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知识、风景与“民间隐形结构”——《北障》的“地方性写作”
1
作者
文爽
《艺术广角》
2021年第5期109-114,共6页
老藤刊发于《中国作家》2021年第1期的长篇新作,有一个令人颇感陌生的标题,叫做“北障”。本以为标题所指,只是一片传说中的所在,然而正如作者在小说开篇引用的题记《黑龙江外记》中所交代的,“黑龙江省山为北障,山之大者曰内、外兴安...
老藤刊发于《中国作家》2021年第1期的长篇新作,有一个令人颇感陌生的标题,叫做“北障”。本以为标题所指,只是一片传说中的所在,然而正如作者在小说开篇引用的题记《黑龙江外记》中所交代的,“黑龙江省山为北障,山之大者曰内、外兴安岭。内岭环卫诸城,外岭限俄罗斯,冈峦起伏,联络群山,诸水多出其下。”[1]看起来“北障”似乎实有其地,抑或,它只是历史中流散泯灭的一处地标。而作者将之打捞起来,以小说的方式赋予它意义。一个陌生的语词这就样被激活,被重新锻造,进而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作家》
黑龙江外记
地域文化
独特意义
俄罗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迅文学奖、时代主题与中国故事
2
作者
文爽
《创作评谭》
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
鲁迅文学奖,中国文学界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之一,其目的是鼓励广大作者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发现和扶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文学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设有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
鲁迅文学奖,中国文学界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之一,其目的是鼓励广大作者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发现和扶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文学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设有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七大类奖项。从1997年第一届鲁迅文学奖到2022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的时间段经历了最初的两年一届、后来的三年一届,到2014年开始的四年一届,其审慎严谨的评选规则也在不断调整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文学界
诗歌奖
报告文学奖
评选规则
散文杂文
创新精神
原文传递
天柱山滑雪场(外一首)
3
作者
陈巨飞
《诗刊》
2024年第3期55-56,共2页
原文传递
新世纪二十年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观察与思考
4
作者
文爽
《创作评谭》
2021年第4期42-45,共4页
随着影视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世纪二十年来,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可谓层出不穷,而对此艺术实践的现象梳理与理论探讨,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实上,这种关注与图像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的转向高度相关。借助崛起的新媒介形...
随着影视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世纪二十年来,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可谓层出不穷,而对此艺术实践的现象梳理与理论探讨,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实上,这种关注与图像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的转向高度相关。借助崛起的新媒介形式,印刷文明时代的诸多经典纷纷被搬上荧幕,以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形式
图像时代
观察与思考
影视改编
文化娱乐产业
文学作品
理论探讨
新世纪
原文传递
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
被引量:
4
5
作者
格非
李洱
吕约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吕约:很荣幸能请到格非和李洱两位作家,来十月文学院进行这场对谈。题目当中,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古典写作和世界传统。今年正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各地都在开纪念或者反思"五四"传统的会议。可以说...
吕约:很荣幸能请到格非和李洱两位作家,来十月文学院进行这场对谈。题目当中,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古典写作和世界传统。今年正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各地都在开纪念或者反思"五四"传统的会议。可以说,"五四"时期,新文学跟旧文学是对立的状态,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
现代写作
新文学运动
价值观念
文学院
五四
旧文学
李洱
原文传递
记·纪·忆: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形式
被引量:
3
6
作者
吕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6-206,共21页
"记忆"是杨绛散文创作的核心主题。杨绛的记忆书写,作为"历史创伤的证言"而产生了客观的社会历史意义,在当代语境中树立起"记忆书写者"的历史形象。杨绛以记忆为主题的散文创作,融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于一...
