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五十年 被引量:5
1
作者 熊秋芳 沈金雄 +1 位作者 涂金星 文静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国内开展油菜遗传改良研究与应用最早、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单位之一。50余年来,先后由刘后利教授、傅廷栋院士带领的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 华中农业大学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国内开展油菜遗传改良研究与应用最早、科研实力最雄厚的单位之一。50余年来,先后由刘后利教授、傅廷栋院士带领的油菜遗传与育种研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油菜科技及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华中农业大学油菜研究室在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甘蓝型黄籽油菜遗传育种、饲料油菜、油菜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原创性、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遗传育种 成果
下载PDF
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熊秋芳 傅廷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8-70,74,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宏大工程。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本行业、本系统中具有高新技术与产业化的优势地位,能起到支撑、引领本行业技术进步的...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宏大工程。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本行业、本系统中具有高新技术与产业化的优势地位,能起到支撑、引领本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文章对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成果转化、技术辐射、人才培训、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等几种新模式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发挥研究中心的强大引导与服务功能,促进农业进步、增强农民科技素质、增加经济效益、创建新型农业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口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成果转化模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叶片白化分子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沈华 马晓伟 +8 位作者 杨杰 李嘉欣 赵伦 易斌 马朝芝 涂金星 沈金雄 傅廷栋 文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5-888,共14页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色素代谢和叶绿体发育机制的重要种质资源。为解析甘蓝型油菜温度敏感型白叶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两个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姊妹系绿叶株系G7097和白叶株系W7105进行了生理指标测定和转录组分析。在冬季低温...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色素代谢和叶绿体发育机制的重要种质资源。为解析甘蓝型油菜温度敏感型白叶突变体形成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对两个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姊妹系绿叶株系G7097和白叶株系W7105进行了生理指标测定和转录组分析。在冬季低温条件下,W7105白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减少,叶绿体发育异常。与绿叶相比,白叶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细胞间CO_(2)浓度(Ci)显著升高。在3个不同发育时期摘取G7097和W7105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1532个与叶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540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和992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W7105白化叶片中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蛋白酶体、翻译过程、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途径;而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则与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电子传递链显著相关。参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多个基因在W7105白叶中下调表达,证实白化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代谢也受到了影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定位和克隆甘蓝型油菜叶片白化关键基因以及阐述油菜白叶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化 甘蓝型油菜 叶色 叶绿体发育 转录组
下载PDF
286份甘蓝型油菜种质苗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薛天源 鲁金春子 +7 位作者 何思晓 余忆 陈敬东 文静 沈金雄 傅廷栋 曾长立 万何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6-372,共17页
对286份甘蓝型油菜品系进行苗期耐盐碱性鉴定,通过水培试验,测定盐碱胁迫处理下叶片数、绿叶数、绿叶比、株高、根长、根重等指标,通过盐碱胁迫综合评价值(D值)、极端材料筛选分析、相关性、主成分、隶属函数、频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 对286份甘蓝型油菜品系进行苗期耐盐碱性鉴定,通过水培试验,测定盐碱胁迫处理下叶片数、绿叶数、绿叶比、株高、根长、根重等指标,通过盐碱胁迫综合评价值(D值)、极端材料筛选分析、相关性、主成分、隶属函数、频数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不同基因型的油菜种质建立苗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模型并筛选出适宜的评价鉴定指标。盐碱胁迫下,叶片数与株高呈负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性,其他性状之间均呈正相关并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7个耐盐碱指标综合为4个主成分,可代表油菜耐盐碱性88.349%的原始数据信息量。依据4个主成分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进行加权,得到不同基因型的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D值)。结合隶属函数分析和极端材料筛选分析,筛选出4份耐碱盐的甘蓝型油菜种质和4份盐碱敏感种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油菜苗期测定其绿叶数、绿叶比、地上重、根长和根重,通过回归方程估算其D值,可以初步判断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耐盐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苗期 盐碱胁迫 种质资源筛选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耐盐碱性快速鉴定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万何平 余忆 +7 位作者 陈敬东 鲁金春子 冉景鸿 戴希刚 文静 傅廷栋 沈金雄 曾长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6-784,共9页
