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矫正方式对青少年单眼中低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利 刘波 +2 位作者 杨微 何敏 霍姝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对比单眼中低度近视的青少年分别采用角膜塑形镜或者框架眼镜矫正后双眼近视防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6例单眼近视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矫正方式将患者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每组23... 目的对比单眼中低度近视的青少年分别采用角膜塑形镜或者框架眼镜矫正后双眼近视防控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6例单眼近视青少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矫正方式将患者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每组23例。分别对角膜塑形镜或框架眼镜矫正单眼近视,以及角膜塑形镜矫正单眼及双眼近视时近视眼和对照眼眼轴长度(AL)、球镜(SD)变化及屈光参差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近视眼和对照眼的基线AL、SD及屈光参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近视矫正1年后,角膜塑形镜组患者近视眼SD近视增长少于框架眼镜组(P<0.05),但AL增长与框架眼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眼AL增长角膜塑形镜组患者多于框架眼镜组(P<0.05);角膜塑形镜组患者近视眼SD增长少于框架眼镜组(P<0.05),2组患者对照眼SD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塑形镜组患者屈光参差小于框架眼镜组(P<0.05)。对比角膜塑形镜组患者单眼及双眼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眼部生物参数,单眼戴镜近视眼AL增长少于双眼戴镜(P<0.05),对照眼AL增长多于双眼戴镜(P<0.05),近视眼及对照眼SD近视增长多于双眼戴镜(P<0.05),屈光参差大于双眼戴镜(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控制中低度近视眼近视增长优于框架眼镜,并可缩小双眼屈光参差;但角膜塑形镜矫正单眼近视时正视眼的AL增长较快,待进展为双眼近视后配戴角膜塑形镜仍能明显延缓近视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眼 中低度近视 角膜塑形镜
下载PDF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应用于5例婴幼儿白内障术后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周超 闫斌娴 +1 位作者 陈利 霍姝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490-2494,F0003,共6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白内障术后验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验配方法。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至本院就诊的5名婴幼儿白内障患者共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白内障摘... 目的总结婴幼儿白内障术后验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验配方法。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至本院就诊的5名婴幼儿白内障患者共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白内障摘除术后验配RGP,随访6个月。评估RGP更换周期和掉片情况,检测眼球震颤、视力等视功能指标,总结讨论镜片使用的诊治经验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在配戴期间眼表情况健康;1例弃戴;掉片和换片周期为2.4~5.4个月/片;掉片频率1~3次/年;镜片移位频率3~4次/d;眼球震颤戴镜前为0~23次/min,随访后期眼球震颤基本消失;视力分别恢复至0.5(病例1戴镜,视动性眼球震颤仪)及0.2~0.67(戴镜后24周,自制近用单个视力卡)。结论RGP是一种安全且有效改善婴幼儿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方法,可进一步推广普及。提高验配技术、优化检测方法以及加强随访教育可提高RGP的临床效果,降低使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白内障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下载PDF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干眼症患者心理干预及临床效果研究
3
作者 范秋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6-0050,共5页
探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千叶眼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干眼症患者,将其纳入常规组采用眼部雾化+热敷+睑板腺按摩+冷敷治疗方式,将2023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干... 探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1月至6月千叶眼科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干眼症患者,将其纳入常规组采用眼部雾化+热敷+睑板腺按摩+冷敷治疗方式,将2023年7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干眼症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再辅助于认知行为疗法,组间比较眼部炎症指标、眼部症状改善情况、眼部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两组老年干眼症患者眼部炎症情况和眼部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对老年干眼症患者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治疗1个月后,患者在干涩感、疼痛感、异物感、疲劳感等眼部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常规组治疗组(P<0.05);且患者的焦虑、自我效能和情绪稳定性等心理状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及改善(P<0.05)。结论 在治疗一个月后,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的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常规治疗组在眼部炎症指标、眼部症状改善情况、眼部生理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上均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老年干眼症患者 心理状况改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