"记忆"是杨绛散文创作的核心主题。杨绛的记忆书写,作为"历史创伤的证言"而产生了客观的社会历史意义,在当代语境中树立起"记忆书写者"的历史形象。杨绛以记忆为主题的散文创作,融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于一体,创造了独特的审美表达形式。本文从文本细读与符号分析入手,以《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回忆我的父亲》《我们仨》为研究重点,归纳总结出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编码方式,以及三种记忆文本的范型:"记""纪""忆"。三者具有不同的含义,并呈现为文体形式、文本结构以及叙述逻辑上的差异。本文阐释了三类记忆文本之间的异同:记,重在历史中的个人经验记录;纪,重在创伤混乱记忆的赋形;忆,重在复现往事的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绛
记忆书写
《干校六记》
《我们仨》
原文传递
题名
知识、风景与“民间隐形结构”——《北障》的“地方性写作”
1
作者
文爽
机构
北京
十月文学院
出处
《艺术广角》
2021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文摘
老藤刊发于《中国作家》2021年第1期的长篇新作,有一个令人颇感陌生的标题,叫做“北障”。本以为标题所指,只是一片传说中的所在,然而正如作者在小说开篇引用的题记《黑龙江外记》中所交代的,“黑龙江省山为北障,山之大者曰内、外兴安岭。内岭环卫诸城,外岭限俄罗斯,冈峦起伏,联络群山,诸水多出其下。”[1]看起来“北障”似乎实有其地,抑或,它只是历史中流散泯灭的一处地标。而作者将之打捞起来,以小说的方式赋予它意义。一个陌生的语词这就样被激活,被重新锻造,进而承载着地域文化的独特意义。
关键词
《中国作家》
黑龙江外记
地域文化
独特意义
俄罗斯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迅文学奖、时代主题与中国故事
2
作者
文爽
机构
北京
十月文学院
出处
《创作评谭》
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摘
鲁迅文学奖,中国文学界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文学奖之一,其目的是鼓励广大作者创造优秀的文学作品,发现和扶持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文学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共设有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诗歌奖、散文杂文奖、文学理论评论奖、文学翻译奖七大类奖项。从1997年第一届鲁迅文学奖到2022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选的时间段经历了最初的两年一届、后来的三年一届,到2014年开始的四年一届,其审慎严谨的评选规则也在不断调整完善。
关键词
鲁迅文学奖
现实主义精神
中国文学界
诗歌奖
报告文学奖
评选规则
散文杂文
创新精神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天柱山滑雪场(外一首)
3
作者
陈巨飞
机构
十月文学院
出处
《诗刊》
2024年第3期55-56,共2页
分类号
I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新世纪二十年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观察与思考
4
作者
文爽
机构
北京
十月文学院
出处
《创作评谭》
2021年第4期42-45,共4页
文摘
随着影视文化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世纪二十年来,当代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可谓层出不穷,而对此艺术实践的现象梳理与理论探讨,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事实上,这种关注与图像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的转向高度相关。借助崛起的新媒介形式,印刷文明时代的诸多经典纷纷被搬上荧幕,以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关键词
媒介形式
图像时代
观察与思考
影视改编
文化娱乐产业
文学作品
理论探讨
新世纪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
被引量:
4
5
作者
格非
李洱
吕约
机构
清华大学人
文学院
中文系
中国现代
文学
馆
十月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文摘
吕约:很荣幸能请到格非和李洱两位作家,来十月文学院进行这场对谈。题目当中,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这两个概念,分别对应着古典写作和世界传统。今年正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各地都在开纪念或者反思"五四"传统的会议。可以说,"五四"时期,新文学跟旧文学是对立的状态,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
关键词
中国传统
现代写作
新文学运动
价值观念
文学院
五四
旧文学
李洱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记·纪·忆: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形式
被引量:
3
6
作者
吕约
机构
北京
十月文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6-206,共21页
文摘
"记忆"是杨绛散文创作的核心主题。杨绛的记忆书写,作为"历史创伤的证言"而产生了客观的社会历史意义,在当代语境中树立起"记忆书写者"的历史形象。杨绛以记忆为主题的散文创作,融个人经验与历史记忆于一体,创造了独特的审美表达形式。本文从文本细读与符号分析入手,以《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回忆我的父亲》《我们仨》为研究重点,归纳总结出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编码方式,以及三种记忆文本的范型:"记""纪""忆"。三者具有不同的含义,并呈现为文体形式、文本结构以及叙述逻辑上的差异。本文阐释了三类记忆文本之间的异同:记,重在历史中的个人经验记录;纪,重在创伤混乱记忆的赋形;忆,重在复现往事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杨绛
记忆书写
《干校六记》
《我们仨》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知识、风景与“民间隐形结构”——《北障》的“地方性写作”
文爽
《艺术广角》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鲁迅文学奖、时代主题与中国故事
文爽
《创作评谭》
2023
0
原文传递
3
天柱山滑雪场(外一首)
陈巨飞
《诗刊》
2024
0
原文传递
4
新世纪二十年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观察与思考
文爽
《创作评谭》
2021
0
原文传递
5
现代写作与中国传统
格非
李洱
吕约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6
记·纪·忆:杨绛记忆书写的三种形式
吕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