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蜡质标本制作与保存对沉水植物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超 张培育 +1 位作者 徐军 张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9-594,共6页
实验通过模拟传统方法制作和保存蜡质标本,旨在探究制作和保存的不同阶段对3种沉水植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和保存标本的过程均会对沉水植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产生影响。植物标本压制的过程显著降低了沉水植物... 实验通过模拟传统方法制作和保存蜡质标本,旨在探究制作和保存的不同阶段对3种沉水植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和保存标本的过程均会对沉水植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产生影响。植物标本压制的过程显著降低了沉水植物平均碳稳定同位素值,其中马来眼子菜下降了1.78‰,穗花狐尾藻下降了0.98‰,金鱼藻下降了0.72‰。在压制过程中氮稳定同位素值只有金鱼藻显著下降了1.1‰。沉水植物标本制作的浸泡过程使穗花狐尾藻和马来眼子菜的碳稳定同位素值分别出现了1.00‰和0.52‰的上升,金鱼藻的碳稳定同位素值增长小于0.08‰,氮稳定同位素值没有显著变化。沉水植物对标本制作和保存的过程响应存在种间差异。在制作和保存过程中对植物碳稳定同位素产生的影响大于氮稳定同位素值。因此建议,如果所研究对象的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差异小于3‰,蜡质标本的样品需要进行实验校准,不然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标本 沉水植物 碳稳定同位素 氮稳定同位素
下载PDF
仙女湖及入湖河流浮游植物功能类群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晨 张萌 +4 位作者 陈宏文 周慜 王韬 李超 张敏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22-634,共13页
文章分析了仙女湖及入湖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影响其时空分布规律的关键环境因子。调查期间共鉴定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82种(属),包括蓝藻15种(属),绿藻33种(属),硅藻23种(属),甲藻3种(属),裸藻5种(属),隐... 文章分析了仙女湖及入湖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影响其时空分布规律的关键环境因子。调查期间共鉴定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82种(属),包括蓝藻15种(属),绿藻33种(属),硅藻23种(属),甲藻3种(属),裸藻5种(属),隐藻2种(属),金藻1种(属)。各季节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在7.95×106—2.19×109 cells/L和10.52—792.91 mg/L变化。群落功能类群的结果表明,冬、春河流生境中具硅质结构的无鞭毛个体浮游植物(硅藻门)占据主导地位(Ⅵ功能群),而湖区生境中具鞭毛、中等到大型的单细胞或群体浮游植物(如隐藻和甲藻)具有明显优势(Ⅴ功能群);而夏秋季节不同生境中虽然Ⅵ型浮游植物数量仍然相对较高,但是具伪空胞的、较大表面积/体积比的丝状个体浮游植物(Ⅲ型)以及具胶质鞘、小的表面积/体积比的群体类的浮游植物(如蓝藻,Ⅶ功能群)在某些河流和湖泊生境中的比重有显著增长。功能类群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冬、春季Ⅴ与Ⅵ功能群浮游植物生物量主要受到总氮和总磷水平影响;而夏、秋季节Ⅲ与Ⅶ功能群浮游植物受到水温、浊度、总氮和总磷水平的多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女湖 入湖河流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功能类群
下载PDF
运用生物能量学模型预测草鱼生长、饲料需求和污染排放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晓娟 罗伟 +2 位作者 王春芳 李大鹏 Dominique BUREAU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0-967,共18页
为预测不同生长阶段草鱼生长性能、饲料需求量和污染排放量,提高草鱼投喂管理水平,本研究运用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长率(DGC)、日均增重(ADG)和热积温系数(TGC)等生长模型计算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并通过计算定期采样中实际... 为预测不同生长阶段草鱼生长性能、饲料需求量和污染排放量,提高草鱼投喂管理水平,本研究运用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长率(DGC)、日均增重(ADG)和热积温系数(TGC)等生长模型计算草鱼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速率,并通过计算定期采样中实际观测值和预测值最小残差平方和法选出最优生长模型。饲料需求模型通过估算鱼类消化能需求量决定,根据能量收支原理,通过计算鱼体储积能(RE)、基础代谢能(He E)、摄食热增能(Hi E)以及尿液和鳃的代谢能(UE+ZE),来估算草鱼的消化能,再根据所用饲料的消化能含量来确定草鱼对饲料的需求量。草鱼污染物排放主要采用营养物质平衡法计算。在模型验证时,以粗蛋白分别为33%、28%、23%的饲料投喂不同生长阶段的草鱼,将草鱼体质量和饲料系数(FCR)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其他生长模型(SGR、ADG、DGC)相比,调整后的TGC模型能更精确预测草鱼的生长情况;草鱼体质量和FCR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显著相关;每生产1 t鱼(体质量为0.5~2 500 g),其消化能需求量约为1.55×107 k J,消耗1 t饲料或生产1 t鱼所排放的总固态污染物分别为440和623 kg。研究表明,该复合性营养模型可以有效地估计实际养殖中草鱼生长、饲料需求量和污染物排放量,有望为草鱼差异化上市、节省饲料成本、减少饲料浪费以及养殖场的污染评价提供有效的预判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生物能量学 模型 污染排放 饲料需求
下载PDF
基于生物能量学原理构建异育银鲫生长、饲料需求和污染排放模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晓娟 郭勋 +2 位作者 王春芳 李大鹏 Dominique Bureau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为构建鱼类生长、饲料需求和污染排放预测模型,提高鱼类精准投喂管理水平,通过收集大量文献中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长数据(异育银鲫体重0.25—550 g),运用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长率(DGC)、日均增重(ADG-Linear)、热... 为构建鱼类生长、饲料需求和污染排放预测模型,提高鱼类精准投喂管理水平,通过收集大量文献中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生长数据(异育银鲫体重0.25—550 g),运用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长率(DGC)、日均增重(ADG-Linear)、热积温系数(TGC)和校正后的热积温系数(Rev.TGC)等生长模型计算其生长速率,并通过计算实际观测值和预测值最小残差和法选出最适生长模型。结果发现,在用TGC模型计算其生长率时,异育银鲫在其生长周期中含有3个异速生长点,根据该点的位置,可以将异育银鲫的生长周期分为3个阶段:0.25—13.1 g(第一阶段)、13.1—172.8 g(第二阶段)、>172.8 g(第三阶段)。在这3个阶段中调整后的TGC模型比其他模型(SGR、DGC、ADG)可以更好地预测实际养殖中异育银鲫的生长性能。鱼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的需求量由消化能决定,通过计算鱼体储积能、基础代谢能、热增能以及尿液和鳃的代谢能,可以估算异育银鲫的消化能,从而确定其饲料需求量。经估算,对于体重为0.25—506 g的异育银鲫,每生产1 kg鱼,其消化能需求量约为1.94×104 k J。在模型验证时,以粗蛋白分别为43%、37%、31%的饲料投喂不同生长阶段的异育银鲫,并利用营养物质平衡法估计废物排放量。研究发现,实测值与模型预测值显著相关。模型可以在异育银鲫实际养殖过程中,有效预估某个生长阶段异育银鲫的体重、所需要的饲料量以及氮、磷污染物排放量,有望为异育银鲫差异化上市、节省饲料成本、减少饲料浪费以及养殖场的污染评价提供有效的预判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量学 模型 异育银鲫 生长 饲料需求 污染物排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