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4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新举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桑标 周永迪 吴庆麟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2-56,共5页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一系列举措尝试建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即: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本科生能力培养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建设专家型师资队伍来保障高水平的本科教学过程;通过建设高水平课程、出版高水平教材,为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学术...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一系列举措尝试建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即:通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本科生能力培养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建设专家型师资队伍来保障高水平的本科教学过程;通过建设高水平课程、出版高水平教材,为本科生提供充足的学术养分;通过改革实践教学,为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实践机会;通过改革评价方式,激发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的热情;通过广泛深入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扩展本科生的学术视野;通过师徒制的科研能力训练方式,让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在行动中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实施上述措施后,本科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意识明显增强,创新能力获得显著提高,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创新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
下载PDF
认知神经科学对心理学的研究贡献——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工作述评 被引量:21
2
作者 张卫东 李其维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6-55,共10页
综观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作及其重要成果,从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认知行为心理学理论的神经科学研究、基于脑神经机理构建认知行为心理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层面评述其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学术意义和... 综观主要来自我国心理学界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作及其重要成果,从认知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认知行为心理学理论的神经科学研究、基于脑神经机理构建认知行为心理机制理论模型的研究这三个研究层面评述其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学术意义和研究贡献。文章指出,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学的发展,但其尚难以满足心理现象因果解释的要求,不能替代心理科学研究本身。心理学研究者掌握和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旨在使其“服务”于心理学研究,从认知行为的脑神经机制的探索中获得启发而构建心理学理论,这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心理学研究的真正学术意义之所在,目前我国心理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不足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心理学 研究层面 研究贡献
下载PDF
“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 被引量:348
3
作者 李其维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6-1327,共22页
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 以计算隐喻为核心假设的传统认知心理学以及联结主义心理学均不能克服离身心智(disembodied mind)的根本缺陷,当代认知心理学正面临着新的范型转换。以具身性和情境性为重要特征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将日受重视,并促使认知神经科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者认为在身心关系上应该坚持生理只是心理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的立场,克服生理还原论的危险;应该重新审视基于二元论的生理机制这种说法;心理学传统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有可能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强调认知情境性的基础上达成某种融合;第一代认知科学对意识的研究是不成功的,因为对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意识的研究,同时还应避免以意识内容的研究取代心理学研究的倾向。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变量(因素)之间的偶合(coupling)关系完全不同于变差分析中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其动力系统模式可能更有助于破解意识的产生(涌现)之谜,并引发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变革新潮。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兴起将启发人们对身心关系、生理还原论、意识研究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人工智能对心智完全模拟的可能性等重大问题重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革命 第二代认知科学 具身认知 动力系统理论
下载PDF
当代师范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 被引量:7
4
作者 安献丽 徐光兴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方法:运用Hall/Van de Castle梦的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198名大学生的梦报告。结果: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熟悉人物的出现率比美国大学生常模高(h_男=+0·25,h女=+0·24,P<0·01),但... 目的:了解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梦内容特点。方法:运用Hall/Van de Castle梦的内容分析方法分析了198名大学生的梦报告。结果: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熟悉人物的出现率比美国大学生常模高(h_男=+0·25,h女=+0·24,P<0·01),但中国大学生梦内容中的攻击和性行为的出现率均比美国大学生低,主要表现在至少出现一次攻击行为的梦的百分比(h_男=-0·43,p=0·000;h女=-0·27,P=0·011)和A/F(h女=-0·24,P=0·033)上。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会梦到比较少的熟悉人物(h=-0·25,P<0·05)、亲人(h=-0·26,P<0·05)及友好行为(h=-0·28,P<0·05)。结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可能是引起中美大学生梦内容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内容 Hall/Van DE Castle内容编码系统 横断面研究 中国 大学生 文化差异
下载PDF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贾远娥 李宏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是基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它可能成为个体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认知视角来看,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是虚构自我概念的存在,造成其应有的...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是基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它可能成为个体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认知视角来看,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是虚构自我概念的存在,造成其应有的能力无法发挥,自验预言的作用使其虚构自我概念日益得到强化,如此循环,从而陷入严重的自卑。虚构自我是指个体假想的阻碍个体行动和充分发挥自我潜在素质的消极层面的觉知、体验及观念,与其真实能力不符。大学生的虚构自我与真实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其自卑心理的认知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卑心理 认知根源 社会比较 虚构自我
