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4-100,共7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为依据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制约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主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以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为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为依据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制约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感悟的体悟,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应该以直觉感悟为基础。作为西方文学批评之一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主要是一种理性分析的阐释,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言说方式还应该结合理性分析的阐释。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文学批评以欣赏为基础,深入进行文本分析,达到结合中西文学批评的优长之处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言说方式 直觉感悟 理性分析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哲学基础:实践唯物主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7-31,共5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仅是认识论,而是包括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价值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艺术生产论、艺术掌握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生活源泉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形态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操作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 哲学基础 理论形态 实践形态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剑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101-102,105,共3页
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大学生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有了心理问题能够寻求心理咨询就是目的,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宗旨有一定距离.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将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渗透到... 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大学生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健康,有了心理问题能够寻求心理咨询就是目的,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宗旨有一定距离.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将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渗透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于塑造积极人格,培养积极情绪,发展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情绪 健全人格 作用
下载PDF
性别融合与唐宋词文学个性的获得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晓骊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62-66,共5页
男女两性不同的审美追求在词的领域相互碰撞,又不断整合,最终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风格,所以说,词迥异于诗的文学个性是性别融合的产物。唐宋词审美理想的形成、创造力的获得以及抒情范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性别融合... 男女两性不同的审美追求在词的领域相互碰撞,又不断整合,最终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风格,所以说,词迥异于诗的文学个性是性别融合的产物。唐宋词审美理想的形成、创造力的获得以及抒情范式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性别融合产生的强大生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唐宋词的文化意义并不在于它提供了批判男权文化的素材,而恰恰在于它在文学的领域展示了性别融合的理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性别融合 文学个性
下载PDF
从古代文学叙事中庶民的司法想象看中国法律文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骊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73,共6页
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传统小说戏剧以普通民众为传播和接受对象,反映庶民的法律观念和利益诉求。冤狱的渲染和昏官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他们对法律的信任危机。在具有独立传播场域的话语体系中,平民阶层从自己的价值理念出发,展开对整个司... 作为通俗文学的代表,传统小说戏剧以普通民众为传播和接受对象,反映庶民的法律观念和利益诉求。冤狱的渲染和昏官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他们对法律的信任危机。在具有独立传播场域的话语体系中,平民阶层从自己的价值理念出发,展开对整个司法体系的批判和嘲讽。同时用超现实的司法想象来弥补现行制度的缺憾,并获得道义的支持和正义的实现。在通俗文学的叙事框架中,庶民的法律想象不仅获得了"合法"的表达权利,而且也形成了针对制度设计的对抗力量。对这些文学文本的研究,有助于从"小传统"的角度深入把握中国法律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庶民 文学叙事 司法想象 法律文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开放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弓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从它产生之时起就具有了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是以实践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开放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本体论上向文学意识形态、文学生产、文学文本开放,在认识...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从它产生之时起就具有了开放性。这种开放性是以实践唯物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开放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本体论上向文学意识形态、文学生产、文学文本开放,在认识论上向文学反映论、文学解释学、文学掌握论开放,在价值论上向文学真实论、文学教化论、文学审美论开放,在方法论上向历史唯物主义元方法、各种学科方法、各种具体方法开放,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开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开放性 实践唯物主义
下载PDF
