪调查数据,聚焦年龄效应构建个体增长模型,深入探究年龄视角下家庭结构转变对农村老人代际支持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代际支持策略随家庭结构而异,同时该策略会因老人年... 本文采用“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2001-2018年7期专项追踪调查数据,聚焦年龄效应构建个体增长模型,深入探究年龄视角下家庭结构转变对农村老人代际支持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代际支持策略随家庭结构而异,同时该策略会因老人年龄调节而有所调整。其中,随年龄调节,“变为独居”老人会为子女提供更多经济支持;“一直二代及以上同住”老人与其子女间情感亲密越差;“变为二代及以上同住”老人逐渐获得更多日常照料;“一直隔代同住”与“变为隔代同住”老人会得到子女更高水平经济支持,并减少照料支持提供。结果揭示了在老龄化与城市化并行推进的背景下,家庭养老在农村的主体地位仍牢固,巩固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对缓解农村社会养老压力意义深远;揭示了社会应重视不同家庭结构老人的群体异质性,提倡老人接受符合其养老期待的差异化社会养老服务;揭示了孝道观念深刻根植于子女内心并不断驱使其改进代际支持策略,通过两代人的不同支持行为,利用各自优势实现需求互补,这对促进家庭代际和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人 家庭结构转变 代际支持 年龄视角 追踪数据
下载PDF
照料未成年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影响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萍 常超群 +1 位作者 潘霜 李逸明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45,共14页
利用跨越18年的7期专项追踪数据,考察照料未成年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与“不照料变为照料”显著提升了老年人行为能力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 利用跨越18年的7期专项追踪数据,考察照料未成年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与“不照料变为照料”显著提升了老年人行为能力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照料变为不照料”则相反;“高强度照料”“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与“一直照料”显著提升了其健康自评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则相反;“一直照料”显著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则相反;“低/高强度照料”与“照料且与子女同住/不同住”显著降低了其抑郁的发展,而“一直不照料”与“照料变为不照料”则相反。结果反映了低龄老年人适度隔代照料有益于其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的发展,揭示了这一影响根源在于其自身年迈的父母角色与其作为隔代照料者的“父母”角色之间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隔代照料 生理健康 心理福祉 追踪数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