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蕊异黄酮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1
作者 赵明慧 薛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73-878,883,共7页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毛蕊异黄酮低剂量组、毛蕊异黄酮高剂量组。将H9C2细胞分为四... 目的:探讨毛蕊异黄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毛蕊异黄酮低剂量组、毛蕊异黄酮高剂量组。将H9C2细胞分为四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毛蕊异黄酮组、重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蛋白组。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功能,ELISA法测定心肌标志酶,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测定心肌组织和H9C2细胞凋亡情况,PPI网络分析毛蕊异黄酮的靶点预测和分子对接,胆囊收缩素八肽(CCK)8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检测心肌HMGB1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较假手术组左心室舒张阶段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阶段末期内径(LVESD)均上调(均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下调(均P<0.05);心肌纤维断裂,炎性细胞浸润增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显著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量升高,Cleaved caspase-3水平上调;HMGB1表达量增加(均P<0.05)。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毛蕊异黄酮低、高剂量组LVEDD、LVESD均下调(均P<0.05),而LVEF和LVFS均上调(均P<0.05);心肌组织纤维排列尚规则,炎性细胞数量较少;血清CK-MB、LDH和cTnI水平降低;TUNEL阳性细胞数量降低,Cleaved caspase-3水平下调;HMGB1表达量降低(均P<0.05)。PPI和分子对接显示毛蕊异黄酮与HMGB1能较好的结合。缺氧/复氧组较对照组H9C2细胞TUNEL细胞阳性数量显著升高,Cleaved caspase-3、HMGB1、TLR4、NF-κB p65表达上调(均P<0.05)。毛蕊异黄酮组较缺氧/复氧组H9C2细胞TUNEL细胞阳性数量降低,Cleaved caspase-3、HMGB1、TLR4、NF-κB p65表达下调(均P<0.05)。而毛蕊异黄酮组基础上给予rHMGB1后,毛蕊异黄酮的保护作用被逆转。结论:毛蕊异黄酮能够明显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可能与抑制HMGB1/TLR4/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毛蕊异黄酮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炎症 细胞凋亡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清总胆红素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王赫男 薛凌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666-669,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红素(TBIL)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分析三者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CH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鞍山市中心医院且符合标准...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红素(TBIL)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分析三者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在CH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鞍山市中心医院且符合标准的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与141例同期就诊的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非心力衰竭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测得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TBIL、FT3水平。心衰组患者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55例、Ⅲ级51例和Ⅳ级54例,统计分析心衰组与对照组间及心衰组组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性,研究上述指标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探讨RDW、TBIL、FT3在CHF患者中的联合诊断价值。结果RDW-CV、TBIL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FT3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三者联合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一因素。结论RDW-CV、TBIL与FT3是CHF的预测因素,RDW-CV、TBIL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FT3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三者联合检测CHF的价值高于单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红细胞指数 胆红素 甲状腺激素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许耘红 何穗镕 李丽青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2期199-199,202,共2页
目的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9月我院的心内科实习生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观察组实习生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进... 目的探究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循证医学思想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7-9月我院的心内科实习生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观察组实习生则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循证医学进行教育,对比两组实习生在我科实习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同时调查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实习生的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实习生对心内科教学方法满意度88.0%(44/5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34/5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结合循证医学思想能够显著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提升实习生对心血管内科临床知识学习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临床实习 教学 循证医学思想
下载PDF
PBL联合DOPS在心内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世祥 王斌 +1 位作者 郭国锋 陈晞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3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PBL联合DOPS在心内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10月在本院心内科实习的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9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组一采用PBL联合DOPS联合教学,组二采用LBL教学,组三采用PBL教学,全部采用... 目的分析PBL联合DOPS在心内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10月在本院心内科实习的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9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三组,组一采用PBL联合DOPS联合教学,组二采用LBL教学,组三采用PBL教学,全部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对比三组学生在心内科病房表现、技能考试成绩、学生和教师满意度等方面的教学效果。结果组一学生心内科病房表现、技能考试成绩、学生和教师满意度均高于另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三病房表现和技能考试成绩高于组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联合DOPS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在临床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并提高效率,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LBL DOPS 本科教学 心内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武传举 李玄祎 +1 位作者 马权 邱雅慧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年第2期52-56,共5页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住院的18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老年抑郁量表对其抑郁情况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总胆红素(Total bil...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在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住院的18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老年抑郁量表对其抑郁情况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固醇(Total Bilirubin,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甘油三酯(Total Bilirubin,TG)等生化结果,分析其与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结果抑郁阳性患者73例,占40.1%。抑郁组患者中女性、空巢老人、TG、Non-HDL-C与非抑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DS-30评分与TC、TG、LDL-C、Non-HDL-C、Gensini评分具有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发生率高(40.1%),女性、空巢老人、TG及Non-HDL-C水平升高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抑郁 血脂
