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化——长三角经济增长与空间差异格局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世界经济文汇》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6-47,共12页
经济活动的空间状态及其内在关系是当今区域经济学等关注的重点。从研究的视角与范式看,对于经济空间性理论检讨的学科主要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学。而从实证研究中可知,当前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都存在空间差异。开发区... 经济活动的空间状态及其内在关系是当今区域经济学等关注的重点。从研究的视角与范式看,对于经济空间性理论检讨的学科主要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学。而从实证研究中可知,当前长三角区域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发展水平都存在空间差异。开发区、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区域经济网络格局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几种重要空间形态。在未来,长三角经济增长是否会趋缓、经济增长机制和模式是否会趋同、多中心的区域格局是否会形成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实现等问题应引起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空间格局 长三角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迁移流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6,共5页
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及其区域效应是当今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劳动力迁移流动态势及区域效应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区域发展进程的经济社会演化态势,并对中国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利用第五次... 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及其区域效应是当今区域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劳动力迁移流动态势及区域效应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区域发展进程的经济社会演化态势,并对中国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实证依据。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可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呈现了劳动力高强度集聚、长三角内迁移流动活跃、劳动力迁移强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相关等劳动力迁移流动态势,与此同时,长三角劳动力迁移流动对长三角各地区的受教育程度、人才密度、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将造成影响。在未来,经济社会演变对长三角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将产生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劳动力 迁移流动 区域效应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大城市工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21-129,共9页
上海是我国工业发展历史最悠久,工业门类最齐全的老工业城市。从1842年上海开埠以来到现在,历经160多年的上海工业,其布局形态与空间结构在不断演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土地市场化改革、城市发展战略调... 上海是我国工业发展历史最悠久,工业门类最齐全的老工业城市。从1842年上海开埠以来到现在,历经160多年的上海工业,其布局形态与空间结构在不断演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土地市场化改革、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和级差地租作用等影响下,上海市工业空间结构呈现出内环线以内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外环线以外远郊地区以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等的空间演变格局。上海城市工业布局演变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国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社会经济变迁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工业空间 结构演变 大城市 上海
下载PDF
大城市边缘区经济发展研究——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4期32-38,共7页
大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策略是当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注意的问题。本文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探讨了其经济社会发展演变过程、城市边缘区特征、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发展策略。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经济发... 大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策略是当前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注意的问题。本文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探讨了其经济社会发展演变过程、城市边缘区特征、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未来发展策略。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行了经济发展的理论检讨,以期为中国其它沿海大城市边缘区的开发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经济发展 宁波市江北区
下载PDF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与企业发展研究——基于长三角的调查与思考
5
作者 杨上广 《科学发展》 CAS 2010年第11期90-96,共7页
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化规律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转变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的模式转型和政策选择。同时,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结果,提出基于宏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在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演化规律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转变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探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的模式转型和政策选择。同时,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结果,提出基于宏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国情变化背景下,未来企业可能的一些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模式转型 企业发展 开放经济
下载PDF
高速增长中的发展方式——中日经济发展比较
6
作者 吴柏钧 《上海经济》 2009年第1期17-18,20,共3页
面对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日本对经济发展目标及政策进行了调整,政府不再把高速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目标,而是调整为稳定物价和达到充分就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发展方式 高速增长 中日 中国经济史 以史为鉴 金融危机 改革开放
下载PDF
中国区域发展与人口再分布新态势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春兰 杨上广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8-163,共6页
基于人口普查和流动人口调查等数据,探讨中国区域人口再分布新动态。随着中国进入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区域人口再分布出现了人口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转向"多向集中"、人口迁移的地理临... 基于人口普查和流动人口调查等数据,探讨中国区域人口再分布新动态。随着中国进入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区域人口再分布出现了人口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转向"多向集中"、人口迁移的地理临近效应弱化、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吸纳效应显现、大城市对外来人口的"粘性作用"尚存等特征。新形势下东部地区大城市人口调控工作要以"调"代"控",重在调整人口结构,使之适应新一轮服务型经济发展的需求。中西部地区重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关系,防止"隐形城镇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 人口再分布 新动态
下载PDF
城市新区发展、空间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7期82-89,共8页
