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宋蕾帆 陈晓军 王明闯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5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研究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天津北辰北门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持续半年的随访,根据随访半年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将其分为恢复良好组和... 目的研究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天津北辰北门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持续半年的随访,根据随访半年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将其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纳入影响因素,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半年后,恢复良好的患者共80例,占比为80%,恢复不良的患者共20例,占比为20%。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患者的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类型、是否合并神经根粘连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腰椎不稳、术后是否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程超过6个月、突出型腰椎间盘、合并神经根粘连属于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中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为确保患者康复质量,临床实践中需基于具体情况,在随访期间精准施策,进行有效干预。此举对于提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广泛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长期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研究
2
作者 徐劼 谢伟玉 杨雪菲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3期474-475,478,共3页
目的研究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松动术与整脊手法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松动术与整脊手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NDI指数、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NDI指数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脉冲枪 整脊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肱骨内上髁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左海峰 王遵来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1期37-40,共4页
近年来,人们体育运动理念不断加强,高尔夫运动逐渐兴起,肱骨内上髁炎成为较为高发的骨科病症。但其发生机制尚有争议,临床诊治缺乏统一的规范,现阶段其主要治疗手段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大部分肱骨内上髁炎通过保守疗法可以好转,但部... 近年来,人们体育运动理念不断加强,高尔夫运动逐渐兴起,肱骨内上髁炎成为较为高发的骨科病症。但其发生机制尚有争议,临床诊治缺乏统一的规范,现阶段其主要治疗手段为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大部分肱骨内上髁炎通过保守疗法可以好转,但部分则会反复发作,长此已久就会发展形成顽固性的肱骨内上髁炎,此时就需要手术介入治疗。该文将重点依据近几年临床研究成果,对肱骨内上髁炎的中西医临床诊疗方法作一综述,并希望为其临床诊疗提供简便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内上髁炎 中西医治疗 研究进展 综述
下载PDF
MRI mapping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评价效果分析
4
作者 王永丰 王巧玲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24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弛豫时间图成像(mapping)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从2019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85例axSpA患者.将其按照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差异分为病情活动组44例和病情稳定组41...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弛豫时间图成像(mapping)对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从2019年2月-2021年3月收治的85例axSpA患者.将其按照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差异分为病情活动组44例和病情稳定组41例,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MRI mapping测量病变区T2值并比较.同时对比三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水平,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axSpA患者病变区T2值和血清CRP、ES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病情活动组病变骶骨侧、病变髂骨侧T2值分别为(131.20±21.73)ms、(130.42±18.74)ms,均高于病情稳定组的(108.48±12.68)ms、(107.42±11.27)ms以及对照组的(72.41±5.29)ms、(70.59±4.88)ms,且病情稳定组病变骶骨侧、病变髂骨侧T2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情活动组病变骶骨侧及病变髂骨侧周围相对正常区T2值分别为(83.11±12.35)ms、(87.66±14.20)ms,均高于病情稳定组的(80.05±6.62)ms、(81.21±8.79)ms以及对照组的(72.41±4.61)ms、(73.67±4.56)ms,且病情稳定组病变骶骨侧及病变髂骨侧周围相对正常区T2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情活动组血清CRP及ESR水平均高于病情稳定组、对照组,且病情稳定组血清CRP及ES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axSpA患者病变骶骨侧、病变髂骨侧T2值与血清CRP、ESR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MRI mapping对axSpA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的评价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骶髂关节炎症活动性 评价效果 弛豫时间图成像
原文传递
双源CT扫描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王永丰 孙秉建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7期86-88,共3页
目的研究双源CT扫描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旨在为脊柱骨折的及时,准确诊断提供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8例疑似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AXIOM Aristos FD系... 目的研究双源CT扫描对脊柱骨折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旨在为脊柱骨折的及时,准确诊断提供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手段。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28例疑似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西门子AXIOM Aristos FD系列以及西门子双源CT机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源CT扫描以及X线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涵盖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椎管狭窄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脊柱骨折的效能(主要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骨折部位(包括前柱、中柱以及后柱)检出情况、骨折分型(包括单纯压缩型、脱位型以及爆裂型)的诊断情况。结果CT扫描的骨折片移位、椎管容积改变、椎管狭窄以及骨折片突入椎管检出率分别为65.63%、48.44%、36.72%、60.16%,均高于X线片的29.69%、26.56%、15.63%.38.28%(均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扫描诊断脊柱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92.79%.88.24%、92.19%,均高.于X线片的75.68%、52.94%、72.66%(均P<0.05)。CT扫描检查的中柱骨折以及后柱骨折检出率分别为50.78%、15.63%,均高于X线片的27.34%、7.03%(均P<0.05).CT扫描检查的单纯压缩型、脱位型以及爆裂型检出率分别为29.69%、15.63%、29.69%,均高于X线片的18.75%、7.03%、17.19%(均P<0.05)。结论双源CT扫描对脊柱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对不同骨折部位以及骨折分型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双源CT扫描 影像学特点 诊断价值 X线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