快速准确、简便高效的耐盐碱鉴定评价体系对鉴定与评价油菜种质资源耐盐碱性至关重要。为建立油菜耐盐碱评价体系,筛选耐盐碱油菜种质,以中国各油菜主产区的8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品系(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油菜水培系统,模拟盐碱胁迫... 快速准确、简便高效的耐盐碱鉴定评价体系对鉴定与评价油菜种质资源耐盐碱性至关重要。为建立油菜耐盐碱评价体系,筛选耐盐碱油菜种质,以中国各油菜主产区的8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品系(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油菜水培系统,模拟盐碱胁迫条件下对其苗期抗性进行了鉴定与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盐碱胁迫下油菜植株的完全展开绿叶数量可作为有效区分不同油菜耐盐碱性的可靠指标。通过对完全展开绿叶数进行分级,可将所测定的87份油菜资源分为0~III共计4个耐盐碱等级,其中,筛选获得7份抗性等级为III级的耐盐碱油菜资源。本研究结果为油菜耐盐碱遗传研究与育种改良提供了技术和种质资源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盐碱胁迫 水培体系 抗性等级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萌发期耐盐碱性高效鉴定及抗性资源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珊珊 钟雪梅 +5 位作者 文莎 王桂娟 曾长立 沈金雄 傅廷栋 万何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6-1173,共8页
种子萌发期对盐碱胁迫最敏感,因而建立准确、简便、高效的种子萌发期耐盐碱鉴定评价体系对于筛选出优质耐盐碱油菜种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16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骨干亲本和杂交组合等为试验材料,用穴盘、医用纱布、方形容器等组建... 种子萌发期对盐碱胁迫最敏感,因而建立准确、简便、高效的种子萌发期耐盐碱鉴定评价体系对于筛选出优质耐盐碱油菜种质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16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骨干亲本和杂交组合等为试验材料,用穴盘、医用纱布、方形容器等组建了一套油菜水培萌发装置。依靠此系统,选取1.0%NaCl和0.10%Na2CO3模拟盐碱混合胁迫,对甘蓝型油菜种质萌发期抗性进行了鉴定与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高盐碱胁迫抑制油菜种子萌发,且不同基因型种子材料萌发期耐盐碱性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性。进一步对油菜种子萌发后状态进行分级,可将所测定的166份油菜资源分为4个耐盐碱等级,其中,筛选获得11份抗性等级为3级的耐盐碱油菜资源,主要包括华油杂62、华油杂158、67棚20育11、67棚20育16等品种、骨干亲本和杂交组合。本研究为油菜耐盐碱遗传研究与育种改良提供了鉴定技术和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萌发期 盐碱胁迫 耐盐碱性 水培萌发装置
下载PDF
油菜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7
作者 曾丽丽 江俊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9,共9页
构建基于地上部生物量的油菜临界磷浓度(Pc)稀释曲线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PNI),为实现油菜磷肥精准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采用中双6号和华油杂9号2个油菜品种,在2020—2022年进行4个不同施磷量(0、35、70、105 kg/hm^(2),分别... 构建基于地上部生物量的油菜临界磷浓度(Pc)稀释曲线模型,并利用此模型确定磷营养指数(PNI),为实现油菜磷肥精准管理提供科学参考。采用中双6号和华油杂9号2个油菜品种,在2020—2022年进行4个不同施磷量(0、35、70、105 kg/hm^(2),分别用P0、P35、P70、P105表示)的田间试验,在油菜关键生育时期测定地上部生物量(W)、植株磷浓度(PPC)及产量,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技术,构建和验证基于W的油菜Pc稀释曲线模型。结果表明,油菜W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增加趋势,不同磷肥处理间表现为P0<P35<P70≈P105;而PPC则随W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2个品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油菜产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70处理可达产量最高值,二次多项式方程拟合得到了油菜适宜的平均施磷量为81.8 kg/hm^(2),其理论平均产量可达到最高,为3595.83 kg/hm^(2)。建立了2个油菜品种统一的P_(c)稀释曲线模型(P_(c)=7.39W^(-0.16),R^(2)=0.80)。检验指标均方根误差(RMSE)为0.98 g/kg,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5.59%,模型稳定性较好。不同磷肥处理下PNI在0.56~1.11变化,在同一生育时期,PNI随施磷量的增加而上升。综合考虑油菜产量及PNI,推荐油菜适宜的施磷量为70.0~81.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中双6号 华油杂9号 施磷量 临界磷浓度稀释曲线 磷营养指数 产量
下载PDF
20年来中国冬油菜新品种产量和抗病性状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祝利霞 张冬晓 +1 位作者 傅廷栋 沈金雄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375-380,共6页
应用近20年中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汇总资料,对长江上、中、下游及黄淮4组油菜新品种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油菜新品种平均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黄淮组产量水平高于其他组;各组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化不明显,而平均每... 应用近20年中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汇总资料,对长江上、中、下游及黄淮4组油菜新品种产量性状及抗病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油菜新品种平均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黄淮组产量水平高于其他组;各组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化不明显,而平均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呈上升趋势,长江流域每果粒数增量高于黄淮组,但千粒重增量低于黄淮组;冬油菜新品种菌核病和病毒病发病率下降明显,菌核病发病率最低时降到5%以下。今后一段时间内增加新品种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是冬油菜遗传改良的重点,预计中国冬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各组新品种产量水平仍将继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新品种 产量性状 抗病性状
