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河周丛藻类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韦丽丽 周琼 +3 位作者 谢从新 牛建功 蔡林钢 李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38,共10页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研究其种群结构及评价水质,以保护该地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2013年5、7、9、10月,在新疆跨境河流——伊犁河全流域选择8个样点,对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研究其种群结构及评价水质,以保护该地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2013年5、7、9、10月,在新疆跨境河流——伊犁河全流域选择8个样点,对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伊犁河周丛藻类隶属5门41属14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数最多,113种(占77.9%),依次是蓝藻门14种(9.7%)、绿藻门13种(9.0%)、裸藻门4种(2.8%)和黄藻门1种(0.7%)。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嗜盐舟形藻、偏肿桥弯藻、普通等片藻以及蓝藻门的皮状席藻等。研究期间,伊犁河周丛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331.7×106ind/m2、1908.5 mg/m2。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0.73、3.24、0.60和3.9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伊犁河周丛藻的密度与流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总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水温、盐度、氟化物、总硬度、钙离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周丛藻类的生物量与流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水温、硝态氮、氟化物、总氮呈显著的正相关。基于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Margalef、Pielou)、指示生物法与硅藻耐受性指数等方法的水质评价结果大体上一致,综合评价结果:昭苏解放大桥、雅玛渡和伊犁河大桥水质相对较差为β-中污型,其余采样点水质均处于较好状态为寡污型。整体上伊犁河流域水质趋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丛藻类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多样性指数 伊犁河
下载PDF
斑鳜养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骆小年 梁旭方 +5 位作者 周怡 袁勇超 易提林 田昌绪 杨敏 张进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6-62,共7页
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又名石鳜、岩鳜、鳌花、花鲫子,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素有“淡水石斑”之美誉,深受国内及韩国、新加坡等地消费者欢迎,是我国重要淡水出口创汇鱼类之一。
关键词 斑鳜 生物学特性 人工繁殖 人工养殖 遗传特性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和鱼类饵料生物影响的预测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家波 余秋梅 王明学 《水利渔业》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和鱼类饵料生物的主要有利影响是库区形成多样化小生境,增加营养物质来源,促进库水交流,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并使库区饵料生物和中下游底栖生物总量增加。主要不利影响是使库水表底...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及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和鱼类饵料生物的主要有利影响是库区形成多样化小生境,增加营养物质来源,促进库水交流,增强水体自净能力,并使库区饵料生物和中下游底栖生物总量增加。主要不利影响是使库水表底层温差变大,下泄水温降低,下泄流量减少而使中下游流速减小,水位下降,并使局部水域水质恶化,中游浮游生物量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 汉江中下游 生态环境 饵料生物
下载PDF
横冲库湾施放发酵猪粪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4
作者 张家波 朱邦科 +3 位作者 王明学 杨瑞斌 邢鲁明 周友森 《水利渔业》 1998年第4期17-19,共3页
用塑料薄膜围箱法进行发酵猪粪对浮游生物影响的试验。3个试验箱施放发酵猪粪量分别为10、18和26g/m3。施肥后第3天内浮游植物生物量达到峰值后下降,浮游动物生物量则持续上升至第6天仍未出现下降趋势;施肥量和摄食压力... 用塑料薄膜围箱法进行发酵猪粪对浮游生物影响的试验。3个试验箱施放发酵猪粪量分别为10、18和26g/m3。施肥后第3天内浮游植物生物量达到峰值后下降,浮游动物生物量则持续上升至第6天仍未出现下降趋势;施肥量和摄食压力是影响浮游生物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建议横冲库湾春、秋季每15d施肥1次,每次450kg/hm2;夏季每10d施肥1次,每次3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施肥养鱼 横冲库湾
下载PDF
两种营养源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碳/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龙升 周琼 +4 位作者 谢从新 申明华 周根根 何绪刚 李大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86-1297,共12页
为探讨主养草鱼池塘主要生源要素的营养循环过程与能量转化效率,本实验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与C/N分析技术,研究两种不同投喂营养源(苏丹草、人工饲料)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C-N营养转化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 为探讨主养草鱼池塘主要生源要素的营养循环过程与能量转化效率,本实验运用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与C/N分析技术,研究两种不同投喂营养源(苏丹草、人工饲料)对主养草鱼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C-N营养转化可能存在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投喂营养源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投喂苏丹草更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群落增长。在投喂苏丹草的池塘,绝大部分苏丹草的能量被草鱼、团头鲂所利用(84%),而鲢、鳙利用较少(6.8%)。苏丹草对水体中颗粒有机物(POM)贡献了7.4%的能量。在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70.9%的人工饲料能量被草鱼和团头鲂利用。由于人工饲料的颗粒性特征,有少量饲料形成的碎屑被鳙利用(5.1%),另有8.1%和12%的能量分别贡献于POM和沉积物。研究表明,两种饲料源的营养元素首先被草食性鱼类利用,其次通过水体中浮游生物以及残饵、鱼类粪便传递给滤食性鱼类,最后归于沉积物。与人工饲料相比,苏丹草的营养元素更多被鱼类利用,较少浪费于沉积物中,其传递到沉积物的过程较慢。鱼类的能量转化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苏丹草池塘的鱼类能量转化效率要高于投喂人工饲料的池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池塘养殖 营养循环 转化效率 碳氮比 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关柠楠 兰天 +3 位作者 陈宇龙 刘莉芳 周芬 高泽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3-521,共9页
