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中医辩证与西医辩病
1
作者 王淑珍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183-185,共3页
中医辩证与西医辩病,是中、西医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防治规律进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有其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 中医辩证 辩病 中西药联合应用 异病同治 西医 同病异治 肝肾阴虚 现代医学 清热解毒 病理变化
下载PDF
赵昌基老中医妇科治验
2
作者 赵晓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5年第1期28-31,共4页
1 崩漏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或经崩;后者称漏下或经漏。因二者交替出现,故统称崩漏。崩漏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故家父认为治疗本病必灵活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自拟其基本方为固冲止崩汤:党参。
关键词 中医妇科 阴道出血 固冲止崩汤 止崩漏汤 继发性不孕 竹节人参 当归 脾肾两虚 妇科常见病 益气汤
下载PDF
浅谈中风的中医护理
3
作者 吴吉秀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3年第1期85-88,共2页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月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呙)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尤以肝肾阴亏,肝阳化风,血随气逆或内风挟痰,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致。
关键词 中医护理 血随气逆 语言蹇涩 猝然昏仆 经隧 肾阴 气虚血淤 阴阳失调 中脏 蒙蔽清窍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87例观察与护理
4
作者 王玉琼 余志敏 秦世裕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7年第2期58-59,共2页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笔者从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用验方“乌贝芨甘散”合方配合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87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7例中,男性69例,女性17例,年龄22...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笔者从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用验方“乌贝芨甘散”合方配合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87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7例中,男性69例,女性17例,年龄22—46岁63例。47—64岁24例。病程最短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观察与护理 民族医专 肝气郁结型 大便隐血试验 慢性病 胃酸分泌 消化性溃疡 饮食积滞
下载PDF
针刺加蓖麝膏治疗面神经麻痹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茂珍 李香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31,42,共2页
针刺加蓖麝膏治疗面神经麻痹张茂珍,李香主题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中药外敷疗法,蓖麝膏/治疗应用笔者自1976年至1991年,应用针刺外加蓖麝膏局部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74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均... 针刺加蓖麝膏治疗面神经麻痹张茂珍,李香主题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中药外敷疗法,蓖麝膏/治疗应用笔者自1976年至1991年,应用针刺外加蓖麝膏局部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74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患者,男42人,女32人,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蓖麝膏
下载PDF
电针配合万拉法新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雅明 刘翠峰 朱晓红 《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电针 万拉法新 抑郁症 疗效
下载PDF
崩漏证治进展
7
作者 齐晓琳 李叶双 王冰飞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11,共3页
崩漏证治进展黑龙江中医学院92研究生齐晓琳鸡西煤炭医专附院中医科李叶双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王冰飞指导马宝璋本文将崩漏证治进展,结合自己的临床研究,做以综述,敬请同道斧正。1崩漏的概念崩漏是中医妇科常见病,南与漏是子宫异... 崩漏证治进展黑龙江中医学院92研究生齐晓琳鸡西煤炭医专附院中医科李叶双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王冰飞指导马宝璋本文将崩漏证治进展,结合自己的临床研究,做以综述,敬请同道斧正。1崩漏的概念崩漏是中医妇科常见病,南与漏是子宫异常出血的两种不同形式,都存在非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针刺加服药治疗面神经炎54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欣华 《中医研究》 1993年第1期45-45,共1页
近年来本人运用针灸、中药、外敷三合法治疗面神经炎54例,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龄在35岁以下者13例,35~50岁者24例,50岁以上者17例,病程10天以内40例,10天~1月8例,1月以上6例;右侧患者20例,左侧患... 近年来本人运用针灸、中药、外敷三合法治疗面神经炎54例,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4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1例;年龄在35岁以下者13例,35~50岁者24例,50岁以上者17例,病程10天以内40例,10天~1月8例,1月以上6例;右侧患者20例,左侧患者34例。治疗方法面神经炎,属于中医“中风”、“口眼歪斜”范畴。多由正气不足,络脉空虚,腠理不密,风邪乘虚侵袭,致使风痰阻于络道所致。运用针灸、中药、外敷三合法,以疏通经络,驱除风寒,调补气血为治疗原则。一、针刺穴位:颊车、下关、地仑、阳白、合谷等穴。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6次为1疗程。二、疏风牵正汤处方:荆芥10g 白附子6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炎 三合法 牵正汤 疏通经络 口眼歪斜 外敷法 中药 针灸 治疗原则 调补气血