下载PDF
近年来我国冬油菜新品种的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祝利霞 张冬晓 +1 位作者 傅廷栋 沈金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05-907,930,共4页
对全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四大组(长江上、中、下游和黄淮地区)1987~2009年的参试新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冬油菜新品种平均芥酸和硫甙含量显著下降,而近几年来新品种含油量逐渐上升。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平均... 对全国冬油菜区域试验的四大组(长江上、中、下游和黄淮地区)1987~2009年的参试新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冬油菜新品种平均芥酸和硫甙含量显著下降,而近几年来新品种含油量逐渐上升。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平均芥酸含量将可能接近于零,新品种含油量将进一步提高,到2015~2020年,全国冬油菜新品种平均含油量有望超过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新品种 品质性状
下载PDF
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秋芳 孙秀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019-15021,共3页
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环境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明确其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自身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一是优势分析: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政府的大力支持,科研力量雄厚,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二是劣势分析:品质差... 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发展环境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明确其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自身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一是优势分析:地理区位条件优越,政府的大力支持,科研力量雄厚,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二是劣势分析:品质差,精深加工水平低,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基础设施条件滞后,缺乏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完备的行业法规,尚未形成品牌效应;三是机遇分析: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消费者偏好带来的机遇,政策环境的机遇,战略联盟成立带来的机遇;四是威胁分析:外部竞争激烈,比较效益持续下降。结果表明,为了促进湖北省双低油菜产业的发展,必须通过实施品牌效应战略、品质管理战略与深化产业体系战略,充分发挥现有的区位等各种优势,利用难得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双低油菜 产业 SWOT分析
下载PDF
油菜根肿病抗性遗传改良与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燕燕 杨植全 +1 位作者 杨庆勇 张椿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共5页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但近年受根肿病危害严重,发病面积66.7万hm^(2)以上,已成为影响油菜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油菜根肿病防治的方法较多,但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抗性遗传改良。为了加快我国油菜根肿病抗性遗传改良的步伐,本文重...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但近年受根肿病危害严重,发病面积66.7万hm^(2)以上,已成为影响油菜安全生产的头号杀手。油菜根肿病防治的方法较多,但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是抗性遗传改良。为了加快我国油菜根肿病抗性遗传改良的步伐,本文重点对抗性资源的发掘、抗性基因定位、抗病育种主要进展进行了总结,并适时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科学或产业问题。由于长期种植单一抗性的油菜品种容易导致抗性丧失,本文还提出了持久抗性品种选育的可能途径,特别是对如何科学应用抗病品种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根肿病 抗性 遗传改良 抗病育种 持久抗性 基因定位 种质资源 聚合选育
下载PDF
中国油菜区试新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费锦宗 沈金雄 +1 位作者 郭彦丽 李海渤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22期33-40,共8页
对2002-2016年国家冬、春油菜参试的2 075个新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占90.84%。冬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 对2002-2016年国家冬、春油菜参试的2 075个新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占90.84%。冬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千粒重(0.10)>种子含油量(0.06);春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5)>单株有效角果数(0.20)>产量(0.12)>千粒重(0.08)>每角果粒数(0.06)>种子含油量(0.05)。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春油菜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长江上游、下游区的这2个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区及黄淮区和春油菜区5个产区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黄淮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区二者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长江上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产量与种子含油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油菜新品种的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将是中国油菜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区试品种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黄籽甘蓝型油菜的合成和不同颜色种皮比较代谢组分析
