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皇后生年辨疑
1
作者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6-76,共11页
宋真宗皇后刘氏生年,在宋代史籍中有太祖开宝二年、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两说。因史书记载刘氏“在襁褓而孤”,故通过辨析刘氏之父刘通卒年、刘氏“年十五入襄邸”的具体年份,考知其当生于太平兴国三年下半年或四年初,于淳化四年或五... 宋真宗皇后刘氏生年,在宋代史籍中有太祖开宝二年、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两说。因史书记载刘氏“在襁褓而孤”,故通过辨析刘氏之父刘通卒年、刘氏“年十五入襄邸”的具体年份,考知其当生于太平兴国三年下半年或四年初,于淳化四年或五年“入襄邸”,其明道二年崩时享年五十五岁或五十六岁,而非《宋史·后妃传》所称之六十五岁。宋代官史中涉及刘皇后生年诸记载之紊乱、抵牾的原因,可能为讳饰刘皇后初嫁龚美时曾有生育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刘皇后 生年 辨疑
下载PDF
储积山崇崇探求海茫茫——《百部经典·王安石集》解读人刘成国先生访谈录
2
作者 张洁 刘成国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6-140,共5页
〔访谈缘起〕刘成国,197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宋代学术思想史、文学史研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王安石年谱长编... 〔访谈缘起〕刘成国,197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宋代学术思想史、文学史研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王安石年谱长编》《荆公新学研究》,整理《王安石文集》等。其中《王安石年谱长编》获第十届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一等奖、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等。2018年刘成国教授接受《百部经典》编纂委员会邀请,担任《王安石集》一书的解读工作,该书于2019年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思想史 荆公新学 《文学评论》 编纂委员会 《文学遗产》 王安石 奖励基金 宋代文学
下载PDF
顾炎武访碑考——以《金石文字记》著录碑刻为研究对象 被引量:4
3
作者 许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4-99,共6页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一书作为清代金石学之滥觞,奠定了其在清代金石学研究中的开山地位。以《金石文字记》著录碑刻为研究对象,将顾炎武行迹与该书所记碑刻所在地相互参考,辅之以诗史互证的方法,可初步考索出顾炎武自顺治十三年(1656)...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一书作为清代金石学之滥觞,奠定了其在清代金石学研究中的开山地位。以《金石文字记》著录碑刻为研究对象,将顾炎武行迹与该书所记碑刻所在地相互参考,辅之以诗史互证的方法,可初步考索出顾炎武自顺治十三年(1656)至康熙十八年(1679)这二十三年间在山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江苏、浙江访碑情况。囿于材料,顾炎武顺治十三年之前是否进行过专门访碑尚待考证,但康熙十八年登嵩山确为其访碑之终。顾炎武正是通过实地考察、旁搜博采才占有了第一手资料,为其金石学研究和《金石文字记》成书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 《亭林诗集》 访碑
下载PDF
《管子·侈靡》篇研究——兼论《管子》的经济思想 被引量:4
4
作者 万英敏 《管子学刊》 CSSCI 2007年第3期23-25,共3页
《侈靡》是《管子》中一篇重要文章,以难懂著称。本文从《管子》全书出发,探讨《侈靡》真意,并对全篇作一综合性研究。
关键词 侈靡 节俭 研究
下载PDF
温庭筠诗词意境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然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1-54,共4页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也是词坛领域的"花间鼻祖"。在意境的运用上,他的诗与词都构筑了情景交融的纯美境界,又在传统的诗境之外开辟了新的词境。同时,他把乐府诗的风格纳入了词的意境,使诗和词分为两种文体。
关键词 温庭筠 乐府 意境
下载PDF
明代科举研究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春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0-83,共4页
回顾和评述了近百年来明代科举研究成果,对其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思考,并尝试阐明对明代科举进行深入研究的新思路。
关键词 明代 科举 举人 述评 浙江
下载PDF
论闻一多的诗人气质对其唐诗研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晓霞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8-93,共6页
在唐诗研究领域,闻一多以他敏锐的目光、丰富的想象以及异乎寻常的对美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拓宽了后辈学者的视野。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他本人独具的诗人气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 唐诗 闻一多 诗人气质
下载PDF
修养·法度·心性:儒学的嬗变与《井卦》义理的多重阐释
8
作者 代天才 《天府新论》 2024年第4期29-41,共13页