下载PDF
PBL结合CBL教学法在麻醉医师TEE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谭正玲 刘先保 +5 位作者 陈涛 燕翼 周星星 石磊 朱珺琳 王寿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基于案例(case-basedlearning,CBL)应用于麻醉医师掌握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trans 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将广州医科大学...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基于案例(case-basedlearning,CBL)应用于麻醉医师掌握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trans 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的效果。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2月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0名麻醉医师分为试验组(CBL+PBL)和对照组基于授课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每组20名,试验组采取PBL结合CBL教学法,LBL组采取传统的讲授式给学员培训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比2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图像解读能力以及临床应用能力4个方面进行考核,培训完毕后并调查2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基础理论知识[(83.20±2.56)分]、技能操作能力[(81.90±2.20)分]、图像解读能力[(83.15±2.78)分]以及临床应用能力[(86.20±3.89)分]分数高于对照组基础理论知识[(72.45±2.32)分]、技能操作能力[(74.20±2.54)分]、图像解读能力[(73.20±2.09)分]以及临床应用能力[(73.29±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相比对照组自我能力[(7.45±0.27)分]、教学形式[(7.39±0.23)分]、教学效果[(7.42±0.22)分],试验组自我能力[(8.50±0.28)分]、教学形式[(8.49±0.25)分]、教学效果[(8.55±0.26)分]对教学方法的总体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与LBL教学法相比,PBL结合CBL教学法可以更有效地帮助麻醉医师掌握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提高麻醉医生对TEE的操作技能以及掌握TEE在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能力,且学员对PBL结合CBL教学法的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CBL 教学方法 麻醉医师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教学效果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精细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
7
作者 赵越 《益寿宝典》 2023年第1期46-48,共3页
下载PDF
8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海滨 姜志安 +1 位作者 刘向东 杨志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156-515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89例,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嘱患者术后1年来院复诊,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组)和B组(未狭...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89例,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嘱患者术后1年来院复诊,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组)和B组(未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植入支架直径,结合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和生活习惯差异,探讨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成功行PCI术患者89例,平均年龄(69.6±7.8)岁。术后1年复诊8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情况为:A组52例,B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但在吸烟、运动与否,既往糖尿病史,植入支架直径、生化指标(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能影响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中,吸烟,既往糖尿病史和高的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危险因素,运动、植入支架直径及血清总胆红素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临床需对高危患者加强生化指标监测和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并在行PCI术时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支架,则有望预防和减少PCI术后的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0
9
作者 林育辉 戴文军 何晓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27-1329,1334,共4页
目的观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房... 目的观察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浓度变化,探讨其在房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5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并选取78例心功能正常的窦性节律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H-FABP、hs-CRP以及Hcy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房颤患者的H-FABP、hs-CRP以及Hcy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这三种标记物的浓度也逐渐增加(P<0.05)。结论 H-FABP、hs-CRP以及Hcy与房颤发生、维持及心肌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且与房颤患者的心衰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个性化康复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 被引量:32
10
作者 黄兆琦 黄淑玲 +2 位作者 袁慧萍 马莉 陈晞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892-4895,共4页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运动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慢性心衰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心功能分级和目标代谢当量制定的个性化康复运动疗法... 目的 探讨个性化康复运动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150例慢性心衰患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根据心功能分级和目标代谢当量制定的个性化康复运动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左房容积(LA)、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与A峰比值(E/A)、E峰与e峰比值(E/e)〕和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5min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相关<50ms个数占心跳数百分比(PNN50)和全程相邻RR间期差的平方根(RMSSD)〕,观察治疗期间两组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康复组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康复组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康复组LA、E/e较对照组下降更多,而LVEF、E/A较对照组升高更多(P<0.05)。治疗后,康复组SDNN、SDANN、PNN50和RMSSD较对照组升高更多(P<0.05)。整个治疗期间,两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和常规12导联心动图均未发生明显异常情况。