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姚丙炎的音乐生活 被引量:1
1
作者 荣鸿曾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音乐生活 老师 书架
下载PDF
从认知观点剖析文人琴娱己的表现力——给音乐下新定义(下) 被引量:1
2
作者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3-92,共10页
动觉、听觉与琴曲创作古琴减字谱指法以动作为主,古人创作琴曲时,是否也以指法动作为本?一般公认,古今中外作曲家创新曲以听觉为本,用五线谱或简谱注音高和时值。古代琴人创新曲时,除考虑听觉外,是否也考虑动觉?减字谱指法对听者来说是... 动觉、听觉与琴曲创作古琴减字谱指法以动作为主,古人创作琴曲时,是否也以指法动作为本?一般公认,古今中外作曲家创新曲以听觉为本,用五线谱或简谱注音高和时值。古代琴人创新曲时,除考虑听觉外,是否也考虑动觉?减字谱指法对听者来说是音乐谱,但是对弹者来说不也是舞蹈谱吗?以下一段亲睹的琴人轶事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娱己琴乐 表现力 感染力 全面认知:听觉、视觉、动觉、触觉
原文传递
康桥的音乐学大家
3
作者 荣鸿曾 《新世纪周刊》 2013年第48期119-119,共1页
中国音乐学权威、教育家赵如兰终生献身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其代表作《宋代音乐资料及其闸释》(1967年),被当年美国肯乐学学会评为最佳音乐史著作,另有约60篇有关京剧、大鼓、单弦,花儿、古琴等传统乐种的论文,
关键词 音乐学 康桥 学术研究 音乐资料 教育家 代表作 音乐史 单弦
原文传递
河洛大鼓艺人社会行为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春莲 林达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9-52,共4页
河洛大鼓是流行于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一带的说唱形式。大鼓艺人在社会群体中具有专业化身份,通过表演获得收入,发展出一套市场运作体制。在传统等级制度的影响下,他们处于"高重要性,低社会地位"的尴尬境地。艺人们将教育内容及... 河洛大鼓是流行于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一带的说唱形式。大鼓艺人在社会群体中具有专业化身份,通过表演获得收入,发展出一套市场运作体制。在传统等级制度的影响下,他们处于"高重要性,低社会地位"的尴尬境地。艺人们将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通过宗亲制和师徒制两种体系传承,根据观众的反应调整音乐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洛大鼓 社会行为 说唱音乐
原文传递
从京剧《罗成叫关》研究二黄原板的曲调稳定性与可变性
5
作者 盖南希 海震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78-84,共7页
原文加附录约两万余字。限于篇幅,发表时省略了文中的“中国学者对二黄原板特征的描述”、“记谱说明”、“二黄回龙”三节及作为附录的乐谱和参考书目。文中的注释和说明也作了压缩。特向作者、读者致歉。
关键词 二黄回龙 原板 罗成 叶盛兰 一出戏 参考书目 十字句 文中 字位 生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