为研究鱼类骨组织细胞的特征,实验建立了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鉴定。以3月龄团头鲂尾椎骨及肋骨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消化法分别进行骨组织细胞培养,确定最佳培养条件:采用组织块培... 为研究鱼类骨组织细胞的特征,实验建立了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鉴定。以3月龄团头鲂尾椎骨及肋骨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消化法分别进行骨组织细胞培养,确定最佳培养条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28°C培养,M-199培养基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25 ng/m L表皮生长因子EGF和25 ng/m 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显示:细胞碱性磷酸酶、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及矿化结节von Kossa氏法染色均呈阳性,表明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活性;鱼骨钙素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细胞中骨钙素含量为997.25 ng/L;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特异性调节成骨细胞分化的转录因子runx2a、runx2b和osterix基因在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系中均有表达,且runx2b和osterix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团头鲂肌肉细胞系。利用本方法可获得增殖活性良好,生长速率快,且细胞生物学特性稳定的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系(MBCs),为日后鱼类骨组织体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骨组织细胞 细胞系 基因表达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影响水产品肉质风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娇娇 谭青松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6-10,共5页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天然饲料添加剂,是动物营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就几种中草药的主要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在水产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及对水产品肉质风味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草药 饲料添加剂 水产养殖 肉质风味
下载PDF
翘嘴鳜不同月龄性状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窦亚琪 梁旭方 +4 位作者 易提林 张进 田昌绪 骆小年 孙龙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16-1124,共9页
为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早期阶段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征,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6月龄翘嘴鳜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等9个性... 为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早期阶段形态性状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特征,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和判别分析的方法对2~6月龄翘嘴鳜的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尾柄高和体质量等9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各月龄各性状间均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各月龄体质量、全长、体长和体高之间显著相关,眼径与其他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各月龄第一主成分始终指向翘嘴鳜的生长发育情况,第二主成分有所不同,2~4月龄指向眼睛发育情况,5和6月龄分别指向头部发育和尾部发育情况。通过建立判别式来判断错过最佳生长季节翘嘴鳜的体格与大小相符的月龄,判别结果表明,总的判别准确率为98.87%。翘嘴鳜早期阶段的体长(L)–体质量(W)关系式为: W=2.58×10–2L2.9985(R2=0.994),表明翘嘴鳜早期生长属于等速生长。本研究证明了体质量、体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最重要的性状指标,建立了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的判别式,发现了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为等速生长,为翘嘴鳜早期生长阶段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形态性状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生长
下载PDF
饲料中非蛋白能量源对草鱼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郭小泽 梁旭方 +3 位作者 方刘 袁小琛 周怡 李彬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2-587,共6页
在鱼类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两种主要的非蛋白能量源。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非蛋白能量源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鱼体氮排泄对养殖水体的污染[1]。然而,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非蛋白能量源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造成鱼体脂肪大量蓄积,影... 在鱼类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两种主要的非蛋白能量源。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非蛋白能量源可以节约蛋白质、减少鱼体氮排泄对养殖水体的污染[1]。然而,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非蛋白能量源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造成鱼体脂肪大量蓄积,影响肉质和风味[2,3],并且大量的脂肪蓄积会增加其在体内的过氧化,导致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影响鱼体的健康[4,5]。在鱼类中,肝脏是鱼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蛋白能量源 血清生化指标 肝脏组织 草鱼
