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社会文化史的兴起与西方现代史学之流变 被引量:2
1
作者 姜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00-106,共7页
新(社会)文化史在上世纪晚期蓬勃兴起,成为西方现代史学的主流,给历史学科带来了范式的转变,影响深远。这一范式的转变是在西方社会以民权、女权和广义族裔意识觉醒为特征的民众运动的兴起和民主制度进一步扩张的背景下发生的,也是在科... 新(社会)文化史在上世纪晚期蓬勃兴起,成为西方现代史学的主流,给历史学科带来了范式的转变,影响深远。这一范式的转变是在西方社会以民权、女权和广义族裔意识觉醒为特征的民众运动的兴起和民主制度进一步扩张的背景下发生的,也是在科学理论新突破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一新史学范式在欧美学术界盛行至今,刷新了传统史学的一系列理论假设和概念框架,给史学研究带来了新视野、新方法、新灵感和新认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将这一学术发展置于其所发生的社会和学术背景下,对新范式所根据的后现代理论假设和几个核心概念做一些简明扼要的阐释,从而勾勒出新范式独特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文化史 语言转向 文化的阐释 叙事史学的回归
下载PDF
中国政治学的建制性概念及其知识地图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向民 《学海》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7,共14页
经验世界依赖于我们的理解,理解的概念图式就是知识地图。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形成了一系列旨在描述与解释中国经验的建制性概念。将这些概念纳入一张知识地图,既有助于厘定既有概念,也有助于建构新概念、赋予其理论意涵与定位。文章从... 经验世界依赖于我们的理解,理解的概念图式就是知识地图。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形成了一系列旨在描述与解释中国经验的建制性概念。将这些概念纳入一张知识地图,既有助于厘定既有概念,也有助于建构新概念、赋予其理论意涵与定位。文章从五个方面概括了近年来建制性概念形成的知识地图:(1)中国传统政治知识的现代转化;(2)现代中国的国家建构与权力结构;(3)经验中国的发掘与描述;(4)世界政治学;(5)中国政治学方法论创新的两个路向,即历史政治学与田野政治学。文章认为,中国政治学内在转向的建制性概念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愿景到经验的第一步,但仍需要在反思与诘难中补充、修订、增删甚至替换,有些领域仍有待发展出建制性概念。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政治学经历了漫长的形式建构之后,开始了知识生产意义上的再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学 建制性概念 知识地图 “何为中国”
下载PDF
中国政治学的建制性概念及其知识地图
3
作者 王向民 《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1期63-65,共3页
中国崛起、知识生产与中国政治学的概念建构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建制性概念的涌现,从属于范围更大、中国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参与的话语转型。以“何为中国”为题的史学与社会科学著作越来越多。在具体议题上,越来越多的论文与著作超越了... 中国崛起、知识生产与中国政治学的概念建构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建制性概念的涌现,从属于范围更大、中国社会科学诸学科领域参与的话语转型。以“何为中国”为题的史学与社会科学著作越来越多。在具体议题上,越来越多的论文与著作超越了“性”“感”的呼吁式写作与概念辨析,聚焦中层研究,从史料或现实经验出发,重新阐释传统中国的政治概念,发现现代中国日常话语中的观念意涵,建构中国解释的理论概念。更重要的是,这些建制性概念呈现出一种整体态势:将“中国”作为分析性概念使用,形成“何为中国”的解释性政治知识。中国政治学发生了有别于既往全盘西化的“内在转向”:中西之间转向中国,古今之间转向中国传统知识,试图从传统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的政治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建构 话语转型 知识地图 全盘西化 中国政治学 日常话语 政治学界 中国崛起
原文传递
中国政治学的建制性概念及其知识地图
4
作者 王向民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3年第12期93-94,共2页
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生发出一系列旨在描述与解释中国经验的建制性概念。将这些概念纳入知识地图,有助于厘定既有概念,也有助于建构新概念,赋予其理论意涵。中国传统政治知识的现代转化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全盘反传统”之后,新世纪最大... 近年来,中国政治学界生发出一系列旨在描述与解释中国经验的建制性概念。将这些概念纳入知识地图,有助于厘定既有概念,也有助于建构新概念,赋予其理论意涵。中国传统政治知识的现代转化在整整一个世纪的“全盘反传统”之后,新世纪最大的变化在于现代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某种和解,以“学术”或“社会科学”的方式来重新审视古代中国的一些核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地图 现代转化 中国政治学 政治学界 中国传统政治 核心特征 理论意涵 新世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