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CysC、Cr及LDH水平变化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的价值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斌 陈雁 +5 位作者 张荣耀 李娜 耿伟 郭秀 张王刚 万楚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21期3471-3474,共4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肌酐(Cr)及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肌酐(Cr)及乳酸脱氢酶(LDH)变化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院参加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清Cys C、Cr及LDH水平,并分析其诊断及联合诊断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 C、Cr及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间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ys C、Cr及LDH阳性率分别为62. 5%、42. 5%、60. 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诊断效能对比,Cys C、Cr及LDH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最高,可达到95. 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伤患者血清Cys C、Cr及LDH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升高,且三者联合诊断灵敏度最高,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早期肾损伤 血清胱抑素C 肌酐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宋斌 陈雁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HAMA量表及HAMD量表对68例白血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白血病患...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Herth希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HAMA量表及HAMD量表对68例白血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总评分为(24.98±3.62)分,总体社会支持平均(62.35±5.48)分;白血病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25.85±3.12)分、(27.36±3.4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显示,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总评分与家庭外支持、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与总体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与总体社会支持、家庭外支持、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对目前及未来态度与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及负性情绪是影响白血病患者希望水平的重要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调整患者社会支持及负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希望水平 社会支持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7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毅刚 冯雪连 +2 位作者 胡平 周梅玲 万楚成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37-441,445,共6页
目的:分析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经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治疗。137例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我科经非血... 目的:分析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我科经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治疗。137例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在我科经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后,随访观察。结果:经过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的137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水平在短时间内均有显著回升,有效率达100%,37.0%的患者1周内血小板回升幅度超过50×109/L,67.8%的患者2周内血小板回升幅度超过100×109/L,94.0%的患者3周内血小板回升幅度超过100×109/L;仅有13例患者在随访时间内复发,复发率为9.5%。所治疗患者中仅4.4%的患者发生了轻度过敏反应,7.3%的患者发生了次中等量以上的腹腔积液。结论: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辅助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安全有效地缩短患者血小板回升时间,减少疾病复发概率,增加难治性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置换 非血浆输入性血浆置换
原文传递
口服与静脉注射补铁治疗炎症性肠病所致贫血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平 陶洪 +1 位作者 万楚成 郭毅刚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比较口服(OR)补铁与静脉注射(IV)补铁在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M)引起的贫血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查找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比较口服(OR)补铁与静脉注射(IV)补铁在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M)引起的贫血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查找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2000年1月1日到2016年8月1日。同时手动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采用Cochranc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694名患者。Meta分析显示,患者经静脉注射补铁后血红蛋白反应明显的患者显高于口服补铁的患者(OR:0.62,95%CI=0.45~0.88);经两种方式补铁后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差仅0.6 g/d L,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95%CI=-1.25~0.08,P=0.08);而经两种方式补铁后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差为89 ng/m L(95%CI=-148~29,P=0.003),但异质性高达97%;且口服补铁引起的停药的危险是静脉补铁的4.21倍(95%CI=2.05~8.64);5篇研究中经静脉补铁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个数为19例,而口服补铁仅1例(OR:0.20,95%CI=0.05~0.77);且口服补铁后的胃肠反应比静脉补铁严重。结论:研究表明静脉注射补铁对治疗炎症性肠病引起的贫血更加安全有效。静脉补铁对血红蛋白的提高与铁储备的恢复都要比口服补铁好,且停药情况与胃肠反应都要比口服补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炎症性肠病 补铁 口服 静脉注射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中枢神经病浸润2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张荣耀 李娜 +3 位作者 张露璐 李章志 张霞 万楚成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7-70,共4页
骨髓瘤细胞通常局限于骨髓微环境进行增殖,但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可表现为实质内或脑膜病变。现将近期诊治的2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浸润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并... 骨髓瘤细胞通常局限于骨髓微环境进行增殖,但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可表现为实质内或脑膜病变。现将近期诊治的2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浸润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MM合并CNS浸润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脑脊液流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