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大学生英语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的转化 被引量:2
1
作者 仲苏静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0-111,共2页
目前高校大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词汇中,消极词汇的比重大大超过积极词汇的比重。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转化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并能够在口头或书面表达时灵活运用。
关键词 积极词汇 消极词汇 教学设计
下载PDF
角色的转变与回归——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下的妇女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爱华 李芙霞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1-73,共3页
二战之前,美国主流文化赋予妇女的社会角色一直是家庭中的妻子和母亲。这一社会角色由于二战的爆发暂时地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鼓励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参与和战争相关的各种工作,以缓解战时的劳动力缺乏。但是,... 二战之前,美国主流文化赋予妇女的社会角色一直是家庭中的妻子和母亲。这一社会角色由于二战的爆发暂时地发生了改变。美国政府积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鼓励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参与和战争相关的各种工作,以缓解战时的劳动力缺乏。但是,随着战争结束,原有的主流文化重新回归,要求妇女回归到战前状态,将工作岗位归还给退伍军人。通过探索这种角色的转变与回归,可以看到上世纪40年代美国妇女生活中的巨大矛盾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社会 主流文化 二战 美国妇女 角色转变 回归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间性论 被引量:3
3
作者 周乐乐 李理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7期93-96,共4页
间性理论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即文化间性理论。这一理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多元主体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多元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交际活动的重要内容。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必然离不开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更... 间性理论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即文化间性理论。这一理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多元主体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多元文化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交际活动的重要内容。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必然离不开文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文化间性理论将促进跨文化交际更加顺利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元化 文化间性 对话 交流
下载PDF
“There be+NP+PP”和“NP1有NP2”
4
作者 郁步利 李理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There be+NP+PP"和"NP1有NP2"分别是英汉语中表示静态存在句的典型结构,意思是"某处有某物/人"。两者有许多共性,并具有对应性。但两者在各自语言中的使用都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考察两者在各自语言中... "There be+NP+PP"和"NP1有NP2"分别是英汉语中表示静态存在句的典型结构,意思是"某处有某物/人"。两者有许多共性,并具有对应性。但两者在各自语言中的使用都有其特殊性。本文主要考察两者在各自语言中的使用,尤其是存在处所的名词使用情况。对比分析,总结异同,并将结果运用于英汉互译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e—be 存在句 静态
下载PDF
论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芙霞 王爱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0-72,共3页
本文从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的学习状况调查及学生目前在口头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 以语音输入先于语言输出理论为根据,从听力与情感状态、基础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三方面的关系,对改善听力从而提 高说的能力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输人 输出 情感状态
下载PDF
《利未记》叙事功能:病体救赎与宗教重构 被引量:1
6
作者 玛丽·道格拉斯(著) 唐铎(译)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16,共8页
《利未记》由神的律法组成,中间因记述至高神权被亵渎的叙事打断,律法与叙事的组合形成某种结构切分模式,从中可见作者匠心所在,即通过文学叙事重构宗教信念。文章专注于血液、麻风病(体液)、精液等体液丧失与生殖失序的同源关系,以及... 《利未记》由神的律法组成,中间因记述至高神权被亵渎的叙事打断,律法与叙事的组合形成某种结构切分模式,从中可见作者匠心所在,即通过文学叙事重构宗教信念。文章专注于血液、麻风病(体液)、精液等体液丧失与生殖失序的同源关系,以及相关的赎罪与净化仪式,藉由身体不洁的病源与救赎叙事,阐释肉体的神圣与不洁和圣所结构的相似性,从而重构《圣经》圣所—祭坛—人体三位一体神话宇宙观和律法公义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叙事 圣所 病体 救赎 宗教重构
下载PDF
英语教与学的反思
7
作者 杨治国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109-110,共2页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总是以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着,长此以往,造成哑吧英语的现象,招致“费时多,收效小”的批评。改变这种滞后的教学观念,让英语学习走出迷惘,让学英语不再是学生的痛。英语的教...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的教师和学生。英语课堂教学总是以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着,长此以往,造成哑吧英语的现象,招致“费时多,收效小”的批评。改变这种滞后的教学观念,让英语学习走出迷惘,让学英语不再是学生的痛。英语的教应是建立在正确地引导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之上,而不是教师自顾完成教学任务。英语学习主要是学生掌握如何学和学什么的过程。让教和学在和谐中统一,让学生能体味英语学习的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与学 现状和反思 历利主义 高考 更新观念
下载PDF
英汉语言和英汉思维差异刍议
8
作者 顾韵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62-64,共3页
本文以实例阐明英语贵“直白”,而汉语贵“含蓄”;英语注重人和物的“距离”,而汉语讲求人的参与。文章通过对比英汉语言的这两种特点,解析了两种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关键词 英汉差异 思维方式
下载PDF
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跨文化导入
9
作者 丁淑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第23期129-130,共2页
近年来,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新要求,表明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进... 近年来,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培养方面的新要求,表明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导入,使学生初步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这里有我几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希望能和各位教学同仁交流分享,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教学 备课 拓宽视野
下载PDF
译学主体、译学对话和译者主体性地位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宁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了译学主体、译学对话和译者主体性地位等问题,指出译学主体的研究应该结合具体的口、笔译实践进行,并把它视为一种动态概念,分析其流变过程,揭示作者、译者和读者在翻译中的不同功能及多维度、多层次译学对... 本文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了译学主体、译学对话和译者主体性地位等问题,指出译学主体的研究应该结合具体的口、笔译实践进行,并把它视为一种动态概念,分析其流变过程,揭示作者、译者和读者在翻译中的不同功能及多维度、多层次译学对话的存在,并由此去重新认识译者主体性地位的真实内涵,给出一个实事求是、符合常识的界定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发生学 译学主体 译学对话 译者主体性地位 主体性分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