《井卦》的卦义随着儒学的嬗变而不断衍生,是《周易》义理阐释史的一个缩影。孔子“观其德义”的精神主导了《井卦》的阐释,后世遂据此逐渐衍生出君子修德、修德养民、长养人才三种意义。汉代的井法观念也进入《井卦》的阐释,《井卦》... 《井卦》的卦义随着儒学的嬗变而不断衍生,是《周易》义理阐释史的一个缩影。孔子“观其德义”的精神主导了《井卦》的阐释,后世遂据此逐渐衍生出君子修德、修德养民、长养人才三种意义。汉代的井法观念也进入《井卦》的阐释,《井卦》又流衍出执法公正、谨守法度、井田制度三种内涵。宋学兴起以后,《井卦》的诠释产生了极大的转变。北宋新学认为《井卦》以井喻性,程朱理学进一步认为《井卦》所言为性之体用,陆王心学则认为《井卦》的卦义是心之体用。《井卦》的九种内涵互相交织,生动地展现了不同时代的学术观点渗入经典阐释的动态过程,体现了经典注疏的复杂性,对我们认识经典阐释史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卦 《周易》 汉学 宋学 朴学
下载PDF
《盋山书影》疑误举隅
9
作者 付月 高扬 《镇江高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盋山书影》是柳诒徵根据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藏八千卷楼善本编写的书影目录,是柳诒徵在版本学方面的重要著作。柳诒徵仿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自撰解题,然其解题在某些地方有失据不实之处。
关键词 柳诒徵 《盋山书影》 版本学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赵抃研究评述
10
作者 王燕飞 周日蓉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21,31,共7页
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有关赵抃家世、生平、交游、诗文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评述了目前赵抃研究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从赵抃诗文集的整理、年谱的重新编纂、晚年的思想和诗学渊源等方面指出下一步深入研究赵抃的方向和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 赵抃 研究 评述
下载PDF
唐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有趣问题——浅议贾岛的“由贬而仕”
11
作者 郑晓霞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7-71,共5页
贾岛是一位创作风格独特的诗人。他一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职,最终却因为受到某种惩罚而获得了官职。而文献资料却对此问题一无涉及,这不能不说是唐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文章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及当代学者... 贾岛是一位创作风格独特的诗人。他一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也没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官职,最终却因为受到某种惩罚而获得了官职。而文献资料却对此问题一无涉及,这不能不说是唐代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空白点。文章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及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认为这一奇特现象的产生与唐人为何看重进士科以及贾岛个人的性格两方面有着重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贾岛 被贬 官职 科举考试 性格
下载PDF
马德新《朝觐途记》研究
12
作者 丁蓉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0-69,共10页
《朝觐途记》是我国清代著名回族学者马德新于公元1841年至1849年前往阿拉伯朝觐、游学的沿途日记和见闻录,是马德新亲历阿拉伯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通状况、民俗风情后,留下的一份珍贵记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朝觐途... 《朝觐途记》是我国清代著名回族学者马德新于公元1841年至1849年前往阿拉伯朝觐、游学的沿途日记和见闻录,是马德新亲历阿拉伯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通状况、民俗风情后,留下的一份珍贵记录。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朝觐途记》的版本源流、文献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研究 《朝觐途记》 马德新
下载PDF
苏轼判杭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晓静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2期239-240,共2页
东坡词作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后世之深远,亦为可叹。苏轼通判杭州期间,创作了其词作生涯中的早期作品。学界对这类判杭词的研究,多不为重视。本文试从苏轼判杭词创作概貌、原因、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揭示此类判杭词具有应歌体的... 东坡词作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后世之深远,亦为可叹。苏轼通判杭州期间,创作了其词作生涯中的早期作品。学界对这类判杭词的研究,多不为重视。本文试从苏轼判杭词创作概貌、原因、意义等方面予以分析。揭示此类判杭词具有应歌体的浅近体式以及蕴涵的一些笔意深折的政治情怀,为后来苏轼革新词风提高词品、指出向上一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杭词 应歌体 花间范式 笔意深折
下载PDF
洪颐煊《读书丛录》对诸子学的研究
14
作者 王慧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S1期457-458,共2页