论文学手段在绘画中的介入和边界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6,共7页
在"诗画一律"思想的引导下,绘画的文学化成为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主要发展趋势。寄托比兴的文学思维方式开启了绘画托物言志、即物抒情的大门;题写于画上的诗文题跋又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画境,极大地加强了绘画形象表情达... 在"诗画一律"思想的引导下,绘画的文学化成为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的主要发展趋势。寄托比兴的文学思维方式开启了绘画托物言志、即物抒情的大门;题写于画上的诗文题跋又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画境,极大地加强了绘画形象表情达意的能力。但是,不管是绘画思维的渗透,还是文字形式的介入都是以保持绘画的艺术独立性为前提的,绘画作为造型艺术"赋形传神"的审美目标决定了文学手段的运用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 文学化 边界
下载PDF
论宋代记叙性题跋的文学特征和艺术技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晓骊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3期53-57,共5页
题跋记叙功能的形成可上溯到唐代,但定型至少要到宋代元祐时期。两宋记叙性题跋各有特点,或涉笔成趣,或融情于事。从叙事角度而言,作者常常用描摹、追忆、联想和想象等表现手法,以还原事件,再现场景,拓展记叙空间,达到了文约而事丰的境... 题跋记叙功能的形成可上溯到唐代,但定型至少要到宋代元祐时期。两宋记叙性题跋各有特点,或涉笔成趣,或融情于事。从叙事角度而言,作者常常用描摹、追忆、联想和想象等表现手法,以还原事件,再现场景,拓展记叙空间,达到了文约而事丰的境界;从记人角度而言,作者或者叙议结合,或者通过细节化描写,以凸现人物个性。由蓄意带来的艺术效果,形成了记叙性题跋的重要文学特征,成为后代题跋创作的重要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跋 宋代 文学特征 艺术技巧
下载PDF
涉笔成趣:论宋人题跋的文学性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骊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1-46,共6页
宋代是题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宋人题跋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因其不拘常格、趣味横生的特点,获得了文学审美价值。题跋体现出作者机警爽悟的个性才华,记录了时人旷达真率的生活情趣,蕴含着深潜浑然、耐人寻... 宋代是题跋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宋人题跋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因其不拘常格、趣味横生的特点,获得了文学审美价值。题跋体现出作者机警爽悟的个性才华,记录了时人旷达真率的生活情趣,蕴含着深潜浑然、耐人寻味的理趣,同时又以语言和修辞的妙用,形成了生动活跃的文字之趣。通过宋代文人的创作实践,题跋形成了表现性情的文体优势,显示了其作为"真文字"的艺术魅力,对后代散文、尤其是明代小品文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题跋 文学性 情趣 理趣 文趣
下载PDF
论中、韩左翼文学的相互观照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敏 《东疆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28-35,112,共8页
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伴随着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并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对世界弱小民族的关注。中国文学中的韩国书写,就是关注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要一脉。中国文学对近代韩国的关注始于对其沦亡的同情,继之对其英雄的赞颂,直至左翼... 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伴随着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并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对世界弱小民族的关注。中国文学中的韩国书写,就是关注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要一脉。中国文学对近代韩国的关注始于对其沦亡的同情,继之对其英雄的赞颂,直至左翼文学的相互观照,这其中有一条逐渐清晰的脉络贯穿其间,那便是对血性与勇气的渴望与张扬。这正是中韩两国相互观照、同气相求、平等交往的重要契合点,也是双方共同的精神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左翼文学 交流 弱小民族
下载PDF
司法不公的两种文学书写——《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国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1期31-36,共6页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都反映了司法不公的社会现实。因作者身份地位有别,前者的叙述角度以民为本位,后者则以官为本位;前者感情激愤,后者情怀温厚。以民为本位,冤狱惊人耳目;以官为本位,疑狱费人思量。昭雪冤狱,则寄希望于清...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都反映了司法不公的社会现实。因作者身份地位有别,前者的叙述角度以民为本位,后者则以官为本位;前者感情激愤,后者情怀温厚。以民为本位,冤狱惊人耳目;以官为本位,疑狱费人思量。昭雪冤狱,则寄希望于清官;辨析疑狱,则感叹于狱情之万变。一个批判的是体制,官虎而吏狼,天下乌鸦一般黑;一个思考的是狱情,吏、役与讼师成干扰司法之元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不公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下载PDF
试论当下文学的大众化与商业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素娟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6期58-61,共4页
历史上的历次文学大众化运动,都没有给于受众足够的重视和培养。当前文学发展中由于商业、网络和影视的介入,受众首次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受众在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上存在的众多缺陷,这种看似繁荣的"大众化"现象,就隐藏了对... 历史上的历次文学大众化运动,都没有给于受众足够的重视和培养。当前文学发展中由于商业、网络和影视的介入,受众首次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受众在接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上存在的众多缺陷,这种看似繁荣的"大众化"现象,就隐藏了对文学发展带来致命伤害的重重危机。因此,如何处理文学与媒体的关系、如何培养成熟的受众群体,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大众化 商业化 受众问题
下载PDF
文学接受视角下的词意画研究——以《诗余画谱》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晓骊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9-53,共5页
作为晚明徽派版画的代表作,《诗余画谱》集词、画、书于一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词意画集。同时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诗余画谱》所选词作在词人、题材和风格上都表现出与当时宋词选集不尽相同的选择标准和审美旨趣,体现了刊印者从绘画... 作为晚明徽派版画的代表作,《诗余画谱》集词、画、书于一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词意画集。同时从文学接受的角度来看,《诗余画谱》所选词作在词人、题材和风格上都表现出与当时宋词选集不尽相同的选择标准和审美旨趣,体现了刊印者从绘画角度对宋词的独特接受方式,同时也折射出晚明以新安文化为代表的徽派文化的深刻影响。《诗余画谱》不仅是"诗画一律"艺术思想的又一现实蓝本,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宋词接受的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余画谱》 词意画 文学接受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实践形态