13
作者 杨芳杰 叶沈华 +7 位作者 马晓伟 陈延平 易斌 马朝芝 沈金雄 涂金星 傅廷栋 文静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79-3987,共9页
为分析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稳定性以及黄黑籽种皮中的代谢物差异,本研究以一个A_(4)代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为材料,调查其细胞学稳定性,对其自交A10代黄、黑籽株系进行了种皮香草醛染色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 为分析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稳定性以及黄黑籽种皮中的代谢物差异,本研究以一个A_(4)代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为材料,调查其细胞学稳定性,对其自交A10代黄、黑籽株系进行了种皮香草醛染色和广泛靶向代谢组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A_(4)代株系具有稳定的38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行为正常。A_(10)代黄籽和黑籽株系种皮颜色差异与原花青素差异积累有关,黑籽材料从开花后30 d开始,原花青素逐步在种皮中积累,而黄籽种皮中几乎没有原花青素积累。授粉后50 d的黄、黑籽种皮中共检测出23类737种代谢物,其中差异代谢物343种。与黑籽种皮相比,黄籽种皮中分别有149种和194种代谢物显著上调和下调积累。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在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路径、甘油酯代谢路径和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这3条代谢通路中。综上所述,该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黄籽和黑籽种皮颜色差异主要由原花青素等类黄酮物质的差异积累导致。研究结果为揭示甘蓝型油菜种皮颜色形成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黄籽油菜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 黄籽 代谢组学 原花青素 种皮颜色
原文传递
Analysis of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Traits of New Winter Rapeseed Varieties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in China 被引量:8
14
作者 祝利霞 张冬晓 +2 位作者 傅廷栋 沈金雄 文静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6期842-846,共5页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regional trail for winter rapeseed in four groups,including the upper reaches,middle reaches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Huang-Huai region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new v...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national regional trail for winter rapeseed in four groups,including the upper reaches,middle reaches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and Huang-Huai region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new varieties of winter rapeseed showed upward trend in average yield,the yield level in Huang-huai group was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The changes of average effective pods per plant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any group,but the number of grain per pod and 1 000-grain weight showed increase trend.However,the increment of grains per pod in three Yangtze River group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Huang-Huai River group,while the increment of 1 000-grain weight was just opposite.The incidence rate of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and viral disease in new varieties of winter rapeseed obviously decreased,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S.sclerotiorum decreased lower than 5%.Genetic improvement for winter rapeseed should be focus on the number of grain per pod and 1 000-grain weight in the future,and yield level of new varieties in all four groups is expected to incr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rapeseed New variety Yield trait Disease resistance trait
下载PDF
油菜新品种对油菜籽种植面积和单产影响的经济学评价——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熊秋芳 段志红 +1 位作者 周江霞 李宁辉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0-46,共7页
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油菜新品种的培育历程,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1987年以来油菜新品种在湖北省的审定与推广情况,根据1987—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新品种推广对湖北省油菜籽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油菜新品种... 本文系统阐述了我国油菜新品种的培育历程,以湖北省为例分析了1987年以来油菜新品种在湖北省的审定与推广情况,根据1987—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新品种推广对湖北省油菜籽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油菜新品种推广在实现品种改善的同时,促进了油菜籽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间接提高了油菜种植户的生产效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意义,并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油菜籽新品种培育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新品种 种植面积 单产 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