下载PDF
水库网箱和池塘养殖斑点叉尾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5
10
作者 马玲巧 亓成龙 +1 位作者 曹静静 李大鹏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2-537,共6页
为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为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含肉率都在65%以上;池塘组的贮存损失和失水率(分别为1.73%和17.19%)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2.37%和27.16%),而冷冻渗出率(3.96%)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3.35%);水库网箱养殖组的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78%和1.03%)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16.69%和0.90%),而粗脂肪含量(2.99%)显著低于池塘组(3.90%);两组矿物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水库网箱养殖组肌肉中钾、磷、钙、镁、锌和铁6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3 951、2 325、110、312、5.15和4.94 mg/kg)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3 184、1 787、78.8、246、4.19和3.58 mg/kg);池塘组肌肉的凝聚性和回复性(分别为0.45和0.31)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0.38和0.24),而肌肉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分别为2 721、1 209和397 g)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4 552、1 738和578 g)。研究表明,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肌肉具有较好的系水力,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更丰富和肉质硬度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水库养殖 池塘养殖 营养成分 肌肉品质
下载PDF
五种蚌的形态变异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55
11
作者 魏开建 熊邦喜 +4 位作者 赵小红 龙良启 王明学 王卫民 赵振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采用6个形态性状对褶纹冠蚌、三角帆蚌、圆背角无齿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5种蚌的种间以及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受4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54.17%;...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采用6个形态性状对褶纹冠蚌、三角帆蚌、圆背角无齿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5种蚌的种间以及地理种群间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主成分分析构建了2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受4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54.17%;第二主成分受1个性状的影响,贡献率为34.08%。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褶纹冠蚌与三角帆蚌形态相近,椭圆背角无齿蚌与球形无齿蚌外形相似。方差分析和t检验表明,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的不同地理种群分别表现出形态上的变异。建立了5种蚌的判别函数,三角帆蚌和圆背角无齿蚌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褶纹冠蚌、椭圆背角无齿蚌和球形无齿蚌的判别准确率依次为98.92%、86.36%和96.88%,总判别准确率为97.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变异 判别分析
下载PDF
溶氧水平对黄颡鱼稚鱼摄食、生长及呼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9
12
作者 杨凯 樊启学 +4 位作者 张磊 杨磊 周华 李波 方巍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9,共6页
在(28±0.5)℃循环水环境中设置4种溶氧水平,分别为2.92 mg/L(G1组)、4.71 mg/L(G2组)、6.77 mg/L(G3组)、9.68 mg/L(G4组),研究初始体重为(1.62±0.02)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稚鱼的生长、摄食及... 在(28±0.5)℃循环水环境中设置4种溶氧水平,分别为2.92 mg/L(G1组)、4.71 mg/L(G2组)、6.77 mg/L(G3组)、9.68 mg/L(G4组),研究初始体重为(1.62±0.02)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稚鱼的生长、摄食及呼吸代谢规律。结果显示:G3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均显著高于其它各试验组(P〈0.05)。试验鱼的耗氧率、排氨率与溶氧水平无正相关性,G3组的耗氧率、排氨率始终显著高于其它三组。第6周测定发现:摄食后1-4 h内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现迅速上升,到达最大值后再缓慢下降,二者均在09∶00和21∶00出现高峰,G3组的耗氧率高峰值分别为0.345、0.331 mg/g.h,G3组的排氨率高峰值分别为24.194、17.770μg/g.h。结果表明:不同溶氧条件下,黄颡鱼稚鱼的耗氧率、排氨率变化过程具有类似的特征,二者在能量代谢机制上相互关联;在6.77 mg/L的溶氧水平下,黄颡鱼稚鱼生长最快、呼吸代谢最为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R.) 溶氧 生长 耗氧率 排氨率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周丛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君 周琼 +2 位作者 谢从新 王军 韦丽丽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3-1039,共7页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及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然而在该地区有关周丛藻类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有鉴于此,2012年7、8、10月对新疆跨境河流——额尔齐斯河全流域的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周丛藻类隶...