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2 mapping技术在关节软骨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朱莉 敖锋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关节软骨在维持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节软骨损伤时常伴随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功能丧失等临床症状,而软骨由于缺乏血管、淋巴及神经的营养作用,受损通常难以修复,因此早期发现软骨的病变对临床及时有效采取保护和... 关节软骨在维持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节软骨损伤时常伴随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功能丧失等临床症状,而软骨由于缺乏血管、淋巴及神经的营养作用,受损通常难以修复,因此早期发现软骨的病变对临床及时有效采取保护和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1]。常规MRI及X线等影像学检查方法仅能通过形态改变、关节间隙的宽度等评价关节软骨病变,具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 mapping 关节软骨 磁共振
下载PDF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首诊COVID-19患者肺部CT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
2
作者 刘书铭 曾照军 +3 位作者 敖峰 谢兴武 贺欢 陈光斌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73-276,280,共5页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对COVID-19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进行数字化分析,并总结其特点及分析AI技术的优势。方法:应用依图肺部智能AI辅助系统对十堰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阳性且经临床多学科会诊确诊的66例COVI...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对COVID-19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资料进行数字化分析,并总结其特点及分析AI技术的优势。方法:应用依图肺部智能AI辅助系统对十堰市人民医院核酸检测阳性且经临床多学科会诊确诊的66例COVID-19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GE Light⁃Speed16MSCT进行胸部扫描,将影像学资料导入AI系统进行量化。总结新冠肺炎患者的CT征象,包括磨玻璃影、实变影等,并对AI系统构筑的密度直方图等进行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左右肺的磨玻璃、实变及总病灶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OVID-19患者主要的影像学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密度影伴部分肺组织实变;AI辅助诊断系统较人工阅片具有优势,可以定量病灶体积并能更好地识别病灶累计的肺叶。COVID-19患者右肺病灶体积、磨玻璃影病灶体积及实变病灶体积均大于左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I辅助系统构建的密度直方图可统计区间内各种类型病灶的像素数量,对监测病情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结论:AI技术的检测效率、能力及准确率均优于人工识别,AI技术可以通过量化病灶以及构建直方图等形式,更加直观地总结病灶的分布特点并分析病情的进展情况,因此AI技术对COVID-19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影像特征 CT 密度直方图
下载PDF
不典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并影像学表现分析
3
作者 闫懿 敖锋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96-397,412,F0004,共4页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是起源于肾近曲小管或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为第二常见的肾细胞癌亚型,其发病率仅次于肾透明细胞癌,约占10%~15%[1-2]。PRCC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腰腹部疼痛和腹部包...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是起源于肾近曲小管或远曲小管的上皮细胞,为第二常见的肾细胞癌亚型,其发病率仅次于肾透明细胞癌,约占10%~15%[1-2]。PRCC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腰腹部疼痛和腹部包块,CT平扫联合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是术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报道1例不典型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前误诊为肾透明细胞癌,主要是因为强化方式符合透明细胞癌典型“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而非乳头状肾细胞癌“缓慢升高”的强化方式。通过总结乳头状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容易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发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乳头状 CT 磁共振
下载PDF
腹壁下动脉出血经皮动脉栓塞2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郭燕 陈光斌 刘书铭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94-196,共3页
随着临床对于腹部诊疗的相关操作越来越多,而其腹壁下动脉位置浅表,容易受到损伤,造成相应血管产生后续并发症。本院于2023年2月前后接诊了2名因其腹壁下动脉出血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经皮动脉栓塞成功止血,现报道如下。1患者资料病例1... 随着临床对于腹部诊疗的相关操作越来越多,而其腹壁下动脉位置浅表,容易受到损伤,造成相应血管产生后续并发症。本院于2023年2月前后接诊了2名因其腹壁下动脉出血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后经皮动脉栓塞成功止血,现报道如下。1患者资料病例1,患者,女,65岁,因胸痛不适入院就诊,在院期间因治疗用药行经皮注射低分子肝素,半天前突发腹痛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 栓塞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锥形束CT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谢兴武 陈光斌 +3 位作者 贺欢 唐先志 李江山 熊妍希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相关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2019年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2例患...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相关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2019年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其中观察组62例患者TACE术中使用CBCT扫描技术行肝脏双期扫描,对肝脏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并实时引导插管及精准栓塞,并对栓塞效果进行评价;对照组58例患者行传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栓塞。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肿瘤的检出率、肿瘤供血动脉的完全识别率、超选择插管成功率、手术时间、累计辐射剂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月肿瘤缓解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检出率分别为100%、91.9%,P=0.006;观察组与对照组肿瘤供血动脉识别率分别为95.2%、 81.0%,P=0.016;观察组与对照组超选择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6.8%、84.5%,P=0.02;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月肿瘤缓解率分别为88.7%、70.7%,P=0.014;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0.29±7.10)min、(35.17±6.04)min,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累计辐射剂量分别为(196.55±11.62)mGy、(157.00±11.12)mGy,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BCT技术会相对延长TACE手术时间,增加辐射剂量,但在肿瘤的检出率、肿瘤供血动脉识别率及肿瘤近期缓解率方面均优于传统DSA造影,值得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锥形束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表阿霉素-明胶海绵微粒(EPI-GSP)栓塞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谢兴武 熊妍希 +2 位作者 唐先志 敖锋 陈光斌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71-374,385,共5页
目的:探究表阿霉素-明胶海绵微粒(Epirubici-Gelatin sponge particulate,EPI-GSP)栓塞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确诊大肝癌的52例患者,均行TACE治疗,其中观察组27例患者采用表阿霉素-明胶海绵微粒(EP... 目的:探究表阿霉素-明胶海绵微粒(Epirubici-Gelatin sponge particulate,EPI-GSP)栓塞治疗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确诊大肝癌的52例患者,均行TACE治疗,其中观察组27例患者采用表阿霉素-明胶海绵微粒(EPI-GSP)混悬液进行栓塞,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表阿霉素及空白明胶海绵微粒序贯栓塞,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6个月肿瘤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肿瘤部分缓解(PR)率及总缓解率(O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明胶海绵微粒(EPI-GSP)混悬液栓塞治疗大肝癌较序贯栓塞具有更好的近期疗效,具有一定的药物缓释作用,可供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海绵微粒 阿霉素 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下载PDF
罕见宫颈癌转移至腰大肌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莉 敖锋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614-615,F0003,共3页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的肿瘤。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1]。据国外文献报道,宫颈癌肌肉转移发生率不到1%[2],国内罕见报道。现报道1例宫颈癌转移至腰大肌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对宫颈癌少见部位转移...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的肿瘤。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1]。据国外文献报道,宫颈癌肌肉转移发生率不到1%[2],国内罕见报道。现报道1例宫颈癌转移至腰大肌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对宫颈癌少见部位转移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腰大肌 转移
下载PDF
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
8
作者 敖锋 闫懿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89-190,F0003,共3页
气管乳头状瘤是起源于正常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的带蒂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1],其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及局部肺不张导致的支气管阻塞引起的感染、呼吸困难等相应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咯血。气管乳头状瘤发病率较低... 气管乳头状瘤是起源于正常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的带蒂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1],其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喘息及局部肺不张导致的支气管阻塞引起的感染、呼吸困难等相应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咯血。气管乳头状瘤发病率较低,较少见,其影像学特征无明显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病理学提示肿瘤成乳头状生长,表面被覆鳞状上皮细胞为诊断乳头状瘤的“金标准”[2]。我院经气管镜病损切除术后送病检确诊气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鳞状细胞 乳头状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