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促进教学
1
作者 程和平 《化工高等教育》 1993年第3期70-73,共4页
自国家教委颁布理工科英语教学大纲和在大学英语中实行四级统一考试以来,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教学质量有了长足提高。
关键词 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水平 四级 学习动机 英语高考 语法翻译法 英语四级考试 应试技巧 公共英语 大纲要求
下载PDF
英汉词化过程对比研究——从英语复合新词谈起 被引量:11
2
作者 邵志洪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1-14,21,共5页
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的英语复合词为例,把英语词化过程与汉语作对应比较,旨在揭示词化过程所引起的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具体包括:(1)观察事物过程;(2)语言过程;(3)文化过程。
关键词 英汉 词化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语义变异与语用变异 被引量:7
3
作者 邵志洪 《外国语文》 1999年第3期50-53,57,共5页
本文提出了“语用变异”的新概念,以与“语义变异”作比较研究,并通过对“阿 Q 话语”的分析研究,说明“语用变异”在非修辞手法中的运用。
关键词 语用变异 语义变异 阿Q话语
下载PDF
爱情对话语篇中的presymbolic和symbolic因素——Romeo与Juliet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对话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志洪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5-50,60,共7页
When words are used as vocal equivalents of expressive gestures,we shall say thatlanguage is being used in presymbolic ways.These presymbolic uses of language coexistwith our symbolic system,and the talking we do in e... When words are used as vocal equivalents of expressive gestures,we shall say thatlanguage is being used in presymbolic ways.These presymbolic uses of language coexistwith our symbolic system,and the talking we do in everyday life is a thorough blendingof symbolic and presymbolic.(Hayakawa,1978:78)表情感叹(presymbolic)因素在表示各种强烈感情的日常用语中表现最明显。比如:在马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山伯与祝英台 爱情 语篇结构 特征的r 语言符号系统 SHAKESPEARE meaning 日常用语 “爱” word
下载PDF
言简意赅,富于哲理─—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的艺术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开杰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90-92,共3页
言简意赅,富于哲理─—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的艺术特点胡开杰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l。F——t1874—1963),于1913年和1914年分别出版了他长约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最早的两部诗集(男孩的愿望... 言简意赅,富于哲理─—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的艺术特点胡开杰罗伯特·弗洛斯特(Robertl。F——t1874—1963),于1913年和1914年分别出版了他长约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最早的两部诗集(男孩的愿望)(ABoy’SWill)和(波士顿以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伯特·弗洛斯特 弗洛斯特诗歌 诗歌创作 艺术特点 比喻性词汇 低调陈述 苹果 早期创作 果农 麦克白
下载PDF
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6
作者 李新国 麻晓晴 《皖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在对翻译学的概念和内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从霍姆斯的翻译学框架出发,从其三个分类证明了翻译学是科学化系统化的学科,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又从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两个角度阐明了翻译实践的艺术创造性和科学受制性。从而在清晰的层... 在对翻译学的概念和内涵明确界定的基础上,本文从霍姆斯的翻译学框架出发,从其三个分类证明了翻译学是科学化系统化的学科,是名副其实的科学;又从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两个角度阐明了翻译实践的艺术创造性和科学受制性。从而在清晰的层次和分类中对翻译的艺术和科学之争作出了系统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性 艺术性 非文学翻译 描述翻译学 应用翻译学
下载PDF
英汉信息中心的异同及对翻译的启示
7
作者 贾卉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69-72,共4页
从信息中心与句尾重心的关系,突出信息中心的手段,信息中心与语言心理的关系三方面着手,分析和比较了英汉信息中心的异同,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进行双语翻译。
关键词 信息中心 末端中心 句尾重心 手段 语言心理
下载PDF
汉语四字格与英汉翻译
8
作者 吴建伟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2-64,共3页
从节奏、文学传统和文字特点三方面讨论了英汉翻译中的四字格运用。
关键词 四字格 翻译 文学传统
下载PDF
英汉句子结构中的“重量趋势”对比研究──兼与金积令先生商榷 被引量:19
9
作者 邵志洪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7,共7页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载《外国语》,1998.1)对比汉英两种语言在词序排列上的差异,提出现代汉语中左右词序线形排列的结构原则为“前端重量”原则。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该文在... “汉英词序对比研究──句法结构中的前端重量原则和末端重量原则”(载《外国语》,1998.1)对比汉英两种语言在词序排列上的差异,提出现代汉语中左右词序线形排列的结构原则为“前端重量”原则。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该文在讨论句子层面时,混淆了“重量”划分的标准。由于语言类型差异,在句子层面,英语中确实存在“末端重量原则”,汉语中其实并不存在“重量”方面的“原则”。按照语言结构中信息排列原则与汉语句子类型分析,如果说汉语句子“重量”上有什么趋势,也不应该是“前端重量”。因为至少英汉句子结构中的信息分布情况是相似的。而从句子层面看,汉语句首RL线形延伸以及汉语句子中位的容纳性,也都只能说明重量后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句子 英汉 句子结构 词序 语言类型 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 存在 结构原则 国语
