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高级专家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1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5-135,共1页
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 专家研讨会 文字研究 中国 展望
下载PDF
古文字异体字新辑刍议——《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代前言
2
作者 刘志基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2期59-69,共11页
《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的编纂,以打造一部立足最新原始材料和研究成果的古文字字形集成性成果为目标,坚持字形材料的真实性、完备性以及精确出处标注等编纂原则;在异体字的鉴别方面,根据古文字的特点,在总体上依从狭义派异体... 《中国异体字大系·篆书编》的编纂,以打造一部立足最新原始材料和研究成果的古文字字形集成性成果为目标,坚持字形材料的真实性、完备性以及精确出处标注等编纂原则;在异体字的鉴别方面,根据古文字的特点,在总体上依从狭义派异体字标准的前提下,遵从古文字界通常的同字异形认定尺度。从而在多个层次上全面实现了对《汉语大字典》古文字收字部分等同类既有成果的超越,凸现了古文字异体字资料经科学类编后所具有的文字学、语言学乃至艺术、文化研究方面的综合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文字 异体字 《汉语大字典》
下载PDF
“赛事驱动”型媒体教学模式创新——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妮娜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77-79,共3页
智能传播时代,连接创造价值,协同合作的教学模式则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学科纵深发展。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探析其如何通过建设全国性赛事的交流合作平台,将赛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结合起来,围绕“赛事驱动... 智能传播时代,连接创造价值,协同合作的教学模式则有利于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学科纵深发展。本文以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例,探析其如何通过建设全国性赛事的交流合作平台,将赛事、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结合起来,围绕“赛事驱动”型教学,促进学科转型,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事驱动 媒体教学模式 新闻传播教育
下载PDF
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所收籀文比较研究——以《宋本玉篇》(中)、《篆隶万象名义》(日)、《全韵玉篇》(韩)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平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字典编纂体例的核心是术语的运用。日本和韩国的传世汉字字典根源于中国古代字典,并具有日韩语言文化的特点,故对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的编纂系统、术语、体例,以及形音义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既有助于中国传世汉字字典的海外传播规律研究... 字典编纂体例的核心是术语的运用。日本和韩国的传世汉字字典根源于中国古代字典,并具有日韩语言文化的特点,故对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的编纂系统、术语、体例,以及形音义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既有助于中国传世汉字字典的海外传播规律研究,也有益于中日韩古代汉字文献的深入研究。本文基于中日韩古代字典联合检索数据库,选取了中日韩古代字典中用于界定汉字字形的术语"籀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籀文正名 楷字籀文 《宋本玉篇》 《篆隶万象名义》 《全韵玉篇》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国发展亟需“信”字新的升华--“信”字发生演变给我们的历史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志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9-22,共4页
从现有出土材料来看,“信”字并未在最早的汉字文献中现身。只是到了战国时代,它才突然以林林总总的形态冒了出来:或是“人”与“口”的组合,或是“言”与“身”的组合。或是“人”与“言”的组合。或是“身”与“口”的组合,或是... 从现有出土材料来看,“信”字并未在最早的汉字文献中现身。只是到了战国时代,它才突然以林林总总的形态冒了出来:或是“人”与“口”的组合,或是“言”与“身”的组合。或是“人”与“言”的组合。或是“身”与“口”的组合,或是“身”与“心”的组合,或是“人”、“心”、“玉”的组合。对于最早出现的这一批“信”字。学界一般认为都是形声字,即:“人”或“身”旁为表示读音的声符.而“口”、“言”、“心”旁为表达字义的形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 历史启示 演变 中国 “身” “口” “言” “心”
下载PDF
汉字楷化过程中构件形体的混同与分化——以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瑞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138-142,共5页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类型属于汉字由隶书向唐代成熟楷书转变的过渡类型,是研究汉字楷化过程的最重要材料。构件作为构筑汉字系统的基础材料,其变异程度直接影响了整个汉字形体的改变。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构件系统中存在混同和分化两种突... 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类型属于汉字由隶书向唐代成熟楷书转变的过渡类型,是研究汉字楷化过程的最重要材料。构件作为构筑汉字系统的基础材料,其变异程度直接影响了整个汉字形体的改变。魏晋南北朝石刻文字构件系统中存在混同和分化两种突出的变异情况。本文对这两种情况进行描写和成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件 混同与分化 魏晋南北朝 石刻文字
