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李叶斑病病原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亓政良 徐芳菲 +4 位作者 王先洪 傅敏 王利平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23-2434,共12页
【目的】鉴定明确近年在福建新发生的李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集李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共获得66... 【目的】鉴定明确近年在福建新发生的李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集李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共获得66个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对这些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ACT、TUB2、CHS-1、GAPDH及ITS)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归属于刺盘孢属的6个种,包括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59个菌株、喀斯特刺盘孢(C.karstii)2个菌株、普洛柏刺盘孢(C.plurivorum)2个菌株、暹罗刺盘孢(C.siamense)1个菌株、无锡刺盘孢(C.wuxiense)1个菌株和李刺盘孢(C.pruni-salicinae)1个菌株,其中李刺盘孢(C.pruni-salicinae)为笔者鉴定出的1个新种。分离鉴定的6种刺盘孢的代表菌株,有伤接种结果显示它们均可使李叶片和果实致病,但其致病力明显不同,它们对桃、梨、柑橘和猕猴桃的致病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引起福建李叶斑病的病原菌有果生刺盘孢、喀斯特刺盘孢、普洛柏刺盘孢、暹罗刺盘孢、无锡刺盘孢和李刺盘孢6种,其中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为优势种,占刺分离获得的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的89.4%。不同刺盘孢菌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斑病 刺盘孢菌 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致病性
下载PDF
福建砂梨急性花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慧 黄新忠 +2 位作者 傅敏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37-1544,共8页
【目的】明确近年在福建砂梨产区新发生的梨急性花枯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从产区采集显现急性花枯症状的‘翠冠’梨病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验证。【结果】通过... 【目的】明确近年在福建砂梨产区新发生的梨急性花枯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从产区采集显现急性花枯症状的‘翠冠’梨病样品进行组织分离,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验证。【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从福建砂梨急性花枯病样品中获得31个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选取其中的14个代表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ITS、ACT、TUB、CHS-1及GAPDH)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它们均为松针刺盘孢(C. fioriniae)。在一周花龄的砂梨(品种‘丰水梨’)、西洋梨(品种‘三季梨’)和秋子梨(品种‘南果梨’)的离体花序上喷雾接种代表菌株(CFZH1、CFZH6、CFZH15)分生孢子悬浮液的结果显示,均产生有急性花枯症状,平均发病率分别95.8%、63.9%和81.3%。【结论】福建砂梨产区导致梨急性花枯病的病原菌为松针刺盘孢(C. fioriniae)。本研究是福建砂梨产区松针刺盘孢引起梨花枯死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福建 急性花枯 松针刺盘孢
下载PDF
我国梨产区引起黑斑病的链格孢种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文青 李扬 +2 位作者 向均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22-1933,共12页
【目的】明确我国梨主产区引起黑斑病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我国梨主产区采集黑斑病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种类鉴定... 【目的】明确我国梨主产区引起黑斑病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种类及其致病性,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我国梨主产区采集黑斑病病样进行组织分离,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验证。【结果】从我国14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梨产区采集病样后,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并依据其菌落形态特征,共获得405个链格孢属(Alternaria)菌株。对这些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ITS、GAPDH、Alt a1、TEF 1、endoPG、及His 3)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属于链格孢属(Alternaria)的6个种。其中属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的有267个菌株、链格孢(A.alternata)115个菌株、乔木链格孢(A.arborescens)14个菌株、梨黑斑链格孢(A.gaisen)6个菌株、棉链格孢(A.gossypina)2个菌株、长柄链格孢(A.longipes)1个菌株。将这6个种的代表菌株在翠冠梨离体叶片上进行有伤接种的结果显示,它们均可致病,但其致病力之间存在差异。而在桃(Prunus persic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和柑橘(Citrus reticulate)离体叶片上进行有伤接种的结果显示,这些代表菌株均使桃和猕猴桃致病,但均不能使柑橘致病。【结论】引起我国梨黑斑病的病原菌有A.tenuissima、A.alternata、A.arborescens、A.gaisen、A.gossypina和A.longipes 6种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其中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和链格孢(A.alternata)为优势种,分别占总分离菌株数的65.9%和28.4%。本研究是我国梨主产区引起黑斑病的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种类系统性鉴定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病 链格孢 种类鉴定 致病性
下载PDF
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鉴定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阳紫凌 王先洪 +2 位作者 王利平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59-1468,共10页
【目的】鉴定明确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国砂梨主产区调查白纹羽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采集病根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菌丝纯化获得分离株,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 【目的】鉴定明确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我国砂梨主产区调查白纹羽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并采集病根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菌丝纯化获得分离株,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验证。【结果】从湖北、福建、贵州、四川和山东等砂梨主产区采样到48份病根样品,共分离获得128个座坚壳(Rosellinia)菌株。所有菌株的菌落初期为白色,9 d后有黑色素沉淀;菌丝均无色透明,产生有分支,部分在隔膜处呈梨形膨大。36个代表菌株多基因(ITS、TUB、RPB2和LSU)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所获得的座坚壳(Rosellinia)菌株均属褐座坚壳菌(R.necatrix),但不同来源菌株的基因序列有异,在系统进化树中聚集在3个不同的亚分支。从3个亚分支中选取其品种来源均为翠冠梨的3个菌株HB1-1-15、FJ1-2-2和GZ1-2-3,于小麦粒上培养14 d后拌土接种到杜梨生根试管苗后均可产生与田间相同的症状,但3个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我国砂梨主产区白纹羽病的病原均为褐座坚壳菌(R.necatrix),不同来源菌株的基因序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是我国梨白纹羽病病原系统鉴定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白纹羽病 褐座坚壳菌 序列分析 致病性验证
下载PDF
导致南方梨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致病力分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彭宇鸿 傅敏 +3 位作者 胡红菊 黄新忠 洪霓 王国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46-1056,共11页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梨产区造成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致病力分化状况并建立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梨的枝条、叶片和果实为材料,采用不同方法造成伤口后接种果生炭疽菌的强致病力菌株PAFQ32,通...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梨产区造成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的致病力分化状况并建立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方法】以梨的枝条、叶片和果实为材料,采用不同方法造成伤口后接种果生炭疽菌的强致病力菌株PAFQ32,通过比较各处理的测定效果筛选其室内快速测定方法,并对供试菌株的致病力进行观测和致病类型划分,分析不同菌株致病力分化与其地理来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采用梨枝条、叶片和果实对果生炭疽菌致病力的观测结果显示,梨叶片经针刺后接种菌丝块的测定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处理。供试菌株致病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来源于我国南方梨产区的111个果生炭疽菌菌株其致病力可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其中强致病力菌株17个(15.3%);中等致病力菌株89个(80.2%);弱致病力菌株5个(4.5%)。不同地理来源的果生炭疽菌菌株,其致病类型的分布比例有异。【结论】果生炭疽菌的菌丝块针刺接种梨叶片的方法,可用于其致病力的室内快速测定。来源于我国南方梨产区导致早期落叶的果生炭疽菌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以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生炭疽菌 菌株 室内测定方法 致病力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