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高校离岗离校学生骨干跟踪服务机制的构建研究
1
作者 富琳桦 陈伟杰 《新课程研究》 2024年第9期4-6,共3页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发掘青年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帮助“青年更加主动、自信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文章探索以品学兼优、朝气蓬勃、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关联要素、发现现状困境、梳理普遍需求,...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发掘青年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帮助“青年更加主动、自信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文章探索以品学兼优、朝气蓬勃、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关联要素、发现现状困境、梳理普遍需求,提出对其在岗在校期间培养的基础上,延长服务过程,延伸服务方位,构建高校离岗离校学生骨干跟踪服务机制,为高校学生骨干的一贯制培养与高校毕业生整体服务机制的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骨干 离岗离校 跟踪服务机制
下载PDF
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三观”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少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110-111,共2页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一些大学生拜金思想显现,价值观扭曲;理想追求淡薄,人生观沉沦;爱国主义缺失,世界观出现偏差。大学生的"三观"培养刻不容缓,要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价值观;营造良...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是,一些大学生拜金思想显现,价值观扭曲;理想追求淡薄,人生观沉沦;爱国主义缺失,世界观出现偏差。大学生的"三观"培养刻不容缓,要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价值观;营造良好家庭与社会环境,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人生观;强化高校教书育人功能性,涵养大学生正确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三观” 理想追求
下载PDF
认同嵌入: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非均衡互构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芝眉 汪丽丽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11期7-12,共6页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崭新的领域。网络社会环境下展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是建立在深入分析网络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证调研,分析网络社...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崭新的领域。网络社会环境下展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是建立在深入分析网络社会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证调研,分析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并从角色认同和群体意识的角度分析网络社会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大学生 政治社会化 角色认同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优化原则 被引量:3
4
作者 盖钧超 《文教资料》 2011年第13期220-222,共3页
本文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发第四次创业高潮的重要意义出发,把优化创业环境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落脚点,细致分析了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三项原则——公平、自立和创新,以创新视角审视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促进大学... 本文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发第四次创业高潮的重要意义出发,把优化创业环境作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落脚点,细致分析了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的三项原则——公平、自立和创新,以创新视角审视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四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环境 优化原则
下载PDF
生态学视域下高校教师思政与学生思政的互促融合研究
5
作者 张曦 张雪芹 《化工高等教育》 2023年第1期137-143,共7页
教师与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两大重要主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核心要素。文章基于生态学视角,指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存在个体生态及个体生态间的关系失衡、群体生态失衡、系统内外部环境失衡等问题,并从立德树人的根... 教师与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两大重要主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核心要素。文章基于生态学视角,指出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存在个体生态及个体生态间的关系失衡、群体生态失衡、系统内外部环境失衡等问题,并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强调通过关注个体需要、强化交互关系、优化内外部生态系统环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恢复平衡。系统讨论教师思政与学生思政的互促融合,有助于推动教师与学生同向同行、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系统 教师思政 学生思政 互促融合
下载PDF
跨文化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生教育管理对策
6
作者 吴志先 杜仕菊 《理论经纬》 2015年第1期344-351,共8页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交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愈加明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不断增加。截至2013年9月,全国经审批机关批准设立或举办的机构和项目有1979个,在校学生总数约55万,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也超过150万人。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教育管理对策 跨文化视角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大学生 高等教育 审批机关 在校学生
下载PDF
“多线共学”课程思政模式融入电工电子实验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曦 罗小娟 张雪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0-224,共5页
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是工科院校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立德树人任务,构建了电工电子实验专业知识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以发挥主体和客体的能动性、融合课程内容和德育要素、授课形式与思... 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是工科院校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绕立德树人任务,构建了电工电子实验专业知识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以发挥主体和客体的能动性、融合课程内容和德育要素、授课形式与思政教育充分适应为原则,设计了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形成了“多线共学”课程思政模式融入电工电子实验的育人体系,实现了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开展价值引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工电子实验 课程思政 案例设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岳海洋 盖钧超 周全华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5-89,共5页