下载PDF
试谈“治本”与“治标”——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文件体会
9
作者 黄丽华 《井冈山医专学报》 1996年第4期71-72,共2页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要求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礼貌、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以加强职业道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十四届六中全会 职业道德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 职业道德教育 邓小平理论 行业不正之风 社会主义道德 综合治疗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下载PDF
听宫穴封闭治疗周围型面瘫
10
作者 郭井根 《井冈山医专学报》 1996年第4期50-50,共1页
周围型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一侧发病。笔者自1991年以来用穴位封闭法治疗本病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8~64岁,病史最长20天,最短1天,右侧9例,左侧11例,20例均在门诊治疗。
关键词 周围型面瘫 听宫穴 封闭治疗 面神经功能 穴位封闭法 强的松龙 普鲁卡因 面神经瘫痪 门诊治疗 《诸病源候论》
下载PDF
学习《伤寒论》痞证辨治的体会
11
作者 杨和春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3年第2期26-28,共3页
痞证是以胃脘部痞塞闷满为主证的证候名称,为临床的常见证之一。《伤寒论》中论述的痞证,是指病人自觉心下痞满不舒,按之濡或硬,但不疼痛的一种症侯,其病因病机虽有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不同,但总的病机都是胃气壅滞。如果心下痞硬疼痛... 痞证是以胃脘部痞塞闷满为主证的证候名称,为临床的常见证之一。《伤寒论》中论述的痞证,是指病人自觉心下痞满不舒,按之濡或硬,但不疼痛的一种症侯,其病因病机虽有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不同,但总的病机都是胃气壅滞。如果心下痞硬疼痛者则名结胸,若仅觉心下烦闷不舒,不硬不满者则名为“心下支结”,此二证均不属于痞证范围。关于痞证的成因,《伤寒论》中多认为是误下所致,如《伤寒论》中所述:“病发于阴而复下之,因依痞也”。(13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及入里则作痞”。(151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痞证 泻心汤 心下痞硬 病发于阴 心下痞满 误下 胃脘部 心下支结 伤寒中风
下载PDF
鼓胀的辨证施护
12
作者 代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2年第2期66-67,共2页
鼓胀,西医指肝硬化腹水,腹腔肿痛,结核性腹膜炎等病形成的腹水症。临床上以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腹部脉络显露为特征。因该病病程长、治疗棘手,所以恰当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和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起着重要作用。现就其护理体会分述如下。
关键词 辨证施护 皮色苍黄 肝硬化腹水 结核性腹膜炎 病人治疗 腹水症 程长 胀满 渴不欲饮 脉细
下载PDF
赵昌基治疗疑难杂证验案举隅
13
作者 赵晓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4年第2期36-37,共2页
家父赵昌基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医从教四十余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内外妇儿各科兼通。中医尤长于内科疑难症的诊治,遣方用药独具匠心,疗效显著。现将随父应诊治疗疑难病的验案举隅如下:案一:中风(脑血栓)
关键词 疑难杂证 验案 举隅 理论与实践 遣方用药 空腹血糖 阴虚燥热 地骨皮 中医世家 疑难病
下载PDF
顽固性皮肤瘙痒症验案二则
14
作者 赵小琴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0年第2期42-43,共2页
家父赵昌基老中医,行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各科均有独特之处,尤对疑难杂症多有研究。例如自拟乌蝉汤(基本方:生首乌,蝉衣、生地、紫草、荆芥、防风,大枣)治疗各种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顽固性... 家父赵昌基老中医,行医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各科均有独特之处,尤对疑难杂症多有研究。例如自拟乌蝉汤(基本方:生首乌,蝉衣、生地、紫草、荆芥、防风,大枣)治疗各种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近几年来,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及风疹块等,每获良效。现举验案两则报道如下:案一:患者郭某,男,58岁,恩施市邮电局干部。一九八五年六月四日初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瘙痒症 生首乌 基本方 养血祛风 红色皮疹 祛风止痒 血虚风燥 痒风 肌肤失养 火解
下载PDF
浅谈肝炎的辩证施护
15
作者 贺琼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3年第1期82-83,共2页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且病程一股较长易迁延、复发。它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等范畴。其病变部位在肝,而与胆、脾、胃、肾等脏腑的关系甚为密切。其临床证候复杂,常见的有寒湿或湿热阻滞肝胆,肝郁气滞,阴虚淤滞等型。我们在药物治...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且病程一股较长易迁延、复发。它属于中医的“黄疸”胁痛等范畴。其病变部位在肝,而与胆、脾、胃、肾等脏腑的关系甚为密切。其临床证候复杂,常见的有寒湿或湿热阻滞肝胆,肝郁气滞,阴虚淤滞等型。我们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行“同症异护,异症同护”的护理措施,在肝炎病的治疗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来在肝炎的辩证施护上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施护 临床证候 湿热阻滞 脾、胃、肾 寒湿 等型 肝胃不和 湿热蕴结肝胆 暖气频作 黄疽
下载PDF
浅谈泄泻的辩证施护
16
作者 张献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0年第1期86-87,共2页
泄泻是中医内儿科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以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对本病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施以恰当的护理能提高疗效,本人就临床护理中的体会略述管见,就正于同道.
