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 |
颜静兰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5
|
|
2
|
大学英语论坛协作学习行为的多元动态解释模型构建 |
龚嵘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3
|
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
吴丽环
|
《化工高等教育》
|
2006 |
0 |
|
4
|
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
王慧
|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
2008 |
4
|
|
5
|
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分析 |
何萍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3 |
3
|
|
6
|
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研究 |
黄昌静
邵志洪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3
|
|
7
|
英语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探析 |
颜静兰
贾卉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42
|
|
8
|
公示语英译中的语用关联分析 |
魏海波
刘全福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07 |
17
|
|
9
|
序列学习的ERP研究综述 |
郭秀艳
姜珊
龚嵘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0
|
话题结构与主谓结构——话题的语义类型与英译转换 |
邵志洪
赵宏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1
|
环境语言的空间文化思考与分析 |
颜静兰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12
|
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 |
华静
|
《兰州学刊》
CSSCI
|
2010 |
31
|
|
13
|
关于“误读”的反思——兼评培根《论美》一文的翻译 |
刘全福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4
|
意义的回归:阅读中的本文神秘主义批判 |
刘全福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5
|
二语心理词汇语义网构建中认知制约因素的优化调控 |
龚嵘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6
|
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探讨 |
侯晓莉
|
《北方经贸》
|
2004 |
15
|
|
17
|
英汉省略形式对比研究 |
苟亚军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13
|
|
18
|
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模式与方向探究 |
颜静兰
杨慧敏
贾爱兵
王慧
|
《化工高等教育》
|
2008 |
1
|
|
19
|
释意理论对会议诗词口译的指导意义——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中文言古诗词口译评析 |
华静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5
|
|
20
|
郭沫若译《鲁拜集》的生态解读 |
金春岚
黄芳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