通过对上海6所高校2314名大学生的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较为注重个人发展、对基本的工作保障要求较高、期待工作环境的和谐与公平以及攻坚克难的意愿不强等特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通过对上海6所高校2314名大学生的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较为注重个人发展、对基本的工作保障要求较高、期待工作环境的和谐与公平以及攻坚克难的意愿不强等特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线,倡导较高的个人发展需求层次,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与职业发展教育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层次理论 职业价值观 职业发展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原文传递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视角下的基层就业引导策略研究--基于上海59所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16
9
作者 郑东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99,共5页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CCT)为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形成和生涯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基于此,研究者调研了上海59所高校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探究基层职业兴趣的形成机制及精准引导策略。通过注重就业价值引领性、提升基层...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SCCT)为大学生职业兴趣的形成和生涯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基于此,研究者调研了上海59所高校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探究基层职业兴趣的形成机制及精准引导策略。通过注重就业价值引领性、提升基层就业经验值、优化基层就业生态圈、完善基层人才成长链,切实增强基层人才的职业幸福感和内在获得感,进而输送更多优秀毕业生面向基层建功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 基层就业 职业兴趣 学习经验
下载PDF
从话语到暴力:微观权力视角的校园危机事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储琰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56-60,共5页
高校的安全和稳定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保障,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矛盾口角到暴力冲突,从自残自伤甚至到自杀,每一次高校大学生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社会各界都在反思,本来应该纯净求学的学子为... 高校的安全和稳定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保障,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矛盾口角到暴力冲突,从自残自伤甚至到自杀,每一次高校大学生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都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社会各界都在反思,本来应该纯净求学的学子为什么会有这些令人心痛的表现。面对大学校园危机事件,只有掌握其内在规律,才能有效引导。大学生具有独特的话语系统,在话语实践过程中,受到不同层面的规训效应。在对权力信息的理解处理中会产生危机行为。从话语实践的视角理解大学生危机行为的规律,可以有效地防止"危"从"微"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危机事件 微观权力
下载PDF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的学校生涯教育审视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炜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第2期66-72,共7页
生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学实践中呈现出学生生涯教育缺失的现象。调查得出,学生生涯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同质化对待导致生涯教育供需失衡,环境资源不充分影响生涯目标达成,“流程化式”培养抑制兴趣多样化,客观理性教... 生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学实践中呈现出学生生涯教育缺失的现象。调查得出,学生生涯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同质化对待导致生涯教育供需失衡,环境资源不充分影响生涯目标达成,“流程化式”培养抑制兴趣多样化,客观理性教育抑制自我效能提升。基于此,结合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学校应该进行个性化生涯教育辅导,充分挖掘环境中资源支持,探索培养多元化生涯兴趣,评估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为学生的职业观塑造、职场力培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涯教育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自我效能感 就业
下载PDF
形式借鉴与内涵提升——转型背景下德育的创新实践
12
作者 王爱祥 《当代青年研究》 2011年第10期59-62,共4页
德育是当前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是独立于学校教育内外部系统之外的孤立的抽象物,而是与智育、美育、体育等共同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德育也面临着社会、学生、家庭越来越多的挑战。在高校,要增强德... 德育是当前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它不是独立于学校教育内外部系统之外的孤立的抽象物,而是与智育、美育、体育等共同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德育也面临着社会、学生、家庭越来越多的挑战。在高校,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让德育回归到形式新颖的依托载体。逐步提升作为实践形态的德育内涵。现如今,不断发展的德育模式便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实践成果,这些创新成果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逐步增强德育的感染效应,实现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本质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创新实践 内涵提升 转型 借鉴 优秀人才 外部系统 学校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构建 被引量:14
13
作者 倪炜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对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供了指引。从内在逻辑上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对"三全育人"工作任务落实的进一...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对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供了指引。从内在逻辑上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对"三全育人"工作任务落实的进一步明确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需要把握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的思想主线、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主导的理论主线、以意识和能力提升为主体的行动主线三条主线,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基层建设、统一思想与精准建设、科学分工与协同建设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三全育人
原文传递
基于过程思想的高校资助育人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芝眉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87-89,共3页
资助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囿于传统资助工作思维及运作模式的局限,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育人功能缺位的尴尬局面。可尝试以过程思想为指导,根据过程教育发展性、情境化、系统性等特点,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整合为心理、励... 资助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囿于传统资助工作思维及运作模式的局限,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面临着育人功能缺位的尴尬局面。可尝试以过程思想为指导,根据过程教育发展性、情境化、系统性等特点,将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整合为心理、励志、学业、拓展等四种类型的过程性平台,同时关联两个保障内在动力循环的反馈、反哺控制单元,构建出一套集科学性、发展性、可持续性为一体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思想 高校资助育人 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