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三大地带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
- 1
-
-
作者
孙久朋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区域开发研究中心
-
出处
《开发研究》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9,共2页
-
文摘
我国三大地带,即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由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开发模式。而选择其开发模式的依据则为: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东部地带面临的是如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问题,如何加强内部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问题。
-
关键词
中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区域经济
区域开发模式
资源导向开发
资本密集型产业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0.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跨界城市的发展和规划问题初探
- 2
-
-
作者
黄明达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
-
出处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5年第2期64-72,共9页
-
文摘
在我国,城市跨界发展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城市空间类型,它们主要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切块设市方式形成的城市发展演变而来,其中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为突出。跨界城市的发展向传统的以城市为主体,以物质形态规划为核心的城市规划提出了挑战,本文以苏锡常地区为例,分析了跨界城市发展的若干特征与问题,并对其规划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关键词
跨界城市
城市发展
发展规划
中国
-
Keywords
Cross-Bornd Cities
Develop ment
Plan
-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试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下的经济布局
- 3
-
-
作者
舒庆
黄明达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
-
出处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9,共5页
-
文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体系的发育,各级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战略性特征的经济布局的运行机制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投资主体及其行为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经济布局的运行体制及实现这种运行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 投资主体的变动及其对经济布局的影响1.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是最主要的经济利益主体,国民经济的运行,包括经济布局主要是通过中央计划,以行政命令安排的。企业只是政府的一个附属部门,而非独立的经济主体。
-
关键词
经济布局
市场经济体制
-
分类号
F12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农户兼业问题研究中的三大疑点
- 4
-
-
作者
倪树高
-
机构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区域
-
出处
《农村经济与社会》
1992年第5期31-33,64,共4页
-
文摘
本文作者认为:从理论的兼业分析看,现阶段农卢兼业问题研究中存在三大疑点:①兼业的主体不清;②兼业的客体划分存在很大分歧;③兼业的同时性如何确定。这三个问题不解决,对于深入分析农村的就业结构及其转变甚为不利,并且还会引起对兼业内涵认识的不清。因此,作者从分析兼业的内涵出发,引伸并剖析以上三个疑点,旨在把理论分析与实际统一起来,以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兼业分析。
-
关键词
问题研究
农户兼业
劳动者
社会劳动
农村劳动力
同时性
客体
就业结构
行业划分
就业状况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网络优化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8
- 5
-
-
作者
宁越敏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开发研究中心
-
出处
《城市问题》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6,共5页
-
文摘
一、当前城镇体系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进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并开展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这些规划着重于区域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工业布局、城市职能的分工,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调整以及交通、通讯网络的建设等方面。一些规划也借鉴了国外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出了优化我国城镇网络的设想,如根据点轴理论设计了我国优先发展的几条产业-城市带。应该说。
-
关键词
城镇网络化
最佳化
市场经济
-
分类号
F299.2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