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及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然而在该地区有关周丛藻类的研究目前尚属空白。有鉴于此,2012年7、8、10月对新疆跨境河流——额尔齐斯河全流域的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周丛藻类隶属7门70属178种,由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裸藻门、黄藻门、金藻门和甲藻门组成,其中硅藻门有92种并占据绝对优势(51.7%),绿藻门49种(30.3%),蓝藻门20种(11.8%),裸藻门5种(2.8%),黄藻门3种(1.7%),金藻门2种(0.1%),甲藻门仅1种(0.6%),周丛藻类在不同月份的种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1)。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嗜盐舟形藻(Navicula halophila)、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 Desm)、极小桥弯藻(Cymbella perpusilla Cl)以及蓝藻门的皮状席藻(Phormidium corium Gom)等。研究期间,额尔齐斯河周丛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105.5×106 ind./m2和2692.0 mg/m2,不同月份间密度和生物量的分布差异不显著,但在空间分布上整体趋势为中下游地区高于上游地区。水温和营养盐成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0.38、3.04、0.66和2.55。运用多样性指数和藻类丰度对额尔齐斯河水质评价为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丛藻类 种群结构 丰度 多样性指数 水质评价 额尔齐斯河
下载PDF
翘嘴鳜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张进 梁旭方 +4 位作者 郭小泽 易提林 窦亚琪 王乾 骆小年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 对不同月龄的3个翘嘴鳜群体体质量、全长、体长、体高、头长、眼径、尾长、尾柄长和尾柄高等9个形态性状进行测定,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9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翘嘴鳜测量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全长和体高等对体质量的回归系数在3个群体中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建立3个群体不同月龄的回归方程。剔除回归系数不显著的形态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全长和体高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随着月龄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全长和体高的综合决定系数变化不大,说明全长和体高是影响翘嘴鳜早期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体质量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
下载PDF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异速生长及核酸、消化酶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云龙 张海龙 +2 位作者 王凌宇 顾贝易 樊启学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8-656,共9页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是其生活史中的关键时期之一,生理、形态学变化剧烈,死亡率极高。研究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规律及其生理特性,可为了解鱼类早期阶段的致死因子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苗种阶段的生长率和成活率,也对制定合理的早期... 鱼类早期发育阶段是其生活史中的关键时期之一,生理、形态学变化剧烈,死亡率极高。研究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生长规律及其生理特性,可为了解鱼类早期阶段的致死因子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苗种阶段的生长率和成活率,也对制定合理的早期培育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异速生长模式对确定仔鱼的养殖模式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鱼类在早期阶段会优先发育与生命活动关系较密切的器官,以期达到较高的早期成活率。RNA/DNA是评价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生长率的有效指标,也可用于评价仔稚鱼的生长潜力、营养状况、饲料营养水平以及确定关键期。研究仔稚鱼消化酶的发生和演变有助于深入了解鱼类在个体发育早期的消化生理,有助于选择适口饵料和制定投喂策略。因此,本文综述了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异速生长模式、核酸及蛋白含量变化规律以及消化酶的发生和变化,为鱼类早期阶段健康养殖的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 异速生长 核酸 消化酶 演变
下载PDF
饲料蛋白水平对大规格草鱼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彬 梁旭方 +3 位作者 刘立维 袁小琛 朱文欢 李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的影响,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制备蛋白水平分别为15%、20%、25%、30%和35%的5种等能(13.71 kJ/g)饲料饲养草鱼[(209±10)g]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 为探讨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生长、饲料利用和氮代谢的影响,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制备蛋白水平分别为15%、20%、25%、30%和35%的5种等能(13.71 kJ/g)饲料饲养草鱼[(209±10)g]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草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均影响显著(P<0.05),其中25%蛋白组最高。通过二次多项式的回归分析得出:当饲料蛋白水平为26.50%和27.20%的时候,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分别达到最高。15%蛋白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他蛋白组(P<0.05)。蛋白质保留率和蛋白质效率随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各蛋白组的成活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和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蛋白、血清尿素氮、肝脏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肝脏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和肌肉腺苷酸脱氨酶活性随蛋白水平的升高显著增加(P<0.05),而肝脏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先增加后稳定,这表明高蛋白组(30%和35%蛋白组)相对于低蛋白组(15%和20%蛋白组)有较多的蛋白质用于分解代谢提供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蛋白质 生长 饲料利用 氮代谢
