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长文 罗素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226-2228,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终末阶段,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CHF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终点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β肾上腺素...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终末阶段,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CHF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终点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已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CHF治疗中最常用和有效的药物之一,不仅可缓解CHF患者的症状、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而且可降低CHF患者的死亡率。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在 CH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上腺素能Β受体拮抗剂 心功能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壁急性心梗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宗秀兰 杜爱芬 赵良梅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2822-2824,共3页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阿司匹林、吗啡、尿激酶...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的心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阿司匹林、吗啡、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心功能、缺血修饰性蛋白(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其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值提前、再通率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各组内IMA、CK-MB、BNP、SOD、MDA进行比较,观察组的IMA、CK-MB、BNP、SOD、MDA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者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仅IMA、CK-MB、BNP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BNP、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力衰竭、休克、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心绞痛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有利于减少溶栓治疗后的并发症,改善心肌酶指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尿激酶 心肌梗死
下载PDF
421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危险因素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长文 吕在明 +3 位作者 陈远勤 贾骏 陈林 罗素新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6期4415-4417,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的聚集和其对靶器官损害的特征。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421例,根据合并危险因素的个数分为:A组(单纯高血压)25例。高血压合并1、2、3及大于或等于4项危险因素分别为B组76例、C组127例、D组128例和E...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多重危险因素的聚集和其对靶器官损害的特征。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421例,根据合并危险因素的个数分为:A组(单纯高血压)25例。高血压合并1、2、3及大于或等于4项危险因素分别为B组76例、C组127例、D组128例和E组65例,综合评估危险因素及其对靶器官损害的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D、E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糖、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Scr)、尿酸(Uric)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且需要更多的降压药物种类(P<0.05);C、D、E组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尿微量清蛋白/肌酐比值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5),并发冠心病、脑血管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多重危险因素聚集为特征。危险因素越多,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的发生越多。需要更多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以控制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抗高血压药
下载PDF
氢氯噻嗪氯沙坦及其复方制剂对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周长文 贾骏 +3 位作者 陈远勤 沈显群 倪小红 罗素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4期2082-2084,208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血清高尿酸发病情况;观察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及其复方制剂(氯沙坦+氢氯噻嗪)降压治疗6周后EH患者血清尿酸(SUA)及电解质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庆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血清高尿酸发病情况;观察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及其复方制剂(氯沙坦+氢氯噻嗪)降压治疗6周后EH患者血清尿酸(SUA)及电解质的变化。方法选择重庆北部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2009年4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确诊并连续诊疗的EH患者1 079例,其中男女之比662∶417,平均年龄(60.97±12.4)岁,完整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压1 007例、肾功能及电解质603例。结果 EH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为25.76%(278/1079);和EH组比较,EH合并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肌酐及体质量指数升高,且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均P<0.05)。于降压治疗6周后68.92%(694/1 007)的患者收缩压小于40mm Hg,84.81%(854/1 007)的患者舒张压小于90mm Hg。不同药物降压治疗后SUA和血钾变化:小剂量氢氯噻嗪组SUA平均升高(43.82±71.78)μmol/L(P<0.01),氯沙坦组平均下降(44.97±90.64)μmol/L(P<0.01,100mg组优于50mg组),氯沙坦+氢氯噻嗪组平均下降(7.46±84.62)μmol/L,三组药物治疗后SUA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氢氯噻嗪组血钾平均下降(0.31±0.43)mmol/L(P<0.01),与氯沙坦组[(0.06±0.42)mmol/L]和氯沙坦+氢氯噻嗪组[(-0.04±0.43)mmol/L]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者有体质量指数增加和肾功能损害趋势;低剂量噻嗪类利尿剂会加重SUA增高和低血钾,氯沙坦呈剂量依赖性降低SUA,而氯沙坦+氢氯噻嗪介于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长文 陈远勤 贾骏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12期1900-1901,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TIA患者86例,在严格戒烟、限酒、控制体质量、合理膳食基础上根据血压水平合理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TIA患者86例,在严格戒烟、限酒、控制体质量、合理膳食基础上根据血压水平合理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噻嗪类利尿剂降压,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降脂稳定斑块等治疗后观察血压、血脂变化及TIA发作情况。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8周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TIA发作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为91.9%(79/86)。结论高血压是TIA独立危险因素,有效降压、降脂及抗血小板治疗能减少原发性高血压伴TIA患者发生TIA,降低脑梗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治疗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治疗 依那普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