14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4-80,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仅是认识论,而且是包括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价值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艺术生产论、艺术掌握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生活源泉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形态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操作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 哲学基础 理论形态 实践形态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理论形态
15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4-49,109,共7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在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和邓小平理论文学批评之中形成了雏形和轮廓。按照这个雏形和轮廓,我们可以构想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主要方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它不仅仅是认识论,而且是包括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辩证法、实践价值论的整体。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形态主要是:艺术生产论、艺术掌握论、审美意识形态论、生活源泉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实践形态主要是: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针,艺术标准第一、政治标准第二操作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 哲学基础 理论形态 实践形态
下载PDF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嘉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28期13-14,共2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美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也开始面临就业难题。扩大就业现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但社会现有岗位有限,因此更多的人认为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美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也开始面临就业难题。扩大就业现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但社会现有岗位有限,因此更多的人认为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创业,社会呼唤着大批创业人才的产生。但在现实中,创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在发展进程中还受到诸多阻碍。本文将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阐述基础上,分析我国创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存在问题与原因,并借鉴国外创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从理论架构与实践操作策略两方面对创业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创业人才 就业
下载PDF
挤压与突围:城市文学的困境与转机——兼及文学批评的社会科学转向
17
作者 罗云锋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38,共7页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当代城市文学面临的一些挑战,譬如科层化城市生活、社会科学、网络传媒等因素对文学的挤压。其次,在对城市文学史学术脉络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当代城市文学的缺失及其可能发展路向提出了若干见解:科层化城市生活... 本文首先分析总结了当代城市文学面临的一些挑战,譬如科层化城市生活、社会科学、网络传媒等因素对文学的挤压。其次,在对城市文学史学术脉络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当代城市文学的缺失及其可能发展路向提出了若干见解:科层化城市生活状态下文学的认识功能、文学世界的田野化、文学批评的社会科学转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学 挤压 文学批评 社会科学转向
下载PDF
新中国战争文学的话语书写
18
作者 林凌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9,共4页
战争文学创作体现和反映了文化话语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战争文学被用来佐证制度的合法性,而战争史诗及党和群众的关系是论证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文学形式。当文化话语从政治上的合法性过渡到法律上的合法性后,制度话语与战争文学之间的紧... 战争文学创作体现和反映了文化话语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战争文学被用来佐证制度的合法性,而战争史诗及党和群众的关系是论证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文学形式。当文化话语从政治上的合法性过渡到法律上的合法性后,制度话语与战争文学之间的紧张感得到缓释,制度话语允许人性话语探索战争与人性之间的关系,但人性话语书写受到制度话语和题材局限性的双重钳制,无论是作品的主题深度还是作品影响力都难以和制度话语书写相提并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双重作用下战争文学出现了文化市场书写趋向,对以文化市场为导向的战争文学来说,它把放弃对制度话语的质疑和批判,以及对受众的无条件迎合当作了基本的叙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文学 制度话语 人性话语 文化市场话语
下载PDF
文学抑或文章——对语文高考“考什么”的思考——2009年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八
19
作者 乐中保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0年第7期34-37,共4页
【评议文章】单学文老师的《中学语文教学与命题应该坚守文学阵地——从(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等争鸣文章说开去》,原载《语文学习》2009年第4期。
关键词 《语文学习》 2009年 语文高考 研究论著 语文教育 文章 中学语文教学 命题语言
下载PDF
“远景”的意蕴——兼论林语堂的“乌托邦”在中国文学中的意义
20
作者 高鸿 《闽台文化研究》 2008年第3期120-127,共8页
林语堂在《奇岛》中打造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乌托邦,多元文化的理想是那一时期游走于西方各国的林语堂的文化理想,这一文化理想与前期努力张扬中国文化大不相同,这既是林语堂内心远离中国文化的主体的一种态度,也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林语堂的... 林语堂在《奇岛》中打造了一个多元文化的乌托邦,多元文化的理想是那一时期游走于西方各国的林语堂的文化理想,这一文化理想与前期努力张扬中国文化大不相同,这既是林语堂内心远离中国文化的主体的一种态度,也正是这一点,构成了林语堂的"乌托邦"在中国文学上的独特性,其意义是对中国传统乌托邦理想在二十世纪全球化社会的前沿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岛》 意蕴 乌托邦 多元文化 中国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