结论 个性化康复运动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慢性心衰较单独的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康复运动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对AKT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卫 陈永权 +4 位作者 伍金雷 刘欣 陈晞明 陈盛强 孙卫文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63-66,130,共5页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对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假手术(Sham)组(n=6)和模型(Model)组(n=24);模型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对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假手术(Sham)组(n=6)和模型(Model)组(n=24);模型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CHF模型,术后8周存活16只,再随机分为EPO组与对照(Control)组各8只。EPO组予以3 000 U/kg EPO腹腔注射,3次/周,连续4周;Sham组、Control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后4周、8周、12周(即给药4周)行心脏彩超检查大鼠心功能。第12周末全部大鼠禁食24 h后处死,观察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心肌细胞凋亡及计算凋亡指数(AI);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P-AKT/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Model组4周时出现心室肥厚,8周时出现心力衰竭;EPO干预4周后较Control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5),收缩末期室间隔厚度(IVSs)、收缩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s)、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明显降低(P<0.05)。EPO组AI较Control组显著降低(23.87%±1.45%vs 35.58%±2.81%,P<0.01);与Sham组(0.81±0.17)比较,Control组(0.35±0.06)P-AKT/AKT OD值明显降低,EPO组(1.61±0.16)较Control组升高(P<0.01)。结论 EPO可有效改善CHF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促进AKT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心力衰竭 心肌凋亡 AKT蛋白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无慢性肾脏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吕良冬 叶向阳 +2 位作者 王永光 潘嘉西 薛维基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70-72,7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是否独立于肾功能。方法共有305例患者入组,主要统计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肾小球滤过率(e GFR)和冠脉积分,以血清Cys C水平为标准,按四分位数分四组,然后做相...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对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是否独立于肾功能。方法共有305例患者入组,主要统计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肾小球滤过率(e GFR)和冠脉积分,以血清Cys C水平为标准,按四分位数分四组,然后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1冠心病组Cys C水平(0.83±0.35)显著高于对照组(0.72±0.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分随血清Cys C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加重。3 Cys C与炎症指标hs-CRP、纤维蛋白原相关。4 Cys C是独立于e GFR的冠心病的预测指标。结论本研究认为Cys C作为一种理想的反映GFR变化内源性标志物,与冠心病有明显相关性,是独立于e GFR,并且提示炎症是联系Cys C与CAD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水平 肾小球滤过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小武 曹美英 +1 位作者 童巧薇 罗利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0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强化组患者加用瑞舒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对照组加用...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强化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强化组患者加用瑞舒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对照组加用瑞舒伐他汀片10 mg/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8水平较前明显下降(t=2.39、2.45、2.31、3.14、3.37、2.84,P<0.05),且强化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t=2.38、2.44、2.24,P<0.05);同时强化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χ2=4.55,P<0.05)。对照组和强化组治疗过程中分别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例(10.53%)和6例(15.79%),症状均较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能明显降低血清hs-CRP、TNF-α和IL-8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具有良好心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瑞舒伐他汀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8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涯雯 黄鸿晖 +3 位作者 郭苇航 曾静贤 雷学恒 陈友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426-2428,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相对最佳剂量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均n=20),A、B、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0.3、0.6、1.0μg/kg右美托咪定,D组拔管前给予等...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相对最佳剂量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0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组(均n=20),A、B、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0.3、0.6、1.0μg/kg右美托咪定,D组拔管前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患者麻醉前(T1)、拔管时(T2)和拔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各组在T2、T3时段的SBP、DBP及HR显著高于T1时段(P<0.05),A、B、C组显著低于D组,且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恶心呕吐、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6μg/kg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预防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相对最佳,且不延长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剂量
下载PDF
内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后的迁移、归巢与分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晓青 林育辉 +5 位作者 黄淑玲 戴文军 许耘红 陈友权 陈晞明 陈敏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81-2985,共5页
背景:目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移植外源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对受损心肌进行修复与再生,而有关内源干细胞迁移、归巢及分化的研究比较少。目的:观察内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后迁移、归巢以及分化情况。方法:成年雌性C57BL/6... 背景:目前的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移植外源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对受损心肌进行修复与再生,而有关内源干细胞迁移、归巢及分化的研究比较少。目的:观察内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梗死后迁移、归巢以及分化情况。方法: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心肌梗死组(n=4)小鼠建立骨髓重建模型,于骨髓重建4周后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处死;对照组(n=3)小鼠进行单纯骨髓重建,于骨髓重建4周后处死。取心脏组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TroponinⅠ的表达,观察心肌梗死后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心肌组织中的分布、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骨髓重建小鼠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均可见到发绿色荧光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梗死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切片均可见部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GFP、TroponinⅠ和PI三阳性,心肌梗死组三阳性的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增多,表明心肌梗死后内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迁移、归巢到受损的心肌组织并获得心肌分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间质干细胞 心肌梗塞 细胞分化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重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分化 迁移 归巢
