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工程菌高效表达培养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艳红 廖晓全 +1 位作者 范立强 袁勤生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 确定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rhMn SOD)工程菌高效表达的最适培养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包括接种量、诱导时机、Mn2 + 浓度、诱导后培养时间、发酵过程中 pH变化以及初始 pH值对发酵的影响。 结果 该工程菌的最佳... 目的 确定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rhMn SOD)工程菌高效表达的最适培养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包括接种量、诱导时机、Mn2 + 浓度、诱导后培养时间、发酵过程中 pH变化以及初始 pH值对发酵的影响。 结果 该工程菌的最佳接种量为 3%,最佳诱导时机为接种后 3h ,确定Mn2 + 浓度为 6 0 0 0 μmol·L-1,诱导后培养 5h ,在培养过程中当pH为6 .83时外源蛋白可获得高效表达 ,初始 pH确定为 8.0。 结论 :诱导和培养基的 pH是影响工程菌发酵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Mn2 + 的加入表达有活性的rhMn SOD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工程菌 培养工艺 rhMn-SOD
下载PDF
海藻糖对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
作者 葛宇 袁勤生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7-300,共4页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双糖,它具有更显著的生物活性物质保护效果,在生物学领域具有极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对它这种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与蛋白质和细胞生物膜的相互作用。由此,人们提出了一些假说。... 海藻糖是一种非还原性双糖,它具有更显著的生物活性物质保护效果,在生物学领域具有极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对它这种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它与蛋白质和细胞生物膜的相互作用。由此,人们提出了一些假说。诸如“水替代学说”“玻璃态学说”“优先排阻学说”等。文章对此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生物活性物质 保护作用 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水翁花对微粒体和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卢艳花 杜长斌 +3 位作者 吴子斌 叶春林 刘建文 魏东芝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64-966,共3页
目的 :研究水翁花对小鼠肝微粒体膜脂氧化及H2 O2 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小鼠肝微粒体膜脂氧化模型、细胞培养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等方法。结果 :水翁花水提物能强烈抑制小鼠肝微粒体膜脂氧化 ,IC50 为 0 .0... 目的 :研究水翁花对小鼠肝微粒体膜脂氧化及H2 O2 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小鼠肝微粒体膜脂氧化模型、细胞培养MTT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等方法。结果 :水翁花水提物能强烈抑制小鼠肝微粒体膜脂氧化 ,IC50 为 0 .0 13g·L-1,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维他命E(IC50 为 0 .0 6 4 g·L-1) ;对H2 O2 引起的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亦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神经细胞表现出保护作用。结论 :水翁花对膜脂氧化及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可能用于治疗与氧化损伤有关的脑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翁花 微粒体 神经细胞 氧化损伤 保护作用 中药
下载PDF
槐米对微粒体和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卢艳花 杜长斌 +2 位作者 刘建文 吴子斌 魏东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45-847,共3页
关键词 槐米 膜脂氧化 神经细胞 过氧化氢
下载PDF
重金属铬单克隆抗体特异性ELISA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俞华齐 王娟 +2 位作者 姜忍忍 姚刚 刘少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0-466,共7页
为了利用抗体库筛选技术制备检测重金属铬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利用螯合剂DTPA成功制备了重金属Cr的完全抗原,并利用制备的完全抗原结合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筛选到了特异性识别Cr?DTPA的噬菌体抗体Cr?DTPA?VHH 4?63。结果显示,获... 为了利用抗体库筛选技术制备检测重金属铬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利用螯合剂DTPA成功制备了重金属Cr的完全抗原,并利用制备的完全抗原结合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筛选到了特异性识别Cr?DTPA的噬菌体抗体Cr?DTPA?VHH 4?63。结果显示,获得的抗体亲和常数为1.279×109 L/mol,与载体蛋白BSA/OVA及无金属抗原DTPA?BSA/OVA均无交叉反应,与其他金属离子也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利用制备的Cr?DTPA噬菌体抗体初步建立了ELISA免疫检测法,其方法最低检测限达到1μg/L,水样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90%~114%,达到国家饮用水检测标准,可用于农业灌溉用水及生活饮用水中的重金属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Cr 纳米抗体 噬菌体展示 间接竞争性ELISA