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式不同,城市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各个地区的差异性也很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最为迅速的一个区域。当前,沿海许多大城市开始进入中心区与外... 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式不同,城市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各个地区的差异性也很大,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最为迅速的一个区域。当前,沿海许多大城市开始进入中心区与外围区同步发展的旺盛建设时期,城市新建城区成为多数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这已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选择上海浦东新区作为研究对象,讨论在城市发展、基础条件变化的过程中,城区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存在问题及治理策略,并对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些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空间演变 发展策略 理论探讨 浦东新区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的沿海大城市效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1,共6页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之中。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尤其是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东部沿海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影响日渐显现。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中...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之中。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尤其是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东部沿海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影响日渐显现。在分析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中国经济全球化态势的基础上,文章重新审视了经济全球化对东部沿海大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沿海大城市 特征 效应
下载PDF
上海产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联动效应及其对人口调控政策的启示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春兰 杨上广 《城市观察》 2015年第2期106-114,共9页
近年由于特殊的政策因素,特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与人口调控再次引起各界关注和争议。以上海为例,研究基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客观分析,以及典型产业区人口劳动力动态调研,发现伴随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人口劳动力集聚效应已经进入相对下滑阶... 近年由于特殊的政策因素,特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与人口调控再次引起各界关注和争议。以上海为例,研究基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客观分析,以及典型产业区人口劳动力动态调研,发现伴随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人口劳动力集聚效应已经进入相对下滑阶段,"以业控人"为主导的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也有可能背道而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适时转换人口调控思路,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完善现居住地人口配套服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型 人口调控 上海
下载PDF
大城市住宅房地产发展与管治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城市观察》 2010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在对上海房地产的发展态势、存在问题以及住宅房地产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基础上,本文剖析了世界主要国家的住宅房地产政策,并提出了中国大城市住宅房地产治理的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住宅房地产 大城市 治理 上海
下载PDF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上广 叶小同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7-85,共19页
探讨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机制与策略,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上海市为实证案例,剖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机制,针对上海市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构建科技金融绩效... 探讨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机制与策略,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上海市为实证案例,剖析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机制,针对上海市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构建科技金融绩效与科技创新产出指标体系,通过构造协同演化模型和协同度测度模型识别主导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的序参量,测度上海市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和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同时,运用Bootstrap自助仿真方法通过1000次模拟检验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主要变量之间的协同反馈效果。研究发现:公共科技金融绩效、市场科技金融绩效、市场科技创新产出是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的主要变量;公共科技金融绩效是主导上海市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上海市政府公共科技金融投入管理尚存在较大改进空间,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机制还需继续探索不断完善,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还存在联动障碍。建议从政府协调机制、交叉学习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外部环境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促进上海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 机制策略 上海
下载PDF
论第四次全球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与发展态势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上广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6-33,共8页
区域经济发展和差异动态变化,形成全球产业跨国跨区转移一次又一次浪潮。当前,在成本增加、产业结构升级等压力下,中国沿海地区大量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向内地以及周边国家转移,形成了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产业的... 区域经济发展和差异动态变化,形成全球产业跨国跨区转移一次又一次浪潮。当前,在成本增加、产业结构升级等压力下,中国沿海地区大量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已经发生和正在进行向内地以及周边国家转移,形成了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产业的空间转移既是对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的一种主动调整,同时,也是针对影响产业发展经济社会要素和条件变化的反应。在本质上,产业转移是对经济社会背景演变的一种空间响应。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背景演变态势,将影响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驱动机制,也深刻地影响着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因此,通过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和发展态势思考,并探讨未来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的一些问题,可以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承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演变 产业空间转移 宏观背景 发展态势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演化研究
14
作者 杨上广 吴柏均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46,共12页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益、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选取了21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层次聚类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等时段数据的比较分析,探讨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益、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选取了21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层次聚类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等时段数据的比较分析,探讨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特点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呈现出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不断演化特点,并且由于资源、环境、区位、基础、历史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等原因,呈现出演化差异。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中心城市应该优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发展演化 规模结构 空间结构 长三角16地市
下载PDF