关键词 辩证施护 内儿科 临床护理 厥阴俞穴 夏秋两季 督俞穴 药物治疗 湿热郁蒸 症状护理 热泻
下载PDF
新型护理知识结构应用于糖尿病合并症之探讨
17
作者 张献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3年第2期62-63,共2页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至醣、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特征为血糖升高、尿糖。引起临床上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症群。严重时导致酮症酸中毒,是病人在各种致...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代谢内分泌疾病。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至醣、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特征为血糖升高、尿糖。引起临床上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症群。严重时导致酮症酸中毒,是病人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相继出现两个以上脏器功能衰竭而至临床综合症。也是尿糖晚期病人的最终并发症,其死亡率之高,医学界已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症 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分泌 代谢内分泌 病理生理 多尿 结构应用 遗传倾向 胰岛素剂量 酮体
下载PDF
《付青主女科》调经浅谈
18
作者 胡烈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0年第2期40-41,共2页
《付青主女科》一书,理法严谨,方药简效,辨证施治不落古人窠臼,制方用药独创而见新义,其学术思想另树一帜,对女科发展影响颇深.本文仅就付氏对月经不调的证治及其方药运用试作浅谈,如有不正之处,望前辈及同道斧正.一、学术见解,师古创... 《付青主女科》一书,理法严谨,方药简效,辨证施治不落古人窠臼,制方用药独创而见新义,其学术思想另树一帜,对女科发展影响颇深.本文仅就付氏对月经不调的证治及其方药运用试作浅谈,如有不正之处,望前辈及同道斧正.一、学术见解,师古创新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其病变以月经周期或经量等出现异常为临床特征.先贤对本病病因病机论述虽多,但不外邪气内侵,气血失调,胞脉受阻,以脏腑辨证总不越心脾肾,治则多不出乎扶正驱邪以调经.然付氏对其证治帅古而有创新,在治法方面明确提出“不损天然之气血,便是调经之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科 月经不调 气血失调 制方用药 胞脉受阻 方药运用 药简 引血归经 经量 学术见解
下载PDF
试谈语言心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19
作者 张献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1年第1期68-69,65,共3页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沟通护理工作者与病人感情的媒介,也是调整病人心理平衡和研究病人焦虑、恐惧、悲观、孤独等多方面的不良心理的重要途径。病人可以通过语言来评价医务工作质量,歌颂医务人员的美德。护土使用语言能传播医...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沟通护理工作者与病人感情的媒介,也是调整病人心理平衡和研究病人焦虑、恐惧、悲观、孤独等多方面的不良心理的重要途径。病人可以通过语言来评价医务工作质量,歌颂医务人员的美德。护土使用语言能传播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温暖。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工作质量 语言美 焦虑感 护理工作人员 护理质量 南丁格尔 医务工作人员 医护工作 精神饱满
下载PDF
男性不育从肾论治三法
20
作者 胡烈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2年第1期34-36,共3页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而主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说明肾为藏精之脏,生殖之本,天癸之源。男性不育,虽病因复杂...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气而主生殖。《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说明肾为藏精之脏,生殖之本,天癸之源。男性不育,虽病因复杂,但总不外脏腑功能失调及寒热虚实变化。然“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男子之精气不足,则水亏其源,火衰其本,可致不射精或阳萎而不育;封藏失职,可致遗精早泄而不育。足见男性不育,肾为根本。本人根据上述机理,拟温肾助阳、益肾填精、滋肾降火三法,治疗男性不育,取得良好效果。今不揣浅陋,简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肾论治 三法 遗精早泄 肾为先天之本 六节脏象 封藏之本 封藏失职 温肾助阳 上古天真论 男性不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