下载PDF
优化营养配方饮食对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诱因管理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淑玲 王嘉莉 +1 位作者 董嘉欣 曾青山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7期853-855,共3页
目的 分析优化营养配方饮食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诱因管理效果,以达到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住院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自主饮食模式,... 目的 分析优化营养配方饮食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诱因管理效果,以达到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住院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自主饮食模式,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优化营养配方干预,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状况的评定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3个月后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情况及随访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营养状况评分为(4.22±0.75)分,对照组的营养状况评分为(6.38±0.48)分,两组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MI、HbA1c、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下降的趋势;而对照组LVEF较前则明显下降;对照组患者有1例出现了心力衰竭恶化死亡。结论 优化营养配方饮食干预应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中,可以有效的延缓心力衰竭的恶化,帮助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诱因管理 优化营养配方 营养评估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钱孝贤 郑振声 +4 位作者 吴伟康 陈燕铭 张书刚 高国全 陆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 +反搏组 (反搏组 ) 3组 ,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 ,用改良硝...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心肌梗死犬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和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9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缺血 +反搏组 (反搏组 ) 3组 ,采用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 ,用改良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心肌缺血前后血清NO含量、以及心肌组织的NO含量和NOS比活性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的NOS亚型即诱导型NOS(iNOS)和内皮型NOS(eNOS)的蛋白合成 ,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构成型NOS(cNOS)信使核糖核酸 (mRNA)的基因表达。结果 :在冠状动脉结扎前和结扎后 6 0min ,3组犬血清NO含量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结扎后 12 0min和 180min时 ,反搏组犬血清NO含量明显高于缺血组 (P <0 0 5 )。正常组和反搏组犬心肌组织NO含量和NOS比活性均大于缺血组 (P <0 0 5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心肌缺血时iNOS蛋白合成增多 ,而eNOS蛋白合成减少 ;体外反搏对iNOS有抑制作用 ,对eNOS有促进作用。此外心肌缺血时cNOS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 ,反搏可促进cNOSmRNA的表达。结论 :体外反搏促进NO的产生可能是其抗心肌缺血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一氧化氮 体外反搏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浆t-PA,PAI及D-二聚体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洪 刘竞 +1 位作者 李轶男 张梦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9期3-5,共3页
该文研究74例住院心绞痛患者(其中SAP组26例,UAP组48例)的血浆t-PA活性、PAI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心绞痛患者组t-PA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AI活性及D-一聚体含量显著增高;SAP组t—PA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 该文研究74例住院心绞痛患者(其中SAP组26例,UAP组48例)的血浆t-PA活性、PAI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心绞痛患者组t-PA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AI活性及D-一聚体含量显著增高;SAP组t—PA活性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但PAI活性和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增高;UAP组t—PA活性较健康对照组和SAP组均显著降低且PAI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增高;揭示SAP患者有纤溶活性降低,但UAP患者纤溶活性降低更显著,并且有冠脉内微血栓形成的指标改变,这对了解UAP的发生及指导抗凝溶栓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T-PA PAI D-二聚体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郑巨克 黄伟剑 +1 位作者 陈利琼 潘嘉西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观察组给...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生化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并测定患者心脏功能相关参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IL-17和IL-1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LVS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抑制炎症,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阿托伐他汀 高血压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璘 刘金来 +3 位作者 周汉健 赵长林 彭朝权 钱孝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0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 ,并探讨其诊疗指引。方法 分析包括初发型、恶化型、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共 6 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资料 ,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7... 目的 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 ,并探讨其诊疗指引。方法 分析包括初发型、恶化型、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共 6 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介入心脏病学诊疗资料 ,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37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 ,占5 8 7% ,其中 70 3 %狭窄程度大于 5 0 % ,43 8%为多支冠脉狭窄。年龄、性别、病程、血脂在冠脉狭窄与非狭窄患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意义 ,但伴高血糖或高血压的患者冠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高血糖或高血压患者。另冠脉狭窄中 6 7 5 %患者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ST下移≥ 0 2mV。 2 6例冠脉狭窄大于 5 0 %的患者作了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消失。结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尤其伴高血压、高血糖或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ST下移≥ 0 2mV患者多数有冠脉器质性狭窄 ,甚至为多支冠脉狭窄 ,其次不稳定性心绞痛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潜在的病理解剖基础 ,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便进一步治疗 ,必要时行介入治疗 ,三支病变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造影 血运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