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涛 王海燕 +4 位作者 刘丽玲 张新臣 郭守利 王海霞 林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 利用手术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方法  5 6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 3组 ,实验组 :结扎胆总管末端 ;对照组 :按Nevalainen法 ,结扎胆总管开口远、近各 1cm的十二指肠 ;正常组 :正常Wist ar大鼠。实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 利用手术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方法  5 6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 3组 ,实验组 :结扎胆总管末端 ;对照组 :按Nevalainen法 ,结扎胆总管开口远、近各 1cm的十二指肠 ;正常组 :正常Wist ar大鼠。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 10、2 4、4 8h采血测定血清淀粉酶、血清钙及血糖 ,观察胰腺大体病理变化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的血清淀粉酶显著高于正常组 ,血清钙显著低于正常组 ,而血糖差异不显著。结论 经生化分析及组织学检查提示急性胰腺炎 (AP)动物模型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急性胰腺炎 动物模型 手术 AP 病理学
下载PDF
喉咽清水蜜丸毒理学实验研究
2
作者 张一飞 郭守利 +2 位作者 吴琳华 刘红梅 王晔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74-374,共1页
关键词 喉咽清水蜜丸 毒理学 中药 慢性咽喉炎 小鼠
下载PDF
对大鼠胰岛两种不同分离纯化方法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王海霞 郭守利 +2 位作者 林彦 李涛 王海燕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 选择最佳鼠胰岛的制备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的胶原酶消化法及不连续密度梯度纯化法。结果 Dextran法和Ficoll法分离纯化出胰岛细胞成活率无明显差异 ,且价格相差数十倍。
关键词 大鼠 胰岛 分离 纯化 细胞
下载PDF
哌醋甲酯抗过敏性休克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郑海洪 闫晓辉 +3 位作者 谷春山 谷欣 孟令云 齐晓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1-612,共2页
目的:观察哌醋甲酯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豚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以马血清(DES)和鸡蛋蛋白(OVA)制备过敏性休克模型,设模型组,盐酸肾上腺素(Adr)阳性对照组及哌醋甲酯0.5,1,2mg·kg-1体重3个剂量组,观察... 目的:观察哌醋甲酯抗过敏性休克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豚鼠和Wistar大鼠,分别以马血清(DES)和鸡蛋蛋白(OVA)制备过敏性休克模型,设模型组,盐酸肾上腺素(Adr)阳性对照组及哌醋甲酯0.5,1,2mg·kg-1体重3个剂量组,观察各组死亡率并作χ2检验。结果:在豚鼠实验中,模型组、Adr及哌醋甲酯3个剂量组死亡率分别为11/12;3/12;7/12;4/12;3/12。在哌醋甲酯3组中除小剂量外,其余两组死亡率与模型组相比,P<0.05,与Adr组相比,P>0.05。在大鼠实验中结果类似豚鼠实验,哌醋甲酯中、大剂量组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Adr组比较,P>0.05。结论:两项实验均表明哌醋甲酯有抗过敏性休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醋甲酯 过敏性休克 马血清 鸡蛋蛋白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海霞 李永明 +5 位作者 陈文华 潘洪志 常东 万丽葵 肖白曼 许丽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B(a)P]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过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n=30):正常对照组、B(a)P组、番茄红素高[20mg/kg+B(a)P]、中[10mg/kg+B(a)P]、低[5mg/kg+B(a)P]3个不同剂量的实验组...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苯并(a)芘[B(a)P]诱发小鼠前胃组织癌变过程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n=30):正常对照组、B(a)P组、番茄红素高[20mg/kg+B(a)P]、中[10mg/kg+B(a)P]、低[5mg/kg+B(a)P]3个不同剂量的实验组,实验组与B(a)P组给予B(a)P,建立前胃癌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形成的作用;同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检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肿瘤形成,其余4组均见肿瘤形成,并经病理证实。番茄红素高、中、低剂量组、B(a)P对照组前胃肿瘤发生率分别为50%、60%、80%、1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高、中、低剂量组和B(a)P对照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DNA氧化损伤加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B(a)P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高剂量组MDA含量降低,高、中剂量组SOD活性升高,DNA氧化损伤减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番茄红素对GSH-Px影响不显著。结论番茄红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脂类氧化产物,减轻细胞DNA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苯并(A)芘 胃癌 DNA损伤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小鼠脂类及细胞DNA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海霞 李永明 +5 位作者 陈文华 潘洪志 常东 万丽葵 肖白曼 许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2-345,I0004,共5页
