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母源性UPD(16)的临床病例随访及遗传学分析
1
作者 曾果 林彭思远 +2 位作者 卜秀芬 周世豪 曾黎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对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宫内生长受限的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及出生后随访。方法孕24^(+)周孕妇因孕中期血清学筛查21三体高风险、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提示16号染色体数目偏多和胎儿生长受限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取胎儿羊水细胞行染色体核型... 目的对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宫内生长受限的胎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及出生后随访。方法孕24^(+)周孕妇因孕中期血清学筛查21三体高风险、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提示16号染色体数目偏多和胎儿生长受限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取胎儿羊水细胞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和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分析。抽取父母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分析确定胎儿变异的遗传来源。结果320条带G显带核型分析未见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未检出与受检者临床表型相关的致病/疑似致病变异/遗传模式相符的临床意义未明变异。CMA未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拷贝数变异,但提示:arr[hg19]16p13.3p12.2(94,808-23,024,688)x2 hmz,即胎儿16号染色体16p13.3p12.2区域存在22.93Mb的纯合区域。经过对父母和胎儿的SNP位点进行比对分析,确定这1例胎儿为整条16号染色体的混合型母源性单亲二体。充分告知遗传学风险后,父母决定继续妊娠。新生儿出生时体重极低,但出生后生长追赶,精神运动发育良好,目前已随访至2岁6月。结论本病例存在的母源性16号染色体单亲二体和胎儿生长受限表型可能没有直接关联,本研究中胎儿FGR的致病原因可能是由胎盘16号染色体三体造成,这为今后产前母源性UPD(16)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单亲二体 胎儿生长受限 无创产前检测
下载PDF
嵌合型猫眼综合征的产前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2
作者 李世红 阳敏慧 +1 位作者 卜秀芬 周霞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3期37-42,共6页
目的对产前诊断嵌合型猫眼综合征(cat eye syndrome,CES)胎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2年间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3例嵌合型CES胎儿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在超声引导下采集羊水进行染... 目的对产前诊断嵌合型猫眼综合征(cat eye syndrome,CES)胎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为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至2022年间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3例嵌合型CES胎儿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在超声引导下采集羊水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检测,对异常结果行胎儿父母验证性检测,验证变异来源。结果(1)病例1羊水染色体核型结果为:47,XN,+mar[34]/46,XN[26];病例2核型结果为:47,XN,+mar[47]/46,XN[31];病例3胎儿染色体核型未见异常。(2)SNP array检测结果显示:病例1胎儿22q11.1q12.1区域存在10.24Mb嵌合重复,比例约64%,为新发变异;病例2胎儿22q11.1q12.1区域存在12.90Mb嵌合重复,比例约69%,为新发变异;病例3胎儿22q11.1q11.23区域存在6.74Mb嵌合重复,比例约26%,遗传方式未知。(3)三例胎儿均可诊断为嵌合型CES,经充分遗传咨询后,病例1和病例3选择继续妊娠,新生儿出生后均未见异常表型,目前生长发育均可。病例2选择终止妊娠。结论嵌合型CES胎儿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很难在超声筛查中发现。对于产前诊断确诊为嵌合型CES的胎儿,若系统超声检查未见异常,胎儿预后可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眼综合征 嵌合 产前诊断 染色体核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
下载PDF
长沙地区352449例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结果分析
3
作者 李霞 何玲 +6 位作者 孙玉亭 黄旭镇 罗业超 厉玉姣 周世豪 曾宇东 贺骏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075-1085,共11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沙地区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情况,了解其单病种患病率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长沙地区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出生的352449例新生儿进行串联质谱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一步行生化检测和基因变异分析以确诊。结果新... 目的回顾性分析长沙地区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情况,了解其单病种患病率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对长沙地区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出生的352449例新生儿进行串联质谱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一步行生化检测和基因变异分析以确诊。结果新生儿中初筛阳性6170例,阳性率1.75%;召回5437例,确诊92例,总体患病率为1/3831,阳性预测值为1.69%。92例患儿共计检出18种遗传代谢病,包括氨基酸代谢病33例,其中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20例,占60.60%;有机酸代谢病17例,其中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4例,占23.50%;脂肪酸代谢病42例,其中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7例,占64.30%,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2例,占28.60%。基因分析共发现90种基因变异,最常见者为c.51C>G、c.1400C>G、c.760C>T、c.1031A>G和c.1165A>G。结论长沙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患病率较高者为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和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本研究初步阐明了长沙地区遗传代谢病患儿的基因变异谱,有助于实现早期诊断及干预,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代谢病 串联质谱 新生儿筛查 回顾性分析