原文传递
Zeugma——语法范畴与修辞范畴 被引量:14
10
作者 邵志洪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4-67,共4页
Zeugma——语法范畴与修辞范畴邵志洪[Abstract]Confusionbetweenzeugmaofthetwodiferentcategoriesisaconstantsourceofconfusionin... Zeugma——语法范畴与修辞范畴邵志洪[Abstract]Confusionbetweenzeugmaofthetwodiferentcategoriesisaconstantsourceofconfusioninthein-terpret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范畴 语法范畴 ZEUGMA 《新英汉词典》 形容词 轭式搭配法 《英汉大词典》 修辞效果 起支配作用 名词
原文传递
英汉词语搭配中的“可预示性”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邵志洪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9-63,共5页
英汉词语搭配中的“可预示性”比较邵志洪词语搭配在词项上或语义上都可能出现"可预示性"(Predictability)。英汉对于词语搭配中"可预示性"的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哪里呢?造成这种差异的... 英汉词语搭配中的“可预示性”比较邵志洪词语搭配在词项上或语义上都可能出现"可预示性"(Predictability)。英汉对于词语搭配中"可预示性"的看法有着明显的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哪里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拟就英汉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示性 英汉词语 词语搭配 表现力 英汉语言 非语言性语境 英语成语 同义反复 汉语成语 语言与文化
原文传递
英汉词语搭配中的“同义反复”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邵志洪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从构词搭配,成语搭配和惯用搭配三方面对英词语搭配中的“同义反复”现象进行比较。在词语搭配中,汉语的“同义反复”现象比英汉语的更加明显,更加普遍。英语词语搭配中通常避免“同义反复”,而汉语相反。在词语搭配上,英语轻“形... 本文从构词搭配,成语搭配和惯用搭配三方面对英词语搭配中的“同义反复”现象进行比较。在词语搭配中,汉语的“同义反复”现象比英汉语的更加明显,更加普遍。英语词语搭配中通常避免“同义反复”,而汉语相反。在词语搭配上,英语轻“形式”重“简洁”;汉语重“形式”轻“冗余”。本文有助于揭示英汉构词特点、语义容量、逻辑思维,审美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搭配 同义反复
原文传递
再谈Zeugma的语法范畴与修辞范畴──答许德金同志 被引量:5
13
作者 邵志洪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42,共6页
《外国语》(1998.No.3)登载了许德金同志的文章“也谈Zengma的语法范畴与修辞范畴──与邵志洪同志商榷”。邵文(《外国语》)1997.No.1)认为Zeugma有语法范畴和修辞范畴之分,两者是不相容的;而许文则认为Zeugma就是Zeugma,... 《外国语》(1998.No.3)登载了许德金同志的文章“也谈Zengma的语法范畴与修辞范畴──与邵志洪同志商榷”。邵文(《外国语》)1997.No.1)认为Zeugma有语法范畴和修辞范畴之分,两者是不相容的;而许文则认为Zeugma就是Zeugma,根本不存在什么语法和修辞范畴。其实,许文通篇所谈的Zeugma都是修辞范畴的,在将修辞范畴的Zeugma误认为就是全部Zeugma的前提下去看邵文,自然会产生矛盾与疑问,本文旨在答疑,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UGMA 语法与修辞 两种范畴
原文传递
“美音热”与美国文化 被引量:20
14
作者 颜静兰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7-29,共3页
目前中国学生的“美音热”反映出美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也折射出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心态。本文从对本校学生语音情况调查着手,分析了学生崇尚美音的内外因素。作者认为,“美音热”并非坏事,只要因势利导就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外语学习热情。
关键词 美音
原文传递
“结合法”构词模式导致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英汉特指动词缺项弥补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邵志洪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6-50,共5页
英汉语言中一些特指动词的缺项通常可以通过“泛指动词(等成分)+特指名词”来表示。由于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结合法”构词模式,英语N→V转类法作为弥补英语特指动词缺项的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可使我们以更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同时在... 英汉语言中一些特指动词的缺项通常可以通过“泛指动词(等成分)+特指名词”来表示。由于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结合法”构词模式,英语N→V转类法作为弥补英语特指动词缺项的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可使我们以更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思想,同时在跨文化交际中必然会造成某种障碍。这种障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语言转化过程的障碍;语言文化因素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构词
原文传递
英语专业8级考试(1996)汉译英试卷评析
16
作者 邵志洪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9-51,共3页
英语专业8级考试(1996)汉译英试卷评析邵志洪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英语专业8级考试顺利结束,成绩也已公布。笔者这次有幸担任汉译英阅卷组组长,并参加了阅卷全过程。在此,想就7,000多份汉译英试卷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作些评... 英语专业8级考试(1996)汉译英试卷评析邵志洪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英语专业8级考试顺利结束,成绩也已公布。笔者这次有幸担任汉译英阅卷组组长,并参加了阅卷全过程。在此,想就7,000多份汉译英试卷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作些评析,希望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大学英语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汉译英 试卷评析 汉语理解 冷餐会 英语表达 汉语思维方式 文化因素 考试 名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