下载PDF
不同溶氧条件下黄颡鱼免疫机能及抗病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沈凡 樊启学 +6 位作者 杨凯 李波 张磊 杨磊 赵巧娥 孙存军 杨威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49,55,共7页
研究了水温(28.4±1.0)℃时不同溶氧条件下(A组:(2.28±0.56)mg/L;B组:(4.04±0.38)mg/L;C组:(6.51±0.64)mg/L;D组:(9.11±1.24)mg/L)饲养8周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免疫机能及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研究了水温(28.4±1.0)℃时不同溶氧条件下(A组:(2.28±0.56)mg/L;B组:(4.04±0.38)mg/L;C组:(6.51±0.64)mg/L;D组:(9.11±1.24)mg/L)饲养8周后,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免疫机能及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的抗病力。结果显示:A组脾脏系数、吞噬百分率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红细胞数(RBC)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白细胞数(WBC)显著高于C、D两组(P<0.05);B组脾脏系数极显著低于C、D两组(P<0.01),吞噬百分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于C、D两组(P<0.05),攻毒1周后,A组受试鱼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B组(P<0.05),极显著高于C、D两组(P<0.01)。表明慢性低氧胁迫抑制了黄颡鱼免疫机能。饲养8周后各组黄颡鱼血清皮质醇水平和溶菌酶活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这两个指标不宜作为鱼类慢性胁迫中的应激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 溶解氧 胁迫 免疫功能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新疆额尔齐斯河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军 周琼 +3 位作者 谢从新 李红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蔡林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6,共8页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点,进行4次大型底栖动物调查,从23个候选生物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额尔齐斯河B-IBI评价体系的参数,主要包括总分类单元数、EPT(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襀翅目个体相对丰度和黏附者个体相对丰度.以参照点B-IBI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评价标准来确定B-IBI的评价等级:B-IBI>2.04为极好,1.53<B-IBI≤2.04为好,1.02<B-IBI≤1.53为一般,0.51<B-IBI≤1.02为差,B-IBI≤0.51为极差.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6个采样点处于健康状况极好或好的状态,3个采样点健康状况一般,1个采样点健康状况较差;各采样点B-IBI在不同月份变化各异.整体来看,额尔齐斯河的水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局部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基于B-IBI的健康评价结果与其他生物指数〔Chandler计分制生物指数、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分数系统分值〕评价结果相一致,表明所构建的B-IBI评价指标与标准对额尔齐斯河的健康状况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作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体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额尔齐斯河 新疆
下载PDF
网湖绢丝丽蚌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19
作者 龚世园 朱子义 +2 位作者 杨学芬 张训蒲 王明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研究绢丝丽蚌的食物组成表明:绢丝丽蚌为滤食性,主要以直链藻等浮游植物为食,其次为有机碎屑。
关键词 绢丝丽蚌 食性 网湖
下载PDF
不同蛋白含量饲料对南方鲇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20
作者 黄峰 严安生 +1 位作者 张桂蓉 邹桂伟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1-456,共6页
为探讨营养、饲料与鱼类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蛋白含量分别为 4 4 8%、2 9 1%和 13 3%的饲料饲养南方鲇 (Silurusmeridionalis) ,并在第 0d、15d、2 5d和 5 0d对胰脏、胃黏膜、前肠黏膜和后肠黏膜的胃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和淀... 为探讨营养、饲料与鱼类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采用蛋白含量分别为 4 4 8%、2 9 1%和 13 3%的饲料饲养南方鲇 (Silurusmeridionalis) ,并在第 0d、15d、2 5d和 5 0d对胰脏、胃黏膜、前肠黏膜和后肠黏膜的胃蛋白酶 (酸性蛋白酶 )和淀粉酶活性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 :1)饲料中蛋白含量为 2 9 1%— 4 4 8%时南方鲇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低蛋白含量饲料 (13 3% ) ;2 )在实验后期 (2 5d后 ) ,中等蛋白含量饲料组南方鲇的生长速度比其他两组快 ,此阶段该组鱼胃黏膜的胃蛋白酶活性呈上升趋势 ,而另两组该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 ;低蛋白饲料组前肠黏膜和后肠黏膜的淀粉酶活性在实验后期急剧下降 ,与该组鱼的生长最慢相关联 ;3)在实验的 5 0d内 ,不同蛋白含量饲料对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影响不大。实验期间 ,南方鲇消化器官中这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表明 ,在实验的不同阶段 ,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对南方鲇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合成、分泌和活性大小的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鲇 消化酶 胃蛋白酶 淀粉酶 饲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