下载PDF
《尚书》“诰”字考——中国古代刑罚原始以及刑与德的结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臧克和 《中国文化》 2002年第19期186-198,共13页
據有關學者的專題研究,中國上古刑罰的原始意義和機能,在于把惡人逐出社會①。這應是中國法源意義上的一個特點,但這裏似乎還可以補出相應的另外的一個方面,即維護部族共同體的團結。因為說到底,將惡人逐出社會,最終目的不外乎通過純潔... 據有關學者的專題研究,中國上古刑罰的原始意義和機能,在于把惡人逐出社會①。這應是中國法源意義上的一個特點,但這裏似乎還可以補出相應的另外的一個方面,即維護部族共同體的團結。因為說到底,將惡人逐出社會,最終目的不外乎通過純潔部族社會,增強族群共同體的凝聚力。 在《尚書》文獻系統裏,我們看到將惡人逐出社會,可以概括為兩個類型:一個是精神上的放逐,即斷絕其與上天的聯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诰” 中国 古代刑罚 字形结构 “德” 结构体系
下载PDF
华东师范大学王元鹿教授访谈录
8
作者 朱建军 王元鹿 《华西语文学刊》 2016年第2期2-10,共9页
以下提问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朱建军副教授,回答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王元鹿教授。问:王老师您好.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请问您的父母在哪些方面对您的影响最大?答:... 以下提问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朱建军副教授,回答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王元鹿教授。问:王老师您好.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的采访。您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请问您的父母在哪些方面对您的影响最大?答: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很难找出确切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建军 回答者 文字 学院 教授 提问者 文化交流 大学
原文传递
意义、任务与方法——中华民族文字的内在历史联系研究刍议
9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254-259,共6页
汉字与我国民族古文字的关系研究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文字学研究课题,在进行这种研究时需要运用多种合理的科学方法,并采取谨慎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汉字 中华民族文字 少数民族文字 文字关系 拼盘文字
下载PDF
战国楚简应用类文献中连词的文献分布特征——兼论连词与文献类型的相互选择
10
作者 刘凌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文章讨论战国楚简连词的文献分布差异及其背后的语法功能动因。通过比较应用类文献与古书类的郭店简的连词使用,以及比较应用类文献内部的连词分布,发现:文献类型和文献内容,对连词使用起决定作用;文献内容和表达程式因素,对应用类文... 文章讨论战国楚简连词的文献分布差异及其背后的语法功能动因。通过比较应用类文献与古书类的郭店简的连词使用,以及比较应用类文献内部的连词分布,发现:文献类型和文献内容,对连词使用起决定作用;文献内容和表达程式因素,对应用类文献的连词使用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应用类文献的高、中频连词在语义关系、语法功能方面,都与特定文献类型有着整齐的对应;是连词自身的语法功能和特点,决定了它对文献类型的这种对应选择。综合这两方面得出结论:楚简连词与一定文献类型具有相互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楚简连词 文献分布 语体语法
下载PDF
华东师范大学王元鹿教授访谈录
11
作者 白小丽 《华西语文学刊》 2011年第2期1-14+255,共14页
2011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白小丽对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王元鹿教授进行了访谈。以下访谈中,'问'为白小丽,'答'为王元鹿教授。问: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此次访谈。您在比... 2011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白小丽对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王元鹿教授进行了访谈。以下访谈中,'问'为白小丽,'答'为王元鹿教授。问:王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此次访谈。您在比较文字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是学界有目共睹的。我们知道,一个人在某一领域的成功,与其早期相关的学术经历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非常想了解您当初是怎样接触到文字学,又是如何走上比较文字学这条研究之路的?答:这个题目似乎大了一点吧?我原来是六六届的高中毕业生。由于我考大学之前'文革'正好开始了,我就在工厂里当过将近10年的工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考大学 学界 贡献 方面 文字学 教授
原文传递
水文在文字学研究中的认识价值与研究方法
12
作者 王元鹿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2期269-272,共4页
作为一种典型"拼盘"文字的水文,对比较文字学与汉字研究乃至中华民族文字学的研究,均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水文 水书 “拼盘”文字 汉字 比较文字学 文字学
下载PDF
睡虎地秦简文字中的形体混同现象调查
13