上海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小同 杨上广 《中国名城》 2017年第8期30-37,共8页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通过金融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上海市宏观经济状况、金融业发展状况以及金融产业集聚现状,并结合2000-2015年上海市的相关数据,综合运用区位熵、集聚规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通过金融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是当前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上海市宏观经济状况、金融业发展状况以及金融产业集聚现状,并结合2000-2015年上海市的相关数据,综合运用区位熵、集聚规模指数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海市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金融产业集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金融产业集聚通过便利交易、优化资金配置、完善公司治理等方式促进了经济增长。上海应提高银行业和保险业的集聚程度、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建设联动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加强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联动推进科技金融创新,促进上海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产业集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上海
下载PDF
承包制的经济分析──一种博弈论观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郁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4年第3期31-37,共7页
本文尝试性地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分支──博弃论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我国企业改革中普遍推行的承包制这种形式。文章的主旨不仅仅为承包制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对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一般性特征作出概括,认为在政... 本文尝试性地用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理论分支──博弃论的基本原理来分析我国企业改革中普遍推行的承包制这种形式。文章的主旨不仅仅为承包制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对中国政府与企业关系的一般性特征作出概括,认为在政府与企业关系这一问题上并不存在简单划一的评判标准,各种各样人格化的主体的行为千差万别,这是客观必然,也是一切经济现象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制 经济分析 博弈论 纳什均衡 最优选择 政府与企业关系 策略选择 政府选择 政府和企业 承发包
下载PDF
价格竞争与我国石油炼油产业的发展思考
17
作者 陈飞翔 董芸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共3页
价格竞争与我国石油炼油产业的发展思考●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竞争。市场竞争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对处于市场经济发育中的国有企业来说,价格竞争是难以跳越的一个阶段。●目前我国石油炼油产业与市场经济... 价格竞争与我国石油炼油产业的发展思考●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竞争。市场竞争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对处于市场经济发育中的国有企业来说,价格竞争是难以跳越的一个阶段。●目前我国石油炼油产业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性,最集中、最明显的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竞争 石油炼油业 中国 发展
下载PDF
立足无形资源培育积累 实现上海经济增长方式转换
18
作者 陈飞翔 《上海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2-24,共3页
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是上海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上海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希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资源配置的深层次上来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抉择。为此,我们需要树立一种新的资源观念,一种新的发展思想。这就是要高度... 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是上海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上海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希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需要从资源配置的深层次上来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抉择。为此,我们需要树立一种新的资源观念,一种新的发展思想。这就是要高度地重视无形资源的培育和积累,以对无形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来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全面地推进上海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为实现上海经济的长期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 上海 无形资源
下载PDF
大城市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特征及存在的若干问题——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春兰 丁金宏 杨上广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大城市农民工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大,这部分流动人口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大多没有通过对比其他年龄人群的方法对此加以总结。上海市闵行区的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青年农民工在职业结构特征、寻找工作途径、工作时... 大城市农民工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大,这部分流动人口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大多没有通过对比其他年龄人群的方法对此加以总结。上海市闵行区的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青年农民工在职业结构特征、寻找工作途径、工作时间与工资报酬、更换工作的频率与原因等方面与其他年龄人群的流动人口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可以发现青年农民工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受教育程度偏低,相互关联的就业隔离与社会隔离,针对流动人口中青年人的就业扶助政策还不够等。因此,有关部门应从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劳动力市场、完善制度和法规以及促进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整合等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青年 农民工 就业 上海市
下载PDF
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基本特征、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上广 王春兰 刘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8-153,共6页
伴随着人口、私家车等不断增长,中国大城市家庭出行碳排放在逐年增长,因此,如何降低出行碳排放成为低碳城市建设一项重要议题。本论文利用1 054份上海家庭碳排放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上海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相关经济社会数据,分析了上... 伴随着人口、私家车等不断增长,中国大城市家庭出行碳排放在逐年增长,因此,如何降低出行碳排放成为低碳城市建设一项重要议题。本论文利用1 054份上海家庭碳排放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上海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相关经济社会数据,分析了上海家庭出行的行为模式、家庭碳排放的基本特征、空间模式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研究发现,上海家庭出行模式呈现居住区位、住房类型和收入水平等差异。上海家庭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呈现倒"U"型曲线,即从市中心向外,呈现由低到高再低的格局。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呈现出类似出行模式的倒"U"型曲线,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为低碳区,高碳区呈环状分布于近郊区。家庭出行碳排放呈现高值聚集现象。家庭出行碳排放冷点区域十分显著,呈环状出现在中环线附近;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浦东新区,同时嘉定安亭片区出现几个零散的热点。从计量模型中可知,上海市家庭出行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是否有汽车和住房的形式。调查显示,等车时间过长、换乘不方便、速度太慢、拥挤、价格不合理和车站距离太远是不少居民不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原因。当前,上海居住开始郊区化,但就业、医疗、教育等资源仍然集中于中心城区,造成了资源配置与居住空间的不匹配,形成了高的出行时间和距离以及出行的高碳排放。未来上海市应重点疏解核心、边缘城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新城高标准配置优质公共资源,形成多中心、多节点的空间模式;应鼓励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快速轨道交通等低碳交通体系;在完善市内轨道交通的同时,应加大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向郊区延伸;应加强地铁站点与公共汽车的顺畅换乘,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碳排放 基本特征 空间模式 影响因素 上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