下载PDF
认知科学对人格与情绪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吴蔚 孔克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50-452,449,共4页
关键词 认知科学 情绪 人格心理学 神经网络模型
下载PDF
试论科学课程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学习心理学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刚 皮连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4-121,共8页
学习心理学家从不同视角对认知领域学习进行分类,由于各分类理论研究的学习对象基本是相同的,因而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并相互补充。基于各分类内在联系,并结合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可以构建将学习内容、学习内部过程、内部表征形式以及习得... 学习心理学家从不同视角对认知领域学习进行分类,由于各分类理论研究的学习对象基本是相同的,因而它们之间存在联系并相互补充。基于各分类内在联系,并结合科学课程学习的特点,可以构建将学习内容、学习内部过程、内部表征形式以及习得层次等学习要素整合为一体的科学课程认知领域学习分类体系。依据学习分类观点,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分解为价值内化的态度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后者也可进一步分解为相应的知识、技能以及认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领域 学习分类 科学课程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下载PDF
改良教育心理学: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胡谊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在教育心理学发展了百余年之后,脑研究以认知神经科学的形式,重新回到她的怀抱。认知神经科学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力、学习和教学上;对这两个领域的关系,应采用开放而谨慎态度,以促进各自研究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心理学
下载PDF
认知科学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商卫星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认知科学家用计算机隐喻来研究人类心智的工作机制,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开拓了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为主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通过对认知科学核心观点的反思,认为认知科学的方法虽然对研究人类心智具... 认知科学家用计算机隐喻来研究人类心智的工作机制,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开拓了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为主体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通过对认知科学核心观点的反思,认为认知科学的方法虽然对研究人类心智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单纯用计算的观点来解释人类心智是不充分的。重视神经科学的研究成为当今认知科学的一个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认知科学 家用计算机 认识论研究 科学的方法 工作机制 神经科学 心智
下载PDF
大学生对国外创新型人才心理品质的认知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才源源 隋雪 《青少年研究》 2006年第3期24-27,共4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外创新型人才及其具备的心理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排在前20位的国外创新型人才中,科学家有8位,占40%,艺术家和音乐家有4位,占20%,商人和企业家有3位,占15%;(2)创新型人才的心...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外创新型人才及其具备的心理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排在前20位的国外创新型人才中,科学家有8位,占40%,艺术家和音乐家有4位,占20%,商人和企业家有3位,占15%;(2)创新型人才的心理品质可以用64个词汇和短语进行描述。大学生在对创新型人才的心理品质评定中,认知品质和意志品质排名靠前,道德品质排在次要位置。此研究结果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型人才 心理品质
下载PDF
母亲正念养育对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母子关系和积极情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11
作者 刘苏洁 王玉正 郭建友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讨母亲正念养育对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为提高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念养育量表、母子关系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对331名小学生和他们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母亲正念养... 目的:探讨母亲正念养育对小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为提高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念养育量表、母子关系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对331名小学生和他们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母亲正念养育与心理弹性、母子关系、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r=0.42,0.28,0.37;P<0.001);母子关系、积极情感与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r=0.59,0.49;P<0.001)。②中介分析显示,母亲正念养育不仅直接影响小学生心理弹性(95%CI:0.01~0.18),而且还存在3条间接路径:母子关系的中介作用(95%CI:0.12~0.25);积极情感的中介作用(95%CI:0.02~0.10);母子关系、积极情感的链式中介作用(95%CI:0.02~0.06)。结论:母亲正念养育不仅直接影响小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也可以通过母子关系和积极情感的独立中介及二者的链式中介间接作用于小学生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正念养育 母子关系 积极情感 心理弹性 小学生
下载PDF
居家学习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家庭沟通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12
作者 潘峰 孔祥静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54-62,共9页
为明确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焦虑的机制,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考察家庭沟通、心理弹性在疫情下日常烦扰和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以252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疫情下居家期间的日常烦扰、家庭沟通、心理弹性以及焦... 为明确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焦虑的机制,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考察家庭沟通、心理弹性在疫情下日常烦扰和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以252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疫情下居家期间的日常烦扰、家庭沟通、心理弹性以及焦虑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疫情下居家学习期间的日常烦扰对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沟通和心理弹性是上述影响关系的中介变量;家庭沟通、心理弹性能够在疫情下居家期间烦扰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学习 日常烦扰 家庭沟通 心理弹性 焦虑