乾嘉学者对经学、史学的考据固然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子证经史的作用日益明显,很多学者对先秦诸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洪颐煊即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其《读书丛录》中的相当部分,对诸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后... 乾嘉学者对经学、史学的考据固然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子证经史的作用日益明显,很多学者对先秦诸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洪颐煊即是其中一名佼佼者。其《读书丛录》中的相当部分,对诸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后来诸子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颐煊 《读书丛录》 诸子学
下载PDF
胡伸《尚书解义》研究
15
作者 朱玉霞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20年第6期79-84,共6页
胡伸《尚书解义》牵合他经、他篇作论以挖掘《尚书》经义,实助益于呈现经典之间和《尚书》篇章间的关联性;同时又援史例以证经,使《尚书》经义更为立体。胡氏对伪孔《传》之驳斥,可略窥宋代学术摆落汉唐之风在北宋中晚期之进程和概况。... 胡伸《尚书解义》牵合他经、他篇作论以挖掘《尚书》经义,实助益于呈现经典之间和《尚书》篇章间的关联性;同时又援史例以证经,使《尚书》经义更为立体。胡氏对伪孔《传》之驳斥,可略窥宋代学术摆落汉唐之风在北宋中晚期之进程和概况。北宋《尚书》学著作传世者极少,《尚书解义》之辑佚与研究,可为学界了解北宋《尚书》学概况提供一定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伸 《尚书解义》 北宋
下载PDF
严虞惇《读诗质疑》研究
16
作者 冉金娥 《阴山学刊》 2020年第4期25-32,共8页
严虞惇是明末清初潜心《诗经》的学者,主张经经纬史、经世致用的治经思想。其《读诗质疑》主张《序》说,多采毛《传》、郑《笺》,至有曲从者,反对朱熹叶韵说、“淫诗”说,具有明显的汉学倾向。虽然《读诗质疑》采用集注体,欲集前人之大... 严虞惇是明末清初潜心《诗经》的学者,主张经经纬史、经世致用的治经思想。其《读诗质疑》主张《序》说,多采毛《传》、郑《笺》,至有曲从者,反对朱熹叶韵说、“淫诗”说,具有明显的汉学倾向。虽然《读诗质疑》采用集注体,欲集前人之大成,然其引用诸家之说定例不严,出处多有混淆,名物训诂亦有简略及不当者。其用力之处不及乾嘉学术之精深,不为后世所重,但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虞惇 读诗质疑 汉学 宋学
下载PDF
《浮士德》与《西游记》多维视角比较研究
17
作者 代天才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9-84,共6页
《浮士德》与《西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葩,二者都具有庞大的人物阵容,人物之间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在情节上均可分为订约、履约、结局三部分。在时间书写上,《浮士德》立足过去,回向过去,面向现在,趋向未来;《西游记》立足过去,面... 《浮士德》与《西游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葩,二者都具有庞大的人物阵容,人物之间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在情节上均可分为订约、履约、结局三部分。在时间书写上,《浮士德》立足过去,回向过去,面向现在,趋向未来;《西游记》立足过去,面向现代,拯救未来。在空间书写上,《浮士德》是突出双层平行空间,而《西游记》是三层重叠空间。二者以促进人生为导向,却又各具异质,每部分的具体差异是由文体和文化差异决定的,也表现了东西方对人生的不同认识,它们的差别昭示这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士德》 《西游记》 多维视角
下载PDF
谁增“权”字:宋仁宗继位初年丁谓、王曾政争发覆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宏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6,共8页
乾兴元年真宗驾崩,在起草“遗诏”时,是否于命刘太后“处分军国事”上增一“权”字,《宋史》两处记载截然相反,《王曾传》称王曾坚持添入“权”字,而《丁谓传》却云是丁谓“增以‘权’字”。据当时诸记载,可知《王曾传》的说法源自王曾... 乾兴元年真宗驾崩,在起草“遗诏”时,是否于命刘太后“处分军国事”上增一“权”字,《宋史》两处记载截然相反,《王曾传》称王曾坚持添入“权”字,而《丁谓传》却云是丁谓“增以‘权’字”。据当时诸记载,可知《王曾传》的说法源自王曾之弟王皞,但其说法并未为北宋中期编纂《仁宗实录》《两朝国史》的史官所认可。本文通过辨析王曾、丁谓究竟谁欲于“遗诏”增一“权”字,揭示仁宗即位初年,王曾、丁谓政争之起因、过程以及其隐藏于文献记载背后之隐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真宗 刘太后 丁谓 王曾 遗诏 政争
下载PDF
宋仁宗朝进奏院案中若干疑点探析
19
作者 顾宏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40,共12页
北宋仁宗庆历四年的“进奏院案”,学界已有研究成果颇多,然如进奏院会宴具体在何时、与会官员人数、李定被拒与会的原因、大兴狱事之御史官员等情况中仍存有若干疑问,故就此据史料再予辨析,并进而讨论进奏院狱与庆历新政废罢之关系。
关键词 进奏院案 宋仁宗 苏舜钦 范仲淹 杜衍
下载PDF
释“为与士大夫治天下”
20
作者 顾宏义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69-75,共7页
北宋神宗时文彦博所云“为与士大夫治天下”,今学界一般认为其指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也有认为此语当解释作“(天子)是替士大夫治理天下”者。通过详细引证比勘诸史料,可知文彦博语远绍孟子“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语,而自汉宣... 北宋神宗时文彦博所云“为与士大夫治天下”,今学界一般认为其指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也有认为此语当解释作“(天子)是替士大夫治理天下”者。通过详细引证比勘诸史料,可知文彦博语远绍孟子“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语,而自汉宣帝言“与我共此(治天下)者,其惟二千石乎”以来,“共治天下”说为包括宋朝的历代君臣所普遍接受,只是文彦博代之以“士大夫”而已。故文彦博所说之“治天下”及其他宋人所云之“共天下”“同治天下”,大抵皆为“共治天下”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士大夫 共治天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