目的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的抑制机制及对脂类和淋巴细胞DNA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3组饲喂高、中、低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饲料,阳性与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实验组与阳性组灌喂含人... 目的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对小鼠前胃癌的抑制机制及对脂类和淋巴细胞DNA的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3组饲喂高、中、低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饲料,阳性与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实验组与阳性组灌喂含人类致癌物苯并(a)芘B(a)P的色拉油(浓度为5 mg/mL),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色拉油,每周两次,共8次,建立前胃癌模型,24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肿瘤生长及脂类和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情况。结果番茄红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给予番茄红素后能降低前胃癌的发生率,可提高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减少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P<0.05)。结论番茄红素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酶功能,降低脂类氧化产物MDA,减少淋巴细胞DNA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番茄红素 前胃癌 DNA损伤
下载PDF
新型防霉剂富马酸酯类 被引量:6
7
作者 林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防霉剂 富马酸酯类 合成 工艺流程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前胃癌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肖白曼 王海霞 +3 位作者 王吉刚 张剑锋 万丽葵 潘洪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9年第5期530-532,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对前胃癌小鼠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KM小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饲喂高、中、低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饲料,阳性与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实验组与阳性组灌喂含B(a)P的色拉油(浓度为5mg/mL)... 目的建立小鼠前胃癌模型,探讨番茄红素对前胃癌小鼠体内的抗氧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KM小鼠随机分成5组,实验组饲喂高、中、低不同剂量的番茄红素饲料,阳性与正常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实验组与阳性组灌喂含B(a)P的色拉油(浓度为5mg/mL),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色拉油,每周2次,共8次。建立前胃癌模型,24周后处死动物,观察血清与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番茄红素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给予番茄红素后能降低前胃癌的发生率;番茄红素还能够提高小鼠SOD、GSH、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结论番茄红素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机体抗氧化酶功能,降低脂类氧化产物MDA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番茄红素 前胃癌 抗氧化功能
原文传递
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肝脏miR-122表达及其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9
作者 郑海洪 丁健 +6 位作者 张晓丽 李响 左立娇 段珊珊 张雪丽 姜旭 韩甦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肝脏组织微小RNA(miR)-122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体质量(100~120 g)分为对照组(100μl生理盐水灌胃)、感染4周组(100个华...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感染大鼠肝脏组织微小RNA(miR)-122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体质量(100~120 g)分为对照组(100μl生理盐水灌胃)、感染4周组(100个华支睾吸虫囊蚴灌胃)、感染8周组(100个华支睾吸虫囊蚴灌胃),每组8只。感染第3周开始收集大鼠粪便,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进行华支睾吸虫感染Wistar大鼠动物模型鉴定;感染4、8周组大鼠分别于感染4、8周后处死,对照组大鼠分别于感染4、8周后各处死4只,采集各组大鼠心脏血及左叶肝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损伤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miR-122表达水平,Luminex 200液相悬浮芯片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miR-122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光镜下,对照组大鼠肝细胞形态正常,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感染4周组大鼠肝脏组织汇管区周围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感染8周组大鼠肝细胞排列紊乱、出现不同程度肿胀,细胞质疏松浅染,部分肝细胞呈水样变性,肝脏组织内可见胆管扩张、胆管壁增厚。对照组和感染4、8周组大鼠肝脏miR-122(1.00±0.32、2.57±0.60、3.63±1.63),血清TNF-α[(0.14±0.06)、(0.43±0.09)、(0.61±0.10)ng/ml]、IL-6表达水平[(0.03±0.01)、(1.06±0.24)、(1.48±0.33)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36、69.99、82.23,均P<0.001);IL-1β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P=0.14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肝脏miR-122与血清TNF-α和IL-6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67、0.80,均P<0.001)。结论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引起宿主肝脏miR-122表达升高,且miR-122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微小RNA-122 肝损伤 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