作者 楼兰 《中国文字研究》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本文讨论了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递嬗现象,即来源不同、相互区别的形体发生了混用。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作"形体混同"。笔者在穷尽性分析的基础上,以睡虎地秦简文字系统为对象,就混同现象进行了调查,并且结合现有研究材料得出结... 本文讨论了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递嬗现象,即来源不同、相互区别的形体发生了混用。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作"形体混同"。笔者在穷尽性分析的基础上,以睡虎地秦简文字系统为对象,就混同现象进行了调查,并且结合现有研究材料得出结论——睡虎地秦简中的"形体混同"现象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字体系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 秦简 构形 混同
下载PDF
古文字书编纂中应当注意的一个形体
14
作者 董莲池 《中国文字研究》 2006年第1期11-13,共3页
本文以小篆"徙"字为基础,上溯"徙"之源,下探"徙"之流,通过对"徙"字形体源流的梳理,否定了见于甲骨文、金文中那个从彳从止的形体是"徒"字的可能。认为只能释为延。
关键词 甲金文
下载PDF
货币文字中的“传形”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霞波 《中国文字研究》 2008年第1期207-212,共6页
本文对先秦货币文中的"传形"现象作了系统考察,并结合货币的铸造工艺,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先秦货币 传形 书写
下载PDF
釋齊魯文字中的兩例“侯”字
16
作者 韓勝偉 《出土文献》 CSSCI 2018年第2期48-52,共5页
《殷周金文集成(增訂版)》(下文簡稱爲'《集成》')2354號著録了一件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的'魯内小臣■生鼎'(圖一),内壁鑄銘文8字:'魯内小臣A生作■。'《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下文簡稱爲'《銘圖》... 《殷周金文集成(增訂版)》(下文簡稱爲'《集成》')2354號著録了一件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的'魯内小臣■生鼎'(圖一),内壁鑄銘文8字:'魯内小臣A生作■。'《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下文簡稱爲'《銘圖》')第6卷2926號著録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齊不■鬲'(圖二),其銘文作:'齊不■作A伯尊鬲,子子孫孫永寶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小臣 《集成》 西周晚期 周金文 春秋早期
下载PDF
釋清華簡第六册中的“[芟心]”字
17
作者 段凱 《简帛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1-7,共7页
參證傳世典籍和出土文獻,清華簡第六册《子産》一篇中的■字當分析爲從■從■兩部分,其上部所從的■形當釋爲"芟"。■字可隸定爲"[芟心]",在簡文中當讀作"散",爲離散之義。《説文解字》"癹"字... 參證傳世典籍和出土文獻,清華簡第六册《子産》一篇中的■字當分析爲從■從■兩部分,其上部所從的■形當釋爲"芟"。■字可隸定爲"[芟心]",在簡文中當讀作"散",爲離散之義。《説文解字》"癹"字引《左傳》"癹夷藴崇之"一句中的"癹"今本《左傳》作"芟",許慎所見《左傳》版本中的"癹"字可能是"芟"字之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華簡 [芟心] 考釋
下载PDF
基于数据库的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的整理与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平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4年第1期217-225,共9页
本文以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为例,介绍了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的文献内容和信息分类原则,旨在规范东亚各国传世字典数据库的建设,达到最大限度地共享汉字资源。本文阐述的基于数据库的东亚视野下的汉字学研究方法,为汉字传播史... 本文以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为例,介绍了中日韩传世汉字字典数据库的文献内容和信息分类原则,旨在规范东亚各国传世字典数据库的建设,达到最大限度地共享汉字资源。本文阐述的基于数据库的东亚视野下的汉字学研究方法,为汉字传播史、东亚汉字发展史的编写抛砖引玉。本文设计的类检和通检字典模板,旨在为东亚共同用汉字工具书的编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 传世汉字字典 数据库 类检 通检 汉字传播史 东亚汉字发展史
下载PDF
新发现民族古文字的研究及其文字学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元鹿 袁香琴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13-218,共6页
近几年,至少有10种新发现的民族古文字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其发现和研究对文字学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 新发现民族古文字 文字性质 文字发生 文字比较 文字学
下载PDF
上博楚竹书中的“诗论”文献及范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克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1-124,共4页
根据上海博物馆公布的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 ,可以发现传世文献未曾记录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篇和“孔子诗论”的内容和形态 ,这对于比勘传世文献 ,研究经学史上诸如版本、异文以及相关诗学批评形态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根据上海博物馆公布的该馆所藏并整理的一批“战国楚竹书”材料 ,可以发现传世文献未曾记录的两千多年前的《诗》篇和“孔子诗论”的内容和形态 ,这对于比勘传世文献 ,研究经学史上诸如版本、异文以及相关诗学批评形态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在相关数据库的支持下 ,结合有关古文字古文献 ,对比考释“战国楚竹书”中的《诗》篇和“孔子诗论”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竹书 诗论 古文字 范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