下载PDF
牛初乳小分子多肽的分离及其抗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郭瑞峰 李雪梅 +1 位作者 刘少伟 姚刚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28,共4页
为了探讨牛初乳中小分子多肽的抗菌活性及组分特征,本研究首先以新鲜牛初乳为原料,通过分离收集不同区段的蛋白片段加以冻干,然后利用3 ku以下蛋白片段通过观察其对96孔板中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来进行抑菌实验,随后采用葡聚糖凝胶色谱联... 为了探讨牛初乳中小分子多肽的抗菌活性及组分特征,本研究首先以新鲜牛初乳为原料,通过分离收集不同区段的蛋白片段加以冻干,然后利用3 ku以下蛋白片段通过观察其对96孔板中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来进行抑菌实验,随后采用葡聚糖凝胶色谱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3 ku以下的牛初乳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最后将分离得到的F3组分进行多肽/蛋白质N端测序分析。研究发现3 ku以下蛋白片段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随着蛋白片段浓度的增加,抑菌效果更为明显。N端测序结果表明,牛初乳中3 ku以下成分的氨基酸序列为NH2-Y-Q-E-P-V-L-G-P-V,该序列经网上相关报道比对分析为牛乳中的β-酪蛋白片段,为牛初乳的研究和利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多肽 抑菌 Β-酪蛋白
下载PDF
假单胞菌F12中氨对产酶及L-半胱氨酸合成的影响
7
作者 范翠丽 李志敏 叶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22-224,229,共4页
目的:探索假单胞菌F12氨的代谢及积累对产酶和转化合成L-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考察了氨对菌体生长、对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ATC)的代谢及产酶的影响,以及转化过程中氨的积累对L-半胱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氨浓度大于6... 目的:探索假单胞菌F12氨的代谢及积累对产酶和转化合成L-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考察了氨对菌体生长、对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ATC)的代谢及产酶的影响,以及转化过程中氨的积累对L-半胱氨酸合成的影响。结果:氨浓度大于60mmol/L时对菌体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没有影响DL-ATC的代谢和产酶,但同时加入葡萄糖后产酶显著下降;转化过程中有氨的释放,但DL-ATC消耗引起的氨的积累不影响L-半胱氨酸的合成。结论:氨的积累在产酶阶段和转化阶段对L-半胱氨酸的合成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 产酶
下载PDF
酶法生产L-半胱氨酸产酶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翠丽 李志敏 叶勤 《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4,共4页
目的:找到能够高效合成L-半胱氨酸合成酶的培养基。方法:研究进行了假单胞菌F12在复合培养基和简单培养基合成L-半胱氨酸能力的对比及产酶过程分析。结果:简单培养基生长的菌体合成L-半胱氨酸能力较高,单位菌体产生L-半胱氨酸能力比复... 目的:找到能够高效合成L-半胱氨酸合成酶的培养基。方法:研究进行了假单胞菌F12在复合培养基和简单培养基合成L-半胱氨酸能力的对比及产酶过程分析。结果:简单培养基生长的菌体合成L-半胱氨酸能力较高,单位菌体产生L-半胱氨酸能力比复合培养基增大1倍;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DL-ATC)诱导L-半胱氨酸合成酶的产生;葡萄糖的存在不利于产酶,后期酶的比生产速率为-0.11 U/mg DCW·h,对照中为4.04 U/mg DCW·h。结论:以DL-ATC为碳氮源的基本培养基最有利于产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2-氨基-△2-噻唑啉-4-羧酸 葡萄糖 L-半胱氨酸合成酶 诱导
原文传递
L-脯氨酸的生产及其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缪正兴 张仲明 +1 位作者 李宝忠 严希康 《上海医药情报研究》 2004年第2期1-2,6,共3页
本文介绍了L—脯氨酸的各类应用,生产方法和分离提取过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开发简况。
关键词 L-脯氨酸 生产方法 分离 提取 氨基酸 巯甲丙脯酸 发酵 离子交换
原文传递
假单胞菌F12转化DL-ATC产物的鉴定及转化条件的研究
10
作者 范翠丽 李志敏 叶勤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2,共5页
目的:确定假单胞菌F12合成产物是否为L-半胱氨酸,减少生成的L-半胱氨酸的降解,增加转化DL-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得率。方法: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确定产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探索L-半胱氨酸降解情... 目的:确定假单胞菌F12合成产物是否为L-半胱氨酸,减少生成的L-半胱氨酸的降解,增加转化DL-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DL-ATC)合成L-半胱氨酸的得率。方法:研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确定产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探索L-半胱氨酸降解情况,找到抑制脱巯基酶降解的因素。结果:通过与L-半胱氨酸标准品比较,液相色谱和质谱结果显示该菌的转化产物为L-半胱氨酸;隔绝空气下L-半胱氨酸降解产生的少量硫化氢对L-半胱氨酸的降解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在此条件下转化DL-ATC合成L-半胱氨酸浓度最高达到46.2 mmol/L,得率由31.6%提高到94%。结论:菌株假单胞菌F12转化DL-ATC产物为L-半胱氨酸,隔绝空气条件下有利于L-半胱氨酸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脱巯基酶 硫化氢 酶法催化 液相色谱-质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