下载PDF
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新冠感染疫情为例
13
作者 周宁宁(综述) 申了 +1 位作者 田雨 席居哲(审校)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40-844,共5页
通过检索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并分析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呈现出急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包括失眠、疲劳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 通过检索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心理健康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并分析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工作者呈现出急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包括失眠、疲劳等躯体症状,以及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等心理症状。个体、工作和社会3个层面的风险和保护因素影响心理应激反应。线上和线下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一线医务工作者压力。目前研究多聚焦于疫情暴发期,关于疫情长期影响的追踪研究较为匮乏;干预研究更多报道方案的开发和执行,而较少涉及干预效果的循证检验,未来可考虑结合数字化技术开发干预方案并检验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线医务工作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 心理应激反应 影响因素 心理干预 综述
下载PDF
负面情绪分化对抑郁情绪的影响: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
14
作者 秦发财 刘佳会 位东涛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4期671-683,共13页
区分相似情绪的能力,即所谓的情绪分化(ED),对于抑郁和情绪调节(ER)至关重要。然而,ED是否会通过在压力情境下习惯性地使用ER策略来影响抑郁情绪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预测ER介导了从负面情绪分化(NED)到抑郁情绪的路径。为了验证... 区分相似情绪的能力,即所谓的情绪分化(ED),对于抑郁和情绪调节(ER)至关重要。然而,ED是否会通过在压力情境下习惯性地使用ER策略来影响抑郁情绪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预测ER介导了从负面情绪分化(NED)到抑郁情绪的路径。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实验招募了56名本科生,对他们在期末考试期间和之后的负面情绪状态进行了包含84~137份报告的经验取样问卷调查。此外,还分别对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期末考试前最后一天)和抑郁(共3次)进行了自我报告测量。与我们的假设相符的是:1) 比较不同的时间点(期末考试期间和考试之后)时,负性情绪较高的参与者的负性情绪分化程度较低;2) NED较低的个体表现出的抑郁情绪显著较高,而这些影响是由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灾难化得分较高和积极再评价得分较低)所中介的,但这种关系在学业考试之后消失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NED可促进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从而缓冲生活压力事件导致的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情绪分化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抑郁情绪 压力
下载PDF
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础——不同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特异性与一致性 被引量:36
15
作者 邓赐平 桑标 缪小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1-534,共4页
本研究试图探究中国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变化趋势 ,通过探查 90位 3~ 5岁幼儿在不同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特殊性及内在一致性 ,结果表明 :3~ 5岁间幼儿的心理理论发生急剧变化 ;幼儿在各任务上的表现总体上存在某种潜在的一致性 ;但... 本研究试图探究中国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变化趋势 ,通过探查 90位 3~ 5岁幼儿在不同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特殊性及内在一致性 ,结果表明 :3~ 5岁间幼儿的心理理论发生急剧变化 ;幼儿在各任务上的表现总体上存在某种潜在的一致性 ;但他们在不同任务上的表现存在较大差异 ,这表明心理理论表现具有显著的任务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心理理论 存在 一般 认知基础 一致性 探究 任务表 特殊性 差异 变化
下载PDF
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训练研究 被引量:50
16
作者 胡志海 梁宁建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47-548,共2页
1 前言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元认知当成学习策略结构的核心,是沟通如学习与动机、学习与认知发展之间的桥梁.P.A Ertrner等(1996)指出,专家学习者具有策略性、自我凋节性和反省性的特点,监控和自我调节机制使其不仅知道什么是重要的,... 1 前言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把元认知当成学习策略结构的核心,是沟通如学习与动机、学习与认知发展之间的桥梁.P.A Ertrner等(1996)指出,专家学习者具有策略性、自我凋节性和反省性的特点,监控和自我调节机制使其不仅知道什么是重要的,而且知道何时、何地、如何、为何正确应用各类知识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元认知能力 能力训练 动机水平 训练方法 培养模式 交互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 直接指导模式 非智力因素 正相关
下载PDF
大学生元认知特点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7
17
作者 胡志海 梁宁建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研究考察大学生元认知各成份特点与学生学习动机、坚持性、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学生元认知各成份之间的发展并不均衡 ,元认知的监控能力较薄弱。在元认知整体水平上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 大学生 元认知 非智力因素 学习方法 学生心理
下载PDF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被引量:17
18
作者 宋春蕾 徐光兴 周晓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72-73,共2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提出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指出了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和问题,提出了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影响的一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载PDF
大学生气质特征与元认知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宏如 沈烈敏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气质特征 元认知 多元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非适应性认知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宁 梁宁建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8,61,共5页
Davis的认知-行为模式揭示的非适应性认知是网络成瘾产生的充分条件,本研究通过《戴维斯在线认知量表》的测验,分析网络成瘾者产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非适应性认知基础,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形成的认知原因。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非适应性认知 大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