原文传递
NRF2通过抑制ROS诱导的自噬减轻卵巢颗粒细胞损伤
4
作者 周晓花 梁莹 +4 位作者 贺曙光 田仕芸 龙慧 曹漪 熊巍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7,共7页
通过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对卵巢颗粒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预防卵巢早衰提供依据。本文为细胞实验研究设计,于2022年1—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的医学实验中心... 通过研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对卵巢颗粒细胞的作用及可能机制,为预防卵巢早衰提供依据。本文为细胞实验研究设计,于2022年1—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的医学实验中心完成。通过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VCD)处理人卵巢颗粒细胞KGN细胞构建颗粒细胞损伤模型。先以不同浓度的VCD处理KGN细胞,采用细胞计数试剂(CCK-8)检测卵巢细胞增殖情况。CCK8确定半抑制(IC_(50))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卵巢细胞中ROS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NRF2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检测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NRF2干扰(siNRF2)和过表达(NRF2-OE)细胞模型,通过检测激素水平、氧化应激指标(ROS、SOD、GSH-Px)和自噬情况(LC3B水平)以分析调控NRF2对VCD处理细胞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VCD干预后以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F>100,P<0.05),24 h的IC_(50)为1.2 mmol/L。VCD处理后细胞上清中雌二醇由(56.32±10.18)ng/ml降低至(24.59±8.75)ng/ml(t=5.78,P<0.05);孕酮由(50.25±7.03)ng/ml降低至(25.13±6.67)ng/ml(t=6.54,P<0.05)。VCD处理后细胞的SOD由(44.47±7.71)ng/ml降低至(30.92±4.97)ng/ml(t=3.61,P<0.05);GSH-Px由(68.51±10.17)ng/ml降低至(35.19±6.59)ng/ml(t=5.73,P<0.05)。同时伴随自噬的增加和NRF2的下降。成功构建沉默NRF2和过表达NRF2的KGN细胞模型,随后采用VCD处理各组细胞,发现siNRF2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减弱(t=8.37,P<0.05),而NRF2-OE能逆转VCD造成的细胞活性损伤(t=3.37,P<0.05)。siNRF2组的雌二醇水平最低(t=5.78,P<0.05),而NRF2-OE能逆转VCD造成的细胞雌二醇水平降低(t=5.58,P<0.05)。siNRF2组的孕酮水平最低(t=3.02,P<0.05),而NRF2-OE能逆转VCD造成的细胞孕酮水平降低(t=2.41,P<0.05)。siNRF2组的ROS水平最高(t=2.86,P<0.05),NRF2-OE能逆转VCD引起的ROS增加(t=3.14,P<0.05),siNRF2组的SOD酶含量最低(t=2.98,P<0.05),NRF2-OE能逆转VCD引起的SOD酶含量降低(t=4.72,P<0.05)。siNRF2组的GSH-Px酶含量最低(t=3.67,P<0.05),NRF2-OE能逆转VCD引起的抗氧化酶含量降低(t=2.71,P<0.05)。siNRF2组的LC3B水平最高(t=2.45,P<0.05),NRF2-OE能逆转VCD引起的LC3B升高(t=9.64,P<0.05)。综上,NRF2抑制ROS诱导的自噬性,从而发挥减少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活性氧 自噬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通过基因测序鉴定PTPRQ和OTOF基因在听力损失中的新型突变
5
作者 周思 尹琳微 +9 位作者 刁珍 王梦雅 张艳茹 马利娜 张立娜 张亚茹 王顺尧 张建国 赵立见 葛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394-398,共5页
目的 对两个散发耳聋核心家庭进行听力学诊断、临床表现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为临床诊断和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3月—2022年12月。采集两位先证者外周血,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27个耳聋基因检测,并结合San... 目的 对两个散发耳聋核心家庭进行听力学诊断、临床表现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检测,为临床诊断和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2020年3月—2022年12月。采集两位先证者外周血,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27个耳聋基因检测,并结合Sanger测序验证家系中各成员致病基因携带情况。收集患者及家系成员相关信息,包括临床基本信息、听力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患者1诊断为右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左耳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检出存在PTPRQ基因c.6475C>T/c.6454-2A>G复合杂合变异,c.6454-2A>G位点为新型变异位点。患者2诊断为听神经病,检出存在OTOF基因c.2610_(2)615dupGCTCTT/c.4981G>A复合杂合变异,c.4981G>A位点为新发突变,c.2610_(2)615dupGCTCTT位点为新型变异位点。结论 发现PTPRQ基因c.6454-2A>G和OTOF基因c.2610_(2)615dupGCTCTT新型变异位点,丰富了基因图谱,同时为患儿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RQ基因 OTOF基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